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感动——音乐中的情感教育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6803355 上传时间:2017-11-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的感动——音乐中的情感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爱的感动——音乐中的情感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爱的感动——音乐中的情感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爱的感动——音乐中的情感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爱的感动——音乐中的情感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的感动——音乐中的情感教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爱的感动 音乐中的情感教育 江都市黄思小学 何慧芬情感,是人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体验。音乐中的情感,即在声音刺激下产生的视觉形象,通过审美的听觉活动,对审美对象产生或是愉悦、或是痛苦、哀伤、恐惧等心理反应。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热情能抓住一个人,因此它是一个巨大的力量” ,有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才会有极大的热情投身学习。另一方面,情感又是音乐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学生具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才能将歌曲演唱得声情并茂。在音乐教学

2、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情感因素的重要。把情感投入到教学中,其中作用是无法估量的。那么,在具体工作中如何加强情感投入呢?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备课的情感投入。无论是歌曲,还是器乐曲,都渗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要求教师在反复熟习作品内容的基础上,充分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领会作者创作时的心境,只有这样才能把独特的思想感情挖掘出来,才算是真正理解了作品,也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备课。二是将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如何,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否将情感贯彻到教学过程中,并引起学生的共鸣,是音乐课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着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教学过程中音乐语言的情感化

3、。音乐作品,重在表现情感。无论什么体裁、题裁的作品,都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爱憎情感。音乐创造者与音乐接受者之间,或者音乐的接受者与接受者之间要达到相互的了解,靠的是音乐。而这种音乐,我们可以比喻为“语言” 。这种“语言”,就是我们常说的“音乐语言 ”。构成音乐语言的要素有许多种,其中有四种最基本的要素,即节奏、旋律、和声和音色。它们是作曲家们编织“音响网 ”最基本的素材,集中地表现作者特定的情感,呈示音乐作品的内容,并完成音乐语言的传递功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艺术交际。如美丽的太阳花、快乐的节日、我们的田野等少儿歌曲,那优美的旋律、轻快的节奏、明亮的音调会使少年儿童槽不自禁地进入歌曲的情境

4、之中,引发愉悦心理。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是一首用不同乐器的演奏来描绘和刻画人物、动物的性格、动态和故事情节的乐曲。其中主人公彼得是用弦乐演奏来表现的,那明快活泼和富于进行曲的曲调,给人以异常清新的感觉,描绘出了彼得的聪明可爱和勇敢。当三支圆号以浓重的和声奏出阴森可怕的狼嚎时,使学生会顿时感到毛骨惊然产生一种恐惧心理。可见节奏、旋律、和声、音色的变化,会使一首乐曲的情绪、形象等发生变化,它带给欣赏者的情感联觉不尽相同,所受到的教育也就不同。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引发学生的知觉形式直接反映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统一的知觉表象,产生整体认识上的感受,使情感意识得到升华,以美的事物,美

5、的形象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其得到情感上的共鸣和陶冶。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语言的传递是通过教师的范唱、范奏的引导实现的,教师带着备课时对音乐作品深刻理解所获得的情感去范唱、范奏,会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第一印象深刻化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只有通过教师生动、形象、准确、富有情感的音乐语言把学生带入作品中去,使他们进入角色,领会作者创作时的心境,去同主人公一起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比如在蓝色的雅德朗教学中,要先让学生去想象:快毕业了,你们会离开家到别的地方去上初中,你会想家吗?那么一个漂泊在远方的人他又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让学生更进一步的把握歌曲的情感从而能够深情的演唱歌曲。其次是

6、课堂语言的情感化。课堂语言与音乐语言是不一样的概念。人类的语言是由语音和语义结合而构成词汇事物的符合号,而又由词汇和语法逻辑构成一种符号系统,以此来传递思想。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用语言去组织、指导教学,通过语言的表述把音乐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在此,教师的课堂语言的生动、形象、准确和感人是十分重要的,对课堂教学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三是情感教学还应包括对学生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如果教师只是对教学内容和具体作品的情感投入,而缺少对教学对象的热爱之情,同样是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首先,教师和学生之间要有情感交流。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老师满怀爱意的目光应环视到每个角落里

7、的学生。老师上课时。应用眼睛去激发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召唤每一个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觉得老师喜欢我,老师关心我。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爱,而且把老师的关爱理想化。老师爱学生,学生就会有所表示,有所反应。其次,多数学生对教师有较强的热爱和信赖感,而我国长期以来的“师道尊严”的传统又使得教师在有意无意中疏远学生,拉大师生间的距离。在共同的活动中,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沟通,会使学生对教师的情感有所感知、判断,进而产生一种认同、同化的作用,形成一种有情感的教和有情感的学的机制,从而保持学生对教师及对学习的热爱。在“爱生” 的基础上努力创造一个平等、互爱、轻松、愉快直至师生间相互需要得到满足的和谐气氛。教师以平等的身分对学生体贴、关心的情感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培养了师生间的情感。实践证明,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投入一旦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就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唤起相应的情感,能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想象力更丰富,记忆力更深刻,并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责任感,也只有这样才会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音乐课堂教学和音乐活动中,教师要把握好“情” 字,教师象是一根火柴棒,学生是一个液化罐,一点就能着。教师以自己的情感牵动和激发学生的情感。“转轴拔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应共同重视情感因素,让其用心感知音乐情感,就能启迪智慧、陶冶性情,使其身心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