11基于新农村导向下的政府在农村体育管理职能中的角色定位研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57908 上传时间:2017-07-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基于新农村导向下的政府在农村体育管理职能中的角色定位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1基于新农村导向下的政府在农村体育管理职能中的角色定位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1基于新农村导向下的政府在农村体育管理职能中的角色定位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1基于新农村导向下的政府在农村体育管理职能中的角色定位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1基于新农村导向下的政府在农村体育管理职能中的角色定位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基于新农村导向下的政府在农村体育管理职能中的角色定位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基于新农村导向下的政府在农村体育管理职能中的角色定位研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基于新农村导向下的政府在农村体育管理职能中的角色定位研究朱建民(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天津 300222)摘要:基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发展农村体育公共事业基础上,来分析我国政府在农村体育管理职能上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从五个角色定位上提出若干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旨在保证农村体育事业的顺利开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关键词:新农村;政府管理;农村体育;角色定位Research on Role positioning of rural sport management function under the new countryside OrientationZHU Jian-min(Ti

2、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Tianjin 300222,China)Abstract : Based on the building of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need to develop the countryside sports public utilities, analysis the countryside sports management functions of our government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

3、lems, and from the five roles positioning raised a number of specific proposals, aimed at ensuring the cause of rural sports Smooth development, to accelerat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countryside.Keywords: New Countryside;Government m anagement;Rural sports;Role Positioning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

4、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要求“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而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这就

5、要求政府的基本职能是提高政府体育公共服务能力,为农村提供与城市均等的体育公共服务。但由于我国“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二元基本格局使得社会资源配置不公与要素的不平等流动,造成农村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农村居民获得的福利性体育服务远落后于城市。以体育场地设施来看,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全国共有各类体育场地 850080 个,其中分布在乡镇(村)基金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资助项目(TJTY-004)作者简介:朱建民(1974) ,男,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在读博士研究生,2公共管理和教育学双硕士,主要从事于农村管理和农村建设研究。的体育场地有 66446 个。不难统计

6、,占国土面积的 16.5%和人口的 39%左右的城镇,占全部体育场馆的比重为 79.8%,而占国土面积 83.5%并拥有 61%左右人口的广大农村地区却只占 20.2%的体育场馆资源。这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极不相称。在这种背景下,研究政府在农村管理中如何进行职能转变、角色定位和进行有效管理,来保障和实现农村广大人民的健身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 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下发展农村体育的意义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把解决“三农”问题始终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

7、性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囊括了农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个领域,理所当然包括了农村体育在内的公共文体事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之一是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而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的建议。可以认为,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展农村体育事业的新举措。让积极、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代替农村以往的“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及非法宗教活动,引导农民形成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

8、意义,突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的科学内涵,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诚如张发强同志在全国政协体育组委员小组讨论会上的建议所言:“在今年的主要任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节中,谈到加强教育、卫生、文化等农村公共事业建设时,我建议把体育两个字也加进去。发展农村体育花费并不大,但是凝聚力和号召力都比较强,而且体育还可以与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良好的推进作用。 ”1.2 发展农村体育可以促进新农村的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农村体育是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和重要载体,对改善农村精神面貌、抵制愚昧落后文化、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提升农民人

9、力资本素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水平、繁荣农村经济、维护新农村稳定和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的重要载体。如今是发展农村经济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并重的新时期,迈向“新农村” ,不仅是农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还应包括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体育健身显然是必不可少的内容。1.3 发展新农村体育是塑造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必要途径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部分中提出要“加快农村教育、技能培训和文化事业,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事实上,新农村与新农民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

10、建设必须以提高农民素质为重点,因为,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真正主体,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农民。而农民的身体素质不高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不言而喻,没有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新农村建设便无从谈起。而农村体育活动恰恰能直接起到增进农民身心健康的功效,这是体力劳动所不能替代的。但是,农村体育的价值并非仅仅局限于增强农民的体质这一层面。它还能向人们展示一种积极的生活哲学,为新农村建设和新农民的成长给予宝贵的文化滋养,从而抵制农村“贫困文化”现象的影响。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广大农民潜移默化地受到体育自身蕴涵的竞争意识和拼博精神的熏陶,有利于培养其自尊、自信、自强不息的人格魅力,

