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18编号山东苍山农耕文化博物馆陈展大纲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3925161 上传时间:2020-09-03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576.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5718编号山东苍山农耕文化博物馆陈展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15718编号山东苍山农耕文化博物馆陈展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15718编号山东苍山农耕文化博物馆陈展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15718编号山东苍山农耕文化博物馆陈展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15718编号山东苍山农耕文化博物馆陈展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5718编号山东苍山农耕文化博物馆陈展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718编号山东苍山农耕文化博物馆陈展大纲(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苍山农耕文化博物馆博物馆陈列内容方案 (讨论版) 陈展目标陈展目标 一、秉承精耕细作传统 保障粮食安全一、秉承精耕细作传统 保障粮食安全 二、深化生态文明理念 持续发展农业二、深化生态文明理念 持续发展农业 三、探索创新农耕文化 建设现代农业三、探索创新农耕文化 建设现代农业 四、开发农业文化资源 拓展农业功能四、开发农业文化资源 拓展农业功能 五、传承传统民间工艺 发展乡村经济五、传承传统民间工艺 发展乡村经济 六、弘扬乡土文化艺术 构建和谐农村六、弘扬乡土文化艺术 构建和谐农村 序序 厅厅 一、沧海桑田 阡陌纵横一、沧海桑田 阡陌纵横 (一)(一)农耕历史农耕历史 (二)(二)农科全说农

2、科全说 1、农食篇1、农食篇 2、农器篇2、农器篇 3、农技篇3、农技篇 4、农趣篇4、农趣篇 5、农政篇5、农政篇 6、农艺篇6、农艺篇 7、农贸篇7、农贸篇 8、农俗篇8、农俗篇 9、农书篇9、农书篇 10、农法篇10、农法篇 11、农税篇11、农税篇 二、天下粮仓 丰饶鲁南二、天下粮仓 丰饶鲁南 (一)(一)鲁南菜地鲁南菜地 地理环境、气候特征、水资源、耕地土壤(五色土)地理环境、气候特征、水资源、耕地土壤(五色土) 2 (二)(二)丝绸之源丝绸之源 (三)(三)大蒜之乡大蒜之乡 三、田园牧歌 锦绣兰陵三、田园牧歌 锦绣兰陵 (一)(一)兰陵民俗兰陵民俗 兰陵十二坊兰陵十二坊 (二)(二

3、)苍山苍山风情风情 (三)(三)直通世博直通世博 尾厅:美好未来尾厅:美好未来 附录:附录: 多媒体多媒体 农耕文化体验互动区农耕文化体验互动区 1.生活体验1.生活体验 2.生产体验2.生产体验 3.3. 序 厅序 厅 1、馆标:苍山农耕文化博物馆苍山农耕文化博物馆 2、门口中型铜雕:农夫朴力 (朴力:质朴而尽力耕作) 2、前言:(文字版) 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自古以来, 农业亦属于发达之列。 七千多年前, 3 我们的祖先已经在黄河流域种植粟等农作物, 在长江流域肥沃的土地上开 田种植水稻。三千多年前的殷代甲骨文中,已经有稻、禾、稷、粟、麦、 来

4、(大麦)等农作物名称,还有畴、疆、甽、井、圃等有关农业生产土地整 治的文字。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十多篇专门叙述农事的 诗,说明周代的农业已经达了到相当高的水平。 中国传统文化,源于农耕,先民之始,就生活在四季分明、土地肥沃、 适宜动植物生长的良好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之中。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造 就了我国农业文明的历史,也成就了华夏民族寿与天齐的耕织文化。 苍山从缯国、兰陵直到现代的三千年里,更有着农耕和丝织的典型象 征,苍山农耕文化博物馆旨在弘扬历史悠久、辉煌灿烂的的农耕文化,展 示苍山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农耕基础。 3、展厅主题墙:浮雕古代耕织图 参考形式: 创作说明:将古代流传广泛的“

5、耕织图”作为展示古代农业耕织场景。 耕织图是南宋绍兴年间画家楼俦所作,作品得到了历代帝王的推 崇和嘉许。天子三推,皇后亲蚕,男耕女织,这是中国古代很美丽的小农 经济图景。 耕织图共 45 幅,反映了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的美丽图景, 每图皆配以一首五言律诗,有皇帝御笔题写,又被称作耕织图诗。由 于耕织图系统而又具体地描绘了当时农耕和蚕桑生产的各个环节,成 4 为一种介绍和传播农业生产耕织技术的手段。 耕图内容包括:浸种、耕、耙耨、耖、碌碡、布秧、淤荫、拔秧、插 秧、一耘、二耘、三耘、灌溉、收割、登场、持穗、簸扬、砻、舂碓、麗、 入仓等 21 幅; 织图内容包括 : 浴蚕、下蚕、喂蚕、一眼、二

