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专题二:中考基本题型与解法 填空题 填空题是一种常见的题型,题目的形式简单, 在题中关键处留有空白,把答案直接填上, 或填在图上 填空题出题灵活,检查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掌握,题目的内容广泛,可以是物理单位或换算、物理实 验、物理现象、概念、规律和物理学史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分析、观察和实验 能力 填空题只需将答案填在空白处,不填解题过程 要求答案的准确性高,哪怕是小数点或符号的错误都 不允许,这就要求平时练习时养成推理严谨、计算细心的习惯,才能做到准确无误 填空题的 “ 留空 ” 方式灵活,有的是缺少字和缺少句的不完整陈述的“ 空” ;有的是结论的 “ 空” ,有的是 图形的 “ 空” ,有的是实验的“ 空” ,有的是设置解题障碍的“ 空” 等等针对不同的方式,可以用不同的方法 解答下面结合尽几年各地中考物理介绍不同类型填空题的解题方法 1直接填空法 该法主要用于物理概念型、规律型及物理学史的填空题,对于这几类题目通过回忆直接填空即得到答 案填空时要做到文字准确、简洁 【例 1】图中,甲、乙都表示力的作用效果,其中 甲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此题两图考查的内容都为力的有关内容,考查范围过于狭窄,不符合武汉市中考的出题风格 【例 2】如图所示的三幅图,共同反映哪些物理知识?(至少写出两点 ) 知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此题考查的内容较宽,但问题不集中,不利于阅卷 【例 3】(3 分)作为亚洲直道第一飞人的刘翔,不仅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亚洲人的骄傲 下表是刘翔某次比赛的个人资料 (1)由表中所给信息可知:刘翔跑完110m 栏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m/s(答案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两位) (2)刘翔双脚站在冠车领奖台上时,他对领奖台的压强为______Pa(假设刘翔双脚底 与领奖台的接触面积约为500 2) (3)短跑时需要使用起跑器,起跑器脚踏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目的是通过______ 来增大摩擦力,从而快速起跑 【分析】此题考查“速度”、 “压强”和“摩擦力”这三个知识点规律的应用 问题较宽,考查点有坡度,问题集中 性别男 出生地上海 身高1.89m 体重75kg 项目110米栏 成绩13 秒 2 【例 4】假如你身处偏远海岛,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怎么办?小明为你提供一种简便的海水淡化方法。
在 地面上挖一水池,往池内灌海水,按图所示完成设备的安装,即可收淡水则: 阳光照射使池内海水加快__________,形成水蒸气; 水蒸气在塑料膜上________,形成小水滴; 塑料膜下表面结成的水滴受___________的作用滑到最低处后滴入水桶 中,得到淡水 【分析】如何将此题改编成符合中考风格? 【拓展 1】如图是某家用燃气热水器结构原理图,微动开关K 与活塞相连,活塞与水管相通淋浴时,打 开淋浴阀,喷头有水喷出,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规律,活塞应向________(左、右)移 动,由电磁铁的磁力把燃气阀打开,同时电子点火,燃气进入灶头燃烧,有热水流出;洗完后,关闭淋浴 阀,热水器熄火若热水器各部件完好,水压正常,打开淋浴阀后,电子点火器能点火却无火焰,原因可 能是 ____________ (能写出一点即可) 该热水器适用水压:0.051030.4103kPa,若用水塔供水,则 水面离热水器至少________m 【分析】如何将此题改编成符合中考风格? 【拓展 2】保留水分是蔬菜和水果保鲜的一个方面,为了研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有A、 B、 C 三组同学各自做了研究实验如图是他们所做实验的部分情景示意图(实验材料是均匀剖开的胡萝卜) 观察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三组实验中,研究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组(填组别字母) (2)研究方法正确的小组是依据什么物理知识来设计实验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如何将此题改编成符合中考风格? 2分析填空法 根据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分析物理现象和过程,利用物理规律或公式,作出定性分析、推论,从而 找出答案。
此方法常用来解现象解释型填空题 【例 1】(3 分)今年冬天武汉市气温最低达-5.1,低温期间小明家的自来水管和水表也被“冻破”了,细 心的小明发现冻破的水管和水表里面结满了冰水结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_,水结冰后体积会 __________,因此水管和水表外壳会被挤破北方冬天,汽车水箱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司机往水箱中加入 一定量的酒精就可避免水箱里的水结冰,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此题考查“物态变化”这一知识点的规律应用 【例 2】把红墨水分别滴到热水和冷水中,______水变色更快这一现象表明,温度越高,分子______ 3 【分析】根据分子运动论,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红墨水滴到热水中 后,红墨水分子运动较快,水变色快 【拓展 1】下图中 1 和 2 是两种声音的波形,从图中可知 :图 1 是______的波形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 图 2 是______的波形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如何增加此题的知识容量? 3图表分析填空法( 图象、表格、图示) 对题目中给出的物理图形、函数图像、表格进行分析,理解它们的物理意义,根据填空的要求,选用 合适的规律或作出图线进行解答。
