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题16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9067220 上传时间:2017-11-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题16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5年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题16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5年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题16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5年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题16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5年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题16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年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题1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题1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阅读以下文字,完成 1-5 题。每个人对于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都应该有一个自我设计。但这种设计应该是相对模糊的,是不完美的和有待修正的。可生活中偏偏就有人跟自己较劲,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好,觉得现实中的自己距离设计中的自己相差太多,并因而痛苦不堪。其实这些人往往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现实,就是人人都有缺陷。“玉,有点瑕疵才是真的。”有一位腿有残疾的私营企业主,经过自己十几年的奋斗拼搏,终于成了闻名遐迩的雕刻家和经营雕刻精品的大老板。有人对他说:“你如果不是残疾,恐怕会更有成就。”他却淡然一笑说:“你说得也许有道理,但我并不感到遗憾。因为如果没得小儿麻痹症,我肯定早下地当了农民,哪有时

2、间坚持学习,掌握一技之长?我应该感谢上帝给了我一个残疾的身体。”还有罗斯福和丘吉尔,罗斯福曾连任四届美国总统,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经是一个信奉巫神、酗酒成癖的人;丘吉尔是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首相,1953 年获诺贝尔奖,但他也曾经是一个贪睡、贪酒的人,还曾因吸食鸦片两次被赶出办公室。但他们都痛苦地改掉了自己年轻时的不良嗜好,经过不懈地努力,成就了伟大的事业。 。完美欲是人类的天性之一,有了它,人类才会永不满足地向前发展。我们要努力追求完美,但同时我们必须学会接纳我们的不完美。不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源自我们常常拿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进行比较而产生的焦虑感。必须明白,理想的自我是要经过若干年或一生的

3、不懈努力才能接近而始终不能百分之百达到的一个终极目标,只要每天进步一点,快乐一点,我们离目标也就近了一点。【 】因为不能接纳自己的缺陷而生出健忘失眠等痛苦,只能使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远。不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还源自和别人不正确的比较而产生的自卑感。拿自己与高过自己一大截的人比,拿自己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比,拿自己的各个方面分别与不同人的优点比,比较的结果是事事不如人,谁都比自己好。其实,每个人都有足以让自己确立自信的优于别人的长处。“一棵树,如果花不鲜艳,也许叶子会绿得青翠欲滴;如果花和叶子都不漂亮,也许枝干会长得错落有致;如果花、叶子和枝干都不漂亮,也许它处的位置很好,在蓝天的映衬下绰约多姿。席勒

4、曾经给成年人写过一篇童话:一个圆的一部分切去了,它希望自己是一个完美的圆,因此它就四处寻找它遗失的那一部分。但因为它不是一个完整的圆,所以只能慢慢滚动,由此得以沿途欣赏花草的芬芳,阳光的灿烂,并与蚯蚓娓娓而谈。有一天,它终于找到了自己遗失的部分,它高兴极了,因为它又是一个完美的圆。它又开始飞快地滚动,它在快速滚动中发现世界整个变了样,许多美好的东西都失去了,于是它又停下来,毫不犹豫地将千辛万苦找回的部分丢在路边,然后慢慢滚动着向前走去人生就是如此,不完美才是真的,只要我们真诚地面对,有点缺憾,人生照样精彩。1.根据文意,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们“不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的主要原因的是()。A.理想

5、自我和现实自我比较产生的焦虑感B.不满现状,不接纳自己缺陷产生的痛苦C.急于达到终极目标而产生的焦虑D.不正确的比较观带来的自卑【答案】B。解析:题干问的是“不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的主要原因,而 B 项“不满现状,不接纳自己缺陷产生的痛苦”是结果。2.作者引用席勒的童话的目的是()。A.告诉人们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B.告诉人们追求圆满的结局往往是不圆满C.告诉人们人生有时需要不完美 D.告诉人们追求完美是办不到的【答案】C。解析:席勒的童话中,圆经历了“不完美完美不完美”这样一个过程,当它成为一个完美的圆以后,发现自己失去了许多在不圆满时曾得到的美好的东西,于是它毅然地回到了不圆满的状态。这个

6、童话告诉我们,有时候,人生也需要不完美。因此本题答案为 C。3.下列选项中,适合填在本文第自然段横线处的是()。A.正所谓“苦尽甘来、否极泰来”B.正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C.正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D.正所谓“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答案】C。解析:第段作者通过残疾私营企业主、罗斯福、丘吉尔的故事阐述了这样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是有瑕疵、有缺陷的,即使是伟人也不例外,只有勇于正视自己的缺陷,接纳自己的瑕疵,才能有所成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意为在沉舟的旁边,成千的船只飞驰而过,在病树的前头,成万的树木在春天里成长;可引申为人的一生,挫折、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7、只有保持乐观、坦然的心态,正视这些失败与挫折,才能创造美好的明天。C 项与文章衔接得当。4.下列选项中,符合作者观点的是()。A.人生是不完美和有待修正的,要勇于正视自己的缺陷,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B.人生不必追求完美,正视现实最重要C.追求完美的人往往是最不幸福的人D.人要学会拿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缺点进行比较【答案】A。解析:文章开篇就提出人生是“不完美的和有待修正的”,接着又通过残疾私营企业主、罗斯福、丘吉尔的例子、席勒的童话以及对人们不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的原因的分析,告诉我们人生有时候是需要不完美的,不完美才是真的,只要我们真诚地面对,勇于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人生照样精彩。因此本题答案为

