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一课一练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962460 上传时间:2017-11-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荆轲刺秦王》一课一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荆轲刺秦王》一课一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荆轲刺秦王》一课一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荆轲刺秦王》一课一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荆轲刺秦王》一课一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荆轲刺秦王》一课一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荆轲刺秦王一课一练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遗:赠送B少假借之 假借:宽容、原谅C轲既取图奉之,发图 发:发现D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引:举起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臣乃得有以报太子乃复请之曰B丹不忍以已之私,皆白衣冠以送之C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拜送于庭D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秦王还柱而走3.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B. 秦王还柱而走。C.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D. 偏袒扼腕而进。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例:又前而为歌曰A顷之未发,太子迟之B皆白衣冠以送之C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2、D. 群臣怪之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荆轲刺秦王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名篇。本文反映的事件是重大的,文字十分精炼生动,情节发展波澜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B本文通过记叙荆轲刺秦王的始末,反映了战国时期秦国与燕国的兼并与反兼并的斗争,实际上也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强秦同其他诸侯国之间的矛盾斗争。C作者尤其着力刻画了荆轲这一侠士形象,对这一形象作者持敬仰、歌颂的态度:他反抗强暴、有胆有识、大智大勇、视死如归,是一个英雄形象。D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形格。同时也用较多笔墨对环境进行了描写,成功地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二

3、、语段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

4、,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兵北略地 略:侵占B今行而无信 信:信用、信物C今闻购将军之首 购:购买D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不过,只是7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仰天太息流涕 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C丹不忍以己之私D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8. 对荆轲形象评价有误的一项是A. 擅长辞令,一席话以诚感人,终使樊将军甘心自刎

5、献首。B. 果断坚决,见太子丹“不忍 ”,便“私见樊於期” 以促成其事。C. 工于心计,正确判断行刺秦王的关键在于取信秦王。D. 心狠手辣,为取“信物”诱使樊将军自刎。9. 翻译下面的句子。(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三、拓展阅读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曰:“武安君,天下不信人也。王以万乘之下,尊之于廷,示天下与小人群也。 ”武安君从齐来,而燕王不馆也。谓燕王曰:“臣东周之鄙人也,见足下,身无咫尺之功,而足下迎臣于郊,显臣于廷。今臣为足下使,利得十城,攻存危燕,足下不听臣者,人必有言臣不信,伤臣于王者。臣之不信,是足下之福也。使臣信如尾生,

6、廉如伯夷,教如曾参,三者天下之高行,而以事足下,可乎?”燕王曰:“可。 ”曰:“有此臣亦不事足下矣。 ”苏秦曰:“且夫孝如曾参,义不离亲一夕宿于外,足下安得使之之齐?廉如伯夷,不取素餐,污武王之义而不臣焉,辞孤竹君,饿而死于首阳之山。廉如此者,何肯步行千里而事弱燕之危主乎?信如尾生,期而不来,抱梁柱而死。信至如此,何肯扬燕、秦之威于齐而取大功乎哉?且夫信行者,所以自为也,非所以为人也。皆自覆之术,非进取之道也。且夫三王代兴,王霸迭盛,皆不自覆也。君以自覆为可乎?则齐不益于营丘,足下不逾楚境,不窥于边城之外。且臣有老母于周,离老母而事足下,去自覆之术而谋进取之道,臣之趣固不与足下合者。足下者自覆

7、之君也,仆者进取之臣也,所谓以忠信得罪于君者也。 ” (选自战国策燕策一 )【注释】 尾生:古代传说中讲信用的人。营丘:地名,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1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 恶:毁谤B而燕王不馆也 馆:准备馆舍C王霸迭盛,皆不自覆也 覆:倾倒,翻倒D臣之趣固不与足下合者 趣:意趣,意向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尊之于廷 不窥于边城之外B足下安得使之之齐 足下者自覆之君也C君以自覆为可乎 所谓以忠信得罪于君者也D臣之趣固不与足下合者 余固笑而不信也12以下句子分编四组,全部为苏秦表白自己有助于燕的一组 今臣为足下使,利得十城,攻存危燕 有

