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记叙文阅读考点识记之一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342794 上传时间:2017-11-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记叙文阅读考点识记之一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现代记叙文阅读考点识记之一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现代记叙文阅读考点识记之一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现代记叙文阅读考点识记之一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现代记叙文阅读考点识记之一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记叙文阅读考点识记之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记叙文阅读考点识记之一(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现代记叙文阅读考点识记之一一、记叙文阅读考点:1、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 2、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及其作用。 3、理解某些段落的内容与作用。 4、理解与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二、识记要领:A.作用类问答题1.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意思。2.运用描写方法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3.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的作用-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4.运用排比的作用-增强语言气势,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5.反问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引起下文,承上启下。6.设问句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7.题目的作用-

2、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8.记叙文第一段的作用: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其他-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总领全文或总引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9.中间句段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10.结尾议论性句子的作用-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深化主题。11.赏析句、段的作用从三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 );形式( 写作方法 ,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 结构特色(照应、过渡、总结)B.其它识记方面1.记叙顺序-

3、 顺叙, 倒叙, 插叙、补叙。2.写作人称的好处-第一人称:真实可信; 第二人称:亲切自然 ; 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3.记叙线索的形式-实物; 人物; 思想感情变化; 时间; 地点变换; 中心事件4.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5.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6.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7.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 描写、 说明、 抒情、 议论。8.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 、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

4、扬先抑、欲抑先扬) 、借景抒情、借物喻人。象征 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表达某种人和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例:白杨礼赞白杨树的伟岸、正直、朴质,不缺少温和而又坚强挺拔的内在风格不但“象征了北方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衬托: 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突出本体的主要特征。例:白杨礼赞开头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西北高原的雄壮,衬托出白杨树傲然挺立的高大形象。对比: 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鲜明的突出主要事物或事2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例:海燕以海燕的高大形象与海鸭、海鸥、企鹅的卑怯形象作对比,突出海燕勇猛、敢于

5、斗争的鲜明特征。借景抒情 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淋漓尽致的描摹百草园声色趣俱全的景观和三味书屋枯燥乏味的生活场景,表现作者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和不满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思想感情。借物喻人: 描写事物,突出其特点,并以此设喻,表现作者高尚的思想情操。例:白杨礼赞以白杨树比喻北方军民,以白杨树正直、朴质、严肃、挺拔、力争上游的特点比喻北方军民为我国的解放事业而抗争、战斗的顽强精神。先抑后扬: 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而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更突出地强调事物的特征。例:白

6、杨礼赞先说白杨树不是“好女子” ,而后称颂其是“伟丈夫” ,更突出的强调了白杨树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神韵C.常见修辞的作用:1比喻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2借代 -使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引人联想,具体生动。3比拟 -色彩鲜明,描绘形象,启人想象。4夸张 -态度鲜明,引起共鸣;揭示本质,给人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5对偶 -句式整齐,节奏鲜明;便于吟诵,易于记忆;表意凝炼,抒情酣畅。6排比 -前后联结,结构紧凑;文意通,语气强劲;说理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抒情淋漓尽致。7设问 -引人注意,启发思考。8反问 -语气强烈,加重语势,激发读者

7、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9反复 -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增强旋律美。10衬托 -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11对比 -总的说来,能使语言色彩鲜明。具体地说:两物对比揭示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的对立,使人们在比较中得到鉴别。一物对比揭示事物的对立面,反映事物内部既矛盾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使人们全面地看问题。12双关 -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使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增强文章的表现力。13顶真 -总的说来,环环紧扣,引人入胜。具体地说: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抒情写意,格调清新。状物叙事,条理清晰。14. 反语 -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亲昵感

8、情; 揭露批判,辛辣讽刺,幽默有趣,使文章富有战斗性。三、解析如何理解与表达。(一)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一般情况下,考题中测试的词语含义往往不是词典解释义,而是在所给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这里的“具体”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指示代词的含义和文中临时有指代作用的3词语在文中指代的具体内容。能辨析文中同义词、近义词的差别。能够把握词语在本文的特定语境中临时具有的含义。能够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解答这类题目时, “在文中”即语境是关键所在,词不离句是理解词语的基本原则。找出的含义一定要代入语境中进行检验。所谓语境,它包括“内部语境”与“外部语境” ,所谓内部语境,是指词语本身所在的句子,它

9、对词语的含义起着限制或解释作用。而“外部语境” ,即时间、地点、对象以及作者的思想、性格、处境、语言风格等主观因素。具体来说:对于具有“指代”特点的词语的理解,应该先找出该词语所在的具体的语句或者段落,一般应运用结构分析的方法,理清指代对象的位置和范围,根据语境确定指代对象和内容,然后可以将答案代入原文,看是否恰当。:则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来辨析它们之间的区别。具体来说,即“六比较”:比较范围的大小、比较词义的轻重、比较搭配习惯、比较构成成分、比较词性功能、比较感情色彩与语体色彩。:要注意词语本身具有的含义,要能准确理解。同时要注意词语的特殊义:即运用了该词语的比喻义(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即本体

