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二中永丰二中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9746416 上传时间:2017-11-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吉安二中永丰二中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西省吉安二中永丰二中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西省吉安二中永丰二中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西省吉安二中永丰二中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西省吉安二中永丰二中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吉安二中永丰二中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吉安二中永丰二中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0-201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一物理试卷总分:100 分 考试时间:100 分钟 一、本题共 10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1.下列物体或人,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A、奥运期间从北京开往天津的一列高速列车 B、研究绕地球运动时的“嫦娥一号”飞船C、杨威在北京奥运会的单杠比赛中 D、表演精彩芭蕾舞的演员2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A.速度逐渐减小

2、,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3在 08 北京奥运会中,牙买加选手博尔特是一公认的世界飞人,在“鸟巢”400m 环形赛道上,博尔特在男子 100m 决赛和男子 200m 决赛中分别以 9.69s 和 19.30s 的成绩破两项世界纪录,获得两枚金牌。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0m 决赛中的位移是 100m 决赛的两倍 B200m 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 10.36m/sC 100m 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

3、 10.32m/s D100m 决赛中的最大速度约为 20.64m/s4如图所示是一沿笔直公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经过 7s 后指针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右速度计直接读出的是汽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B、右速度计直接读出的是汽车 7s 时的瞬时速率C、汽车运动的加速度约为 5.7m/s2 D、汽车运动的加速度约为 1.6m/s25.两列火车相向而行,第一列的速度大小为 36kmh,第二列为 54kmh 。第一列火车上的乘客测出第二列火车从他旁边通过所用的时间为 5s。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两列火车的

4、长度之和为 125m B第二列火车的长度是 125mC第二列火车的长度是 75mD由于第一列火车的长也未知,故无法求出第二列火车的长6下列所描述的运动中,可能存在的是( )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 B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D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7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 vt 图象。永 丰 二 中吉安县二中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 t1 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B在 t3t4 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运动C在 0t1 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

5、度比实际的大D在 t1t2 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8.一个朝着某方向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 t 内的平均速度是 v,紧接着 内的平均速度是 ,则物体在这段时间来源:K.Comt2 v2内的平均速度是()Av B v C v D v23 34 569、某人在医院做了一次心电图,结果如图所示.如果心电图仪卷动纸带的速度为 1.5 m/min ,图中方格纸每小格长 1 mm ,则此人的心率为A80 次/ min B70 次/ min C60 次/ min D50 次/ min 10 A、B 两质点沿同一直线从同一地点出发,其运动情况在图中由 A、B 两条图线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6、 ) AA 、B 同时从静止出发,向相同的方向运动Bt1s 时,B 质点运动方向发生改变C t2s 时, A、B 两质点间距离等于 2 m Dt4s 时,A 、B 两质点相遇二、填空题。 (每空 2 分,共 18 分)11、用接在 50Hz 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的运动情况。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下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 5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明 0、1、2、3,量得 0 与 1 两点间距离 s1=30mm,2 与 3 两点间的距离 s3=48mm,则小车在 0 与 1 两点间平均速度为 v1= m/s,2 与 3 两10 7020 30 40 50 60 80点间的平

7、均速度 v2= m/s。据此可判断小车做 运动。12有一高度为 1.70 米的田径运动员正在进行 100 米短跑比赛,在终点处,有一站在跑道终点旁边的摄影记者用照相机给他拍摄冲刺运动摄影记者使用的照相机的光圈(控制进光量的多少) 是 16,快门( 曝光时间)是 1/60 秒。得到照片后测得照片中人的高度为 1.710-2 米,胸前号码布上模糊部分的宽度是210-3 米,由以上数据可以知道运动员冲刺时 1/60 秒内的位移是 ;冲刺时的速度大小是 。13初速度为 10m/s 做匀速减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第 1 秒内速度减少了 4m/s,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第 3 秒内的位移为 m。14