8、此臣亦不事足下矣 步行千里而事弱燕之危主 扬燕、秦之威于齐而取大功 皆自覆之术,非进取之道也 臣之趣固不与足下合者A、 B、 C、 D、1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苏秦本是东周地方的人,远离老母,来到燕国,受到燕王的尊重,被派出使齐国,要回十座城邑。B燕王听了别人对苏秦的诽谤,怠慢了苏秦。苏秦就信义问题对燕王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如果我不讲信义,那倒是你燕王的福气了。C苏秦在谈话中肯定了三位讲信义忠孝的前人:伯夷廉洁,饿死在首阳山;曾参孝顺不肯离开双亲外宿一宿;尾生讲信义,与人约会,大水来了,不走,被淹死。D苏秦认为:讲“信义” 的人,只是自我完善的人,并不能扬国威、取大功。苏秦还认为应该

9、抛弃自我满足的处世方法,寻求进取之道。14翻译下面的句子(1) 王以万乘之下,尊之于廷,示天下与小人群也(2) 且夫信行者,所以自为也,非所以为人也答案:1、C。发:打开。2、D。(A、乃:才;于是。B、以:因为;表目的连词“来”。C、于:对;在。D、而:均为表修饰连词)3、D。(A. 反返;B. 还环;C. 振震。)4、B。(A、迟:意动用法,以之为迟。例句和B相同,例句,前:名词用如动词,走上前。B、衣:名词用如动词,穿着白色衣服。C、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装好。D、怪: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5、D。“较多笔墨”不确切。环境描写虽着墨不多,但成功地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6、购:悬赏。

10、7、C。(A、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B、穷困:古义,处境困难;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D、偏袒:古义,脱下一只衣袖,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一方。)8、D。评价有误。9、(1)就是太子不说,我也要来拜见您了。(2)这样,那么将军的仇可报,而燕国被欺凌的耻辱也就洗雪了。10、C。覆:庇护。11、D。 (A、于:介词“在” ;介词“向” 。B、之:动词“到” ;结构助词“的” 。C、以:动词“认为” ;介词“因为” 。D、固:均为“本来” )12、B。13、C。 (“肯定” 一词与原文意思不符合。从苏秦谈话看,他虽然承认三位前人品行高尚,但是又强调这样的人不能建功立业,为自己所不取

11、,因此,不能认为苏秦“肯定”了这三个人)14、 (1)君王以万乘之尊的身份屈尊礼待他,在朝廷上推崇他,这是向天下诸侯表示燕王和小人为伍。 (2)况且守信用的人,乃是为了自己,并不是为了别人【译文】有人在燕王面前毁谤苏秦说:“武安君是天下最不可信赖的人,君王以万乘之尊的身份屈尊礼待他,在朝廷上推崇他,这是向天下诸侯表示燕王和小人为伍。 ”苏秦从齐国回来,燕王竟不准备馆舍招待,因而他对燕王说:“臣是东周乡野小民,当第一次晋见君王时,没有一点儿功劳,而君王却到效外来迎接,在朝廷上表彰臣招待臣。现在臣为君王出使齐国,使燕国收回十城之地,有挽救弱燕危亡命运之功,君王反而不相信臣,一定是有人在君王面前说臣

12、不讲信用,诽谤臣。说臣不讲信义,那倒是君王的福气。假如臣像尾生一般守信、像伯夷一般高洁、像曾参一般孝顺,用这三人的美德来侍奉君王好不好呢?”燕王说:“ 好啊。 ”苏秦说:“假如臣是有这三种美德的人,那臣也就不会来服侍君王了。 ”苏秦说:“臣要像曾参一般孝顺,连一夜都不肯离开父母,那君王还能派臣出使齐国吗?假如像伯夷一般高洁,不肯白吃饭,认为周武王不义就不做他的臣子,辞去孤竹君不做,宁肯活活饿死在首阳山,像这样孤高自赏的义士,又怎肯步行几千里来臣事危亡的燕国君主呢?假如臣像尾生一般守信义,和女人在桥下约会,女人不来水来了,他竟抱着桥柱不走被淹死。像如此守信义的人,又怎肯到齐国去宣扬燕,秦的威势来建立大功呢?况且守信用的人,乃是为了自己,并不是为了别人,都是庇护自己的方法,根本不是进取的策略。三王相继兴起,五霸轮流强盛,都不仅仅是为了庇护自己。君王以为庇护自己是应该的吗?那齐国就不能进兵营丘,而君王也不能越过楚国的边界,更不能向边城之外窥探。况且臣有老母而来侍奉君王,放弃庇护自己的观念而寻求进取的策略。臣的目的本来是跟君王不相合的,君王是庇护自己的君主,而臣是力求进取的臣子,这就是由于忠信却得罪君王。 ”姓名:王寿波 地址:河北省景县梁集中学电话:03184386234 手机:13132419621电子邮箱: 邮编:0535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