【例 1】如图,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将金属块慢慢放入水中,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减小, 右图是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金属块下降距离的图像, 由图可知, 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金属块的密 度是 ________kg/m 3 【分析】此题考查“浮力” 、 “密度”知识点,知识点联系不紧密,有坡度, 符合武汉市中考的出题习惯 【例 2】某种晶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 (1)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 (2)该晶体从300开始熔化,熔化用了______时间 (3)图象中 ______段物质处于固态;BC 段物质处于 ______状态 【分析】图示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图象,要理解物态变化与图象的关 系,晶体熔化有固定的熔点,在该熔点温度可固、液态共存 【拓展1】如图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的人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 变化的图线根据图线回答下列问题: (1)骑车者和跑步者是否同时出发?________(填“是”或“否”) (2)跑步者前进200 米路程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秒 (3)骑车者的速度为_______米/秒;跑步者的速度为_______米/秒 【分析】函数图像中,重点要理解各个坐标轴的含义。
特别要注意的是拐 点和交叉点 【拓展 2】小明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入室温的水中,容器中的水温约为20,热奶的温度约为90,同时 , 他还利用温度计和钟表测出温度的变化情况,并作出了水和热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其 中___________曲线是表示热奶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大约经过 __________min 时间热奶和水温刚好达到一致 【分析】如何增加此题的容量? 4计算填空法 此题型实际上是计算题,需要填入的只是答案,不要求反映解答过程解题方法与计算题一样,首先 要认真审题,分析题意,然后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量,选择公式,代入已知量求解注意结果要按照题目 4 要求的单位填空由于只需要结果,解题过程中任何一个步骤都要仔细,不然就一错全错 【例 1】上海实行“分时电费”的计费制度,计费方法如下表所示,这样既可以减轻高峰时段电网压力, 又能节省用户的电费支出某用户家中的电热水器上标有“220V 2000W ”字样,该电热水器正常工作的功 率为 _______W若该电热水器每天正常工作1h,将它的工作时间从高峰时段移至低峰时段,则该用户每 月(按 30 天计)至少可节省电费______元。
【解答】:本题属联系实际类题型,以社会热点“分时电费”为背景,考查了用电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拓展 1】如图所示,质量为2kg 的物体在力F 的作用下以 4m/s 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 弹簧秤的读数为1.5N,则拉力F 为________,物体与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 ________牛,在 5s 内 F 做的功是 ________,其功率为 ________瓦 【分析】此题考查“二力平衡”、 “滑轮”、 “功”和“功率”考查的内容广, 且相互间有联系武汉市中考题中此类出题风格不多见 【拓展 2】如图所示,要使电压表的示数变小,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______端移动此时电磁铁的 磁性将 _______ 【分析】此题考查“滑动变阻器”和“电流的磁效应”知识点,但知识点之 间有联系,不符合武汉市中考题的出题风格 【拓展 3】如图,灯L 上标有“ 6V、3W”字样,开关S闭合,滑片 P 移至 a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 灯 L 正常发光则每分钟电流通过L 所做的功为 ____________J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____________ 。
【分析】此题考查“电流做功”、 “滑动变阻器”及“电路分析”,知识点没有联系, 但各问题间没有坡度,不符合武汉市中考题的出题风格 【拓展 4】如图所示,物重G 为 480N,用滑轮组将重物匀速提升2m,所用拉力 F 为 200N,滑轮组的机械 效率为 ________, 在 “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测量拉力F 时, 应该在弹簧测力计提着滑轮组________ (选填“静止”或“匀速上升”)时读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