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中生物 第三单元 第一讲 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

举报
资源描述
用心 爱心 专心 1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中生物 第三单元 第一讲 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 1(限时:3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人体细胞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每天需要水解 200~300 摩尔 ATP,但人体细胞中ATP 的总量只有约 0.1 摩尔。下列有关 ATP 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 和 ADP 的相互转化保证了机体对能量的需求B.ATP 由 3 个磷酸基团和 1 个腺嘌呤构成C.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为人体细胞活动提供的 ATP 最多D.人体细胞内形成 ATP 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解析:ATP 与 ADP 的快速转化保证了能量需求。ATP 由 1 个腺苷和 3 个磷酸基团构成。人体通过细胞呼吸产生 ATP,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答案:B2.下列有关 ATP 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 中的能量可来源于光能和化学能,也可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B.吸能反应一般与 ATP 水解反应相联系,由 ATP 水解提供能量C.酶与双缩脲试剂都能发生紫色反应D.酶的催化效率高的原因是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显著解析: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都能产生 ATP,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可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吸能反应需要 ATP 提供能量。有些酶是 RNA,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答案:C3.下面为蔗糖酶作用机理示意图,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蔗糖酶的化学本质是 RNAB.该示意图说明酶具有高效性C.一分子蔗糖可以水解出 2 分子葡萄糖D.蔗糖酶不能催化麦芽糖水解是因为它们不能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解析:此图表示酶的专一性,蔗糖酶只能催化分解蔗糖,而不能催化分解麦芽糖,其原因是酶与底物不能结合。蔗糖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蔗糖是由葡萄糖和果糖脱水缩合而成的二糖。用心 爱心 专心 2答案:D4.(原创题)ATP 是细胞的能量通货,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图为 ATP 的结构和 ATP 与 ADP 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P   酶 1 酶 2 ADP+ Pi+ 能 量图 2A.图 1 中的 A 代表腺苷,b、c 为高能磷酸键B.图 2 中反应向右进行时,图 1 中的 c 键断裂并释放能量C.ATP 与 ADP 快速转化依赖于酶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D.酶 1 和酶 2 催化作用的机理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解析:图 1 中 A 表示腺嘌呤,b、c 是高能磷酸键。ATP 水解时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断裂。酶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其催化作用的机理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答案:A5.如图曲线表示物质 A 生成物质 P 的化学反应,在无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的能量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b 段表示在有酶催化条件下,使物质 A 生成物质 P 反应发生需要的活化能B.ab 段表示在无催化剂催化条件下,使物质 A 生成物质 P 反应发生需要的活化能C.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 b 在纵轴上将向下移动D.若只改变反应的温度或 pH 条件,则图中的曲线原有形状可发生改变解析: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bc 段表示有酶存在的条件下物质 A 生成物质 P 反应需要的活化能;ac 段表示在无催化剂催化条件下,使物质 A 生成物质 P 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 b 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若只改变反应的温度或 pH等条件,则酶的活性会发生改变,故图中的曲线原有形状可发生改变。答案:D6.生物体内能量代谢中 ATP 的合成和利用过程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a 过程和 b 过程都有[H]生成和消耗B.①过程和②过程的酶和场所不相同C.c 表示吸收的能量,d 表示释放的能量,两者数值相等、形式相同D.ATP 在活细胞中的含量很少,但转化速度很快用心 爱心 专心 3解析:a 表示呼吸作用、b 表示光合作用,两者都有[H]的生成和消耗。①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②的场所是各种细胞;两个过程的酶也是不同的,①为合成酶、②为水解酶。ATP 在活细胞中的含量很少,但转化 速度很快,有利于生命活动中能量的供应。c 表示 ATP 合成过程中吸收的能量,主要是光能、化学能;而 d 表示 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可以有多种形式。答案:C7.(2011·广州模拟)在生物化学反应中,当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可催化底物发生变化,如下图Ⅰ所示。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从而抑制酶的活性,如下图Ⅱ、Ⅲ所示。癌症化疗时应用的烷化剂(如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 DNA 复制的酶与 DNA 相互作用。下列图示与此机制相符的是(  )A.Ⅰ           B.ⅡC.Ⅲ D.Ⅰ、Ⅱ、Ⅲ解析:竞争性抑制剂的作用原理是同底物竞争与酶的结合位点;非竞争性抑制剂是通过改变酶活性部位的结构,从而影响底物与酶的结合。