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多民族的国家课件

上传人:石磨 文档编号:183445273 上传时间:2021-06-05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8.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多民族的国家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多民族的国家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多民族的国家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多民族的国家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多民族的国家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多民族的国家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多民族的国家课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章第三节 多民族的国家,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多民族的国家,【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 2、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征。 3、了解一些我国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及文化特色。 4、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 重点:众多的民族和民族政策 难点:少数民族的分布状况及特点,2,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多民族的国家,歌曲爱我中华,情景导入,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下面让我们共同来学习第三节多民族的国家,3,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多民族的国家,民族构成,自主阅读教材48页“众多的民族”第一段内容,并结合

2、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共有 个民族。 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 ;其他55个民族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 ,统称为 。,自主学习,新课学习,56,汉族,91.5,8.5,少数民族,4,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状况,自主学习,阅读教材48页“众多的民族”第二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人口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有哪些?,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_ ,有_人; 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_ ,约有_人,主要分布在_ (省级行政单位)。,壮、满、回、苗、维吾尔、土家、彝、蒙古、藏(共9个),壮族,1600万多,塔塔尔族,35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课学习,5,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

3、三节多民族的国家,人口100万以上的民族,(二)中国的民族分布,民族分布状况,找出人口超过100万的少数民族的聚居地,看看它们主要分布在哪里。,读图,活动,遍布全国,西南,西北,东北,汉族主要分布在哪里?,新课学习,6,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多民族的国家,中国民族分布,各民族分布特点,少数民族分布与汉族分布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大杂居、小聚居,汉族聚居地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聚居地有汉族,新课学习,7,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多民族的国家,回族的“大杂居”与“小聚居” 回族散居在全国,与我国众多民族杂居。在新疆和内蒙古地区,回族多与维吾尔、哈萨克、蒙古等民族杂居;在甘、宁、青地区,回族

4、多与东乡、保安、撒拉、裕固、土等民族杂居;在云贵高原地区,回族多与彝、苗、布依、白、傣、景颇等民族杂居;在青藏高原地区,回族多与藏族杂居。这种各民族相杂居住的分布格局,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受文化及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在小范围内仍聚集居住。如位于北京西城区的牛街,是回族的聚居地。,阅读,新课学习,8,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多民族的国家,牛街旧景,牛街新景,如今,旧牛街低矮的房屋已成为历史,新牛街的路变宽了,楼变高了,当地回族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新课学习,9,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多民族的国家,(三)中国的民族特色及民族政策,绝大

5、多数的少数民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民族风俗及文化特色,新课学习,我国的民族语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的国家,56个民族有80多种语言, 约30种文字。 汉语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联合国六种正式工作语言之一。汉语是我国汉民族的共同语言,我国除占总人口92% 的汉族使用汉语外,其他少数民族也广泛使用汉语。 除回族、满族全部转用汉语外,其他53个民族自己的语言仍在使用。在一些民族内部,不同支系还使用不同的语言。 各民族语言和文字平等共存,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的自由。各民族语言的和谐发展,对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促

6、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10,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多民族的国家,对照右图,找找人民币上有哪几种少数民族文字?,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壮文,人民币上的文字民族文化,11,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多民族的国家,合作探究,阅读教材51-53及地图册收集材料小组讨论交流,探讨不同民族风俗及文化特色。,12,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多民族的国家,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不同民族的节日和活动,赛马,射箭,摔跤,新课学习,13,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多民族的国家,藏族:雪顿节,藏戏,晒佛,新课学习,14,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多民族的国家,乌孜别克族:古尔邦节,新课学

7、习,15,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多民族的国家,傣族:泼水节,新课学习,16,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多民族的国家,朝鲜族长鼓舞,拓展延伸,17,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多民族的国家,壮族 三月三宁明歌坡节,拓展延伸,18,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多民族的国家,回族:开斋节,拓展延伸,19,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多民族的国家,大坡梁子 法德彝族火把节,拓展延伸,20,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多民族的国家,拓展延伸,少数民族的乐器,朝鲜族,蒙古族,长鼓,马头琴,藏族,扎木聂,傣族,象脚鼓,维吾尔族,手鼓,回族,牛头埙,21,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多民族的国家,你身

8、边有少数民族吗?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如何与少数民族相处?,讨论:,尊重少数民族文化、习俗、习惯与少数民族同学和睦相处等,22,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多民族的国家,民族政策,各个民族,不论人数多少,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新课学习,23,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

9、原则。民族区域自治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 中国民族自治地方,按少数民族聚居区人口的多少、区域面积的大小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等。目前,中国共有民族自治地方155个,其中包括5个自治区 、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自治旗)。,阅读,新课学习,24,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的发展状况,经济发展加快,少数民族村民住进新楼房,西部十二省区市位置示意图,新课学习,25,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多民族的国家,我们学了什么?,我国有56个民族,课堂小结,汉族及少数民族的分布,中国的民族特色及民

10、族政策,26,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多民族的国家,1.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A维吾尔族B藏族C壮族D蒙古族 2.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不包括()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东南沿海地区 D西南地区,C,C,课堂练习,27,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多民族的国家,课堂练习,3.关于民族地区分布,正确的是( ) A.各民族地区分布具有“小杂居、大聚居”的特点 B.汉族分布遍及全国 C.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东南和西北 D.民族区域自治区地区是单一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地区,B,28,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多民族的国家,课堂练习,4生活中

11、处处有地理知识。有关下列地理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20元人民币上景观所示地区主要少数民族为壮族 信封上收件人地址中最小的行政区划是桃溪镇 图中汽车牌照的属地为青岛 电视节目中播放的画面为内蒙古草原景观 A B . C D,B,29,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多民族的国家,5.图中描绘的场面,是我国哪一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A蒙古族 B傣族 C苗族 D汉族,6.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B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C尊重各民族自己的风俗习惯 D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B,D,课堂练习,30,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多民族

12、的国家,7.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全国总人口中,少数民族大约占5% B. 满族、维吾尔族、蒙古族人口都超过1000万 C. 少数民族自治区占全国总面积的8% D. 各民族分布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D,8.下列少数民族聚居地与其所在省区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A藏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维吾尔族-西藏自治区 C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 D满族-宁夏回族自治区,C,课堂练习,31,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多民族的国家,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什么?,作业布置,教材53页复习题1、2。,1,2,32,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多民族的国家,谢谢观赏,33,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多民族的国家,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多民族的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