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学习在历史新课程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8655272 上传时间:2017-11-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究式学习在历史新课程教学中的有效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探究式学习在历史新课程教学中的有效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探究式学习在历史新课程教学中的有效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探究式学习在历史新课程教学中的有效运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探究式学习在历史新课程教学中的有效运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究式学习在历史新课程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式学习在历史新课程教学中的有效运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9 页探究式学习在历史新课程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发展性课堂评价的实践探索之一【摘录】探究学习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在研究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 发展探究能力,获得理解客观世界的基础 科学概念, 进而以此为武器,培养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在 现在的教育手段不断革新的同时更要注重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改进,特 别是教师教育方法转变。兴起于上个世纪的“ 探究式教学模式” 能很好的在新 课程理念教学中将学生学 习教学知识教师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关键词】学生新课程教学模式探究学习发展性评价是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关于教育评价的最新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2、试行) 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的发展。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实施“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发展性课堂评价。发展性课堂评价从评价学生的“过去”和“现在” ,转向评价学生的“将来”和“发展” 。更加强调对评价对象人格的尊重,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思想。在实践层面, “发展性评价的根本要求,就在于改进课堂质量、改善课堂文化,提高学生的互动交往、协商反思的能力” 。在我看来,在历史课堂中开展有效的探究学习,正是发展性评价所倡导的一种教

3、学方式。新课程下的历史学习尊重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个性,关注学第 2 页 共 9 页生个体的健康成长、个体生命质量的提升,尊重个体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历史教学改革本着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学校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又具备高尚的情操,力求形成完整、求实、创新的品格,能促进学生个人的良好生存和发展,可以实现人自身的解放,从而弘扬了人性,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现在的教育手段不断革新的同时更要注重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改进,特别是教师教育方法转变。兴起于上个世纪的“探究式教学模式”能很好的在新课程理念教学中将学生学习教学知识教师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探究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自主的参

4、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要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20 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爆发了一场世界性的以理科教学改革为中心的课程改革运动。爆发这场改革的根本原因,一是现代社会的高速度和连锁式的发展变化,要求新一代的建设者具有的新的“基础学力” ,在这种学力下,尤其要求应付变化的适应能力,知变、处变、制变、创变。而进步教育主义教育以学生的自然成长为中心,虽能引起学习者的兴趣和动机,满足个人生活与社会的要求,但是,归根结蒂,它还是局限于经验的世界。理科教学沦为一种“生活理科” ,不是以形成自然科学的概念这一认识为中心。因此,处于

5、科学第一线的专家学者抨击传统的中小学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陈腐落后,同现代科技发展的潮流格格不入。二是,随着 60 年代科学认识的质的变化,加上苏联人造卫星第 3 页 共 9 页上天的冲击,激起了世界性科学竞争浪潮。振兴科学技术,培养科技工作者,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在今天改革深化发展的年代,中国教育改革也进一步深化发展,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江苏高考模式的改革,推动了教育教学的改进, “探究学习”走进课堂,走进教学,走进高考。那么,探究学习具有下列特点:第一,是学生自主地抓住自然的事物、现象,通过探究自然的过程,获得科学知识。第二,旨在培养学生从事研究的必要的探究能力。在研究自然现象时,能力是必

6、不可少的,要想自主的抓住自然的事物和现象,加深对自然的认识,就必需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探究能力。第三,旨在有效地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探究能力的作用是形成概念的前提条件,在注重知识获得过程的探究学习中,首要的方法就是培养探究能力,运用这种能力去形成科学概念。第四,是培养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探究的心理态势,在发展探究能力和探索未知世界方面最基本的。总之,探究学习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在研究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发展探究能力,获得理解客观世界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以此为武器,培养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我们对探究式教学模式特点和过程的理解,对新课程教学的探索,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学

7、方法是一种非常科学的方法,能够对新课程教学理念倡导的“探究合作探究”的最好的诠释。这种模式在上个世纪起始于美国的理科课程的教学,但是,它进行教学第 4 页 共 9 页改革的目的、它的基本理论以及艰对教学过程的阐释,和我们历史教学是完全一致的。它的内容经过一番合理的融合之后,是可以被迁移到我们的历史教学中来的。北京市九五教育科研课题“历史学习心理与教学对策研究”子课题组就对此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他们取得了初步成果,而且,这个成果已经在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的清华历史教学年第期上进行介绍。这个课题组相关的理论与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学实际结合起来,确定了教学原则,选择了实验学校,制定了工作计划,然后逐步推

8、进。他们的教学原则是:()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主要是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经验、思维状况态度和价值认识等方面的情况。 ()创设情境和问题探究的结合。历史情境的创设和问题的探究是相互联系的,历史情境的创设为学生进入历史、探究历史创设了条件,而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探究又会增进学生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产生的因果联系、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的认识,使其视野逐步扩大,认识逐步深化。 ()注重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学习过程。问题的探究学习过程并非是轻视知识教学,但它更关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以及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人文学习不是静观意义的认识,而是内在的体