6、眠、三眠、分箔、采桑、 大起、捉绩、上簇、炙箔、下簇、择茧、窖茧、续丝、蚕蛾、祝谢、络丝、 经、纬、织、攀花、剪帛等 24 幅。 4、泥塑:探索农耕之路 以一组泥塑的形式反映远古先民从狩猎采果到开始农耕的过程。 创作说明:在野蛮未开化的原始社会,先民们以狩猎为生,以禽兽为 食;以人力采集瓜果,以植物充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看似简单地转 化过程,先祖们不知道经历了多少艰辛苦难的岁月;不知耗费了多少血汗 心力以至并不长久的生命。才逐渐发现瓜果种子在土中来年又可再生,取 之不尽。食草动物饲养亦可生子,繁衍生息。种植饲养均可寻近水,方便 生活定居,种植耕作,以免狩猎奔波之苦。历经漫漫岁月,先民们才走

7、上 了从狩猎采果到农耕种植之路。 参考形式:人物造型和场景的结合,三块场景约10-15人物, 男女老幼, 原始装扮,人物造型可以夸张表现手法,反映农耕进化过程。 狩猎转化到养殖原始人狩猎时使用的是木器、石器,都是自然 5 形成的工具,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石器粗糙,形状差,笨重。 新石 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石器形状改进,轻巧。 采集转化到种植种植水稻(我国是第一个种植水稻的国家) 、 种植粟米(我国是第一个种植粟米的国家) 游猎转化到定居农耕干栏式的房子、半地穴式房屋(黄河流域 风沙大、干旱、半地穴式房屋可以抵挡风雨,又可以取暖) 、挖水井、饲 养家畜(猪牛为主)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沧

8、海桑田 阡陌纵横沧海桑田 阡陌纵横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古国。农业考古资料证明,我国 的农业文明有着上万年的历史。 农业生产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提供 了丰富多样的衣食产品,也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色彩缤纷的精神财 富。农耕文明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 展示形式:展示形式:传统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系统全面的展示我国五千多年的 农耕文化历史 (一)(一)农耕历史农耕历史 农耕历史介绍我国农耕文化的发展历程,根据时间顺序,依次分为刀 耕火种、冶铁铸犁、精耕细作、现代农业四个时期。陈展主要通过农具发 展来展示我国农耕文化的发展历史。 1、刀耕火种 原始居民用打制石器为主

9、要工具, 掌握了用火熟食这里的远古先民在 谋求自己的生存发展中,不仅创造了丰硕的物质文明,他们在这片古老的 土地上也创造了灿烂的精神文明。 展示内容: 实物展示:原始人生产工具:石矢、石斧、石刀、石锛、石凿、木 棒 6 创作画/互动体验:史前人工取火(火石取货、钻木取火) 图文展板:原始人平均寿命、草木灰、刮剥兽皮、采集野果 2、冶铸铁犁: 春秋时期,铁制工具的出现,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铁制工具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水平,是的农业得到迅速发展,为当时国 家的富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在齐地被广泛使用(今 山东地区) ,标志着我国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 展示内容:

10、国语齐语中,记载着管仲对齐桓公说的一句话:“美金以铸剑戟, 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钼、夷、斤,试诸壤土。” 实物展示:农耕铁具:铁斧、铁镰、铁插、铁镢、铁锄、铁犁等。 重点展示用于农耕的铁犁。 铁犁发展:早期的铁犁,形制简陋 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很大改进,出现了曲辕犁出现铁犁,开始运用于 牛耕(我国农具发展史上的重大变革) 西汉出现了直辕犁,只有里头和扶手,基本上是二牛抬杠式。 隋唐时代,犁的构造有,是中国古代精耕细作的扩展时期。 互动体验:模具翻砂 图文展板:铁制工具的而应用范围兴修水利、砍伐森林、开垦荒地。 3、精耕细作 精耕细作农业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 值得是传统农业的 一种综合技

11、术体系,最大的特点就是牛力耕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 产力,在北方形成了耕耙耱技术m技术,在南方形成了耕耙技术。 实物展示:耕耙、西汉耧车(耧架、耧斗、耧腿、耧铲等构成,可播 大麦、小麦、大豆、高粱等。 ) 、宋元耧锄。 多媒体影像:牛耕(春秋) 、耦耕马耕、犁耕法、耧车播种(西汉) 、 水排(东汉) 、翻车(三国) 、曲辕犁、筒车等生产方式及工具。 7 图文展板:春秋时期,世界上最先进的垄作法明、汉代的代田法、区 田法,清时期由国外引进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 4、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属于农业发展的最新阶段,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 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

