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科考前复习建议及精选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8555947 上传时间:2017-11-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科考前复习建议及精选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历史科考前复习建议及精选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历史科考前复习建议及精选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历史科考前复习建议及精选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历史科考前复习建议及精选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科考前复习建议及精选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科考前复习建议及精选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历史科考前复习建议及精选题一、具体模块复习建议:1、中国古代史复习建议:秦汉时期和明清时期,一为传统文明的形成,一为传统文明的衰落,贯通古今、关联中外的题型较好切入。明清时期题目较多。秦朝是知识点覆盖较全面的朝代,也考得较少,政治制度中中央集权制可以和宗法制、联邦制结合,可和经济形态相联系。近代中国政治制度理论上应是走向联邦制,最终还是中央集权制,令人深思。经济中的统一货币,可从巩固统一、促进流通、控制财源几个角度和近现代史结合,清末民初货币多样、外汇冲击,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背景和意义,共和国的金融国有化、人民币升值,国际金融组织等,结合起来命题思路广阔,值得重视。华泰会议所讲民国与共和国的

2、连贯性在这两方面体现突出。统一文字、秦朝法律、长城(从文明碰撞与融合)也较好切入。2、中国近代史复习建议:社会生活的变迁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找一二典型题突破即可;近代化主干经常考,应该问题不大;民国与共和国的政策、制度连贯性方面多挖掘新角度,这是薄弱环节。中日关系太敏感,可从外交理念和合作双赢角度来重新审视其关系。3、中国现代史复习建议:19491966 年 17 年,注意外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1978 年后考得多,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要重视,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搞的、金砖五国不是国际组织,都较特殊,值得思考。4、世界近代史复习建议:关注近代思想史,启蒙思想与社会主义思想在人类历史上的巨大

3、影响;工业化与城市化、世界市场的形成,练得多,问题不大。5、世界现代史复习建议:20 世纪 30 年代形成的两种现代化模式常考不厌,二战后世界经济的调整和改革、国际关系的对峙与合作,都与这两者有关,命题角度多样化,常考常新。二、话题式、历史概念式考查应注意的内容:1、土地制度和劳动力关系的变革与社会转型井田制与小农经济模式及不同的耕作方式;圈地运动及现代农场生产模式;农业集体化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工业化、城市化等。涉及多个国家,很好考查。2、国家观念和外交理念的变化君权神授到君权民授;天朝上国到民族国家等3、社会群体的发展变化妇女群体、知识分子群体(中国古代的士) 、企业家群

4、体还没有考查过。新编题目1、什么是最好的地方管理体制,中国古代探索了几千年。现代学者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一套比较理想的制度。 “联邦制通过宪法保障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分权,既保证国家的统一性,也保证地方政府的地域性。联邦被认为是介于极端的中央集权和松散的邦联之间的一种中间形式。 ”(周民锋主编西方国家政治制度比较 )民国时期出现一次主动选择联邦制的制度试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毛泽东盛赞秦始皇,写了一首题为读封建论致郭老: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待商量。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 “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 ,莫丛子厚返文王。(子厚,柳宗元的字,

5、封建论作者,主张中央集权)材料二 “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凛凛焉救过之不给,以得代为幸,而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弱?”“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然则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注:顾亭林诗文集卷 2“郡县论九篇”。)2材料三 民国时期的联省自治运动,全盛于 1920 年到 1922 年间,军阀、学者、政党(包括中共)都参与其中。 “联省自治 ”包含两种意思:(一)是容许各省自治,由各省自己制定省宪,依照省宪自组省政

6、府,统治本省;(二)是由各省选派代表,组织联省会议,制定联省宪法,建立联邦制国家。1923 年 10 月,颁布的中华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国家联邦制的性质,曾被称为“联省自治宪法 ”。湖南、广东等省都起草、颁布了各自的省宪法,开展自治运动。材料四 孙中山个人反对联省自治,主张中央集权式政治体系,晚年对联省自治乃至于联邦皆抱持敌视的态度。1926 年蒋介石发动北伐战争,进而统一中国,联省自治失败。“蒋介石说中国不能搞民主,中国需要的是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使中国走向稳定,只有稳定了,中国才能走向富强。这是什么强盗逻辑啊!以稳定为由拒绝民主,充分暴露了蒋介石这个独裁者的本质。谁搞专制独裁,谁就不得人心,

