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七单元复习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315912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七单元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七单元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七单元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七单元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七单元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七单元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七单元复习课件(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七单元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1、洋务运动刺激民族工业产生,内,1、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洋务运动到清末,一战期间,一战后 到新中国成立前,萌芽,短暂的 “黄金时代”,再度受挫 凋谢萎缩,2、甲午战后出现实业救国,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外:,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过程,2、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的侵略,3、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 的压迫,特征,原因,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1、发展短暂、艰难曲折,2、总体水平落后,处在 三座大山压迫下,落后原因,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3、发展不平衡,

2、表现,从行业看,集中在 上,轻工业,从地区看,大城市比较发达,非常薄弱,沿海沿江,广大内地,思想,魏源,严复,生活在 时期,,鸦片战争,曾参加抗 斗争,英,编成,海国图志,目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内容,系统介绍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生活时代及评价,戊戌变法时的启蒙思想家,背景,甲午战败给他很大震动,主张,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成就,天演论,进步观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作用,启发知识界探索西方,打击封建势力,激励人们自强保种反抗外来侵略,社会生活的变化,交通通讯,文化生活,社会习俗,轮船、火车,有线电报,中国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是,凇沪铁路,传人时间:,

3、19世纪70年代后,传入中国,照像和电影,有报纸和印书馆,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中国近代最有名的报刊是? 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颁布 等法令,剪辫、易服、禁缠足,颁布时间:,辛亥革命后,废除,,代之以,跪拜礼,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科技,近代科学家和启蒙思想家,詹天佑:,侯德榜:,1905、设计修建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人”字形),20世纪20年代、制碱、“侯氏制碱法”,魏源:,严复:,鸦片战争、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 动、地主阶级思想家。,戊戌变法、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 必进,后胜于今”、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4、家。,思想,詹天佑,严 复,侯德榜,魏 源,魏源,严复,詹天佑,侯德榜,鸦片战争时期,戊戌变法时期,洋务运动时期,民国时期,海国图志,天演论,制碱,“侯氏制碱法”,世界制碱工业的权威,京张铁路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学习西方军事科技,改革现状,抵抗侵略,比一比,魏源和严复有 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不同:魏源只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严复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还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魏源是地主阶级的先进分子,严复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相同:1、都具有爱国精神,创新等良好的道德品质;2、都主张学习西方3、都深受民族危机的触动。,新式教育的兴办,

5、3.建立新式教育体制的文件:,1.新式学校的兴办的时间:,2.第一所国立高等学府的名称和时间及意义:,1905年废除科举制,洋务运动时期,京师大学堂 戊戌变法时期,奏定学堂章程,5.废除科举制的时间:,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它的创办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4.新式教育的体制:,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狂人日记、孔乙己,愚公移山,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文学与艺术,屈原,太阳照在桑干河上,2 、作为第一批官费留美学生,他以炽热的爱国热情表示“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修铁路”。京张铁路圆了他的这个梦,他是 A张謇 B詹天佑 C侯德榜 D严复,B,3、2

6、010年12月,“和谐号”新一代高速动车组试车,最高时速达486.1公里。中国再度刷新世界铁路运营速度纪录。回顾中国铁路建设的历史,近代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是 A. 南满铁路 B. 淞沪铁路 C. 宝成铁路 D. 京张铁路,D,6、今天,铁路四通八达,方便人们的出行。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的设计者是 A侯德榜 B张謇 C李四光 D詹天佑,D,7、下列现象和近代的社会生活有关,其中一项叙述有知识性错误的是 A张某参加由洋务派创立的新式学堂学习外语和军事 B刘某坐火车,沿着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 C戊戌变法期间,李某报名参加了刚刚开始建立

7、的新式军队 D辛丑条约签订后,王某一家被迫从世代居住的东交民巷搬出,B,14、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说:“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魏源对此三点极力推崇。这表明魏源的救国主张是 A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 B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C学习方式先进的思想文化 D进行资产阶级改革,A,15、严复被鲁迅先生称为中国“十九世纪末最敏感的人”,因为他 A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B主张民主共和思想 C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 D宣传“物竞天择”观点,D,16.有一部译著,它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及“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启发了当时中国的思想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也

8、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此书的译著者是 A. 魏源 B. 康有为 C. 严复 D. 梁启超,C,17、康有为称赞严复是“精通西学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严复 A. 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B. 宣传进化论,主张维新变法 C. 宣传“民主”“科学”思想 D. 领导五四运动,B,18.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被鲁迅称为“19世纪末最敏感的人”。他译著的天演论中着重阐发 A工农武装割据的主张 B民主共和的思想 C“自强”“求富”的主张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D,21、清政府决定废除科举考试时,在保守派、洋务派、满清贵族,汉族读书人之间“竟然没有太大的分歧”这表明 A学子已

9、经不愿意再参加科举考试 B科举考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C科举考试遭到列强强烈反对 D清政府已经无力维持考试费用,B,22.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A清华大学 B京师大学堂 C京师同文馆 D复旦大学,B,23.下列书刊中,属于中国近代较早介绍西方生物进化论思想的是( ) A B C D,24.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一个月来,上海成为全球瞩目的城市。回顾历史,近代中国发生在上海的事情有( ) 江南制造总局的设立 轮船招商局的成立 申报的创刊 商务印书馆的创办 A B C D,25.下列有关近代前期社会生活的描述,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 A.周某在申报上读到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

10、非常气愤 B.戊戌变法期间,郑某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 C.吴某乘坐火车,沿京张铁路进京,参加科举考试 D.辛丑条约签订后,王某一家被迫从世代居住的东交民巷搬出,C,D,C,(1)图一著作的作者是谁?他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 (2)图二译著提出了哪些进步观点? (3)在图三的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以其为指导思想的辛亥革命的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4)以图四为主要阵地的思想解放运动高举哪两面大旗?图一至图四反映出近代前期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试概括这一历程的特点。 (5)图五著作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什么?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哪一重要理论成果?,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三民主义;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主、科学;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逐步深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邓小平理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