12、使农业由收工畜 力农具生产转变为机器生产,现代农业的生产和发展,大幅度提高了农业 劳动生产效率,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使农业生产。农村面貌和农 户行为发生了重大变化。 照片/模型缩小展示:拖拉机、耕耘机、收割机、农用汽车、农用飞 机等 图文展板:现代农业新技术电子能、原子能、激光、遥感技术、人造 卫星等。 视频:现代农业是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的形成 和推广时期,使农业生产技术由经验转向科学。多媒体分别介绍植物学、 动物学、遗传学、物理学、化学等农业科学,还有育种、栽培、死样、土 壤改良、植保畜保等农业技术、 (二)农科全说(二)农科全说 集中展示不同时期与农业有关的各个方

13、面, 让游客全面的了解中国农 业的方方面面。包括农食、农器、农技、农趣、农政、农艺、农贸、农俗、 以及与农业有关的著作、法规、农税等政策的发展和变更。展示手段以图 文展板为主,配合多媒体和场景、互动进行陈展。 1、农食篇 小米粥、粗粮煎饼、粽子、馒头、豆腐、米酒、玉米、菜籽油、粉丝、 糕点、凉粉等 2、农器篇 稻草人、绳子、叉子、铡草机、大水缸、瓦罐、夜灯、农耕小铁器、 火盆、手炉、犁、葫芦、碾子、水井、独轮车、石磨、风车、锯子桶、锯 子、梁屯、竹笼、鞭子等。 8 3、农技篇 夏历公历、沙钟和猫的眼睛、自制蚊香、菜窖、木栏杆、手工裁缝、 榨油坊、千层底布鞋、铁匠铺、木筷子、打草鞋、弹棉花、烟斗

14、、算命先 生、风水先生、编竹筐等。 4.农趣篇 捉蚂蚱、捉泥鳅、削树皮、掏鸟蛋、牧童短笛、做摇篮、抓阄、猜谜 语、套麻雀、踢鸡毛毽子、放风筝、跳房子、打陀螺、滚铁环、溜冰车、 坐土飞机、过家家等。 5、农政篇 文房四宝、线装书、印章、老黄历、夜观天象等。 6、农艺篇 打击乐器、小戏剧、扎灯彩、吹唢呐、扭秧歌、踩高跷等。 7、农贸篇 货郎担、磨刀匠、打算盘、秆称、打银器、爆米花、换大米、卖西瓜 等。 8、农俗篇 闹元宵、剃满月头、吃腊八粥、吃斋、祭灶神、清明节祭祖等。 9、农书篇 悠久的农业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农学和农业技术知识理论。从很早起, 我国就出现了不少农学的专著, 反映了我们的祖先在向大自

15、然进军中所取 得的伟大胜利成果。传到现在的最早的农学论文和农书,距今至少有两千 多年。两千多年来,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古农书,包括现存和已经散失 的,总数共有三百七十六种。这三百多种农书,大体分为两大类: (1)一类是综合性农书。一般以作物栽培、园艺、畜牧和蚕桑作为基本 内容,而又以大田生产为主。有的还包括水产以及农具、水利、救荒、农 产品加工等等。这类书是我国农书的一个特殊体例,把一年十二个月每月 需要进行的农业生产操作事项, 按照轻重缓急, 分别先后, 依次排序写成。 综合性农书分三类陈展: 1)农家月令书 东汉崔实四民月令又名齐民月令 9 四民月令 ,曾误称齐人月令 ,是东汉后期叙述一年

16、例行农事活 动的专书,是东汉大尚书崔寔模仿古时月令所著的农业著作,成书于 2 世 纪中期,叙述田庄从正月直到十二月中的农业活动,对古时谷类、瓜菜的 种植时令和栽种方法有所详述,亦有篇章介绍当时的纺绩、织染和酿造、 制药等手工业。 唐代四时纂要 该书资料虽多采自氾胜之书 、 四民月令 、 齐民要术等书,但 也有不少属于始见的记载。 如种木棉法、 种菌法、 种茶法、 枣例嫁接葡萄法、 养蜂法等, 都不见于前此农书。 酿造技术方面, 该书首次记载的干制 “酱黄” 法及酱油的加热减菌处理法,是生化工艺发展史上的一项重要资料。有 关药用作物的栽培技术也是最早见之于该书。 农桑衣食撮要 作者鲁明善,元代杰出的农学家。他继承和发展我国周秦以来的农本 思想,认为以农桑为本,才能使百姓丰衣足食, 农桑衣食撮要约一万 五千余字, 按 “月令”体裁撰写, 列有农事二百零八条。 按月列举应做之农事, 包括农作物、栽培,家畜、家禽饲养,农产品的加工、贮藏等。作为维吾 尔农学家的鲁明善,不仅总结了汉族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加以传播, 同时 也把西北地区兄弟民族的生产经验进行总结加以传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