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摸底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44773155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通州区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摸底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摸底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摸底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摸底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摸底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通州区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摸底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通州区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摸底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通州区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摸底(期末)考试试题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约公元前2070年,占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出现。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A约公元前20世纪前期B约公元前20世纪后期C约公元前21世纪前期D约公元前21世纪后期2拥有姓氏是贵族及其后裔的特权,春秋以前,史料中提到“百姓”,通常都是指贵族成员到春秋战国时期,姓、氏的区别逐渐泯灭,大量的氏转化为百代不变的姓,普通民众也开始有自己的姓,“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百姓”称谓的变迁表明A官僚制度逐渐产生B贵族政治开始弱化C世袭制度趋于解体D禅让制度已

2、经消亡3中国古代有诗文证史的传统。下列优美诗文按时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ABCD4直到康熙39年(1700年),玉米大多仅种植于少数分散地区。18世纪,当长江流域低地人满为患时,从人口过于稠密的东南移入长江内地省份的数百万移民发现,玉米是利用丘陵和山地的关键作物。据此判断玉米种植得以推广的社会原因是A国家政策的支持与鼓励B丘陵山地有利条件C社会人口的膨胀与迁移D新航路开辟的推动5对科举心灰意冷,受战败耻辱刺激,转而关注国家和民族命运,希望借用西方世界的特点尤其从

3、英国这个在“经济活力和自由思想都位居头等”的国家中,寻找近代化的理论依据,这位近代学者是A梁启超B张謇C康有为D严复620世纪初期,时事画报发表了一幅名为中华民国将来之希望的漫画,图中孙中山托着一列满载货物(金、银、铜、铁锡、煤等)的火车。结合所学推测作者的意图可能是A希望孙中山领导同盟会完成推翻清朝的统治B呼吁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支持孙中山从政治革命向社会革命的转变D拥护保路运动反对“铁路国有”经济政策7(蔡元培)到校的第一天,校役们排队在学校门口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而他也非常郑重地脱下帽子向校役们回礼就是这件小事,给存在严重封建积习的北大吹进了一股强劲的平等、民主之风,也预示着这所

4、学校将会走上改革的新征程。以上划线内容属于A历史事实的描述B历史过程的叙述C历史原因的分析D历史事件的评价8某同学酷爱历史学习,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找到四张反映中国共产党军事行动的残缺地图,于是该学生迅速通过残缺地图上的信息进行整理,将地图所反映的四次军事行动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了四组排序。下列四组排序正确的是 ABCD9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是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C出席日内瓦会议D参加万隆亚非会议10右图是古罗马司法女神朱斯提亚的雕像,她头戴金冠,一手持天平,一手持宝剑,

5、在眼睛上蒙着布条。这表明A古代罗马的法律体系已十分完备B古代的罗马法是神圣不可抗拒的C罗马法蕴含着公平与正义的原则D罗马法需要借助神的权威来维系11顶峰时期的文艺复兴,意大利中上层阶级对于教会的感情里掺合着极度蔑视的反感,但默认着日常生活中表面的宗教习惯和一种信赖圣礼和圣典的意识。对于本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人文主义者对宗教表现出一定的虔诚B文艺复兴没有影响到意大利中上阶层C意大利对宗教改革需求已经迫在眉睫D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指导思想12右图为18世纪末英国著名的漫画家詹姆斯吉尔雷的一幅漫画。此漫画可能表达出作者A将“恐惧”与“自由”联系,影射英国民众忧惧情绪B对拿破仑进行妖魔化处理鼓舞被

6、压追民众战斗决心C对法国爆发革命的乐观态度以及改良旧制度的愿望法国荣耀的顶点自由之颠1793.2D借此讽刺英国君主专制统治,号召英国人民推翻帝制13明治维新最初的25年里,共建有铁路2039英里,还出现了九州、山阳、关西、北海道四家大型私营铁路公司;工厂企业由405个增加到34个。根据材料可以得出明治维新A追求强兵,实现了军事现代化B追求富国,大力推行文明开化C政府主导,帮助民营企业发展D殖产兴业,私人经济发展迅速14下表为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统计资料手册书中的一则数据,该数据中“”应该填入的时间为?年度各种经济成分占苏联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重(百分比)经济年份社会主义经济城乡小商品经济私人资本主义

7、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宗法式经济?35.5518.91.00.6数据来源苏联雅阿约夫菲、列巴兹洛马诺夫编著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统计资料手册(1917-1977),文郁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4年,第7页A1918-1919B1923-1924C1936-1937D1956-195715罗斯福提出了新“四大自由”,即:言论、信仰、免于匮乏和免于恐惧。从此,有人挨饿不仅是私人的事,而是被剥夺了基本权利,政府和全社会有责任改变这种不合理现象。从这观念出发,罗斯福政府在20世纪30年代做出的重大举措是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C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D通过立法建立社会保障体系16文化是一定时期

