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2021年)-修订编选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9624063 上传时间:2020-10-28 格式:PDF 页数:59 大小:985.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2021年)-修订编选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2021年)-修订编选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2021年)-修订编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2021年)-修订编选(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 工作实施方案(2015 年版)工作实施方案(2015 年版) 为进一步规范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全面落 实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措施,实现最大限度 地减少因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染,根据中国妇女发展纲要 (2011-2020) 、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 、 中国遏制 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 、 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 - 2020 年) 、 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 ,在对 2011 年预防 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总结基础上,更新制 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

2、目标 (一)总目标。为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 乙肝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服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疾病的母婴传播,降 低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对妇女儿童的影响,进一步改善妇女儿童生 活质量及健康水平。 (二)具体目标。至 2020 年底,实现以下目标: 1. 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率达 95以上,孕期检测 率达 90%以上,提高孕早期检测比例。 2. 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抗艾滋病毒用药率达 90以上,所生婴 6 儿抗艾滋病毒用药率达 90以上。 3. 梅毒感染孕产妇梅毒治疗率达 90以上, 所生儿童预防性 治疗率达 90以上。 4.乙肝感染孕产妇所生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率达 95以上。

3、5. 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下降至 5以下。 6. 先天梅毒报告发病率下降至 15/10 万活产以下。 二、工作内容 结合孕产期保健与儿童保健服务,为所有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 供全面、整合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服务,整合服务 流程见附件 1。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一)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各级卫生计生部门应当与各相关 部门密切合作,发挥部门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和知 识宣传。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结合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孕产期 保健、青少年保健、性病防治、社区卫生服务等常规医疗保健服务 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大众健康教育和咨询指 导, 提高育龄妇女及其家庭, 特别是孕产妇

4、对预防母婴传播的认知, 促进健康行为。 (二)孕产妇检测与咨询服务。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相 关检测技术规范,为所有孕产妇(包括流动人口)主动提供艾滋病、 梅毒和乙肝检测与咨询,尽早明确其感染状况。在孕早期或初次产 前检查时,告知预防母婴传播及相关检测的信息,提供适宜、规范 7 的检测,依据检测结果提供检测后咨询。对临产时才寻求助产服务 的孕产妇,也要及时进行检测与咨询。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 检测服务技术要点见附件 2。 (三)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的保健服务。各级医疗卫生机构 应当对感染孕产妇实行首诊负责,将其纳入高危管理,遵循保密原 则,提供高质量的保健服务。除常规孕产期保健外,还要提

5、供安全 性行为指导、感染症状和体征监测、营养支持、心理支持、性伴告 知与检测等服务。 给予感染孕产妇安全助产服务,提倡自然分娩,不应将感染作 为剖宫产指征。 实施普遍性防护措施, 减少分娩过程中疾病的传播。 帮助产妇及其家人制订适宜的生育计划,落实避孕措施、促进安全 套使用,减少非意愿妊娠和疾病传播。 为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提供常规保健与随访服务, 强化生长发 育监测、喂养指导、疾病综合管理、感染症状和体征监测等服务。 (四)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服务。 1.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服务。一旦发现艾滋病感染孕产 妇,无论其 CD4+ T 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和病毒载量情况,应当及 时为其提供免费抗病毒治疗,

6、不具备抗病毒治疗能力的各级医疗 卫生机构都应当为其提供转介服务,并做好转介过程的信息交 流。在用药前和用药过程中,特别在用药初期以及孕晚期,要进 行 CD4+T 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和其他相关检测,以评估感 染状况及监测用药。在用药前和用药期间要持续给予用药依从性 8 的咨询指导。 儿童出生后,及时提供免费抗病毒用药;给予科学的婴儿喂养 指导,提倡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杜绝混合喂养;进行感染状 况监测,提供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检测和抗体检测服务;必要时进 行转介。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服务技术要点见附件 3。 2. 预防梅毒母婴传播干预服务。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孕早 期发现的梅毒感染孕

7、产妇(包括既往感染者)在孕早期及孕晚期进 行规范的青霉素治疗;对孕中、晚期以及临产发现的梅毒感染孕产 妇, 也要及时给予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要定期进行随访和疗效评价, 对复发或再感染者应追加治疗。 所生儿童出生时即进行梅毒感染相关检测(如非梅毒螺旋体抗 原血清学定量检测等) ,及时发现先天梅毒患儿。根据需要,为所 生儿童实施预防性青霉素治疗。对出生时明确诊断的先天梅毒儿童 及时给予规范治疗,并上报先天梅毒感染信息;对出生时不能明确 诊断先天梅毒的儿童,应定期检测和随访,以及时诊断或排除先天 梅毒;对随访过程中诊断的先天梅毒儿童及时给予规范治疗并上报 先天梅毒感染信息。在没有条件或无法进行先天梅

