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国军事战略学习纲要 一、军事战略绪论一、军事战略绪论 1、军事战略下的定义是什么?1、军事战略下的定义是什么? 1997 年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对军事战略下的定义是: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 方略按作战类型和性质,分为进攻战略和防御战略 2、军事战略的主要任务有那些?2、军事战略的主要任务有那些? 军事战略既然是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它的任务应是根据战争的性质以及敌对双方 军事、政治、经济、地理诸方面的条件,照顾战争全局的各个方面、各个阶段之间的关系, 制定战争的准备、计划和实施的形式与方法 3、军事战略的构成要素是什么?3、军事战略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军事战略通常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军事战略目标、军事战略方针和军事实力 4、国家战略对军事战略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哪里?4、国家战略对军事战略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哪里? 一是军事战略的性质必须符合国家战略和总政策的性质;二是军事战略目标要与国家战 略目标相一致, 切实贯彻国家的战略意图, 适应国家的战略需要 ; 三是军事战略与国力相适应 ; 四是军事战略的重点、战略步骤也要与国家战略相协调 5、战争中的精神因素及其具体表现是什么?5、战争中的精神因素及其具体表现是什么? 战争中的精神因素,主要是指人心和士气,即人民群众的人心向背和军队的士气高低。
具体表现为,对待战争的态度、献身精神、战斗意志和情绪、忍受战争一切考验的程度、自 觉的能动性、组织纪律观念、对敌人的仇恨等 6、军事战略的制约因素6、军事战略的制约因素 包括战略环境、国家战略、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科技水平、民族文化传统、军事力量、 精神因素、地理因素等 二、美国军事战略二、美国军事战略 1、军事战略的制定依据1、军事战略的制定依据 (1)依据国家安全战略的要求2)依据对安全环境的分析3)依据国家的物质基础 2、冷战时代美国军事战略的发展演变2、冷战时代美国军事战略的发展演变 大致分为五个时期:(1)“遏制战略”时期(1945-1952)2)“大规模报复战略”时期 (1953-1960)3)“灵活反应战略”时期(1961-1968)4)“现实威慑战略”时期(1969 1980)5)“新的灵活反应战略”时期(1981-1988) 3、杜鲁门政府的“遏制战略”的特点是什么?3、杜鲁门政府的“遏制战略”的特点是什么? (1)设想打第二次世界大战式的常规战争,以原子弹作为增强空军威力的手段2)主张 联合盟国作战,积极建立军事联盟3)建立包围社会主义国家的军事基地网,进行前沿军事 部署。
4、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大规模报复”战略的主要特点?4、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大规模报复”战略的主要特点? (1)侧重准备打“闪电”式的核大战2)在“不发达地区”主要依靠当地反动武装进行 局部战争3)扩充海外军事基地,建立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核军事包围” 5、克林顿“灵活与选择参与”战略的核心思想是什么?5、克林顿“灵活与选择参与”战略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核心思想是,根据冷战结束后对付地区危机、冲突和制止大规模毁伤武器扩散的需要, 进一步调整美国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战备重点,扩大美国在全世界的势力范围,维护美国军事 强国和惟一超级大国地位,力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新秩序” 2 6、克林顿“灵活与选择参与”战略提出要对付的“四种威胁”是什么?6、克林顿“灵活与选择参与”战略提出要对付的“四种威胁”是什么? 一是核武器等大规模毁伤武器造成的危险;二是地区冲突爆发的危险;三是难民潮、国 际犯罪、特别是毒品走私、恐怖主义活动等跨国危险;四是“新兴民主国家”倒退的危险 7、克林顿“灵活与选择参与”战略提出的“防务三原则”是什么?7、克林顿“灵活与选择参与”战略提出的“防务三原则”是什么? 预防、威慑和击败。
