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自考“中国新闻事业史”串讲笔记(5) 17、《时务报》:影响深远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创刊,梁启超任总编辑 维新变法思想的代表作是《变法通议》曾在《时务报》上连载特点: 一、第一次全面而系统地阐明了维新变法主张,是维新派的政治纲领 二、他的新闻思想的代表作是《论报馆有益于国是》,提出了“去塞求通”的观点,认为报馆有耳目喉舌的作用 三、《时务报》和梁启超以及以梁启超的作品为代表的“时务文体”在社会上产生了轰动效应 四、成为维新派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机关报 1897年10月《时务报》遂完全落入汪康年之手,变成了洋务派的喉舌 18、维新派其他报刊:《知新报》由康有为策划,1897年2月22日在澳门创刊,徐勤任总撰述,1901年2月自动停刊,是国内出版时间最长的维新派报刊,也是维新派在华南的最重要的舆论阵地 《知新报》特色:一、敢言《时务报》所不敢言者;二、以沟通中外信息、传播西方科技知识作为重要内容是当时国内惟一的同封建顽固派进行针锋相对的报刊 19、湖南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报刊是《湘学新报》1897年4月在长沙创刊半年后改名为《湘学报》 20、《湘报》:1898年3月7日,由唐才常任主编。
《湘报》已具有近代报纸的性质,它除报道各地维新运动的动态外,还发表大量政论,猛烈抨击封建制度,宣传民权、平等学说等变法维新主张,其激烈程度超过《时务报》、《知新报》和《湘学报》《湘报》卓有成效的宣传影响深远,除唐才常外,还要归功于主要撰稿人谭嗣同 21、在北方维新派最重要的舆论阵地是《国闻报》,它是维新派创办的第一家日报,1897年10月26日在天津创刊,主要创办人是严复严复翻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在《国闻汇编》上发表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严复不仅是报刊活动家,也是著名的翻译家、启蒙思想家 《国闻报》的特点: 首先,它以“通外情为要务”特别重视外国报刊、书籍的翻译介绍工作大量译载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外电、外报的消息和评论 其次,讲究办报的策略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戊戌政变发生后,许多报刊都被查封,《国闻报》还能顶压力,如实的报道了谭嗣同“戊戌六君子”在北京“视死如归”殉难的新闻 第三,消息迅速,稿源茂盛连续报道了胶州湾事件 22、第一次办报高潮的中国特色: 第一、与外报相反的发展线路外国人办报是由远到近,由沿海到内地国人办报是由内地到沿海,由中国而外国 第二、与外报相比,国人所办的这些报刊均属政治家办报。
第三、以宣传维新变法为主 第四、品种多样如1896年清末著名小说家李伯元在上海创办的《指南报》,是我国最早的消闲小报;1897年罗振玉等在上海创办的《农学报》、黄澄源在上海主编的《算学报》是我国最早的专业性科技报刊;1898年康同薇、李惠仙等在上海创办的《女学报》是我国最早的妇女主编、以妇女为读者对象的报刊 第五、办报与办学会、办学堂相配合 维新派的报刊思想: 23、康有为向光绪帝提出报馆应“纵民开设”,强调报刊的政治作用 24、梁启超在《论报馆有益于国是》一文中把报纸的作用概括为“去塞求通”还把报刊比做人的耳目、喉舌 25、谭嗣同对办报有独到的见解一报纸要“日新”二报纸就是民史国口三报纸是维新变法的舆论工具 26、陈炽认为报纸是“国之利器、不可假人”,吴恒炜认为报纸是“天下之枢铃,万民之喉舌”,严复认为报纸的功能应“以通外情为要务”,“以通下情为要义” 27、维新派的报刊思想是他们的社会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康有为的“通时务”、“知新政”是和变法维新相连的,梁启超的“去塞求通”也是想用资本主义思想去“通”开封建主义思想之“塞”,谭嗣同的“民史”、“国口”,更有民主民权和言论自由的色彩,这一切都反映着新兴的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和经济利益,属于资产阶级的新闻思想范畴。
但是以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人物和封建思想、封建制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闻思想又是在“托古改制”的旗号下进行的总之这一切都是为了皇上,为了朝廷,与欧洲资产阶级天赋人权、言论自由的新闻思想比较,显然带有浓厚的封建意识 28、维新派报刊宣传活动作用极大,表现在: 第一、向读者进行了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教育 第二、向读者进行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教育 第三、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 维新派的报刊活动对我国近代新闻事业作出的主要贡献还有: 第一、冲破了封建统治者的言禁 第二、开了政治家办报的先河 第三、创造了报刊新文体,推动了政论写作的发展 29、“时务文体”: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报刊政治家继承王韬报刊政论的传统,在政论写作中不断突破框框进行革新,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报章 文体这种文体的特点用梁启超的话来说:1、纵笔所至,略不捡束2、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3、笔峰常带感情这种文体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的政论最为典型,故被称为“时务文体” 30、戊戌变法后,梁启超在中国办起了《新民丛报》,他的报刊政论在原来的时务文体的基础上更上层楼,不仅思想新,文言成分也更加减少,人称“新民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