8、毒诊断、治疗的 情况下应及时进行转诊。 预防梅毒母婴传播干预服务技术要点见附件 4。 3. 预防乙肝母婴传播干预服务。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为乙肝 感染孕产妇提供必要的实验室检测和辅助检查,密切监测肝脏功能 9 情况,给予专科指导。必要时给予转介服务。 对乙肝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按要求及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 白,按照国家免疫程序接种乙肝疫苗。 预防乙肝母婴传播服务技术要点见附件 5。 (五) 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综合关怀与支持。 医疗卫生机构、 社区及其他相关组织应当根据自身服务的特点和能力,通过多种形 式或渠道,为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孕产妇、儿童及其家庭,提 供预防母婴传播的相关咨询指导、心

9、理支持、综合关怀及转介等医 疗保健综合服务。 三、保障措施 (一)服务能力建设。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妇幼保 健三级网络建设,通过建立激励机制,稳定基层队伍。健全转诊机 制,为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规范的诊疗服务。建立长效培训 机制,有计划地开展国家、省、地市、县、乡村的逐级培训,使所 有承担预防母婴传播服务的相关人员,都能定期得到相关的专业技 能培训和复训。加强实验室建设,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和合格的检 验人员, 完善实验室相关检测服务制度及流程,严格实验室室内和室 间质量控制,保障工作顺畅运转。加强产科建设,确保在医疗操作 中遵循普遍性防护原则,执行有关消毒制度,最大限度地避免医源

10、性感染及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 (二)信息管理。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预防艾滋 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建立本地区相关信息互通 10 共享与信息安全机制。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指定专人负责信息管 理工作,要在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产时保健、儿童保健等相关 登记中记录有关信息。定期收集、整理、填报预防艾滋病、梅毒和 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月报表及系列个案登记卡,及时进行数据信息的 网络报告。同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 传染病 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等相关要求进行艾滋病、 梅毒和乙肝疫情报告。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及妇幼保健机构,应当按照要求进行相关数 据信息的审核、管理、质量

11、控制及分析利用,确保数据信息上报的 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相关 报表、上报流程及要求见附件 6。 (三)监督指导与评估。建立健全各级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 肝母婴传播工作的监督指导与评估体系。国家卫生计生委妇幼司负 责制订国家级监督指导与评估方案,组织专家进行监督指导和评 估。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制定本地区监督指导与评估方案, 定期组织开展自查和监督指导,并向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提交督 导评估报告和工作报告,不断提高辖区内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 母婴传播工作质量。 (四)资金和物资管理。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预防 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相关物资和资金

12、的管理。按照中华 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有关规定对试剂、药品、设备等相关物 资及时进行招标采购,严格管理,追踪物资使用效果,杜绝浪费。 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整合资源,合理统筹安排各级财政经费,提高 11 经费使用效率。要按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强资金管理,实行专 款专用,保障资金用于检测筛查、综合干预、追踪随访、信息管理、 能力建设等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相关工作。 四、职责分工 (一)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国家卫生计生委妇幼司牵头负责全 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组织协调与管理;医政 医管局负责协调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的相关 诊疗工作;疾控局负责艾滋病、梅毒疫

13、情监测的组织工作。 省、地市、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承担本辖区预防艾滋病、梅毒 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组织、协调与管理工作,明确职责分工,建立 健全以妇幼牵头,医政医管、疾控、财务等密切配合的协作机制,抓 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医疗卫生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承 担全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技术支持,开展科 学研究, 推广适宜技术。 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承担本辖区预防艾滋病、 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技术指导与服务,承担卫生计生行政部 门委托的各项管理工作。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本辖区艾滋病、梅毒疫情监测、艾 滋病感染者随访管理和艾滋病

14、实验室质量管理等工作。配合开展感 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的诊治、随访及转介服务。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主动为所有孕产妇提供检测与咨 询服务,实行首诊负责制,为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规范的干 12 预服务。参与并接受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相关技术 指导和培训,负责收集、上报相关信息资料。 附件:1.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整合服务流程 2.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服务技术要点 3.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服务技术要点 4.预防梅毒母婴传播干预服务技术要点 5. 预防乙肝母婴传播干预服务技术要点 6.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相关报表、上报流 程及要求 13 附件 1 预防

15、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整合服务流程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整合服务流程 图 1.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整合服务流程 14 附件 2 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服务技术要点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服务技术要点 一、孕产妇艾滋病检测 参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14 年修订版) 中临床诊断 相关的检测策略进行孕产妇艾滋病检测。 (一)检测方法。 孕产妇艾滋病检测方法包括抗体筛查试验和补充试验。 抗体筛查试验包括快速检测(RT)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 化学发光免疫试验(CLIA) 、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等。 补充试验包括抗体补充试验和核酸补充试验等。建议首选抗体 补充试验,如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B,原确证试验) 、条带/线性免 疫试验(RIBA/LIA) 。 (二)检测流程。 孕产妇初次接受孕产期保健时, 首先进行艾滋病抗体筛查试验。 筛 查试验结果有反应者,使用原有试剂和另外一种筛查试剂进行复检,也 可使用原有试剂双份进行复检。 根据复检结果, 确定是否进行补充试验。 依据补充试验结果,判定感染状况(详见图 2) 。 临产时才寻求助产服务的孕产妇,需同时应用两种不同的快速 检测试剂进行筛查,根据筛查检测结果,及时提供后续服务(详见 图 3) 。 15 HIV HIV HIV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