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精品****大师 文档编号:149421291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赤峰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内蒙古赤峰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内蒙古赤峰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内蒙古赤峰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内蒙古赤峰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赤峰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赤峰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赤峰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将你认为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22小题,计44分)读我国西北某地区新垦区位置图,回答12题。1.有关区域的正确叙述是( )A.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是主观随意划分的 C.区域内部差异明显,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D.区域划分的指标,既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综合的 2.图示流域新垦区( )A.与非农垦区相互独立B.区域内部农业生产无相似性C.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水源D.区域的界线与行政边界一致读某城市近30年来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2、。3.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图中a、b、c三点所代表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A.a、b、cB.c、a、bC.c、b、aD.b、a、c4.关于各阶段区域发展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a时期城市化水平最高B.b时期环境质量最佳C.b-c时期可能出现企业外迁现象D.c时期城市产业结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下表为赤峰市某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在2019年6月10日至6月14日不同时段停放车辆统计表。读表完成56题。 6:0010:0012:0014:0016:0020:006月10日2837612226月11日277669196月12日287946266月13日234786246月14日26875

3、5175.有关该租赁点的位置判断,正确的是( )A.位于某公园入口处B.位于某学校入口处C.位于某大型商场入口处D.位于某住宅小区人口处6.城市自行车租赁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自行车租赁管理系统实时査询全市每个租赁点车辆使用情况,其所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IS B.RS C.GPS D.GPRS经国务院批准,2011年11月16日我国第十一个国家级综合试验区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立,下图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读图完成78题。7.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较高,气候寒冷B.冰川众多,湿地广布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D.深居内陆,远离海洋8.三江源地区湿地

4、广布,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 )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A.B.C.D.右图为我国黔西南某地区景观图,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据图完成910题。9.形成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有( )A.雨水丰沛而集中B.不合理的耕作方式C.地势平坦,土壤酸化D.岩石坚硬,不易破碎10.为治理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加强煤矿开采,增加煤炭产量B.以盐碱地治理为核心,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C.实行荒山造林、退耕还林、生态移民等措

5、施D.大面积建设薪炭林,提高农村生活能源消耗右图为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大气污染加剧; 水污染严重;土壤污染严重; 土壤肥力下降A.B.C.D.12.改善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营建速生薪炭林;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多种能源 大力发展畜牧业;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交通建设A. B. C. D.共和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下图),平均海拔3200多米,是青海省风沙地貌分布集中、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2012年起塔拉滩地区大力恢复植被,发展光伏产业,建成了目前国内最大的光伏发电园区,同时引入牧羊业,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6、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据此完成1314题。13.园区引入牧羊业有利于提高光伏发电效率,主要体现在( )A.降低空气湿度 B.减弱冬春风沙C.控制草地高度 D.改变地表温度14.龙羊峡水电站是黄河流域著名的水利工程。塔拉滩光伏产业园与龙羊峡水电站发电的互补作用直接有利于( )A.改善塔拉滩草场生态 B.提高当地经济效益C.调节水库水量季节变化D.提高电网稳定性罗讷河流域是法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见下图),历史上罗讷河采用低坝多级开发方式,而目前法国罗讷河流域兴起拆除水坝的运动。据此完成1516题。15.低坝多级开发的优点是( )A.增加发电容量 B.增加水资源量 C.减少移民规模 D.减轻水土流失16

7、.目前该图河流不仅不再建大坝,而且开始拆除某些水坝,其目的最可能是( )用电规模减小 恢复河流生态 减轻地震威胁 能源供应多元化A. B. C. D.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1718题。17.据图判断,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A.提高当地煤炭产量 B.促进交通运输网的建设C.促进相关产业的转移 D.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18.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C.解决了当地大气污染物问题 D.解决了当地气候变暖

8、的趋势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提出,“振兴东北要从发展现代农业开始”,今后黑龙江垦区将围绕“粮、牧、企”的结构模式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尽早实现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之后再走向“北大商”的合理构想。据此完成1920题。19.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有( )A.沼泽地过度开发,湿地破坏B.红壤土层浅薄,肥力低下C.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耕地面积少D.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面积急剧扩大20.对黑龙江垦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大仓”要走向“北大商”必须依靠扩大耕地面积B.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的过程主要依靠加大科技投入C.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面向国际和国内市

9、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D.“粮、牧、企”结构模式中的“企”是指新建立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也是我国第二大城市密集区,还曾以桑基鱼塘闻名全国,是我国三大蚕桑基地之一和最大的蔗糖基地。据此回答2122题。21.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有利条件的是( )A.原有工业基础较好B.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C.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D.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22.珠江三角洲形成“桑基”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A.气候高温少雨 B.光照强,昼夜温差大C.具有肥沃的红壤 D.地势低平,河网稠密第II卷 二、综合题(共56分):23.阅读

10、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下图示意亚马孙河流域,该流域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据统计该区50%的大气水来自雨林自身。近几十年来,当地为了发展经济大规模开发该流域,导致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消失。 (1)分析亚马孙流域50%的大气水来自雨林的原因。(2)推测雨林面积大规模减少对两地径流量变化的影响,并分析原因。(3)指出保护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可行性措施。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材料一:山西多年来发展了以煤炭、冶金、电力、焦炭、化工和建材等六大类以资源为核心的资源型产业,其中煤炭、冶金、电力、焦炭成为四大核心传统主导产业。材料二:2015年以来,受国内外市场需求明显下

11、降、国际煤炭钢铁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等影响,山西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成为影响经济和就业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山西的钢铁、煤炭行业压产能、调结构的任务迫在眉睫。材料三:山西省煤田分布图和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1)分析山西形成四大核心传统主导产业的区位条件。(2)简析山西钢铁、煤炭行业要压产能、调结构的原因和措施。(3)说出山西煤炭综合利用的意义。2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下,充分利用自身的条件,从实际出发,大力引进外资,创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珠三角模式(图1)。 材料二: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实力的不断增加,其产业结构也

12、不断发生变化(图2)。(1)早期的珠三角模式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生产中主要完成的生产环节是加工,以 产业为主;1990年后 产业逐渐发展成为珠三角的主导产业。(2)根据材料二,简述19802002年间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特点。(3)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有哪些?赤峰二中高二地理月考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共44分)15:DCACD 610:AABAC 1115:CBCDC1620:BDBAC 2122:AD二、综合题(共56分)23.(18分)(1)亚马孙流域雨林面积大,吸纳和滞留大量降水;地处赤道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生物循环旺盛,蒸腾作用强。(4分)(2)影响:与地相

13、比,地径流量变化更大。(2分)原因:与地相比,地位于亚马孙河入海口,其降水水汽主要来自海洋,降水受雨林减少影响较小;地流域面积较大,对径流量的调节作用更强。或答与地相比,地位于亚马孙流域西部山区,形成降水的水汽很大一部分来自雨林本身,雨林面积大规模减少导致降水量减少;地流域面积较小,对径流量的调节作用更弱。(4分)(3)对雨林合理采伐,采育结合;发展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雨林的保护;建立国际基金;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8分)24.(22分)(1)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政策支持。(6分)(2)原因:国内外煤炭、钢铁市场需求下降;煤炭、钢铁价格下跌;行业产能过剩。(4分)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美化环境;改善交通;发展科技。(4分)(3)有利于山西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延长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改善区域环境。(8分)25.(16分)(1)劳动密集型 高新技术(4分)(2)第一产业比重逐渐降低,第二产业比重先增后降,第三产业比重逐渐增加。(6分)(3)国际经济结构调整,国家对外开放的政策,良好的区位,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