8、 “营造、反应、准备战略”的核心内容是什么?8、 “营造、反应、准备战略”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针对地区性危险、非对称性挑战、跨国危险和“意外情况”等四大威胁,确立以营造、 反应、准备为战略指导,以和平时期营造有利的安全环境、对各种危机作出反应、立即着手 准备应付未来的不确定因素为三大战略任务,通过和平参与、危机反应和改革完善军队编制 体制、 作战理论和武器装备, 全面提高美军实力, 从而实现 “促进和平与稳定” 与 “击败对手” 的两大军事战略目标 9、美国把国家利益区分为哪三类9、美国把国家利益区分为哪三类 第一类是“生死攸关的利益”;第二类是“重要利益”;第三类是“人道主义利益” 10、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调整的原则10、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调整的原则 (1)维持原有联盟, 充分发挥盟国的作用 (2)调整传统联盟关系, 适应冷战后的需要 (3) 加强与友好国家的关系, 为必要时组建同盟对付共同的敌人做好准备 (4)加强与 “非敌非友” 国家的接触,力促双边和多边安全机制的建立 11、 “先发制人”国防战略的特点是什么?11、 “先发制人”国防战略的特点是什么? “先发制人”国防战略,主要目的就是防患于未然,在觉察到对手对美国有威胁时,先 于其行动之前将其击败。
即过去美国主要是通过威慑敌人来达到自身的安全,现在企图通过 先发制人战略,迅速击败敌人,从战略上保卫美国及其盟友的安全 12、美国“地区防务战略”的基本要素是什么?12、美国“地区防务战略”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主要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即战略核威慑与战略防御、前沿存在、危机反应和部队重建, 其核心为“全球威慑,危机反应” 13、2010 年 2 月美国新版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概括了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可能面临的重大 安全挑战是什么? 13、2010 年 2 月美国新版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概括了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可能面临的重大 安全挑战是什么? 包括:“基地”组织及其同伙构成的持久恐怖威胁;反介入挑战日益增大;大规模毁伤 性武器不断扩散;对手越来越喜欢综合运用各种作战方法和武器实施“混合战争” ;非国家行 为体影响力越来越大;使用代理人使美国付出代价 14、什么是“混合威胁”?14、什么是“混合威胁”? 2010 年 2 月美国新版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报告认为,未来的敌人可能是国家,采取的 是持久战,可能利用代理人进行胁迫和恫吓;也可能是非国家行为体,采用的是传统上只有 国家才能采用的作战理论和高端能力。
因此,未来战争的复杂性将进一步增强,参战的行为 体多种多样,传统的冲突分类日趋模糊 15、奥巴马政府对美国军事战略作了哪些调整?15、奥巴马政府对美国军事战略作了哪些调整? 一是巩固成果采取“收缩战略” ; 二是从“先发制人”到“柔性战争” ;三是重点发展信 息作战武器;四是“拨乱反正”重整军事力量 16、评奥巴马政府的“柔性战争”论16、评奥巴马政府的“柔性战争”论 “先发制人”战略本质上是共和党新保守派单边主义思想的产物然而伊战后,美国防 务实践很快暴露出“先发制人”的自裂阵营、伤筋动骨、劳民伤财三大败笔奥巴马政府的 军事纲领转向“软实力”论,把战争思想转移到打“柔性战争”上来柔性战争”的基本 精神是, 要想维护美国在伊拉克的既得利益, 需要改变传统战争进攻、 占领、 镇压的刚性逻辑, 3 避免最后不体面撤出的历史悲剧提出美军要把高技术作战和经济发达的硬实力与美国的外 交、文化软实力结合起来,加强对亲美势力的军事训练和武器援助,加强对敌人内部的军事 渗透,让军队搞人道主义救援,搞宣传、分化,支持敌对国家反对派的街头暴乱等行动 二、日本军事战略二、日本军事战略 1、日本的战略体系是如何划分的?1、日本的战略体系是如何划分的? 第一级是国家级战略。