8、政治经济的反映。下列文学作品与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对应不正确的是A.日出印象20世纪光学理论的发展与实践B.等待戈多美苏冷战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冲击C.人间喜剧工业革命带来的物欲横流社会现实D.英雄交响曲法国大革命和启蒙思想的日益传播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17题8分,18题10分,19题18分,20题16分,共52分)17.(8分)阅读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沙糖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北宋人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宋代的笔记文)(成书于1095年)有一则笑话:顷有秉政者,深被眷倚,言事无不从。一日御宴,教坊杂剧为小商,自称姓赵名氏,负以瓦瓿,卖沙糖。道逢故人,喜而拜之。伸足误踏瓿倒,糖流于地,小商

9、弹指叹息曰:“甜采你即溜也,怎奈何!”左右皆笑。俚语以王姓为“甜采”。材料二 马可波罗行纪,亨利玉尔的辑译记载:“在这座城市归属大汗之前当地人不懂得如何制作精糖,他们只是习惯于把蔗浆熬煮并澄取精华,冷却后,即变成黑稠糊。”材料三 元代官修农桑辑要甘蔗一节有云:“其下截肥好者,留熬沙糖。”并收编了详细的“煎熬法”,是将甘蔗“压挤取汁”之后,“即用铜锅,内斟酌多寡,以文武火煎熬。其锅隔墙安置,墙外烧火,无令烟火近锅。专令一人看视,熬至稠粘,似黑枣合色。用瓦盆一个,底上钻箸头大窍眼一个;盆下,用瓮承接。将熬成汁用瓢豁于盆内。极好者澄于盆;流于瓮内者,止可调渴水饮用。”以上均摘自读书2019.9(1)

10、 以上三则材料可以用来研究什么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可以得出什么重要信息?(4分)(2)你认为上述关于沙糖的叙述是否真实?请以三则史料的价值为依据说明理由。(4分)18(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春秋繁露(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4分)材料二 关于“灾异之变”事件史记儒林列传这样写道:“中废为中大夫,居合,著灾异之记。是时辽东高庙灾,主父偃疾之,取其书奏之天子。

11、天子召诸生示其书,有刺讥。董仲舒弟子吕步舒不知其师书,以为下愚。于是下董仲舒吏,当死,诏救之。于是董仲舒竟不敢复言灾异。”摘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汉书董仲舒传中则这样写道:“先是,辽东高庙殿灾,仲舒居家推说其意,草稿未上,主父偃候仲舒,私见,嫉之,窃其书而奏焉。上召视诸儒,仲舒弟子吕步舒不知其师书,以为大愚。于是下仲舒吏,当死,诏赦之。仲舒遂不敢复言灾异。”摘自东汉班固汉书(2)从材料二中,找出司马迁与班固对同一人物(董仲舒)同一事件(“灾异之说”)的描述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的描述?(6分)19(18分)关于“图像证史”。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回到”历史现场,感知历史的真实。下面

12、是美国高中历史教材有关“抗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插图和思考题。你在照片中看到了什么?这张照片似乎在说明一个什么样的广泛主题?这张照片是在这场战争发生之前、之中或是之后拍摄的?请解释。拍摄者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和情绪去拍摄这张照片的?这张照片的哪一方面可以传递出这种情绪?这张照片显示为黑白,没有彩色的吗?请解释。在这一张照片中摄影师在塑造什么样的形象?在拍摄之前,他会有什么样的选择?那些可以回家的美国人看到这张照片之后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照片能够传递哪些文字所无法表达的信息?选自美国历史教科书 注释:乔 罗森塔尔硫磺岛上升起星条旗。这张照片显示了1945年2月美军陆战队在太平洋硫磺岛上升起美国国旗。

13、(1)概述美国教材中思考题的特点。(3分)材料二 下图是中国现代旅美画家李自建创建于1991年的1937南京大屠杀油画由“屠”、“生”、“佛”三联组成。左侧为“屠”:两个趾高气扬的日本军官站立着,其中一个正狞笑着擦拭沾满鲜血的战刀。中间一联为“生”:在尸山的上面,一个孩子正趴在裸露着胸膛惨死了的母亲身上哭喊着。右侧一联为“佛”:一位佛家弟子正拖起一位惨死的老人。整座尸山的后面是奔流滚滚的长江。1937南京大屠杀这幅油画在海外巡展时曾引起巨大轰动,常常可以见到西方的观众在画前默默伫立,久久不愿离去,许多人都泪流满面。但也有人对展览的成功感到不舒服,一些日本人也来参观,他们走后不久,就有人打电话来

14、,要求主办方撤下1937南京大屠杀随后,主办方又接到了日本大使馆打来的电话,再次提出撤画的请求。(2)材料二中的1937南京大屠杀油画为何在西方引起巨大轰动?而一些日本人却提出撤画的请求?(4分)材料三 “侵华日军代表向中国代表递交投降书”(左:何应钦。右:小林浅三郎)(3)材料三中的照片传递了文字所无法表达的信息。有人说:“何应钦接受受降书时弯腰毫无气节”,你如何认为?请解释。(从历史语境等方面尝试做出自己的解释)(3分)材料四 (4)综合上述四则材料,叙述一下这段历史。(要求内容完整,史论结合,史实清楚,逻辑清晰)(8分)20(16分)英国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起到过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