7、谁就会被热爱民主的人民打倒。”周恩来 1946 年对民主人士说(新华日报)材料五 盲论之士,往往以主张“ 分治” ,即为破坏“ 统一” ,曾不知“ 分治” 与“ 集权” ,本为对称之名词,于“统一 ”何与?北美合众国成例俱在,岂容指鹿为马!民国以来,正坐盲论者误解“集权” 为“统一”,于是野心者遂假 “统一” 以夺权。陈炯明材料一毛泽东所说“百代皆行秦政制”是指什么制度?“莫丛子厚返文王”是什么意思?(1)中央集权制。从柳宗元主张中央集权制倒退到西周的封建制(2)材料二中顾炎武认为郡县制存在哪些弊端?他认为可行的解决途径是什么?(2)弊端:中央集权下,地方缺乏自主性,造成民贫国弱;郡县制不利于

8、实现国富民强。寓封建于郡县之中(3)据材料三、材料四,结合学过知识分析为什么民国时期联邦制的制度试验失败。(3)军阀以自治为名行割据之实;国民党北伐胜利后,独占政权,以稳定统一为名行专制独裁之实;封建大一统观念根深蒂固;国家内忧外患(4)毛泽东所说“百代皆行秦政制”实质是为新中国实行中央集权制寻找历史依据。新中国实行中央集权制有没有现实合理性?(4)有 在建国初期,中国仍然是一个自给自足农业社会,小农经济极易形成地区之间经济上的分裂和封闭,不利于国家政治上的统一;国土辽阔、地方情况复杂、交通落后、信息闭塞,对中央政权管理全国不利;战争年代所建立的领导体制的惯性作用;西方国家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政

9、策,使新中国不得不借鉴苏联高度集权的模式,因而新中国建立了高度集中统一的中央政权和计划经济体制。(5)陈炯明这个近代革命史中的反面人物,他所说的有没有道理,请说明。(5)有道理。 “分治”不会破坏“统一” , 北美合众国成例俱在;野心家最喜欢以稳定统一为名行专制独裁之实;中央集权最有利于专制独裁 没有道理 ,历史上分封制总是造成分裂割据,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发展2、一个民族或国度的文化系统只有在其生命运动中不断实现自我保持与自我更新,求得延续与变异、稳定与动态的对立统一,方能生生不息,昌盛繁荣;反之,则有可能衰落甚至灭亡。中华文化史材料一 “欲求超胜,必先会通。会通之前,必先翻

10、译” 。 “令彼三千年增修渐进之业,我岁月间拱受其成”。 徐光启材料二“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 ”明末清初学者杨光先。材料三 “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国粹派邓实在 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 ”(1)中国唐宋文化博大精深,高度繁荣,达到古代文化最高峰。请举一典型史实说明3唐宋时期是如何实现文化自我保持与自我更新的。 (4 分)(2)材料一中,徐光启是针对哪种现象提出这些观点的?(2 分)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心态?(2 分)结合史实分析徐光启

11、这种中西文化观形成的原因。 (6 分)(3)材料二中的思想与近代哪一政治派别相同?(2 分)近代中国人是如何逐渐冲破其思想束缚的?(6 分)(4)谈谈你对材料三的理解。 (4 分)参考答案(1)儒学对佛学的吸收和融合,理学的形成(天文历法、数学、绘画、音乐等) (4分)(2)西学东渐(2 分) 自信开放、兼收并蓄的文化心态(2 分) 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政治腐败,国势衰落;经世致用、倡导实学的思潮;传教士东来,部分士大夫发现西方的文化优势等(6 分)(3)清末顽固派(2 分)洋务派“中体西用” ,学习西方科技;维新派和革命派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者主张“全盘西化” (

