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常见的12种心理问题(最新编写-修订版)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5647694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56.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常见的12种心理问题(最新编写-修订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生常见的12种心理问题(最新编写-修订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常见的12种心理问题(最新编写-修订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生常见的 12 种心理问题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自卑心理、逆反心理、孤独心理、嫉妒心理、唯我独尊心理、 厌学心理、早恋问题、迷恋网络问题、追星问题、考试焦虑、情绪方面的问题、学业不良问 题、考试作弊问题等;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主要有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 学生自身因素等;消除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对策主要有注意中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平衡;增 进自我了解,培养中学生自我接受的态度 ;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中学生健全的情绪生 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班级环境;开设主题讲座;保持书信的交流;转变教育观念,创 设良好的育人氛围;建立起心理健康教育的运行模式;优化社会环境,为中学生的

2、健康成长 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举办家长学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高家长教育素质;提高教 师的心理辅导能力和素质;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优化课程结构等等。 11 岁到 18 岁的年龄阶段,一般是中学阶段,这是青春期身体和心理发育最为剧烈 的时期,是最充满激情、浪漫,最有创造力、最少保守思想、最活跃的时期。这是他们从幼 稚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过度时期,也是对人生、社会和未来充满幻想与好奇的“多 梦季节”。国外有学者形容这一阶段是“骚动的、矛盾的、动荡的、暴风雨式的时期”。这个 时期的中学生正处在个体发展的特殊时期, 是心理功能受阻的易发期和多发期,伴随者成长 的欣喜、生活的苦恼、

3、学习的压力、情感的吸引,种种感情交织在一起,年轻的心变的十分 敏感和冲动,花季少年既有绽放的欣喜,也有凋落的忧伤。他们渴望友谊、渴望理解、渴望 自由, 有时太多的渴望也容易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大致有以下几 种: 1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指对自己的品质和能力作出过低的评价, 感到己不如人的心理感受。 适当的 自卑感可以激发自己去弥补自己的不足,超越自己 ; 但过度自卑会导致抑郁,严重影响我们 的身心健康。部分中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屡犯错误,所以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他们 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惩罚多于引导。于是自认为无药可救、低人一等,变 得心灰意冷、萎靡不振

4、、自暴自弃、消极颓废。形成一种“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 2逆反心理 所谓逆反心理就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 因自身固有的传统定势和思维模式 与特定教育情境下所产生的与认知信息相对立的并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反的对立情绪和 行为意向。不少中学生由于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疑虑心理重,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家长的一 片苦心、老师的批评教育。他们怀疑一切、目空一切,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对榜样及先 进人物无端否定,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消极抵抗。 3孤独心理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所以人离不开群体,同样也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孤独是一种 认为自己被世人所拒绝、所遗忘,心理上与世人

5、隔绝开来的主观心理感受。孤独感正是个人 在群体中所产生的一种孤单、寂寞、无助的不愉快感受的心理状态。孤独是缺乏与人交往的 结果,又是难以与人良好交往的心理问题。许多中学生性格孤僻、害怕交往,常常觉得自己 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或顾影自怜,或无病呻吟。他们不愿投入火热的生活,却又抱怨 别人不了解自己, 不接纳自己。 一些中学生很少和别人交往, 常常一个人背着大家独自活动、 寡言少语,他们人际关系疏远化和淡化,崇尚做“超人”和“怪人”。而他们内心却感到孤独。 4 嫉妒心理 嫉妒是一种社会心理和意识。有人把嫉妒说成一种根本的、普通的、强烈的心理现象, 心理工定义说 : 嫉妒是一种有针对性的感觉,是

6、忍着痛苦去看待别人的幸福的一种倾向。它 产生在当现时的和期望的各种关系受到威胁之时, 是一种既羡慕又敌视的矛盾的情感。 在中 学,一部分学生漂亮的容貌、优异的学习成绩、优越的家庭条件、受到老师的宠爱,常常会 引发另一部分学生的嫉妒之心。 他们越是关心和重视嫉妒对象, 越有可能会让绝望与恐惧感 击中,从而发展为憎恶、敌意、怨恨和复仇这样一些恶劣的情绪。 5唯我独尊心理 一些中学生只沉湎于自我实现和个人奋斗中, 处处都得以自己为核心, 遇到稍不顺心的 事就会大发雷霆、躺倒不干,或触犯到个人一点点利益就斤斤计较,对集体麻木不仁,对社 会漠不关心。在处事中,只有别人关心他(她) ,他(她)却从不去关心

