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坐井观天部编版小学语文二上全国获奖名师优秀课件及教案

上传人:教****家 文档编号:149809169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39.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 坐井观天部编版小学语文二上全国获奖名师优秀课件及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2 坐井观天部编版小学语文二上全国获奖名师优秀课件及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2 坐井观天部编版小学语文二上全国获奖名师优秀课件及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2 坐井观天部编版小学语文二上全国获奖名师优秀课件及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2 坐井观天部编版小学语文二上全国获奖名师优秀课件及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 坐井观天部编版小学语文二上全国获奖名师优秀课件及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 坐井观天部编版小学语文二上全国获奖名师优秀课件及教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小学语文二上全国获奖名师优秀课件及教案第五单元本单元围绕“思维方法”这个主题编排了坐井观天 寒号鸟我要的是葫芦3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商量”和“语文园地五”。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本单元所选的三篇寓言故事,内容浅显,寓意深刻。教学时,引导学生借助课后题,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人物形象,发表自己的观点。在交流讨论中,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获得初步的思考问题的一些方法。“感受和体会课文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学习表达”也是本单元重要的学习内容。通过对比朗读来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不同的语气表达了不同的情感;通过仿说引导学生如何把句子表达得更具

2、体。“口语交际”的教学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创设真实熟悉的情境,用商量的语气,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语文园地五”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发现、猜一猜、交流、朗读、背诵、书写进行积累语言,感受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学习表达。内容课时内容简说教学要点坐井观天2这则寓言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辩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认识事物或看待问题时,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1.认识35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24个生字,会写27个词语。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对话;读出句子的不同语气。3.联系生活实际,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4.结合课后题,感受和体会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学习表达。寒号鸟2勤

3、劳的喜鹊在冬天快要到来的时候,劝说寒号鸟做窝,但懒惰的寒号鸟不听劝告,最后在寒冷的冬夜里冻死了。我要的是葫芦2一个种葫芦的人不听劝告,一心只想要葫芦,不管叶子上的蚜虫,结果葫芦都掉光了。口语交际1商量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创设真实熟悉的情境,用商量的语气,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语文园地五2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我爱阅读1.能根据字义猜偏旁,进一步领悟汉字形旁表义的特点,认识9个生字。2.积累带“言、语”的四字词语,能猜测词语意思。3.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具体。4.了解汉字“左短右长”“右短左长”的间架结构,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5.背诵积累古诗江雪。6.阅读刻舟求剑,和

4、同学交流阅读后的感受。12 坐井观天1.认识“沿、答”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会写“井、观”等8个生字,会写“坐井观天、井沿”等7个词语。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3.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它们的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寓意。重点1.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2.体会故事的寓意。难点体会故事的寓意。1.识字写字(1)本课要求会认10个生字,字音方面,在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多音字“哪”。引导学生联系偏旁、熟字,采用加一加、换一换的方式,展开认读、理解“答、话、哪、抬”。教学“际”字时,通过查字典,选择“无边无际”中“际”的字义,并进行拓展词语。“错”字结合生活实际

5、,在语境中识记。(2)本课要求书写的8个生字中,有6个是左右结构,且都是“左窄右宽”的字。指导书写时,“观”字放在课题中先写。“渴、喝”可放在课文句子中进行对比。写“沿”时,注意右上方与“几”不同。2.阅读理解(1)教学本课,将朗读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和手段,引导学生读好对话。本课以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展开故事情节。本教学设计把小鸟和青蛙的3次对话作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促进学生对故事情节、人物心理的理解。让学生在读中明理,在读中悟趣。(2)体会想法,感受寓意。一是关注青蛙说的话:“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结合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天天、一抬头”,让学生边读边想:

6、青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二是关注青蛙的神态和表情。通过对“笑”字的揣摩(猜猜青蛙这时候会想什么?)引导学生领悟“不听劝告,自己以为自己是对的”是导致青蛙弄错的重要原因,从而明白故事的寓意。3.表达运用。(1)想象说话:小鸟飞过,飞过。这天大得很!(2)续编故事,各抒己见。课文的结尾写小鸟让青蛙跳出井口亲自来看看,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假如你是那只青蛙,当你跳出井口后,你会看到什么,想说些什么?鼓励学生有个性地表达,学生可以谈自己独特的想法。1.预习提纲(1)初读课文,圈出生字,读准字音。(2)再读课文,读通句子,读顺课文。(3)想一想,小鸟和青蛙在争论什么?2.多媒体课件、剪贴画教学课

7、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识记“沿、答”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理解“坐井观天、井沿”等7个词语;学写“观、喝、渴”等8个生字。2.读通小鸟和青蛙的3组对话,初步感知文章大意。一、补写课题,引入新课。un1.教师出示课题坐井_天,让学生填空。2.学生观察“观”字,发现左右部件笔画穿插。教师补写课题。3.教师示范写“观”,说明书写要点:左窄右宽,“又”第二笔是长点,“见”首笔竖紧贴田字格的竖中线,下端过田字格的横中线。4.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然后评议。5.出示象形字“观”,帮助理解字义:见字旁的“观”,就是看,观天就是看天。6.教师介绍寓言特点。学生齐读课题。小结:这是一则寓言故事

