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考初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340721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4.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今年中考初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今年中考初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今年中考初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今年中考初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二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今年中考初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二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今年中考初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今年中考初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二(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8今年中考初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二一、基础(25 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共 10 分。)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 ,往来翕忽。(小石潭记柳宗元)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示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客观规律,将人生哲理寓于自然景物之中充满生机、催人奋进的句子是:,。,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默写辛弃疾钱塘湖春行的颈联和颔联。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2根据拼音写词语(4 分)(1)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 chn p( )的本色美。(2)每逢有人问起我的 j gun( ),回答之后,对方

2、就会肃然起敬。(3)看到 cng hi sng tin( )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4)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 n rn sh s(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他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把“他的晚年”改为“晚年的他”B)有人认为央视“开心辞典”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把“研究和了解”改为“了解和研究”)C由于长江流域连续干旱,导致洞庭湖、鄱阳湖水面大面积缩小,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删除“给”) D“拾荒老娘”于化玲,9 年来孤身一人在城市独自拾荒,供儿子读书。(删

3、除“独自”)4.从 A 组词语中至少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B 组中至少选用一组关联词,写一段描写气氛特征的话,不要超过 80 字。(4 分)A 组:自知之明 大惊小怪 袖手旁观 玄虚 喧嚷 亵渎 B 组:即便也 只有才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4 分)xx 市中小学正掀起“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高潮,不少学校正大力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孩子们与经典相伴。材料一 某小学在校园环境文化的营造中,充分利用书香长廊、橱窗、墙壁、黑板报等空间,以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渗透国学经典的文化元素,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快乐成长。材料二 某九义学校提倡快乐学国学。校园内众多的楹联、教学楼墙上的弟子规、 2

4、 / 8经典美文以及出自经典的指路牌(“三乐苑”“积步轩”)等等,都让学生随时能接触到经典。材料三 某中学让古诗文、名言警句上墙、上板报。只要走进校园,可以看到孔子、孟子、老子等圣贤的经典名句把各个角落的橱窗装点一新,可以看到同学们以国学经典为内容的书法展,可以看到以国学经典为主题的板报,处处显现出同学们与传统文化的亲近。从以上材料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2 分)你对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建议是: (2 分) 二、阅读 (46 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 620 题(一)醉翁亭记(选段二) 欧阳修(12 分)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

5、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

6、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寓教于乐 B.而乐亦无穷也穷根究底C.至于负者歌于途不负众望 D.杂然而前陈者新陈代谢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 分)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8. “,”是全文的核心命意,为写景抒情定下了基调,而贯穿全文的

7、是一个“”字。(用原文词句回答) (3 分)9. 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本文通过对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愁怀的放旷情怀。 3 / 8B.这篇散文中,有景物的描写,人事的叙述,情感的抒发,而这三者都生动而含蓄委婉地表现了欧阳修贬官之后的特殊心境。C.本文第三段以醉翁亭的美丽风光为背景,写滁人的游乐和太守的宴饮,描绘出一幅与民同乐图,同时也间接显示了太守治滁的政绩。D.本文描写了众百姓一派闲适快活、安详和平的景象,但太守自己却“颓然乎其间”,形象地描绘出太守精神

8、不振、借酒浇愁的样子。(二)独处与思考 石庆华 (10 分)独处,是入的一种生存能力。缺乏独处能力的入,归根到底是缺乏思考的内在需求。一个人如果不能在独处中静心思考,则是残缺的人生。有位西方哲人极而言之:对无知的入来说,闲暇是入的一种死亡,是活着的坟墓。”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中,许多入都心浮气躁,害怕孤独,哪里还有静静独处的耐心,也许还有少数人能超然物外,享受着独处的滋味,但这种人常常被视为性格怪异的人,甚至被视为神经不正常。有人说:孤独是蚌病成珠。忍耐痛苦的结果是得到那颗美丽绝伦的珍珠。但独处并不意味着孤独。相反,乐于独处的人把独处看成是难得的享受。独处,最有利于想像力的发挥。独对自然,心灵会

9、像宇宙一样深邃;独观书籍,思想会像电波一样通达古今;独赏音乐,情绪会像雪莲一样玉洁冰清:独坐静思,自我会像大山一样坚实稳固。 虽然时下喜欢独处的人,被视为另类或性格有点怪异。不过,一个人既然喜欢独处,那就不管别人如何评判,仍然我行我素、矢志不改。为什么有些性格孤僻的人,甚至一些残疾人,他们能成就正常人难以企及的业绩呢?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正在于他们具备了独处思考的条件和能力。人生在世,与人共处,可以创造共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自我独处,则可以创造独属于自己,也可以奉献给社会的心灵财富。一个人独处,拥有一片静谧的空间,真正地享受一下独处的时光,彻底地忘掉一切烦恼和久积心头的忧郁,清心寡欲,逍遥