10、) 、引申义、双关义(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象征义(象征的对象是什么) 、反语义、色彩义(褒贬互换) 。找出之后,一定要代入原文中进行检验。:能够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注意“四联系” ,即联系本词(对本词语的含义进行解说) 、联系本句或者上下文(突出了本句或者上下文的什么内容) 、联系文章的中心(论点)与作者的态度感情、联系特殊的表达效果(即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的词语)(二)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及其作用。所谓重要的句子,是指在文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关键性句子。它通常指以下几种语句:(1)结构比较复杂,意思隐晦的难懂的句子。(2)使用了特殊的修辞格、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等。(3)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

11、子,即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过渡句等;(4)统摄全篇,即人们常说的文眼或者是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情感的句子。1、关于句子的含义,要注意以下几点(三注意、三想到):“三注意”是指首先要注意从本句入手,看清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其次要注意分析对本句的语法分析,了解本句的主干与枝叶成分,尤其要注意枝叶部分。第三要注意本句子与上下文的句子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句子间的相互关系有:指代(复指) 、总分(分总) 、说明、扩展(含阐述、解说) 、比较、呼应等。如果是复句,其一般强调的重点是后半部分,那么就应该在此处着重揣摩。一些句子的含义有时比较深奥,需要想到其特殊性,

12、即“三想到”:“一想到”是:其可能采用了某种修辞手法或者某种表现手法(如果是比喻,则应该找到本句中的本体,是说明生动形象的本体的什么特点呢,还是化抽象为具体来说明什么道理;如果是象征,则应先找出其象征的对象是什么,其含蓄而形象地显示了对象的什么特点) 。“二想到”是:其可能在结构上具有某种特殊的功能(总结上文、引起下文、承上启下) 。“三想到”是:一些文中的重要语句,有时受文章写作背景和思想内容的制约,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这时仅靠上下文难以理解句子的含义,还需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主题等内容加以理解。2、关于句子的作用,应该注意从两个方面来加以思考:思想内容上与结构上。第一个方面:思想内容上:联

13、系本句的含义。突出(强调)上下文的什么内容或者揭示段意;4联系(揭示)本文的中心(论点、特征)与作者的态度、感情。注意是否运用了某种修辞或者表现手法,如果运用,一定要注意其表达效果。例如:(1)比喻:比喻要贴切,必须有相似点。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越明显,越突出,比喻就越贴切。比喻的作用就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或者具体形象生动地突出本体的什么特点,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2)拟人: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如果在人称上将物说成“你”等,不仅具有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而且有显得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3)衬托: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作陪衬,烘托出主

14、体事物什么特点或者烘托出所要表达的某种感情。 (衬托有主次之分,对比没有主次之分)(4)对比:用什么与什么相成鲜明的对比,从而鲜明形象地表现事物(道理)的什么特点,突出作者对这一事物或者道理的某种感情。(5)反复:“反复”的作用就是强调、突出所重复的内容,表达作者什么感情,升华主题。(6)象征:象征是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或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的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的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其表达效果是含蓄而形象地显示了被象征对象的什么特点。(7)渲染:是用各种手段对环境、场面、人物、时间等多方面的重彩浓墨的描写,以突出什么气氛、刻画人物的什么特点、表现文章的什么

15、主题。(8)伏笔:在文章的前边将下文要表现的人物或时间预先作出暗示,然后在相宜之处作呼应,使什么的故事情节的发展合理,使读者感到巧妙有趣。(9)照应:即后文对前文写过的内容作补充、加深或者前文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时间预作暗示。作用是前后(首尾)呼应,使文章的结构更加严密,中心更加突出。(10)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对故事发展或者人物命运急切期待,从而引起下文。(三)理解概括某些段落的的内容与作用。第一个方面:内容上:1、注意抓中心句与结构句(承上启下句、总结上文句) 。2、以句为单位,分别进行概括与归纳;采用移用改造法或者分层归纳法进行概括内容,注意采用“对比” “求同” “求异”等方法,把信息区分

16、开来,然后再把有效信息加以概括,提炼出所需要的信息。3、段落中心的概括要注意语言的表达方式:记叙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本段记叙何时何地,何对象干了(记叙)什么事情或者何对象怎么了,描写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本段描写了何对象的什么特点或者何对象怎么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议论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本段论证了什么观点或通过批驳,确立了什么观点。说明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本段说明(介绍)了什么对象的什么特征(特点) 。第二个方面:结构上:引起下文、设置悬念、为下文埋下伏笔、为全文渲染了某种气氛。照应前文、总结上文、与前文照应(呼应) ,使结构严谨。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四)对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