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与衔接 曹培英教授[专业教学]

上传人:8** 文档编号:181608354 上传时间:2021-05-02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3.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心素养与衔接 曹培英教授[专业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核心素养与衔接 曹培英教授[专业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核心素养与衔接 曹培英教授[专业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核心素养与衔接 曹培英教授[专业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核心素养与衔接 曹培英教授[专业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核心素养与衔接 曹培英教授[专业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心素养与衔接 曹培英教授[专业教学](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跨 越 断 层 走 出 误 区,指向核心素养 改善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 曹培英,1,技术教育,一、有何联系,1.核心素养,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ies)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的基本特点: 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基础素养 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 核心素养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核心素养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 核心素养具有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 核心素养的作用具有整合性,知识,能力 情感,素养,2,技术教育,一、有何联系,1.核心素养,知识,能力 情感,素养,3,技术

2、教育,一、有何联系,1.核心素养,知识,能力 情感,素养,4,技术教育,一、有何联系,2.中小衔接,基础教育的两大阶段,相互衔接意义不言而喻: 学习需要连续、统一 发展需要协调、一致 客观原因多,转折大: 开设科目多 知识坡度陡 思维难度大 方法要求高 一直是数学学习的一道坎,1.核心素养,5,技术教育,一、有何联系,2.中小衔接,基础教育的两大阶段,相互衔接意义不言而喻: 学习需要连续、统一 发展需要协调、一致 客观原因多,转折大;,1.核心素养,主观研究少,误区多: 只讲生活应用,不讲学习需要 不考虑今后六年、十年的学习 迁就小学生的习惯,忽视引导 “以学生发展为本”,形同虚设 加强研究、

3、改善,至关重要!,最典型的误区 算术思路解方程 列算式解应用题,6,技术教育,一、有何联系,2.中小衔接,核心素养:指向终身发展 中小衔接:今后六年发展 学前小学中学大学生活、工作、创业 中小学脱节: 影响学习迁移,势必造成核心素养发展受阻,1.核心素养,3.内在联系,?,目标一致,有机融合,7,技术教育,一、有何联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 数学抽象-抽象能力与关联 逻辑推理-逻辑推理与交流 数学建模-建模能力与反思 数学运算-运算能力与模式 直观想象-几何直观与想象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与知识获取,模型,(应用意识),抽象,思想层面,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感)

4、,运算能力,数据分析观念,内容层面,推理,(符号意识),小学(曹培英2015) :,理性精神 理性思维,8,技术教育,一、有何联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中小学一以贯之,具有连续性、统一性。 最核心的抽象、推理、模型(应用)既是数学的基本思想,也是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如何落实: 贯彻“四基”“四能”: 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学习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用数学的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9,技术教育,二、问题何在,现状分析,对于核心素养的培育 思想认同,行动依旧;不理解实质,只能贴标签 以抽象思想(符号意识)的 培养为例,生活中的符号混同数学符号 社会已经先于

5、学校培养了孩子的符号意识 规律的表征混同符号意识 其他学科先于数学发展了学生的符号表征,红 绿 红 绿 红 绿 1 2 1 2 1 2 ,只是记号,10,技术教育,二、问题何在,现状分析,对于核心素养的培育 思想认同,行动依旧;不理解实质,只能贴标签 以抽象思想(符号意识)的 培养为例:,一概让学生自创符号 自创之后更应了解为什么全人类沿用这些符号? 以四则运算符号为例,加:合并,减:去掉,乘:同数连加,除:平均分,数学符号:被感知的直观形式与内在思想, 高度和谐、统一。,11,技术教育,二、问题何在,现状分析,对于核心素养的培育 思想认同,行动依旧;不理解实质,只能贴标签 以抽象思想(符号意

6、识)的 培养为例:,首先是让学生亲近符号,接受、理解符号 其次是让学生感悟符号表达的优势与作用 再次是让学生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请你想一个整数,把它乘2加7,再把结果乘3减21。告诉我计算结果,我立即能判断出你想的整数是多少? 设:所想的数为x,则 2x7,( )321 6x2121 6x,12,技术教育,二、问题何在,现状分析,对于中小学教学衔接 中学教师:送走初三教初一,角色难以及时转换,对学生了解不够,估计过高 小学教师:不了解中学教学内容、要求,不清楚怎样做必要的铺垫,初中试题:两地间公路长22千米,两人分别以5千米/时、6千米/时速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