8、,寓言故事里往往藏着深刻的道理,也就是寓意。坐井观天会藏着什么道理呢?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引导学生联系字形来理解字义。同时,学生在学习之初明确了阅读目标,思考其中的道理。二、创设情境,整体感知。1.教师讲故事,创设故事情境。(1)教师读第1自然段,走进故事。(2)出示课件(课文插图),观察青蛙和小鸟所处位置。随文认读“井沿”。指一指课件中的“井沿”。识记“沿”。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还知道哪些“沿”。观察课件,和同桌说一说青蛙和小鸟的相遇。2.学生自由朗读第2至7自然段,感知3组对话。要求:正确朗读课文,读不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找出青蛙和小鸟的对话。3.师生合作,串读课文。(1)教师读旁白

9、,指名朗读青蛙和小鸟说的话。(2)课件出示句子,读句子,识记句子中的生字。课件出示: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识记生字“答”;比较生字“渴、喝”的部首区别,“口渴”需要水,因而偏旁是“氵”;“喝水”是一个动作,张嘴喝,要用口,因而偏旁是“口”,可以让学生借助顺口溜“口渴想要水,喝水要用嘴”区别这两个字。课件出示: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读准多音字“哪”的轻声。“错”字结合生活实际,在语境中识记,比如:“作业写错了”“有错要改正”。交流“弄、际”的识记方法。(3)同桌认领角色,进入情境,再读课文。(4)出示课件,读后完成填空,整体感知课

10、文。课件出示:青蛙坐在( ),看到的天只有( )。小鸟落在( ),看到的天(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认领角色,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随文识字遵循了语文学习的规律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把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去识记,把字的音形义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去识记,可以大大提高识字兴趣,优化识字效果。三、指导书写,运用生字。1.引导观察,归纳生字。(1)独体字:井(2)上下结构:答(3)左右结构:观、沿、喝、渴、话、际2.指导书写“喝、渴”。(1)观察对比,书写“喝、渴”。(2)教师范写,提示:注意右半部分的笔顺,里面先写“人”字,再写“竖折”。(3)学生练写“渴、喝”,后评议。 (4) 学以致用

11、“喝、渴”。出示课件:喝 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 )了,下来找点儿水( )。3.学生练习书写:井、沿、答、话、际。教师相机指导:写“沿”时,注意右上方与“几”不同;写“际”字时,注意“阝”是两笔完成的,要写得高而窄;“井”两横上短下长,撇伸展,竖为悬针竖;“答”的上部“”要写在竖中线两侧;“话”的左部横折提中横不宜长,折短。4.反馈评价。设计意图:归类进行书写指导,可以把握一类字的书写难点,重点指导容易混淆的形近字,提高写字的效率。第2课时课时目标:1.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2.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它们的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寓意。一、复习导入,交流初

12、读感受。1.认读生字及词语。2.指名读课文,要求读通顺。3.交流初读感受。读完课文,你知道课文写了什么内容吗?设计意图: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交流初读感受,使学生对文本有个整体的认识,为后面的教学奠定基础。二、朗读对话,读懂对话。(一)学习青蛙和小鸟的第1次对话。1.和同桌对读青蛙和小鸟的第1次对话,对比青蛙和小鸟的生活环境。(1)与同桌读对话,体验小鸟的生活环境。理解“一百多里”,感受天之大。教师引读,男女生分组加上动作表演读。师:一只小鸟飞呀飞,它口渴了,落在井沿上,井底的青蛙看见了问它。男生:“朋友,你从哪儿来呀?”女生:“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出示课件,拓展想

13、象:小鸟飞过_,飞过_。这天大得很!(2)想象青蛙和小鸟的生活状况。2.分角色朗读,指导读好长句子中标点的停顿。3.分角色练习朗读,再现对话情形。4.指名读,师生评读。(二)学习青蛙和小鸟的第2次对话。1.学生朗读第2次对话,想一想: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1)出示课件,学生选出青蛙眼中的天和小鸟眼中的天。(2)读懂青蛙的观点。联系上下文理解“大话”。认读“弄错”,感受争论。(3)读懂小鸟的观点。结合构词规则,推测“无边无际”中“际”的意思。出示课件:“际”在字典中的意思有:边缘或交界的地方。彼此之间。指某个特定的时候。1.“无边无际”中的“际”应选第( )种意思。2.“无边无际”的意思是(

14、)A.一眼望得到边。B.没有边,很大。还有哪些事物是无边无际的?课件出示小鸟飞过大海、草原、平原、沙漠等图片。2.分角色朗读,读好对话。(1)指导朗读感叹句和反问句。(2)同桌讨论,加上提示语读。青蛙(笑着、摇摇手、摇着头)说小鸟(也笑着、大声、拍拍翅膀)说(3)根据提示语,加上神态、动作,同桌分角色朗读。(三)学习青蛙和小鸟的第3次对话。1.课件出示句子: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2.指名读句子,注意带点的词“天天、一抬头”想一想:青蛙为什么会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或做实验,了解青蛙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的原因。3.学生分角色朗读。说说青蛙和小鸟的笑有

15、什么不同,猜一猜青蛙这时候会想些什么。4.同桌讨论,全班交流。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促进学生对故事情节、人物心理的理解,让学生在读中明理,在读中悟趣。读书活动层次不同,形式多样:通过在读中展开想象,感受青蛙和小鸟的生活环境。通过加提示语、配合动作等方式朗读,读懂青蛙和小鸟关于天有多大的争论。通过分角色读,感受青蛙和小鸟的心理活动,体会“笑”的丰富内涵,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感,又让学生感知了寓意。三、整体感悟,理解寓意。1.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全文。2.说说你对小鸟和青蛙的不同看法。3.同学们,直到今天,人们一直认为这是一只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的青蛙,所以常常用“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的人。4.联系生活实际,举例子进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