第二级是国家安全战略第三级即军事战略第四级是作战战略 2、日本和平宪法对武装和战争权是怎么规定的?2、日本和平宪法对武装和战争权是怎么规定的? 日本宪法第九条规定:“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以国 家权利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到前项目的,不保 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3、70 年代日本“专守防卫”军事战略的内涵是什么?3、70 年代日本“专守防卫”军事战略的内涵是什么? 日本防卫厅对“专守防卫”所下的定义是:“所谓专守防卫,是指当受到来自对方的武 力攻击时才可动用防卫力量防卫力量行使的程度仅限于自卫所需的必要的最小限度之内, 而且所拥有的防卫力量也仅限于自卫所需的必要的最小限度之内,这是依照宪法精神所采取 的一种被动的防卫战略 ” 4、70 年代日本军事战略的特点?4、70 年代日本军事战略的特点? 进入 70 年代后,日本军事战略的特点是,确定“专守防卫”战略,主张继续坚持日美安 保体制的同时,强调加强“自主防卫” ;主要作战对象由中国、朝鲜再次转变为苏联;在军队 建设上提出建设一支能应付小规模军事入侵的“基础防卫力量” 。
5、80 年代日本“前方阻止”战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5、80 年代日本“前方阻止”战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以苏联为主要假想敌;以美国的战略威慑力量为后盾,以日本高质量的战术力量为主力; 以西太平洋的广阔空间为战场;以一道(北海道) 、两线(东南、西南远洋航线及其与本土所 夹三角形海域) 、三海峡(宗谷、津轻、对马)为防御重点;以海空决战为主要作战样式 6、冷战后日本“专守防卫”军事战略有哪些重要变化?6、冷战后日本“专守防卫”军事战略有哪些重要变化? 日本的“专守防卫”战略至今在文字上没有任何变化,但是,经过冷战后的逐步调整, 日本的军事战略方针已从最初强调的“行使武力于遭敌入侵之后”转变为强调“遏制敌人入 侵企图” ,突出了主动性;从原来所强调的“不对对方实施先发制人的攻击,只在受到武力攻 击时才进行有限的武装自卫”的原则转变为日军能够在未来作战时进行“洋上防空” 、 “海上 歼敌” 、 “前方处置”等采取将敌拦截在领土以外的、甚至先发制人的攻势战略;从防止侵略 到预防发生周边事态;从保卫日本的“内向型”转变为干预别国内政的“外向型” ;从对美国 的依赖转变为同美国的联合,突出了进攻性。
概括地说,日本的“专守防卫”军事战略实际 上已经蜕变为“主动先制”的战略 7、1997 年 9 月日美防卫合作指导方针规定的日美三大合作机制是什么?7、1997 年 9 月日美防卫合作指导方针规定的日美三大合作机制是什么? 平时合作、日本有事时的合作、周边事态时的合作 三、俄罗斯军事战略三、俄罗斯军事战略 1、沙俄时期军事战略的主要特征是什么?1、沙俄时期军事战略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以夺取出海口为战争主要目标;(2)以欧洲为战略重点,以亚洲为次重点;(3)强 调军事行动的进攻性、突然性;(4)集中优势兵力,力避两线作战 2、苏联“火箭核战略”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苏联“火箭核战略”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4 强调未来战争必然是火箭核大战,否定局部战争和常规战争的可能性;强调战略进攻, 否定战略防御,主张先发制人、突然袭击、速战速决;强调火箭核突击的作用,改变以陆军 为主、诸军种协同作战的原则;竭力争夺火箭核优势,降低常规军备 3、俄罗斯联邦时期的军事战略包括哪几个阶段? 3、俄罗斯联邦时期的军事战略包括哪几个阶段? 一是“纯防御”军事战略时期(1991 年 12 月1993 年上半年) ;二是“积极防御”战略 时期(1993 年下半年1995 年上半年) ;三是“现实遏制”战略时期(1995 年下半年开始) 。
4、俄罗斯现行军事战略的首要目标是什么?4、俄罗斯现行军事战略的首要目标是什么? 制止对俄罗斯主权、领土完整的挑衅和蓄意侵略,遏制境外武装冲突向俄罗斯蔓延,确 保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边境安全;力守周边势力范围,保持和维护大国地位,为国内经济 建设和社会变革创造有利的和平环境 5、2000 年 1 月发表的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构想认为基本的外部威胁主要有哪些?5、2000 年 1 月发表的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