7、别人,一旦个人欲 望满足不了,就想方设法去损害别人和社会利益,以至于走上犯罪的道路。 6厌学心理 厌学是学生对学校的生活失去兴趣, 产生厌倦情绪, 持冷漠态度等心理状态及其在行动 中的不良表现方式。 据调查, 厌学学生在中学生中高达 50.14 % , 其中初二最高, 达 66.18%。 他们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 感到学习没劲, 丧失上进的信心, 学习欲望低下, 重者甚至对学 习丧失兴趣, 把学习视为苦差事, 上课懒得开课本, 作业不能独立完成, 盼望着早点毕业以 求解脱, 更严重者根本不学习, 终日浑浑噩噩, 看到课本就头痛, 坐进教室就犯愁, 经常迟 到、早退、旷课, 对老师缺乏感情, 部

8、分学生最终辍学流失。 7早恋问题 所谓早恋, 指青少年中间过早地发生或发展着的恋爱现象。 判断是否早恋的依据大致有 两点:一是生活自立的程度;二是恋爱的年龄与法定最低婚龄相差的程度。早恋是青春发育 期容易出现的一种现象, 伴随着身体的发育成长、生殖系统的成熟, 中学生会在心理上产生 对异性的好奇与向往, 男女生之间易产生朦胧的好感, 加上流行歌曲、言情小说、影视媒体 的推波助澜, 对中学生的性心理发育来说是种催熟剂, 再加上家长、教师过于严厉的批评和 监督, 使学生产生了较强的逆反心理, 这更容易使学生走入早恋的误区。 8迷恋网络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 网络越来越多的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网络在

9、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的同 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弊端, 比如说中学生迷恋网络的问题, 有的中学生自制能力很差他 们走进网络就走不出来了,就会迷恋上网络,比如说,我的一个表弟,读高中一年级的时候 迷恋上了网络,呆在网吧里几天几夜都不出来,学校找不到他就通知了家里,后来在一个很 隐蔽的网吧里找到了他,他就跟疯了似的,直上网吧跑,最后只好辍学在家。 9“追星”问题 当五彩的追光辉映着荧屏、舞台上富于青春生机活力的歌星、舞星、影星,以及体星、 作家等成功者的身影时,一双双发自内心的崇拜目光,也在紧跟不舍地随着这些“星级”人物 的身影,这成为青少年文化现象之一“追星族”的涌现和“青春偶像热”的掀起。中学生

10、的 追星现象在初中一年级已经很明显了, 我曾经在我们镇中学初中一年级教育实习, 下课的时 候与同学们聊天,同学们都围着我问我喜欢哪个歌星、哪个笑星等等。 10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是一种很复杂的情绪现象。它是由一定的应考情境引起,以担心为基本特征, 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 受个体的认知评价、 人格因素和其他身心因素制约的考试时常见 的一种心理现象。表现为: 一听说要考试就紧张起来, 考前睡不好觉, 考试时出现情绪紧张, 心慌意乱, 记忆卡壳等现象, 某些平时学习成绩不错的学生, 一到考试就慌了手脚, 无法发 挥自己应有的水平。据调查, 在中学生中,对考试具有明显的焦虑症状约占 11.18 %。严

11、重的 考试焦虑不仅对学习具有极大的危害, 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也 造成潜在威胁。 11情绪方面的问题 表现为: 中学生情绪丰富而强烈, 但情绪起伏变化很大, 不稳定, 而且容易冲动, 往往 不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有时, 可能会一点点小事而情绪激动, 也可能为一点点小事 而灰心丧气。多变的情绪, 常常使他们难以专心致志、善始善终地做好每一件事,学习、生活 也因此受到干扰。 放任的情绪往往又会影响同学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由于中学生情绪起伏变 化大, 加上自我控制力较弱, 很容易成为不良情绪的俘虏, 以致影响自己的精神状态,妨碍了 自己积极向上的进取心, 甚至违反校规, 触犯法律。美国心理学家

