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地理基础知识梳理.doc

marr****208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2.50KB
约4页
文档ID:155811826
中国地理基础知识梳理.doc_第1页
1/4

超级行教育网中国地理基础知识梳理01.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位于北半球02.从大洲大洋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03.从纬度位置看,中国大部分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0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0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5个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06.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07.我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08.我国总人口为13.90亿,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09.为了使人口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10.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11.我国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12.青藏高原雄踞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13.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14.主要山脉走向:(1)西北—东南走向:祁连山脉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2)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秦岭,南岭4)南—北走向:横断山脉3)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15.我国主要地形区:(1)四大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2)四大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3)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4)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16.重要地形区的特征:(1)黄土高原的特征:质地疏松,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2)内蒙古高原的特征:地面平坦,一望无垠3)青藏高原的特征:雪山连绵,冰川广布4)云贵高原的特征:地面崎岖不平(梯田)5)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最优越的盆地是四川盆地,海拔最高的盆地是柴达木盆地,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纬度最高的盆地是准噶尔盆地17.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18.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常见的自然灾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

19.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吐鲁番20.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5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21.我国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22.干湿地区的划分是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以此为标准,我国可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23.黄河在流经中游黄土高原时,产生的泥沙最多,致使下游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24.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注入东海,它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25.长江上中游的分界城市宜昌,中游和下游的分界城市湖口26.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宜宾以下城市四季都能通航27.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三个主要来源是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28.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29.根据用途及利用的状况,土地资源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30.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是耕地少、林地多、难利用土地众多,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31.我国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

32.土地资源的遭人为破坏现象主要包括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等33.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34.地球上的水:海洋水占97%,淡水资源只占2.5%35.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主要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和浅层地下水36.我国水资源总量少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位于世界第6位,若按人均计算,则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37.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特别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引滦入津、引黄济青等)38.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水系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39.针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的问题,节约用水尤为重要40.在各种交通运输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分布格局:东密西疏41.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1)南北向:京哈线(北京—哈尔滨);京沪线(北京—上海);京广线(北京—广州);京九线(北京—九龙);焦柳线(焦作—柳州);宝成(宝鸡—成都)—成昆线(成都—昆明)2)东西向:京包线(北京—包头)—包兰线(包头—兰州);陇海(连云港—兰州)—兰新线(兰州—乌鲁木齐);沪杭(上海—杭州)—浙赣(杭州—株洲)—湘黔(株洲—贵阳)—贵昆(贵阳—昆明)线。

3)我国主要的交通枢纽及经过的铁路干线:①北京:京哈线、京包线、京广线、京沪线、京九线②徐州:陇海线、京沪线③郑州:陇海线、京广线④兰州:陇海线、京包线、包兰线42.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其生产部门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43.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有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44.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45.我国粮食作物的种植呈现“南稻北麦”格局46.我国油料作物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47.我国糖料作物则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甜”的分布特点48.我国棉花生产以北方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49.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分布特点:沿海、沿河、沿交通线50.北京的中关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51.工业的空间分布:(1)京广、京哈、京沪等铁路沿线的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2)黄河流域的能源开发工业带3)长江沿线的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4)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区等工业基地52.高新技术产业:(1)特征:从业的科技人员比重大,开发研究的费用比例大,产品更新快。

2)分布特点:大多依附大城市,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53.秦岭—淮河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1)1月份0℃等温线2)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3)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4)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5)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6)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