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地方史复习提纲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9747324 上传时间:2017-11-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7.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地方史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西地方史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西地方史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西地方史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西地方史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地方史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地方史复习提纲(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山西省地方历史复习资料1、山西的由来:山西意为大山之西,即地处太行山之西。山西,古称河东,意为大河之东,即地处黄河之东。山西简称晋,因为西周、春秋时期为晋国之地。山西又别称三晋,是战国初期发生了以山西为中心的韩、赵、魏三分晋国(公元前 376 年)。明初设山西行中书省;清代设置山西省。至此,“山西”才成为正式的行政区名称。2、位置:山西省处于沿海向内陆的过渡地带,地处中部经济带。占全国面积的 1.63%,在全国 34 个省级行政区中居第 19 位。山西省有 11 个省辖市,共 119 个县(县级市、市辖区)。省会太原(简称“并”)。3、“黄河文明的源头”:早在 180 万年以前,在山西的芮城

2、县西侯渡村已有人类生息。山西临汾市襄汾县的丁村遗址,在 10 万年前左右,存在着一个包括旧石器时代初期、中期、晚期的人类文化遗存。目前山西已经发现了 200 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址,数量居全国之首。4、五帝之一的尧帝部落陶唐氏的活动区域在山西南部。襄汾县陶寺村的陶寺遗址距今 4500-3900 年。陶寺文化就是唐尧部落文化的文化遗存。传说女娲补天是从太行、太岳等大山捡五色石。炎帝带领人民最终来到山西的上党大地,葬于今山西高平市东南羊头山脚下。传说后裔在今山西屯留县三嵕(zong)山(今名老爷山)的北峰射日。黄帝的妻子嫘祖是山西夏县人。5、尧帝定都平阳(今临汾西南)。舜帝都城蒲坂位于今山西省永济市,

3、去世后葬于今运城市区以北鸣条岗上。大禹古都(安邑)遗址,位于今夏县县城西北 7.5 公里。禹王城中有夏王朝殿,当地人称为“金殿”。6、山西因其特殊的山川地形和地理特点,自古以来就是兵家逐鹿的大舞台。当中央王权强盛统一的时候,山西就成为安国抚民的战略要地;一旦中原政权衰落崩溃,手握重兵的将领们又以山西作为窥视中原政权的制高点,乘机称王称霸,割据一方。难怪清初著名地理学家顾祖禹感叹说:“天下之形势,必有取于山西”。7、“天下之形势,必有取于山西”:公元前 262 年长平之战(今高平市附近)。公元 304 年,匈奴人刘渊在山西左国城(今离石)起兵,成立汉国,拉开了我国历史上十六国割据混战的序幕。31

4、6 年灭西晋。公元 438 年,鲜卑拓跋部在山西建立的北魏政权同意了中原地区。五代十国军阀混战,从山西崛起的帝王有后堂李存勖(x)、后晋石敬瑭、后汉刘知远、北汉刘崇。于是有了“山西是个出皇帝的地方”之说。(1)“一代帝王出晋阳”:李渊在太原起兵,建立唐朝。武则天是山西文水县南徐村人,“六宫粉黛无颜色,万国衣冠拜冕旒”。(2)“晋阳古城的毁灭”:公元前 497 年赵国建城,唐朝时,太原成为中国当时仅次于长安、洛阳的第三座大城市。为统一天下,979 年,宋太宗赵光义攻克晋阳后,怕晋阳再出“真龙天子”,引汾水灌城,历经 1500 年的古城被毁。982 年新建太原城。8、“北方民族融合的基地”:一部民

5、族融合史。五胡中匈奴、鲜卑、羯三个民族主2要活动在山西。北魏孝文帝在平城(今大同)进行“平城改革”。恒山悬空寺寺庙最高处的三教殿内,老子、孔子、释迦牟尼并排而坐,体现了三教合流。9、背井离乡走四方:(1)明代迁徙:明初大规模移民垦荒。50 年间先后从山西移民 18 次。洪洞定为移民的主要集散地(“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老家在哪里?山西洪洞老鸹窝”)。(2)“走西口”:“口”泛指山西边界出长城的各隘口。“走西口”,就是到北方和西北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寻求生活出路。明末清初,北方各地平民自发向长城以北地区垦荒移民的现象。尤其是晋西北地区的平民。客观上也是山西人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的一种体现

