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三历史高考考前指导16页

上传人:文库****9 文档编号:173078047 上传时间:2021-03-1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高三历史高考考前指导1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7年高三历史高考考前指导1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7年高三历史高考考前指导1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7年高三历史高考考前指导1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7年高三历史高考考前指导1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高三历史高考考前指导1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高三历史高考考前指导16页(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历史高考考前指导中国历史一、古代史(一)古代中国政治 1.商周政治制度分封制切入的角度:以血缘为特点的贵族等级隶属制发展为官僚政治,即从分封制发展到郡县制,突出官僚政治选拔人才打破世族门阀世卿世禄制的进步作用。 但也削弱了贵族势力,失去了制约皇权的力量。秦朝的知识常放在先秦阶段来考查。2.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特点: 专制主义应突出皇权与相权的关系,突出君主专制负面作用。 中央集权应突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与地方应注意以下四点:(1)地方是中央职权的载体,地方管理涉及国家的安稳。(2)中央对地方拥有绝对的领导权。(3)地方要做好权力制衡。(4)权力制衡下的地方,如何提高行

2、政效率。 3.科举制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有:(1)打破门阀; (2)培养人才;(3)营造文化教育氛围。4.宦官专权出现的原因:(1)汉: 皇权不成熟。尤其东汉最严重。(2)唐:皇权官僚体系不完善,朋党之争,让宦官有机可乘。(3)明:专制主义强化皇权异化(废除丞相制度,皇帝直管六部,依靠宦官,宦官狐假虎威)。 5.古代中国加强法制建设的目的是:镇压民众反抗加强统治。 例如,战国魏国李悝法经六篇中,将盗贼篇放在最前面,这说明了什么?此题的分析可以迁移到罗马法的作用:调和矛盾,维持秩序。6.宋代王安石变法中的选官制度,对道德、才能的认识和重视。7.明朝专制皇权强化,理论、制度、统治经验趋于成熟与僵化

3、。(二)古代中国经济 1.古代土地政策:主要涉及春秋、战国、西汉、宋 。 春秋时期:公田转化为私田,井田制逐渐瓦解。由集体耕种井田,变为个体农耕。战国时期: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新兴地主和农民产生。西汉:豪强地主出现,土地兼并成风。汉武帝将豪强大族聚居于长安,以抑制兼并,缓和矛盾。北魏:孝文帝实行的均田制,仍是保护土地私有制。赵宋:实行不抑兼并,租佃契约制度得到发展。租佃契约制度是生产关系的调整,劳动者拥有更多的自主权,提高了生产积极性进而促进了粮食的增产和农业的发展。该制度用法律的形式来规范土地的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2.小农经济的特点:主要涉及春秋、战

4、国、东汉、明清、鸦片战争前后 思路:春秋(确立)战国(以变法的法令形式基本确立)东汉(田庄经济)明清(土地兼并严重,更多的小农破产转而出卖劳动力,推动了小农经济走向转型,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鸦片战争前后(该部分考查较多。英国商品打入中国市场滞销,体现了小农经济的顽强性和抗拒性)豪强势力:西汉中期武帝时代出现,西汉后期、东汉时期迅速发展。豪强地主建立田庄,形成田庄经济。田庄经济自给自足,是地方形成政治分裂势力的经济根源。 3.南方经济发展 经济重心南移,导致文化重心南移。 安史之乱,是导致南北经济地位此消彼长的转折性事件,是经济重心南移的起点。南方地区文化发展的原因除经济发展外,还以北方士人的南

5、迁(衣冠南渡)有关。 唐宋八大家中的宋朝文坛领导人物,大都是南方的面孔。这说明什么问题? 宋代科举考试中,南方人的优势尽显。宋代后期南北分卷,引起北方五路分别考试,单独录取,以维持南北地区间取士人数之大体均衡。 4.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市民阶层的壮大,推动了价值取向的转变,文学艺术宋词、元曲的产生。 长途贩运体现区域经济的发展。 货币体现出区域经济的变化。 中外经济交流主要是出入超、贸易等方面。 (三)古代中国思想 1.主抓儒学和理学。2.应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例如,元朝时期,文化包容,宗教多元,主流思想还是理学。3.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变化:(1)汉唐到宋明:由经学发展到理学。(

6、2)明清之际:由理学发展到经学。其原因有:政治鼎革,士大夫对明末学风的反思;清朝文化高压政策。二、近代史(一)政治1.侧重从不同角度考查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2.考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抗日战争的历史。3.清末新政:19011905年,现代化的推进。4.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31928年,直系、皖系、奉第军阀割据混战,日本在中国侵略的势力最大。5.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康有为认为:古文经不是真经,而是伪经(是为王莽纂汉,制造理论依据);东汉以来的古文经学,不是孔子,而是新学(王莽新朝之学)。东汉以来今文经大多失传,历代王朝的典章制度均以古文经为依据,因此,宣布古文经为伪经,等于宣布

7、王朝的典章制度不具有合法性,顽固派“恪守祖训”失去了立足点。梁启超说,这部书的刊行,如“思想界之一大飓风”,新变法提供理论依据。(二)经济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放在世界市场的情景下)(1)鸦片战争前后:侧重外国资本主义对小农经济的冲击,中国被迫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以及小农经济的顽强抵抗。(2)甲午战争前后:侧重中国经济近代化,尤其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辛亥革命前后:侧重实业救国(4)抗日战争时期:侧重日本对中国经济掠夺、中国经济上为抗战做准备。2.洋务运动的洋务经济:(1)从经济近代化角度考查洋务运动(2)侧重考查洋务运动的管理是官督商办会制约企业效率,反映当时的洋务企业的机