12、6 分)(4)本问属于开放性题目,学生言之成理皆可得分第一层次,答案仅作简单解释,给 2 分(如邓实主张国粹立国,以传统文化为主)第二层次,答案仅阐释了历史的一方面特征,给 3 分(倡导国学的积极性或消极性入手)第三层次,答案阐释了历史的两方面特征,给 4 分(如倡导国学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保持民族自信;易导致复古守旧,不利于向西方学习,挽救民族危机,富强民主等)3、在人类社会的转型中,土地与劳动力关系的变革起到关键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著名的人文主义者 托马斯莫尔在他的名著乌托邦里写到英国“羊吃人” 时说:“你们的绵羊本来是那么驯服,吃一点点就满足,现在

13、据说变得很贪婪、很蛮横,甚至要把人吃掉”材料二 英国学者帕利泽(Palliser)、屈维廉(G.M.Trevelyan)等人都曾指出 1517 世纪的英国早期圈地多数是以协商的方式进行的,是通过农民自己的积极合作而实现的,协议圈地的情况是相当普遍的。 牛津英国通史的编撰者提到圈地运动时说:“文学作品所描写的在都铎时期活跃的土地市场,培养了一批榨取穷人血汗的贪婪的新资产阶级的看法是言过其实的。材料三安徽凤阳小岗村,大包干前隶属于梨园公社,当时仅仅是一个有 20 户、115 人的生产队,以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而闻名。 1978 年冬,小岗村 18 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险在土

14、地承包责任书按下鲜红手印,实施了大包干。这一按使小岗村也由普普通通的小村庄一跃而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材料四 2003 年 陈桂棣、春桃夫妇在中国农民调查一书中曾经总结说:改革 20 年后的小岗村只有 8 个字可以形容“江山依旧,旧貌犹存” 。小岗村村民严宏俊(当年按血手印分田单干的 18 名发起人之一)深有感触地说:“分那一亩二分地,现在只能管温饱,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家里地靠留下的老弱病残人也照料不好,不是荒废着,就是廉价卖给私企老板。村民想干什么都不成,迈不开步子啊”! 南京农业大学陈文林教授认为:小岗现在应该是“落后”的代表! “一年越过温饱线,20 年没过富裕坎”。这是相当长时期内,一

15、拨又一拨参观考察者对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发源地安徽小岗村的感慨和评价。请回答:(1) 据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羊吃人”指什么历史事件?羊怎么会“吃人”呢?(2)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说法谁更可信?请说明理由4(3)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上,你如何看待这场“羊吃人”的运动?(4)有学者认为小岗村仅仅是政治意义上的“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而不是经济意义上的“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据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加以说明。(5)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大包干”与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的关系。 答案: (1)圈地运动 1. 15 世纪后,英国毛纺制呢业的迅猛发展。羊毛价格猛涨,使养羊利润高于种植农作物; 2. 新航路开辟的

16、影响。新航路开辟后, 英国对外贸易急剧扩大,刺激了毛织业的发展,推动了养羊业的发展; 3.贵族利用自己的势力将公有土地其变为牧场;赶走自己庄园土地上的农民,圈地养羊; 4. 政府支持。 (2) 托马斯莫尔更可信,因为他活在那个时代,亲眼所见;帕利泽(Palliser) 、屈维廉(G.M.Trevelyan)等人是英国资产阶级学者,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为资本主义制度辩解。帕利泽(Palliser)、屈维廉(G.M.Trevelyan)等人更可信,因为他们是站在学术角度上看待历史问题,较客观;乌托邦中所谓的“羊吃人”之说仅仅是文学的修辞,而不能作为信史来看待。(3) 圈地运动是英国农业史上的一次革命,变旧的庄园式经营模式为新的农场式经营模式,使传统农业转型为近代产业化农业;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自由劳动力和市场;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加快了英国城镇化的进程; 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出现。(4)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