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地区的开发说课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6139821 上传时间:2020-09-26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3.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南地区的开发说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江南地区的开发说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江南地区的开发说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江南地区的开发说课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江南地区的开发说课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南地区的开发说课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南地区的开发说课课件(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南地区的开发,南皮县第五中学 李 颖,河北人民出版社,教材分析,1.江南地区的开发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河北人民出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0课。本单元学习主题为“政权的分立和民族融合”, 本课上承第9课三国鼎立中吴国对南方经济的开发,下启南方经济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开发,为以后讲述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做好 铺垫。 2.本课教材从宏观上简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历史,共有三个子目:人口的南迁、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是七年级历史书中为数不多的政治、经济史内容并存的一课。 3.这节课内容多头绪繁杂,本课以江南地区的开发为主线,以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为副线

2、,对本课学习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使得本课的线索更加鲜明、清晰,教学主题更加突出。,学生情况分析,1七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参与历史学习的愿望与兴趣,善于表现,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和引导。 2经过大半学期的历史课学习,多数学生初步掌握了学习历史的方法,也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学生的认知基本上处于感性阶段,概括、分析能力不强,在教学中需要教师适时地给予启发引导。,设计理念和指导思想,1.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 “用教材教”。在这理念指导下,根据课程标准、学情、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 2.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原则,重

3、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公民意识,发挥历史教育的基本功能。 3.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树立发展史观、全球史观等新史观。,课程标准,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知识与能力,知道西晋时期连年战乱,北方民众大量南迁的史实; 知道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淝水之战奠定了南北方对峙的基础; 知道南朝建立后江南相对安定; 理解在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和表现。,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表演历史情景剧,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搜集信息,加工信息,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 通过分析淝水之战前秦大败、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等问题,培养学生分析

4、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出示西晋形势图、东晋形势图等历史地图,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1.西晋时,统治者贪婪腐化,奢侈成风,为争夺统治权不惜兵戎相见,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让学生体会政权稳固,社会安定是人心所向。 2.通过江南地区开发的史实,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要贡献,以及江南地区的繁荣是长期发展的结果,培养学生的发展史观。 3.培养学生历史与现实密切联系,和以史为鉴的意识。,重难点分析,重点:淝水之战 关于“淝水之战”的教学处理,应该突出趣味性,尽可能运用各种手段,引导学生想象战争波澜壮阔、瞬息万变的场面,并注意引导学生探讨前秦失败

5、的原因,认识到前秦军内部的民族矛盾是导致其失败的主要因素,进而懂得民族团结对于稳定政治的重大意义。 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本课的核心内容,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加以学习和掌握。江南开发问题之所以成为教学的难点,主要是因为这部分内容高度概括了这个时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和现象,而不是讲述具体的历史事件,趣味性不强,不太适应初一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本着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这样的理念,教法选择:情境导入法,自学讨论法,分析归纳法。 学法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法 、识图理解法、自主、探究学习法、史料分析法、现实联系、图示法、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学过程:第

6、一板块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欣赏音乐梦里水乡和水墨江南的美图。,梦里水乡,秦淮风光,导语:历史上的江南指长江以南的地方,在人们的印象里,江南是一个被文人墨客美化了的地区,它反映了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们心目中的世外桃源。 江南随着历史的发展重要性日益凸显。六朝之江南是江南之江南,明清之江南是中国之江南,近代以来的江南则成为世界之江南。 西汉时期,司马迁描述的江南还是一个蛮荒之地,人烟稀少,江南何时得到大规模的开发?(板书课题江南地区的开发),江南地区的开发,设计意图:利用音乐和水墨江南的组图创设意境,明确概念、了解江南地区的重要地位,指出随着江南的发展,其地位日渐突出,初步培养学生的发展

7、史观、全球史观。,第二板块:知识回顾、检查预习,回顾三国鼎立的局面如何结束的? 检查预习:1.预习淝水之战,找出“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成语故事。 2.你认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可以上网查阅,可以自己动手设计问卷,调查周围的人群)课上展示。学生可答出:劳动力因素、科技因素等,教师进入新课。 设计意图:1.温故知新;2.课文中没有直接给出以上成语,如果让学生自己找出有困难,教师给出成语,再阅读课文可降低难度,也可增强预习兴趣。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掌握收集信息的方法。,第三板块:导学达标第一子目:人口的南迁,第一环节:结合北方人口南迁示意图说出人口南迁是指人口从什么地区迁