8、.如图所示,高为 H 的树上的 P 点停着一乌鸦,而地上有几只小虫,那么,乌鸦从树上的 P点飞下来吃地上的一只小虫再飞到地面上高为 h 的篱笆上的 Q 点。若 P、Q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 L,乌鸦的飞行速度为 v,乌鸦吃地上第 只小虫时飞行的时间最短?飞行的最短时间是 。三、计算题(42 分,要求写出基本公式和计算过程,必要的图像或文字说明,只写出答案不给分)15(8 分)子弹击中木板时速度为 800 m/s,经过 0.02s 穿出木板,穿出木板时的速 度 为 300m/s, 则 子 弹 穿 过 木 板 过 程 中 加 速 度 的 大 小 是 多 少 ? 方 向 如 何 ?16 (8 分)如图

9、-4 为某郊区部分道路图,一歹徒在 A 地作案后乘车沿 AD 道路逃 0 1 2 3窜,警方同时接到报警信息,并立即由 B 地乘警车沿道路 BE 拦截,歹徒到达D 点后沿 DE 道路逃窜,警 车 恰 好 在 E 点 追 上 了 歹 徒 , 已 知 警 方 与 歹 徒 车 辆 行 驶速 度 均 为 60 km/h, AC=4 km,BC =6 km, DE=5 km,则歹徒从 A 地逃窜至 E 点被抓获共用时间为多少分?17、 (9 分)某物体做直线运动,先以 5m/s 的速度运动 4s,又以 2.5m/s2 的加速度继续运动 4s,最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第 12s 末停止,求:(1)物体第 8

10、s 末的速度;(2)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3)画出此物体全部运动过程的速度图象。18 (8 分) 屋檐上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滴下一滴水,当第 5 滴正欲滴下时,第1 滴刚好到达地面,而第 3 滴与第 2 滴分别位于高为 1 m 的窗户的上、下沿,如右图所示,问:(1)此屋檐离地面多高?(2)滴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g 取 10 m/s2)AB C D E 图-419 (9 分)一年一度的我校田径运动会定于 10 月底举行。甲、乙两位同学在跑道上为 4100m 接力做赛前训练练习,他们在奔跑时具有相同的最大速度。乙从静止开始全力奔跑,需跑出 25m 才能达到最大速度,这一过程可看做匀变速直线

11、运动。现在甲持棒以最大速度向乙奔来,乙在接力区准备全力奔出。若要求乙接棒时奔跑速度达到最大速度的 80%,则(1)乙在接力区须奔出多少距离?(2)乙应在距离甲多远时起跑?高一年级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40 分)1 2 3 4 5 6 7 8 9 10AB B C BD B AD BC D C C二、填空题。 (每空 2 分,共 18 分)11、 0.30 , 0.48 , 加速 。120.2 米; 12m/s13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4 m/s2,第 3 秒内的位移为 0.5 m。14. 3 , 。三、计算题(42 分,要求写出基本公式和计算过程,必要的图像或文字说明,

12、只写出答案不给分)15 2.5104 m/s2,方向与子弹运动方向相反16. 因为两者速度相等,且运动时间相等,故 s 警 =s 歹 =BE=AD+DE5)(4)5(6)(222 2CDCDEAEB即得 CD=3 km所以 t= =10 minh61032vs17、 (9 分)解:(1)物体第 8s 末的速度: smat /15/)48(5.20 (2)设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 a 则:a = =tv122/7.3/s(3)物体全部运动过程的速度图象如图:18.( 1) 3.2 米 (2)0.2 秒可以将 5 滴水看做是同一物体在 5 个不同时刻那么如果从上往下看:第五滴是 0 时刻,第四滴是 1S 末 .所以在相同时间内连续相邻位移之比为 S1:S2:S3:S4=1 :3 :5:7而第二和第三滴之间为 S3=1M因此房檐高为(1+3+5+7)*1/5=3.2M总时间为 t=0.8s(h=gt2/2)时间间隔 T=0.2S19. (1) 16 m; (2) 24 m.V/(m/s)t/so 4510158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