癌症化疗时应用的烷化剂(如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 DNA 复制的酶与 DNA 相互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图Ⅲ相符。答案:C8.如图表示在适宜条件下,等量的过氧化氢经不同处理后生成物的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①加入 2 滴过氧化氢酶,②加入2 滴 Fe3+ ,③加入 2 滴蒸馏水),请分析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据图分析可知,①~③反应速率从慢到快依次是①<②<③B.①与②相比,得出的结论是酶具有催化作用C.①与③相比,得出的结论是酶具有高效性D.酶和无机催化剂只能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解析:据图分析可知,①~③反应速率为③<②<①;结合教材实验的设计思路和曲线的含义,很容易得出 B、C 两项的结论是错误的,二者的结论颠倒了。答案:D9.某同学画了一坐标曲线图,但是没有写出纵横坐标的意义,下列关于此曲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用心 爱心 专心 4A.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酶促反应的速率,曲线可表示酶促反应的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化的趋势B.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生成物的积累量,曲线可表示生成物的积累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化的趋势C.横坐标表示 pH,纵坐标表示酶的活性,曲线可表示酶活性随着 pH 的升高而变化的趋势D.横坐标表示 pH,纵坐标表示酶的活性,曲线可表示 pH 由 10 逐渐降低到 1 过程中酶的活性变化的趋势解析:酶促反应速率的变化与酶活性的变化是一致的;生成物的积累量随反应的进行而逐渐增大,当反应停止时生成物的积累量达到最大值;pH 过低或过高都会使酶变性失活,所以此图不能表示酶活性随 pH 变化的趋势。答案:A10.细胞中的吸能反应与 ATP 的水解相联系,由 ATP 水解提供能 量。下列生理过程属于吸能反应的是(  )①肌肉收缩 ②光反应 ③暗反应 ④氨基酸合成蛋白质 ⑤丙酮酸氧化分解A.①③④ B.②③⑤C.②④⑤ D.①④⑤解析:吸能反应与 ATP 的水解相联系,由 ATP 水解提供能量,肌肉收缩、暗反应、氨基酸合成蛋白质都需要 ATP 提供能量。答案:A11.甲醇本身对人体只有微毒,但进入肝脏后,在醇脱氢酶的催化下可转变成具有剧毒的甲醛。用乙醇治疗甲醇中毒的原理是让乙醇与甲醇竞争结合肝脏醇脱氢酶活性中心,从而减少甲醛产生。下列符合使用乙醇前(a)和使用后(b)醇脱氢酶反应速率变化规律的图是(  )说明:a—未加入乙醇时,该酶的反应速率与底物甲醇浓度的关系;b—加入乙醇后,该酶的反应速率与底物甲醇浓度的关系。V max—最大反应速率,[S]—底物甲醇浓度。解析:根据题中的信息,图中 a 为对照组,b 为实验组。乙醇与甲醇竞争结合肝脏醇脱氢酶活性中心,从而减少了底物(甲醇 )的分解,降低了醇脱氢酶催化反应的速率。答案:C12.将牛奶和姜汁混合,待牛奶凝固便成为一种富有广东特色的甜品——姜撞奶。为用心 爱心 专心 5了掌握牛奶凝固所需的条件,某同学将不同温度的等量牛奶中混入一些新鲜姜汁,观察混合物 15 min,看其是否会凝固,结果如下表所示:温度(℃)20 40 60 80 100结果15 min后仍未有凝固迹象14 min内完全凝固1 min 内完全凝固1 min 内完全凝固15 min后仍未有凝固迹象注:用曾煮沸的姜汁重 复这项实验,牛奶在任何温度下均不能凝固。根据以上姜汁使牛奶凝固的结果,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可证明新鲜姜汁中含有一种酶,该酶能将可溶状态的牛奶蛋白质转化成不溶状态B.20℃和 100℃时酶的活性低,是因为酶的分子结构遭到了破坏C.将等量姜汁在不同温度下保温后再与对应温度的牛奶混合,能够提高实验的准确度D.60℃和 80℃不一定是酶的最适温度,缩小温度范围,增加温度梯度才可得到最适温度解析:过酸、过碱和高温都能够使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而低温并不破坏酶的分子结构。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13.(15 分)研究证实 ATP 既是“能量通货” ,也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中的一种信号分子,其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1)神经细胞中的 ATP 主要来自________(生理过程),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研究发现,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 24 小时有 40 kg ATP 发生转化,而细胞内 ADP、ATP 的浓度仅为 2~10 mmol/L,为满足能量需要,人体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______________。用心 爱心 专心 6(2)由图可知,细胞间隙中的 ATP 在有关酶的作用下,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些神经细胞不仅能释放典型神经递质,还能释放 ATP,两者均能引起受体细胞的膜电位变化。据图分析,科学家当初推测 ATP 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的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细胞的能量通货是 ATP,其结构简式是 A—P~P~P。ATP 的主要来源是细胞呼吸。ATP 和 ADP 可以相互转化是实现机体能量持续供应的前提。(2)ATP 是三磷酸腺苷的英文名称缩写。其中 A 代表腺苷,P 代表磷酸基团,~代表一种特殊的化学键,叫做高能磷酸键,因此,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腺苷。(3)推测 ATP 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的思路为:一是阻断典型神经递质的传递→刺激甲→测量乙的膜电位变化;二是寻找靶细胞膜上是否有 ATP 受体。答案:(1)细胞呼吸 A-P~P~P ATP 与 ADP 相互迅速转化(2)腺苷(3)①科学家用化学物质阻断典型神经递质在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后,发现受体细胞仍能接受到部分神经信号;②科学家寻找到靶细胞膜上有 ATP 的受体14.(18 分)已知淀粉酶可以水解淀粉为麦芽糖,蛋白酶可以水解蛋白质为多肽。为了研究酶之间的相互影响,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实验中所涉及酶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请分析回答:试管号加入的物质     1 2 3 4质量分数为 1%的淀粉溶液 2 mL 2 mL 2 mL 2 mL淀粉酶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