12、艾利斯认为,人之所以有 不愉快的情绪, 是因为人们对事有许多不合理的信念。 导致我们不愉快的往往不是事件本身, 而是我们对事件的不合理的看法。 12学业不良问题 学业不良现象在学校中是很普遍的,其实质是学生的学习结果未能达到教学的基本要 求,离教学的基本要求尚有一段差距。一般来说成绩极差的学生,其学业显然是不良的。这 类学生就是我们常说的“差生”,也叫“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看重分数,这已是一个不争的 事实,学习不应该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学生时代是学习知识的黄金时光,为什么学生却如此 痛苦呢?把学习的结果简单地用分数来评价,我们不得不把学习看作获取分数的一次竞赛, 在竞赛中注定大多数是失败者,使

13、学生感到学习是痛苦,因而也失去了对学习的乐趣,这不 能不让人痛心。成绩不好的学生有着最敏感的心灵,老师、家长、同学一些不自觉的行为, 一些未在意的话语,都会伤害到他们的自尊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解决方法 中学生心理问题状况一:初中生入学不能适应 典型案例: 初一新生晓强在去年入学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 多次和同学动手打架, 但原因却往往是一两 句不投机的话,或同学间无意的碰撞。 每次打架之后,老师找他谈话他都表示十分后悔,要彻底改正。可过不了一两天,又会出现 一起新的打架事件。除此之外,他还多次不交作业,不是说自己不会,就是说时间不够没写 完,或是忘了带作业本。课间或自习课上,他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

14、,若有所思 ; 有时还紧握 双拳表现出一副 “ 英雄无用武之地 ” 的痛苦状 问题分析: 其实晓强同学种种异常表现源于对新环境的“适应不良”。入学适应不良是新生中常见的一种 适应性障碍, 尤其在初一新生中最为普遍。 从小学到中学, 面对突然变得紧张的生活和学习, 相当一部分孩子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他们有的一时间没有了精神支柱,甚至失去信心,产 生自我怀疑的消极情绪, 变得心情抑郁 ; 有的遇事难以自控, 便采取种种激烈的方式来发泄。 预防解决方法: 首先,在新学校要多参加集体活动 ,多多结识好朋友。参加集体活动一方面能够发现自己 的闪光点,让别的同学很快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另一方面可以结交到新

15、的朋友,让朋友经 常帮助、提醒自己,长期下来,就会很轻松的适应初中的生活 ; 其次,对新的变化、新的问 题要勇敢地面对,主动去适应新环境,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向父母或老师求助,让他们告诉 你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 第三,常给自己积极的暗示,每天可以不定时地对自己说“我很快乐”、 “我很幸福”、 “我又进步了”之类的积极话语。 保持愉快的心态, 不仅可以减轻你对新环境的 “适 应不良”,并且可在学习生活中给你带来正面的影响。 中学生心理问题状况二:跟老师不和 典型案例: 初一学生张华为人特别直,有时候也显得有些桀骜不驯。 刚上初一的时候, 课堂上的他常常不能控制自己在课堂上说话, 有时候跟老师意见不

16、一样就 大声喧哗, 甚至与老师胡搅蛮缠, 有时导致一堂课有一半时间都在争论。 按张华的观点来说, 是老师们不能接受意见。 最后所有的老师都不愿意上这个班的课, 因为大家都觉得张华同学 实在是个难剃的刺猬头。 班主任家访的时候多次对家长提出这个问题, 张华的家长也极为苦 恼,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孩子这样的行为,批评他吧,他说他就是对的,不批评吧,这样下去 迟早没老师愿意教他。 问题分析: 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是孩子人际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关系。 小学的孩子往往对教师充满 了敬畏和敬仰,而到了中学以后,很多孩子都以为自己长大了,他们逐步学会了自己独立思 考,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再像小学生那样盲目地顺从老师了。还有一些孩子对老师 越来越挑剔了,甚至会因为和老师产生一点小误解而怨恨老师,与老师产生抵触情绪。 解决办法: 对于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孩子进行开导:首先,要孩子客观、 全面地看待老师。 老师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有自己的长处和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