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金融业发展规划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8086479 上传时间:2017-11-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0.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梅州市金融业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梅州市金融业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梅州市金融业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梅州市金融业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梅州市金融业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梅州市金融业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梅州市金融业发展规划(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梅州市金融业发展规划(2009 年2011 年)一、梅州当前金融业发展态势分析在梅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四个梅州”以及“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战略理念的指导下,全市各级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特别是各金融机构坚定不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实现了梅州金融业的较快发展。(一)发展现状。1多元化的金融组织体系基本形成,金融市场主体运行良好。2008 年末,梅州市共有 6 家商业银行分行,1 家政策性银行分行,8 家县级农村信用联社;18 家保险公司中心支公司、营销服务部,3 家保险代理机构;2 家证券营业部;1 家期货营业部;4 家担保公司;1 家信托公司。初步形成了以商业银

2、行为主体、其他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截止 2008 年,银行业存款余额 596.72 亿元,贷款余额 206.45 亿元,实现当年结益 5.43 亿元,金融存贷款量居全省 16 位;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 14.8 亿元;证券营业机构证券交易额达到 1006 亿元,实现利润 2.13 亿元。全市金融业增加值 11.2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 2.34%,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 6.58%。2企业改制上市工作稳步推进,资本市场不断深化发展。全市推动企业改制上市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扶持公司上市的工作架构和运作机制,制定出台了政策,广泛开展了宣传推介,营造了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良好氛围,基本

3、形成了推动企业改制上市工作的服务体系。截止 2008 年底,梅州共有 6 家上市公司,其中,仅 2007 年 12 月至 2008 年 5 月期间,就有 3 家企业成功挂牌上市,极大地鼓舞了企业改制上市的信心。3金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辖区金融安全稳定。建立了一系列有利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工作机制,成立了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了金融服务机构,制定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考核指标和考核体系,开展了信用县、信用村的建设,全市信用环境不断优化。金融监管体系日趋完善,监管工作规范有序,2008 年实现辖区金融运行安全无事故。各金融机构妥善处理了各种历史遗留问题,积极防范化解了各种潜

4、在的金融风险,不断完善了治理结构,提升了竞争力。农信社改革取得新进展,全市各县(市、区)农信联社全部完成“出口”任务,共兑付央行票据 9.7亿元,且全部完成了县级统一法人的组建工作。城信社“退市”工作在全省率先圆满完成。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金融业发展壮大,为梅州市社会经济提供有力资金支持,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显著。首先,积极支持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大力支持烟草、建材、电力、汽车配件、电子信息、矿业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增加重点项目建设发展后劲;其次,加大对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帮扶力度,为推动上市和健康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再次,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推动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二)存在问题。近年来,梅州金

5、融业虽然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在资本配置效率、市场发育、结构、创新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1资金配置效率仍然较低,投融资渠道仍需拓展。银行贷款集中度过高,主要支持大中型企业,而一些经济效益比较好、效率比较高的中小型企业难以得到银行的信贷支持,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没有从体制和机制上得到有效解决;银行体系中存在高额存贷差,仅 2008 年就有 390.27 亿元,存贷比例不协调;投融资方式少,资金利用程度有待提高。2潜在的风险仍然存在,金融生态仍需着力改善。银行不良资产仍在继续产生,尤其是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偏高,历史包袱沉重,潜在风险因素继续存在;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完善,没有统一的以信用征集、

6、调查、评价和公证为内容的信用制度;恶意逃废金融债务的事件仍有发生,打击恶意逃废债务行为的执法机制不够健全;受经济以及地域限制,金融机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金融专业人才缺乏。3金融市场发育不足,资本市场仍需进一步发展。梅州金融业的金融业务和金融资产主要集中于存贷款市场,其它金融市场发展缓慢;金融工具少,金融创新能力较弱,业务品种比较单一;资本市场发展虽然有了一定基础,但利用企业债券、资产证券化等更多品种的资本市场工具,发展和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4金融企业类型不全,结构不合理。梅州市目前还没用外资独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证券公司只有两家,各种基金

7、公司还是空白;担保、租赁、典当等金融中介市场发育迟缓;银行业呈现为四大国有银行独大的格局,各银行之间缺乏良性竞争;保险公司数量虽多,但行业竞争不够规范;证券公司业务有待进一步发展。(三)发展机遇。1国内金融市场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为金融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金融海啸后,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金融 30 条”)。“金融 30 条”在 2009 年我国货币政策和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运作经营方面勾勒出多角度的规划蓝图,货币政策、信贷政策更加宽松。“金融 30 条”加大对民生工程、“三农”、区域协调发展的支持力度,扩大对农户的小额信贷和扶贫贴息贷款额度;支持对中小企

8、业融资担保、贴息扶持等,鼓励地方人民政府通过资本注入、风险补偿等多种方式增加对信用担保公司的支持,等等。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粤港澳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入,省委、省政府实施“发展金融产业,建设金融强省”的战略,中央到地方高度重视发展资本市场,鼓励和吸引优质大型企业和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发行上市,并加快推出创业板的步伐。这些都对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机遇,为金融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2经济发展提质增速,为金融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 477.88 亿元,增长 10.2%;人均生产总值 11604 元,增长 10.1%;县域生产总值增长 10.0%,占全市的 7