7、行,几小时后两人 80%以上的学生只有一个答案。,两个物体相向运动,结果:相遇;相距;相遇又相距 相遇;相距,相遇前相距 相遇后相距,未相遇;相遇;交叉而过,相距5.5千米?,首次,13,技术教育,二、问题何在,深入剖析,1.理念成为教条 以“算法多样化”为例,拆12,三种; 14121462 14121443 14121410142 14121210124 14121272 14127243 286 218,?,拆14,两种;,?,转化为已知计算,是否要统一优化? 怎样启发学生优化?,协调特殊算法与一般算法,拆两数,两种,13,相应对策,14,技术教育,二、问题何在,深入剖析,1.理念成为教

8、条 以“算法多样化”为例,?,?,13,2,1 6 8,2 4 8 210 20 10 4 40 1010100,10,4,10,2,1 4 1 2 8,4,1,168,竖式的实质:,口算笔记的简便方式,多项式乘法(两项乘两项得四项),“不掌握标准算法学习代数1就有困难”,相应对策,15,技术教育,二、问题何在,深入剖析,1.理念成为教条 2.自身功底不足 专业知识缺失 专业能力薄弱 两者兼而有之,数学知识童化 心理知识贫乏,相应对策,16,技术教育,乘法原理的渗透,完成一件事,必经过几步,则完成这件事的方法总数等于各步方法数的积; 完成一件事,有几类方法,则完成这件事的方法总数等于各类方法数

9、的和。 一个强调分步;一个强调分类。 家到校,坐车有3选择,地铁有2选择 共有(32)种选择 家到校,步行必经百货大楼,如图 共有(32)条路 去3个2,回2个3,数学知识童化一例:“搭配”,17,技术教育,数学学科意义上的价值 长远的、可持续、可发展的价值,3个2,2个3,只增加1件衣服?,增加一个2,只增加1条裤子?,增加一个3,先选衣再选裤,先选裤再选衣,“搭配”图示方式的比较,乘法原理的渗透,数学知识童化:“搭配”,3个2,3个4,18,技术教育,两种引入方式: 从实物引入 从平行引入,探究 定义,“概念形成” “概念同化”,已知两组边平行这样组成的四边形对边平行,儿子生成老子!,心理

10、知识贫乏一例:,平行四边形的再认识,19,技术教育,两种引入方式: 从实物引入 从平行引入 两者的异同:,“概念形成” “概念同化”,共同点:参与、理解,心理知识贫乏一例:,平行四边形的再认识,20,技术教育,四边相等,四角相等,最一般,最特殊,变化边,变化角,数学、心理知识的结合:,平行四边形一般与特殊,中小学的衔接点,21,技术教育,二、问题何在,深入剖析,1.理念成为教条 2.自身功底不足 专业知识缺失 专业能力薄弱 两者兼而有之,数学知识童化 心理知识贫乏,看书自学 深入实践 真实反思,商位数增多,余数概念不清 数位概念模糊 试商出现困难 不愿重新口算,不会改商 口算不熟,改商记录创新

11、,22142782,1,相应对策,相应对策,22,技术教育,教师要做有心人,开展真正的研究! 两个教师的研究,1.立足儿童,学生是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点,三、怎样实践,23,技术教育,“几个与第几个” 实验 教师左右手各拿5支铅笔,然后分别将手伸给学生,请学生从这只手中拿走三支笔,再从另一只手中拿走第三支笔。” 实验结果是,所有被试都能拿对。 实验 出示情境图,看图说一说(教师口述问题): 小胖排在第几个,小胖的前面有几个小朋 友,后面又有几个小朋友。” 实验结果是,同样没有学生发生错误。 以上两个测试表明,学生完全能够正确区分生活情境中“几个和第几个”的不同含义,他们不一定能清晰地表达两者的区

