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无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20292991 上传时间:2017-11-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0.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无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5 题)1、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期,雅典公民大会讨论是否入侵西西里,尽管多数公民并不知道西西里的情况,公民大会还是作出了入侵西西里的灾难性的决定。这说明雅典A忽视公民的道德建设 B. 城邦危机逐渐加深C.集体决策具有盲目性 D.公民执政能力较低2、“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十二铜表法第八表, 第十二条)以上规定反映的实质是A.尊重公民权利 B.保护私有财产C.维护公正原则 D.重视道德观念3、“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利,为非法权利。”权利法案这 一规定目的在于A确立法律至上的精神 B建

2、立分权制衡的原则 C形成议会主权的制度 D形成虚位元首的惯例4、 1787 年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 “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 ”麦迪逊说这番话的意图是A邦联政府软弱无力 B联邦宪法权力至上C人民应监督政府 D分权以制衡独裁4、 “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工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这是A.德国的政体 B 英国的政体C.美国的政体 D.法国的政体6、下列是我国农村和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变化表。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开始年份 1953 年 1966 年 2010 年城乡比例 81 41 11A.社会主义民

3、主政治在发展中完善 B.城市代表的比例呈不断下降趋势C.农村代表的比例呈不断上升趋势 D.农村和城市的人口总数已经相等7、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A.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C.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D.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8、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是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至虑也。 ”材料表明他主张”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施专制统治9、秦汉时丞相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皇帝可指派其他官员参决

4、大政,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了A三省六部制遭破坏 B专制君权不断加强C丞相权利不断分散 D科举制下选才之盛10、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材料强调考试制度A科目繁杂不合时宜 B完全取代举荐方式C促进社会廉正公平 D注重考察文化素质11、鸦片战争前清朝的形象,丰满、浑圆、骄傲、瞧不起世界的一切,它满身自以为是,但只要轻轻一碰,它就会粉身碎骨。战争的结局实质上反映了当时A封建经济落后 B军事技术落后 C综合国力衰弱 D封建主义腐朽12、大贵族在下院有充分的代表权,工业

5、和商业却几乎全无代表!它们是国家最重要的利益所在,是国家财富与力量的源泉 ,因此改革这种状况对国家的昌盛极为重要。为此英国进行了A.光荣革命 B.颁布权利法案C.1832 年议会改革 D.设立责任内阁13、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由此可见设置军机处目的是A.强化君主专制 B.提高行政效率C处理民族事物 D加强特务统治 14、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 500 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 “民权” “民国” “国民”命名;全国报纸总数高达 4200 份。 “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

6、其宣传” 。这表明当时A.国民参政议政意识普遍提高 B.民众政治地位普遍提高C.报刊与时俱进反映社会思潮 D.辛亥革命群众基础广泛15、 1917 年列宁发表了四月提纲 ,提出了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 并没有被全党立即接受,但很快被广大人民其中所接受。这说明四月提纲表达了群众要求 A “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B “不要议会制共和国”C “一切官员由选举产生” D “废除警察、军队“16、 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 ”这是指中共“二大” A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B

7、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C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17、 在秋收起义中,毛泽东决定放弃夺取长沙,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主要意义在于A开始开展武装斗争 B.确立土地革命路线C.利于开展游击战争 D.结合国情开辟新路 18、 1936 年 9 月,中共中央向国民政府郑重声明:赞成建立全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赞成召集由普法权选举出来的国会,拥护全国统一的国防政府,该声明有利于( ) 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 B创立苏维埃革命根据地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19、 1947 年 7 月 23 日,毛泽东电令:“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的行程。直出大别山。占领以大别山为中

8、心的数十县,建立根据地。 ”此电令发出时,人民解放军正在A开始战略反应 B进行辽沈战役C进行淮海战役 D进行平津战役20、 1954 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一下条约“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 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此时政协是A国家最高权力的机关 B各党课联合执政机构 C继续拥有立法权 D职能发生了转变 21、 1950 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0 年后中,末

9、再与他国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 B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苏联发生巨变并解体22、 1930 年 2 月,中国发生大规模的军阀混战,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乘机提出把组织工人政治罢工、组织地方起义、组织病变、扩大红军等作为革命的中心策略、迫切任务来抓。这说明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A对中国革命的目标认识模糊 B.从时局出发做出了正确决策C对革命形势的估计明显错误 D.摒弃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23、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未经国民许可,签字誓不承认 ”。 “还我学生,还我自治”这些抗议口号同时出现在A五四运动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 辛亥革命时期

10、D.抗日战争时期24、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趋势。 ”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建立国民自卫军 B.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 C.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 D.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25、 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是A二月革命 B.七月流血事件 C. “八一九”时

11、间 D.十月革命26、 1942 年 1 月 2 日,蒋介石接受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建议,出任中国战区(包括泰国、越南等国)最高司令。22 日,罗斯福任命美国将军史迪威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兼中美印战区美军司令官。这表明 A中国抗战是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部分 B.美国干涉中国内政C中国军队接收美国人的领导 D.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抗战27、 1961 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的宣言指出:“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看来,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 ”这句话中“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是A互相妥协 B.互相竞争C互相合作 D.互相对峙2

12、8、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占领日本,采取削弱日本的政策。1948 年,美国改行扶植日本的政策,力图将日本建成冷战的前哨阵地。这一政策转变A. 成为日本长期推行仇视中国政策的开端 B促使美国承认美日平等伙伴关系C提高了日本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 D标志着冷战在亚洲全面展开29、 1955 年,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说:“中国代表团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求异的。 ”为此,他代表中国政府阐述了亚非国家的革命策略 B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C第三世界不结盟原则 D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30、 1946 年,杜罗门总统发表声明:“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 ”1972 年,尼克松总统发表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