6、。(3)晋商走遍四方:明末清初,山西商人资本雄厚,“平阳(临汾市尧都区)、泽、潞(潞安府,今长治市)富豪大贾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有太原、平阳、蒲州(今永济市西)三座工商业城市。山西商人足迹遍天下,谚语:东北有“先有曹家号,后有朝阳县”;内蒙古有“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西北有“先有晋益老(晋商老字号),后有西宁城”等。(4)东晋法显(山西平阳人)周游列国,是我国第一个留学天竺的僧人。10、 农业、冶炼业、盐业基地(运城盐湖);明朝潞州丝绸“南松江,北潞安,衣天下”;宋金时期,全国逐渐形成了四个雕版印刷中心,北方中心在山西平阳。金代平阳雕版印刷的书籍书写工整,雕版精致,人称“平水版”。山

7、西赵城县(今属洪洞)广胜寺发现了一部赵城金藏,这是我国仅存的一部金代孤本佛经,也是世界上仅有的一部。唐朝诗人王勃、王维、王之涣、白居易等;著名的书画家有宋朝的米芾(f)、清朝的傅山;史学家司马光;文学大师罗贯中等。11、近代晋商的兴衰:中国第一家票号诞生于 1823 年,平遥西大街的商人雷履泰创办了一家叫“日升昌”的特殊商号。渐渐地山西票号汇通天下,山西票号内部也形成了平遥、祁县、太谷三大帮。太平天国起义后,清政府依靠票号进行公款汇兑,开始了官款与私商的正式交往。1901 年慈禧西逃时命令全国各省将上缴的银两统一电汇到山西票号的老庄。平遥、祁县、太谷票号的总号成为清政府户部的代理金库与总出纳。

8、1932 年,“日升昌”票号改为钱庄。经历了百余年的兴盛之后,山西票号就此衰落。经晋商数百年的辉煌已成历史,但它所蕴涵的积极文化内涵,仍然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艰苦奋斗的开拓创业精神,诚实守信的经营价值观,同舟共济的协调思想。12、山西近代化开始:徐继畬(y 五台人)著有瀛寰志略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伟大先驱之一。1882 年,山西巡抚张之洞在太原城东北建立了一个新药局,标志着山西近代工业的诞生。1892 年,山西最早的民用工业企业-太原火柴局建立。山西历史上第一条铁路- 正太铁路。辛亥革命前,山西大学堂与京师大学堂、3北洋大学堂是全国仅有的三所国立高等教育学校,共同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纪元。

9、辛亥革命中,山西是北方最早易帜的省份之一。之后阎锡山被选举为都督,成立山西军政府。山西是北方较早建立党组织的地区。1920 年夏,在太原省立一中(太原五中前身)在高君宇(山西最早的共产党员)的帮助下成立。13、民族的脊梁:八年抗战,山西始终是主战场。国共合作抗战的典范-=忻口战役。太原会战后,华北正面战场已无战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等抗日武装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以山西为主体建立起晋察冀、晋绥、晋冀豫等抗日根据地,成为华北抗日的中心。八路军总部设在山西的武乡。北方抗日游击战的战略支点:百团大战。14、国民党争夺胜利果实时的上党战役(1945 年 8 月);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的三打运城(

10、1947 年 4 月-12 月)、华北战场最后一次大的战役- 太原战役(1948年 10 月-1949 年 4 月)等。15、 新中国农业战线上的先进典型:西沟和大寨。改革开放以后,山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已经找到了一条综合治理、优化结构、科学发展的光明之路。1996 年,山西第一条高速公路-太旧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万家寨引黄工程是山西省有史以来最大的水利建设项目。现代山西各条战线人才辈出:赵树理(“山药蛋派”的创始人,代表作有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三里湾等。);吴吉昌(植棉农民科学家);赵雪芳(人民的好医生);李双良(全国劳模,太钢工人,治理渣山)等。16、在山西,古老的寺