10、自在,感受自我,静思内省,清除灵魂中的污垢,让灵魂彻底净化。这样的独处又有什么不好呢?生活中有诗情画意,有如音乐般优美的旋律,但同时也有丑恶与狰狞。正因如此,才有人选择独处。独处是一种心态,一种性情,一种意愿。独处之人,远离扰攘世界,浮嚣市声,躲进书斋,以书为友,皓首穷经,吸取营养,陶冶情操。尽管读几本书,寒不可衣,饥不当食,但它能净化人的灵魂,绝不会因得陇望蜀、欲壑难填而苦恼。独处之人,夜阑人静之时,遥望星空,慨宇宙之浩大,叹人生之屑微,绝不会去与人争蝇头之利。独处之时,“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对酒当歌,自寻欢乐,傲视世俗。没有独处,就没有思考;没有思考,就没

11、有领悟没有领悟,哪来思想火花。人人都有思考的潜能,但思考并非像心潮那样说来就来。思考需要宁静的处所和精心的孕育。没有思考的愿望,没有灵魂的渴求,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生活,思考是生命的高级形式。卢梭说:“沉思的人,乃是一种变了质的动物。”人类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类会思考。爱默生说:“世人最艰巨的使命是什么?思考。”只有乐于独处的人,在独处中观察、分析、思考,才能有独到的见解,对生活有独特的领悟,从而拥有一颗自由的心灵。(2005 年第 5 期思维与智慧)10作者在文中着重阐述了“独处”的作用,请分条概述。(3 分)11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简述“独处与思考”两者之间的关系。(4 分) 4 / 812对

12、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一个人如果不能在独处中静心思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生活,而是残缺的人生。B独处并不意味着孤独,相反,乐于独处的人把独处看成是难得的享受。C只要具备了独处思考的条件和能力,就是残疾人,他们也能成就正常人难以企及的业绩。D文章多次引用名人诗文,持论有据,主旨明确,同时也体现出作者丰富的学识修养。(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花事文文 6 岁那年春天,王大伯院子里的一棵小树开满了粉红的花朵,小而密,那俏丽的花枝还多情地探出墙外,引来了不少小蜜蜂和白蝴蝶,过路的行人无不驻足观望。文文不知道那是什么花,问妈妈。妈妈说是桃花。过了半个来月,那树上的花朵落光了

13、,枝上长出了绿叶。文文慢慢把这事忘了。第二年春天,王大伯院子里的小树又开满了粉红的花朵。文文和爸爸路过院墙外,文文忍不住赞叹道,好美的桃花啊!爸爸说,那不是桃花,桃花开得更大,开得更稀,颜色更红。文文问,那是什么花?爸爸说他见得少,不大清楚,也许是樱花。文文一定要问个明白。爸爸说,管它什么花,知道又有什么用,它又不能当饭吃!过了十来天,那树上的花朵全都凋谢了。文文又慢慢忘了这事。第三年春天,王大伯院子里的小树又开满了花。文文叩开王大伯的院门,问他那树上开的是什么花?王大伯说是一个远方亲戚给的树苗,他也不清楚,不过看样子像是海棠花。文文从没有见过海棠花,但他似乎听人说过海棠是在秋天开的。于是又继

14、续问下去。王大伯很不耐烦地说,管它什么花,知道又有什么用,它又不能当钱花。后来花落了,文文又慢慢把这事忘了。第四年春天,王大伯院子的花如期开放,又唤起了文文的好奇心。文文特意找来邻居家的一个读中学的大哥,问他那是什么花?那大哥睁大眼睛,看了大半天也说不出花的名字。文文急了,问,你不是上了生物课吗?怎么会不知道?大哥说,甭提了,生物课是副课,全被主课老师占用了。不过看花样子像是桑树花。文文不信,说他见过桑树花,不是这样子的。大哥很丢面子,说,管它什么花,知道又有什么用,考试又不考它!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几度花开花落。不知不觉,文文已经上中学了,这年春天,王大伯院子里的那棵小树悄悄长成了大树,树上的

15、花越开越多,煞是壮观。可他仍不知道那是什么花。一次,文文问生物老师,生物老师却说课本上也找不到,文文便说您教生物课,肯定知道。生物老师很生气,说,我们不知道的东西还很多着呢!知道又有什么用,你还是先把课本上的知识学好!直到 l6 岁那年,文文读高中,他看了很多课外书,他在读契诃夫的戏剧樱桃园时, 5 / 8从书页间看到了一幅彩色插图,图中樱桃树上的花与王大伯院子里的那树上开的花竟一模一样。文文终于知道王大伯院子里开的是樱桃花了。更可喜的是,他在这年夏天还意外地看到树枝上结满了长柄小个的红樱桃。不会错。他觉得自己一下子长大了。他要把这个重大发现告诉每一个人。他告诉了爸爸妈妈,也告诉了王大伯等人。可是他们对此一点兴趣也没有,都说知道那是樱桃树又有什么用!不过,文文觉得挺有用。等到来年春天王大伯院子里的樱桃树再次开花时,文文总自豪地对围在墙外看花的小朋友说,你们都看清楚,这树上开的可是樱桃花呀!好美的花!(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09 年第 6期)1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4 分)14从修辞角度品味“那俏丽的花枝还多情地探出墙外”句中加点词的妙处。(4 分)15、小说中文文的经历,给了你什么启示?你在学习或生活中是否有遇到类似的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4 分)16、对本文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