8、移到什么地区? 设计理念:历史地图的运用有利于学生形成时空观念。,人口的南迁,黄河流域迁移到长江流域,第二环节:思考: 从东汉末年到东晋 有几次人口的大规模南迁?人口大规模南迁的原因是什么?对江南地区的开发有何影响?(板书),设计理念:阅读课文,小组合作归纳人口三次大规模南迁的时间、原因、影响,有助于学生形成合作意识,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1.西晋的建立 265年 司马炎 洛阳 2. 八王之乱 (争夺皇权) 3.西晋的灭亡(316年匈奴),第三环节:结合西晋疆域图说出西晋的兴亡的相关史实。,设计理念:历史地图的运用有利于学生形成时空观念。,历史情景剧,石崇斗富,弱智皇帝 晋惠帝,第四

9、环节:历史情景剧(学生表演)石崇斗富、弱智皇帝。增强趣味性,从感性上认识西晋灭亡的原因。 设计理念:在表演和欣赏的同时了解历史事实,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为何西晋的统一只有很短的时间?给我们有何启示?,想一想,第五环节:想一想为何西晋的统一只有很短的时间?给我们有何启示?,设计理念:理性归纳总结西晋灭亡的原因,联系实际以史为鉴。 让学生体会政权稳固,社会安定是人心所向。,第二子目:淝水之战,过渡:西晋灭亡之后,国家重新陷于分裂。北方陷入割据混战,北方人民大量南迁,西晋皇室贵族也大量逃到南方去,又在南方建立了一个政权,史称东晋。,东晋的建立: 司马睿 317年 都城:建康,前秦的短暂统一: 苻

10、坚(氐族),第一环节:出示东晋十六国形势图了解东晋政权的建立,前秦东晋形势图了解前秦政权建立,并比较黄河流域有何不同,指出前秦统一黄河流域后企图吞并东晋。 设计理念:帮助学生形成东晋、前秦的时空观念。,淝 水 之 战,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第二环节:观看淝水之战动画,检查预习简述成语故事。,第三环节:出示淝水之战形势图,指导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说出淝水之战的经过。 设计理念:利用历史地图帮助学生掌握历史事实。,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为什么?,问题:,第四环节:思考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为什么? 设计理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散思维、认识民族团结的

11、重要。,淝水之战对江南的开发有何影响?,第五环节:思考淝水之战对江南的开发有何影响? ( 板书),过渡:淝水之战之战后,前秦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 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经济有所发展。但是,南方的东晋政权又被大将所夺。420年大将刘裕称帝,国号宋,南朝开始(宋、齐、梁、陈)四个王朝,都城都在建康,总称为“南朝”。,第三子目:江南地区的开发,比较史记和宋书中,对南方的描述为何不同? 材料一 : (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二 :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en),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第一环节:出示史料、比较

12、史记和宋书中,对南方的描述为何不同? 设计意图:了解江南得到开发的史实。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第二环节:阅读课文总结促进江南地区开发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归纳概括能力。,自然条件,(雨量、气候、土地),南方发展农业的主要原因,江南地区的开发,第三环节:出示相 关图片,了解东晋 南朝时期江南经济 发展成就。,灌钢法,南京古城墙,第四环节:教师小结,江南地区的开发为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南朝建康,劳动力,生产技术,和平,稳定,革除弊政、实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自然条件优越),课堂小结: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政权分立时期,从这一时期开始,我国南方

13、的经济就逐渐发展并赶上北方。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但是总体而言,我国南方的经济依然落后于北方。直到两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最终南移。,板书设计,设计意图:突出本课的两条线索,红色为主线是经济 发展,蓝色色为副线,为政权的更替。,第四板块:练习与探究,1慧眼识错:316年,皇族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在洛阳,史称东晋。383年,鲜卑族建立的前秦与东晋发生了官渡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2联系实际 作为沧州市的公民,你能为家乡的经济发展提供什么好的建议吗?,设计意图:慧眼识错是对教学重点“淝水之战”的巩固,联系实际是对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的拓展和延伸,进而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锦绣江南,谢谢!,锦绣江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