8、A。5.文中【 】处,应填入的词语是()。A.倘若 B.即使 C.之所以 D.抑或【答案】A。解析:作者此处是对“不能接纳自己的缺陷”的一种理论进行分析,未形成事实,属于一种假设,故填“倘若”合适。二、阅读以下文字,完成 6-10 题。氢是一种清洁的新能源。尽管对氢气等利用能源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然而如何制造出廉价的氢仍是当前的一项关键性课题。从水中产生氢的一种途径是简单地把水加热,直到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但是这两种气体必须立即分开,否则它们就会又合成为水。分离它们的一种方法是用一个有渗透性的薄膜,这种薄膜能被极弱小的氢原子穿过,同时又把相对大些的氧原子拦住。作为研究制造廉价氢气的一

9、部分,以色列雷霍沃特市的维茨曼科学院研制出了一种满足上述要求的、耐高温的陶瓷薄膜。已有的能渗透氢原子同时又不使氧原子越过的薄膜是由氧化镁和氧化锆等材料组成的陶瓷薄膜。由于它只能在 1750左右的温度下使用,所以尚不能真正地用于氢气生产。用于氢气生产的薄膜必须能耐更高的温度。原因是温度越高,转变的效率越高。例如,温度到达 2200时,就会有的水能够有效地转变为氢和氧。该院这个项目的主要研制者科干用特别处理过的氧化锆和氧化铈粉末配料,制成了能在 2000高温下工作的薄膜。他认为,还能进一步开发出能在 2200左右温度下工作的材料。新的薄膜能经得住高温的部分原因是材料的选配,另外,生产陶瓷的粉末经过

10、特殊的处理也是一部分原因。粉末的每一颗微粒都很光滑,有粗糙棱角的极少。这就【 】着一旦形成薄膜,他们中间就极少有棱角接触,因此就极少有熔融和烧结的机会。一些专家认为,科干的这项发明对于用加热方法生产氢气是一个关键性的进展。6.对文中处“薄膜”的意义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处含义最广,可包含 B.处与处“薄膜”的内涵完全相同C.处与处“薄膜”的内涵不相同 D.处与处“薄膜”的内涵完全相同【答案】B。解析:处含义最广,处与处的内涵即耐高温相同,处的薄膜是有渗透性、耐高温的陶瓷薄膜,处的薄膜是不及处的薄膜耐高温,尚不能真正用于氢气生产的陶瓷薄膜。7.对第二自然段从水中提取氢的工艺,解说有误的一

11、项是()。A.要把水加热至氢氧分离 B.要用渗透性薄膜将氢氧分开C.水加热的方式要简单 D.两种气体的分离要及时【答案】C。解析:“把水加热”是从水中分离氢的简单途径,而不是“水加热的方式要简单”,C 项理解错误。8.与进一步开发能在 2200状态下工作的薄膜无关的一项是()。A.制作薄膜的材料要进一步选择B.制作材料间的配比要进一步研究C.渗透性薄膜的密度要进一步控制D.制作薄膜的粉末要经过光滑处理【答案】C。解析:第五段讲了材料配比问题,第六段指出材料的选择、制作材料的粉末处理等问题。文段没有涉及“渗透性薄膜的密度要进一步控制”的表述,因此本题答案为 C。9.下列判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12、A.尽管对利用氢这种能源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可如何制造出氢,仍是当前的一项关键性课题B.用氧化镁和氧化锆等材料组成的薄膜,由于只能在 1750左右的温度下使用,所以还不能用来提取氢C.用于氢气生产的薄膜必须耐高温,这是因为温度越高,氢原子转变为氢气的速度就越快D.以色列某科学院研制出了一种既能被极弱小的氢原子穿过,同时又能把相对大些的氧原子拦住的、耐高温的陶瓷薄膜【答案】D。解析:A 项中“如何制造出氢”与文中要“如何制造出廉价的氢”不同,B 项中“还不能用来提取氢”与文中“不能高效地提取氢”,说法不符。C 项“速度就越快”的说法异于文中的“效率越高”。10.文中【 】处,应填入的词语是()。A.代表 B.意味 C.象征 D.预示【答案】B。解析:括号前后的意思是:“粉末的每一颗微粒都很光滑,有粗糙棱角的极少”,这就使得形成薄膜后他们中间也很少有棱角接触,因此使得他们极少有熔融和烧结的机会。“代表”、“象征”明显与文意不符,排除。作者在此处是进行理论分析,而非情景预测,所以用“意味”比“预示”更契合文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