11、庙、石窟、宝塔、城堡、楼台、民居比比皆是,享有“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之称,并以其年代久远、品位较高、保存完好而著称全国。目前保存有辽、金以前的地面木构建筑 106 处,占全国同类建筑物数量的 72.6%。闻名全国的应县木塔建于辽代;晋祠的圣母殿及殿前的鱼沼飞梁建于宋代;五台山集历代古建文物之大成;平遥古城被誉为“明清建筑的百科全书”;解州关帝庙创建于隋代初年,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建筑技艺最精湛的武庙。17、中国民居建筑,向来有“北在山西,南在安徽”之说。在山西,元、明、清时期的民居现存尚有近 1300 处,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当数集中分布在晋中一带的晋商豪富大院。祁县乔家大院为城堡式

12、的建筑,整个大院结构呈“囍”字形;太谷曹家大院充满富贵气度,整体结构呈隶书的“寿”字形。主体建筑“三多堂”,取多子、多福、多寿之意;榆次常家以儒商文化独树一帜,家族中既有进士、举人、秀才,又不乏书画名家,所以在宅第建筑上亦有自己非凡的独创之处,是晋中曹家、乔家、渠家等晋商宅院望尘莫及的。附: 中国历史朝代歌4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原始人群氏族亲,夏商西周春战秦。西汉东汉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又

13、十国,辽宋金夏元明清。一、山西古代史 (一)山西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1、最早在 180 万年以前在今天的芮城县西侯渡村已有人类生息。2、山西襄汾县丁村人是山西境内的远古人类,距今约 14 万年。3、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西阴人(今山西夏县)早在 6000 年前已经养蚕取丝了。4、传说中黄帝的妻子嫘祖(山西夏县人)发明缫丝技术和织布方法,后世称其为“先蚕神”。5、传说中的后羿射日(山西屯留县三嵕 zng 山)、女娲补天、嫦娥奔月都发生在山西。6、传说中的尧舜禹都曾在山西南部建立都城即:尧都平阳(今临汾)、舜都蒲板(今永济)、禹都安邑(今夏县城西北)。(二)夏商周时期 1、中国第一个王朝-

14、 夏,其地域就在晋南、豫西一带兴起。2、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城市遗址是陶寺城墙。陶寺文明也是夏代存在的证明之一。3、“晋”的由来:公元前 1046 年,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桐叶封地”),后人为纪念叔虞在晋水之源,建唐叔虞祠(今晋祠),叔虞死后,其子即位,改国号为晋。(三)春秋战国时期, 国君晋文公为五霸之一1、春秋时期,城濮之战-“退避三舍”,晋文公打败楚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2.“寒食节”:春秋时期,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将绵山改称“介山”。清明前一两天吃冷食以寄哀思。3、春秋末期,赵简子家臣董安于:晋阳城最早由他主持建造先祖是晋国大史董狐因秉笔直书“赵盾弑其君”,被孔子誉为“古之良史”

15、。4、春秋晚期,晋国赵卿(赵简子)墓位于太原市金胜村西北,是迄今为止等级最高、规模最大、随葬品最丰富、资料最完整的晋国墓葬。5、春秋时期晋国音乐大师师旷有“乐圣”之称。5、战国时期被韩、赵、魏三国瓜分,此后山西别称“三晋”。6、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军事改革-使北方出现影响深远的民族融合。57、战国时期规模最大最残酷的战争是-秦赵两国的长平之战(今山西高平)-“白起坑赵”“纸上谈兵”。8、战国时期起于三晋的法家是:李悝法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封建法典、吴起、商鞅、申不害、荀子、韩非子。 纵横家是:张仪、公孙衍(四)秦汉时期 1、秦始皇于山西设太原、上党、河东、雁北及代郡五郡

16、。2、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白登之围”位于今山西大同。3、卫青、霍去病是今临汾西南人,被汉武帝提拔,成为西汉时抗击匈奴的名将4、从东汉时,迁入山西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 。(五)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1、少数民族在山西建立的政权分别是:公元 304 年,刘渊(匈奴)建汉,拉开五胡十六国割据局面;公元 439 年孝文帝建北魏(鲜卑族)统一中原地区,著名的改革是平城(今山西大同)改革。2、北魏时期修建的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是我国古代四大石窟之一3、山西恒山悬空寺始建于北魏是国内现存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被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誉为“天下奇观”。4、我国第一个留学天竺的僧人是法显。著有法显传,是东晋时期山西平阳人。(六)隋唐时期1、隋代初年创建的解州关帝庙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