11、塑造一种不卑不亢、不屈不挠、不断进取的心理品质,促进其积极健康地适应社会,藉此防止和削弱贫困文化的影响。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大力发展农村体育既有利于促进广大农民的身心健康,也为造就新农民提供了健康文明的文化环境,是塑造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必要途径。1.4 顺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必然要求。由于当时“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城乡人们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差异,阻碍了我国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农民享受到的政府提供的公共品,比如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和城市差距非常大,显露出一些不和谐的地方。党的

12、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在本世纪头 20 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 ,强调了更加广泛领域内的公平和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群众体育发展差距的取向,这种广泛性包括服务对象的广泛性与多元性、保障供给的广泛性与多元性、分享发展成果的广泛性与多元性。因此,应该把能体现社会和谐和公平的农村体育的发展放在体育全面发展的突出位置,增加对农村体育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体育设施环境,构建农村体育健身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千方百计使农村体育和城市体育协调发展,保证广大农民群众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是顺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从此种意义上来说,抓住建设新农村的契机,大力发展新农村体

13、育,也就成了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求,也是政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可靠保证, 。2 政府在农村体育管理职能中角色定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1 政府在农村体育管理中的双重角色和“片面效应”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也是“经济人” ,在“政治市场”上追求自己的最大4利益,而利益主要与政绩相关。政府一方面要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另一方面又要使自身效用最大化,这就会使政府的目标及行为与公共利益产生偏离。政府充当着体育事业的所有者、行政管理者、经营者等多种角色。因此,为了自己的“政绩” ,政府官员往往会在农村体育投资中会出现较随意、盲目的短期行为,如一些农村地区出现体育场馆的不合

14、时宜的标志性建筑、群众体育经费的挪用、虚假的农村体育人口数量和体育组织的虚有化等。此外,在计划体制思维定势的影响和自利性的驱动下,政府不仅对原计划配置的体育资源的运作赋予超经济的行为,而且试图对社会资本转移所形成的体育资源进行行政操控,并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产权关系。使得政府可活动的空间、可选择的余地以及可创设的租金就越大,导致政府在体育管理中存在着错位、越位和缺位。如应当主要用于为农村公众体育健身服务的公共体育设施,为公众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满足农民的基本公共体育需要的资金,可现实却是主要用于建设了竞技体育用的非公共体育设施。由于农村体育是体育工作的难点,在较短的时间内难以显示出政绩,因此

15、,政府往往以群众体育的总量平均和“窗口”包装来掩盖窘境与困境。为追求政治利益,政府常常是以城市、县城以至乡镇的群众体育成果来掩盖农村体育的真实状况。 “总量平均”背后的七彩泡沫事实上是“积重难返”的尴尬境地。有些政府采取“窗口”包装,采取基于次数有限的“轰轰烈烈地开展农村体育活动”相关项目的业余比赛来代替农村体育开展的“轰轰烈烈” ,而不是基于农村体育人口比重、农村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等硬指标来反映农村体育开展的如何,出现社会体育的“片面效应” 。2.2 政府在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中职能的缺位由于农村公共体育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在既定的产出水平下,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这就意味着,若按边际成

16、本定价,农村公共体育产品必须免费供给。而且,由于非排他性,私人部门供给农村公共体育产品的成本无法通过市场获得补偿,市场无法有效提供农村公共体育产品。正如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胡鞍钢所说:“政府的(体育)职能就是提供体育领域的公共物品” 。从正在执行的财政分配体制来看,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要素的不平等流动使得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农村居民获得的福利性体育服务远落后于城市。因此,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应由政府承担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的责任,也是各级政府的主要职能。当然,也应辅以其他供给方式。根据财政分权理论,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全国性公共产品的提供,地方政府则负责地方性公共产品的提供。但在实际中,中央与地方政府在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的职能划分上界定不清晰,中央政府或高一级政府把有些事权下放得过低,交由基层政府承担和负责。如农村全民健身知识的普及、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的5培训等均为国家发展体育事业的法定义务的体现,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属于全国性公共产品,但这些事权目前主要由基层政府负责。基层政府尤其是乡镇政府财力有限,无法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