9、验与直接认同,对它的理解在一定的程度上意味着知情与身心的介入。例如,在教授辛亥革命的时候,关键问题是要教给学生搜集、鉴定、整理和运用与本问题丰相关的材料,在正确的指导下,去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解决问题,并在其间有所悟、有所第 5 页 共 9 页得,逐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探究模式的历史教学过程的设计是依次进行的四个环节:第一,明确并陈述教学目标;第二,分析学习任务;第三,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第四,评价学习效果。依据教学模式建构理论、心理学和教学论等理论,结合历史教学的实际,设计一个问题探究式学习的基本程序以及教师和学生在各个环节中的地位和作用图:“流程图”中的第一个程序是“发现问题

10、” 。教师的任务是确定教学目标和分析学习任务。这里的教学目标是整个历史过程教学目标中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学生在中学毕业时要达到的历史学习的最终目标,在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中有明确规定,每个探究解决的问题可将总任务分解为两个维度来进行。例如,高中历史课的必修教学目标,横向可分解为模块一政治史、模块二经济史,模块三思想文化史等各分支目标;纵向包括各个学期、阶段、章节、课目标等。教师 任务分析 创设情境 引导探究理论深化学法指导程序形成认知结构学会学习发现新问题总结归纳分析和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实施问题解决认知活动呈现前认知学生第 6 页 共 9 页教学目标尤其是各课的教学目标切勿定的笼统不详,那样是无

11、法落实检查的。同时具体的教学目标就是与一定的教学活动相联系的,是便于,课后检测评议的。这一阶段的分析学习任务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确定学生的原有基础。第二步,分析问题解决所涉及的各种知识、知识的组织结构与问题图式。第三步,确定学生的学习任务。这里,学生的主要任务是主动地获取新知识,激活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学的问题进行探究,想古人所想,忧古人所忧,解决古人所遇到的问题;或进行理性思维,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效地组织问题解决的操作活动。附:课例高中历史新课程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三辛亥革命一节中, “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你怎样看待辛亥革命?”展开了探究式模式教学。要解决的问题:辛亥革命是成功了

12、还是失败了?你怎样看待辛亥革命?学习目的是:通过学生主动地对相关历史材料的整理、分析和运用,论证自己认同的观点,经过持相同观点的小组内部的讨论和与观点不同的小组间的思维观点交锋,建构学生对辛亥革命的认识和价值认同,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敢于并善于表述自己观点的能力。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 7 页 共 9 页第一阶段,课前准备。师生通过剖析辨题,使学生明确学习主题,然后从课外书籍、论文、互联网搜集材料,并对其进行分析整理。首先明确如何运用史料、从哪些角度去论证论点,力图做到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观点明确。随着辩论的深入,逐步完成意义建构。本课主要涉及了“主观目的和客观效果”

13、、 “把事物方在待定的历史背景下考察”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等理论。其次,参照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的观点,进行学习环境的布置:()与学习有关的场景布置:例如,在教室内布置一些学生搜集来的资料、书籍、图书及辩论提纲。 ()学习氛围的渲染。例如,安排真实的辩论情境,辩手与“观众”分区设坐,辨手的发言有时间限制。使学生有适度的紧张感,促使他们加快思维速度、引发灵感,以激发他们创新思维的火花。第二阶段,课堂实施阶段。首先,教师用精练的语言将学生引入讨论问题之中,持不同观点的学生推出代表,在阐述观点后开始辩论。其他学生参与教学的形式是通过递纸条出主意

14、,为本方代表提供帮助,或参与教师就辩论中没有深入下去的话题的群体讨论。具体进展情况是,先由持“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观点的学生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以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而持“辛亥革命是一次失败的资产阶级革命”观点的学生先第 8 页 共 9 页后从三个方面阐述自己观点,即政治上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开始了北洋军阀的封建统治;经济上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思想上正是因为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没有彻底封建思想,才有了后来的新文化运动。其他学生也从多方面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与其他观点交锋。课

15、堂气氛热烈,学生表现了参与的热情、思维的敏捷、表述的机智和有理有据。第三阶段,总结阶段。教师从学生对知识理论的运用、语言的表达、心理状态等方面对探究过程进行总结,并对讨论中不够深入的问题加以引导,进一步提出“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是不是等于推翻封建制度的统治?”“辛亥革命后,资本主义是否得到真正的发展?”等衍生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继续在课下思考。近几年来,这一教学模式已经在上海、海南、天津、江苏、广东等许多省市应用开来,并且在实践中又有各自的创新。例如,把教学内容与社会调查结合起来。它是改变过去教师一言堂的好方法,而且,学生们在实际的准备过程中,以及上课的时候,都能得到锻炼、提高的机会,体现出新课标“探究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适应了当今社会的变革和教育教学改革与高考改革。参考文献:1、于西友:中学历史教学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9 页 共 9 页2、钟启泉:现代教学论发展 教育出版社 2006 年版3、肖成全:有效教学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4、赵国忠:教师最需要什么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8 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