9、9.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27.11 亿元,增长 18.0%;重点项目建设增强了发展后劲,2008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41.64 亿元,增长 14.0%。经济发展取得的各项成就和巨大发展潜力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机遇。3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为金融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主要表现为:一是主导产业地位更加突出。梅州卷烟厂、宝新能源、塔牌集团、威华股份、金雁铜业等大型企业作为梅州的龙头企业,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加强了特色产业的深化和主导,形成烟草、建材、电力、汽车配件、电子信息、矿业等六大特色产业。二是农业产业化稳步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实力不断增强。目前,全市各级农业龙头企

10、业 272 家,其中已授牌的国家级 1 家、省级 13家、市级 152 家、县级 42 家,2008 年各类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54.11 亿元,带动农户 32.8 万户,户均增收 2586 元以上。近年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 67 家,涌现出平远新大地、兴宁富农、大埔西岩、梅县嘉丰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三是文化旅游产业逐渐形成。叶剑英纪念园、客家博物馆、东山教育基地全面建成,梅县在全省率先进入全国首批 17 个“中国旅游强县”行列。四是矿产资源丰富。已经探明的各类有色金属储量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为打造新的优势产业奠定了基础。4“双转移”战略实施,为梅州金融业发展开拓广阔

11、空间。广东省实施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战略是梅州推动绿色崛起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为梅州金融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全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园区的加快建设,入园项目建设和生产,梅州社会经济对资金的有效需求必将大大提高,梅州一定会成为金融的“福地”,投资的“沃土”。5地方政府对金融业的扶植力度不断加大,为金融业发展提供政策保证。梅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金融业的发展,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金融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梅州市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支持经济发展的奖励办法、关于大力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的实施意见等三个政策文件,有效地促进了金融业的发展。特别是对于优质大型企业和高成长性中小企业改制上市,更是在政策鼓励、财政贴

12、息资金支持、资源整合、税收等方面给予了强力支持,完善了推动企业改制上市的服务体系。二、梅州金融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市委五届五次全会精神和全省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把握当前金融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和新要求,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支持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主线,以增强金融产业综合竞争力为核心,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为保障,充分发挥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的作用,大力推进金融业发展和建设,逐步实现梅州市金融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提供雄厚的资金保障。(二)基本原则。1服务大局原则。认真贯

13、彻国家的金融政策,以“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为中心,发挥金融业的重要支撑与促进作用,大力推进经济金融共赢发展。2改革创新原则。坚持“理念创新、经营创新、服务创新、组织创新”的创新思维,积极开发适合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新产品、新服务,以创新求提升,以服务增强覆盖率,努力提高金融业竞争的综合实力。3市场导向原则。遵循我国市场经济和现代金融发展的规律,以市场资源配置为基础,发挥政府和监管机构在调控中的作用,促进山区金融业的发展。4和谐发展原则。以和谐梅州为导向,建立能满足人们各种合理需要、促进居民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社会服务体系,包括面向居民的、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体系。(三)目标任务。1总体目标任务

14、。以“建设金融生态城市,推动梅州绿色崛起”为总目标,积极推进金融生态城市建设,创建全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市,全力打造具有梅州特色的山区金融产业,探索建设“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立健全山区推动企业上市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和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2具体目标任务。全社会增强现代金融的理念,积极推动金融产业发展,进一步提高其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至 2011 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达到 18 亿元,占 GDP 的比重达到 3%。(1)信贷货币市场:建立功能完备、结构完善的银行业机构体系。银行存贷差缩小,存贷比达到 50%以上;新增股份制银行(或外资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12 家;

15、组建市级统一法人的农信社;设立 12 家小额贷款公司或村镇银行;支持邮政储蓄银行发展农村小额信贷业务。(2)保险市场:建立结构合理、互补共赢、竞争有序的现代保险市场体系。保险费收入达到 30 亿元;力争保险深度(即保费收入占 GDP 之比)5%、保险密度(即人均保费收入)600 元。(3)证券市场:力争上市公司达到 10 家以上,每个县(市、区)各有 1 家以上,直接融资 80 亿元以上;引进有实力的证券公司1 家;改制或新设立股份有限公司 200 家以上;新设创业投资基金公司 1 家。(4)其他: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设立 1 家政策性担保公司;力争 1 家有资格从事证券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

16、或律师事务所、评估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完成华侨信托投资有限公司退出市场工作。三、加快梅州市金融业发展的主要措施(一)以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引导为动力,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1切实加强对金融业发展的领导。充分发挥梅州市金融工作领导小组、梅州市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工作领导小组以及梅州市推动企业上市工作联席会议的作用,把金融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从组织领导、协调机制、政策支持、工作部署等方面,切实加强对全市金融工作的协调和领导。建立健全市、县级的政府金融服务机构,充分发挥金融服务机构的职能作用,加强对全市金融业发展的统一谋划、统一协调、统一指导,改善发展环境,促进健康发展。完善政府部门与人民银行、金融监管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畅通与金融企业的联系渠道,完善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实施对金融工作的协调、推进和指导。加强金融信息交流,及时传递宏观调控信息,积极引导和推动各类金融企业更加有效地支持全市经济发展。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订和完善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政策文件。继续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