12、别,但能借助生活经验正确回答有关的实际问题。,24,技术教育,实验3 看图回答: 从左数起,是第( )个,从右数起,第5个图形是( )。 的右边有( )个图形,的左边有( )个图形。 上面一共有( )个图形。 看着实物和情境图能说出正确答案的学生,纷纷陷入茫然。 分析:问题出在审题:学生中有的左右不分,有的不识字,有的识字但不理解题目意思。当教师读题后,特别是采用读一小题、填一小题的方式后,只有左右不分的学生出错。 结论:对于同一句指导语,儿童的听觉对语言指令的反应,要比视觉对语言指令的反应更为灵敏、正确。 即听觉理解优于视觉理解。 最佳对策:等待语文教学的进展。(2009),“几个与第几个”

13、,25,技术教育,“20以内退位减法”,(1)破十法 12 7 2 10 ( ) 想:107( ) ( )2( ),(3)连减法 12 7 2 5 ( ) 想:12 ( ) 10 10 ( ) ( ),(2)想加算减法 127 想:7( )12,教材给出了两种算法: 有效探究的简易对策: “操作小棒” 真正适合学困生的是: “想加算减” 加强“填加数”的练习,补充辅助练习,26,技术教育,教师要做有心人,开展真正的研究! 两个教师的研究,1.立足儿童,学生是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点,三、怎样实践,开展真正的研究并不难,细心观察 和气交谈 全批全改 ,如:笔算乘法 乘加两步口算不熟练 如:平年2月2

14、8日的后一天是( )月( )日. 生:今天,明天,后天,后天的下一天 28日,3月1日,3月2日,3月3日,3 3,生:算晕了 晕在何处? 876 856 879,27,技术教育,教师要做有心人,开展真正的研究! 两个教师的研究,1.立足儿童,学生是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点,三、怎样实践,教师要不忘初心,为数学理解而教! 若干领域的案例,2.彰显数学,把握数学实质是一切教学法的根,28,技术教育,“数的认识:数感”,反例: 先估再数,看谁估的准 “100的认识”:估豆子 加强应用,培养现实的数感 “整万的认识”:估人民币,29,技术教育,当时知道,难成素养,“数的认识:数感”,30,技术教育,10

15、0张1厘米,100100张100厘米,1万张1米,100001万张10000米,1亿张1万米,数学依靠推理获得正确结论, 有时无法也无需实验检验。 这是数学的本质特征与精髓。 只知眼见为实恰恰是理性思 维的缺失。,“推出数感” 依据是数的概念 以及百百、千千、万万,“数的认识:数感”,31,技术教育,全国小数会教学展评 三课教学三边关系 公认一课:“总算突破了难点”,为何动物的本能成了难点?,目前普遍的误区:,“形的认识:空间观念”,32,技术教育,两种处理区别何在?,线段公理,三边关系,为何大江南北清一色 一条道走到黑? 且不讲所以然?,实验导入;情境导入 人教版: 已知三角形发现三边关系

16、其他版: 围成三角形选择三边长度,“反弹琵琶”难度自然大,目前普遍的误区:,“形的认识:空间观念”,33,技术教育,逆向思维导致难点? 生:两条短的大于长的 师:不能只考虑特殊情况,目前普遍的误区:,形的认识:空间观念,34,技术教育,可以怎么处理?,引入,讨论,结论,应用,任意两边之和第三边 两边之和第三边 两边之和第三边,推理、想象 (思想实验) 能消弭难点,依据,真正的儿童数学,怎样的三边能围成三角形,两点间的连线,线段最短,目前普遍的误区:,条件 结论 “性质”: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判定”:两短边和大于长边能围成三角形,形的认识:空间观念,推理、衔接,35,技术教育,可以怎么处理?,本课有哪些深度学习点? 由线段公理说明(演绎推理)三边关系“性质” 由三边关系推断何时围不成三角形 “判定” 三边关系的应用“渗透运动变化”,推理,空间想象;应用意识,形的认识:空间观念,目前普遍的误区:,推理、衔接,36,技术教育,可以怎么处理?,本课有哪些深度学习点? 由线段公理说明(演绎推理)三边关系“性质” 由三边关系推断何时能围成三角形 “判定” 三边关系的应用“渗透运动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