8、器是工业文明的,管理是农业文明的,体现先进生产力与落后生产管理(生产关系)的不协调。(三)思想文化 1.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的历程和影响。2.对于维新思想,重点:康梁维新思想;应把握近代化和救亡图存两个核心主题3.新学伪经考的:王莽新朝之学三、现代史(一)政治一、建国以来的我国外交战略演变、联苏反美:一边倒 20世纪50年代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1956年苏共二十大全盘否定斯大林,中共表示不同意见。此后,赫鲁晓夫要控制中国,遭到拒绝。1959年苏联撕毁协定,1960年撤走在华专家,中苏关系迅速恶化。2、反苏反美:20世纪60年代支持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中国同西欧国家(1964年法国

9、成为同我国建交的第一个西方大国)和日本的关系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民间外交)。1969年,苏联武装侵略中国东东北; (勃列日涅夫1964年-1982年)3、联美反苏:一条线、一大片1969年,苏联武装侵略中国东东北;毛泽东提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向西方国家表明中国外交采取防御战略。有助于西方国家采用与中国关系正常化的政策转变。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攻势;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关系得到普遍发展;如: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划分;中国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4、全方位外交:20世纪80年代开始外交新局面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确立

10、“战争与和平”的新观念制定全面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受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限制。赋予独立自主以全新的内容不结盟 提出“一国两制”。(二)经济、重点:一五计划一五计划重点:重工业、国防工业改变工业过分偏于沿海和东北的格局,内陆有一批新的工业基地,学习借鉴苏联的经验,得到苏联的支援;完成三大改造。2、1957年农业总产值达604亿元,完成计划101%,比1952增产25%。主要原因:一五计划,国家对农村水力的投资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开始基本形成计划经济体制。一五计划时期,国营经济领导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并用。一五计划时期,从多渠道就业到统一集中安排的劳动管理

11、体制。1956年,统包分配代替算谋职业,逐步形成铁饭碗的劳动制度。一五计划的实施对我国工业建设的影响一五计划与苏联关系密切,受苏联中央集权经济体制的影响。中苏都是从战争环境走出来。3、1958年大跃进1960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陷入危机。1961年我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63年国民经济出现全面好转。世界历史一、古代史每年基本一道选择题。、 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从背景、制度和影响三方面加强备考。注意地理环境对雅典民主的影响。同时要注意雅典民主制影响的积极和消极方面,也可从民主的角度考法制。雅典民主最有现代价值的是公民意识,即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意识。它的民主形式不值得提倡。2、古罗马的法律

12、:重视对罗马法的认识,尤其是从公平正义的角度认识到法律的积极影响。注意罗马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奴隶主的统治。3、古代雅典的文化:重视对人文精神内涵的考察,注意其与雅典民主制之间的关系。二、近代史(一)政治考查的形式以选择题为主,主要包含了英美德代议制的建立与完善,英国占的比重较大。1、通过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的过程,认识英国民主的渐进性的特征,同时应该将工业革命和英国的民主进程相结合,认识工业革命对英国民主政治的完善所起到的作用。2、德国的政体虽然是具有现代意义的代议制民主,但是仍保留了浓厚的专制色彩,不仅应认识德国民主与专制的纠葛,而且要通过德国统一的进程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3、美国是最早成

13、功地践行三权分立的制度,是西方代议制民主的典型代表,但同时也应该关注到美国早期关于人权问题的局限性。(二)经济1、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扩大了各地的贸易往来,对世界市场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商业革命引发了价格革命,价格革命削弱了封建势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资本原始积累方式之一。2、工业革命不仅是一场技术领域的变革,也带来巨大的社会变革。三、现代史(一)政治1、二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突出特点是两极格局对世界的影响与表现2、20世纪60、70年代突出特点是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特别是欧共体的发展 1967年欧共体成立,1979年欧共体各国成立欧洲议会加强

14、各国的政治联系协调对外关系。3、20世纪60、70、80年代的民族解放运动,第三世界争取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万隆会议:1955年二战后亚非国家新兴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国际政治面目舞台。第三世界力量开始形成。1961年,不结盟运动,要求改革国际政治面目经济秩序。1963年,第18届联合国大会上,亚非拉成立七十五国集团,后增七十七国集团,1983年达125国。推进建立国家经济新秩序,推动南北对话。4、日本参加了1955年万隆会议5、欧洲一体化背景有二战影响、欧洲自身要求,美国的因素。重要时间节点1947、1952、1958、1967、1968、1979、1993、2002合作从工业、经济到关税、农业

15、再到统一大市场。从经济到政治、军事深层次,多领域合作。(二)经济1、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和影响2、斯大林模式的背景与影响3、经济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侧重考查欧洲一体化的背景、宗旨、特点和影响)(1)背景:战争(二战)的影响;欧洲国家争取美国援助;美国意识到欧洲复兴必要性(美苏两极格局,美国借此遏制苏联)。(2)过程:1947马歇尔计划提出欧洲联合计划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1967年上面三个共同体合并成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1968年关税同盟成立,共同农业政策基本实施。20世纪50-60年代欧共体:工业关税、农业1979年,欧洲议会(经济合作经济、政治),1993年欧盟成立。2002年欧元正式启用推动欧洲统一市场的发展。经济经济、政治、军事一体化选修部分(一)改革册命题特点和复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