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梦的社会实践报告关于中国梦的实践报告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42795681 上传时间:2020-08-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中国梦的社会实践报告关于中国梦的实践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1年中国梦的社会实践报告关于中国梦的实践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1年中国梦的社会实践报告关于中国梦的实践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1年中国梦的社会实践报告关于中国梦的实践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1年中国梦的社会实践报告关于中国梦的实践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中国梦的社会实践报告关于中国梦的实践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中国梦的社会实践报告关于中国梦的实践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梦的社会实践报告关于中国梦的实践报告 中国梦的社会实践报告-关于中国梦的实践报告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所以有些社会实践是围绕中国梦展开的。今天就与大家分享中国梦的社会实践报告,仅供大家参考! 20XX年9月29日,为积极响应团湖北省委“百万学子追寻中国梦” _实践的号召,武汉轻工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学生实践团队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了“寻梦东西湖青春能量行” _实践活动。该项目于今年6月获批团省委“百万学子追寻中国梦” _实践活动重点项目。 29日上午,实践团队在生工学院分团委书记刘慧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了领略

2、开发区新风貌、实地参观重点企业、走访调研开发区重点龙头企业的发展现状等实践活动。为了更好地开展此次活动,团队成员从活动策划到具体实施,做了充分准备,并与当地团组织东西湖团区委取得联系,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 活动中,东西湖团区委的青年志愿者向团队成员介绍了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历史进程、区位优势及其区域发展规划等。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原武汉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于xx年11月11日获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xx年5月正式更名,成为湖北省首个发展临空经济的国家级功能区。 实践团队一行7人在东西湖团区委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走访了经开区食品工业产业园区,重点调研了园区内双汇、天喔等知名企业

3、。企业工作人员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企业发展状况、生产流程、企业文化等。队员们还结合所学专业知识积极询问、讨论,对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食品生产的相关知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实践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展开了交流讨论会,畅谈了此次走进国家级经开区的感受和收获,并对活动全程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此次 _实践活动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赴国家级经开区开展实地调研,触摸东西湖经济腾飞之梦的强劲脉搏;通过共建基地、项目合作等校地对接方式,引导我校学子热爱家乡、服务地方 _建设。 活动后期, _实践团队将会完成调研报告等的制作和撰写工作,形成详细的实践报告,向更多的同学介绍身边的国家级经开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史,探寻

4、经开区迅猛发展背后一代又一代东西湖人艰苦奋斗的筑梦精神,以此增强广大学生关注 _发展、立志创业兴业的意识,同时为更多同学专业发展平台,促进对外交流。 伴随着 _中华人民 _的成立,中国为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而奋斗的努力,已经从一种理念转变为实践。但是,怎么样在实践中把一个经济文化落后、人口众多并且面对着巨大国际压力的东方大国,转变为一个经济、政治、文化都现代化的国家,还要靠中国人特别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采取扎扎实实的行动。于是,在长期的实践探索和政策调整过程中,中国人形成了到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蓝图。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后百年“中国梦”。 (一)中国工业化的准备和起步 新中国

5、成立后,为了治理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和社会环境,同时完成 _等 _革命的任务,中国人在1949?1952年用3年时间恢复国民经济,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当年的许多做法,现在已经成为历史,但是中国人一谈起这些历史,眼眸中仍然闪耀着激动的目光。比如 _前,中国物价飞涨,货币贬值,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新中国成立后,一年之内,就抑制了通货膨胀,稳定了市场,保障了民生。又比如 _前,中国农村的土地集中在少数地主和富农手中,绝大多数农民没有土地,或只有很少的土地,成为被地主、富农奴役和剥削的对象。新中国成立后,立即开始 _,成亿农民分到了土地,以后又走上了互助合作的道路,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

6、。再比如 _前,中国社会中处于最底层的妇女,因为新中国颁布了婚姻法而获得了自由恋爱、自主婚姻的权利,男女平等成为觉醒了的中 _新理念。诸如此类变化,说明中国人开始脚踏实地地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为了有序地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赶上世界上的工业化国家,中国共产党在1952年底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希望从1953年起,通过三个五年计划的努力,即通过15年的努力,实现工业化,并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一个通过社会革命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路线。可以说,这是中国人为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描绘的第一个蓝图。 这个蓝图产生的激励作用,是许多人包括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都想不到的。大量的

7、历史资料证明,两个热潮在中华大地涌动:一个是经济建设的热潮,156项重大工程破土动工,中国人开始脚踏实地地向工业化目标挺进;另一个是社会主义改造热潮,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相互促进,中国人满腔热情地向社会主义目标前进。 (二)毛泽东分两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中国梦” 1956年,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提前完成,中国人民敲锣打鼓,欢庆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此时,中国工业化的任务还在进行中,尚未完成。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思想。1954年9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人民 _第一次会议上,毛泽东主席提出,要“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

8、、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国家”。周恩来总理解释说:“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在我国提前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在1957年2月毛泽东主席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关于中央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中,提出要把中国建成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 _。后来毛泽东又说: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这样,就提出了著名的“四个现代化”的思想。19

9、61年这一目标被写进了党的文件。到1964年底至1965年初召开的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正式成为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周恩来总理宣布:我们要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按照当年的设想,中国要实现这样的“四个现代化”,必须分步推进、逐步实现。在1963年9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根据毛泽东主席 _,提出了分两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设想,即: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我国工业大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使我国工业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农业

10、、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1964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宣布了这一设想。到1975年1月召开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时,周恩来总理重申了这一分两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设想,同时把第二步设想实现的时间确定为“在本世纪内”,即20世纪内。 也就是说,中国人设想从 _起,到2000年,用50年时间,实现“四个现代化”。这就是当年的“中国梦”。 (三)邓小平分三步实现现代化的“中国梦” 毛泽东提出、周恩来宣布的为“四个现代化”而奋斗的“中国梦”,因为“文化大革命”等原因被中断而耽误了。 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 _。这次全会果断地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由 _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11、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也就是说,从那时开始,中国人民重新做起了以工业化和现代化为目标的“中国梦”。 所不同的是,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折腾,中国人更务实了,提出要实现这一梦想,至少要到2050年。即从 _算起,经过100年的奋斗,到2050年才能基本实现现代化。提出这一务实设想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在中共十一届 _确定工作重点转移以后,全党全国人民扬起了向现代化挺进的风帆,群情振奋。但是,一生求实稳健的邓小平在思考一个问题:中国到什么时候才能实现现代化?毛泽东提出、周恩来宣布的“在本世纪内”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能否达到?他为此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和研究,包括到国外考察现代化的经验。

12、最后,他决定把实现现代化的预期目标推后到21世纪中叶,分阶段实现 _。 1979年3月21日,邓小平在会见英中文化协会执委会代表团时首次说出了他的新思考。他说:“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现在我们的技术水平还是你们50年代的水平。如果本世纪末能达到你们70年代的水平,那就很了不起。就是达到这个水平,也还要做许多努力。”邓小平提出这个“新说法”的背景,就是当年他刚从美国、日本访问归来,亲眼目睹了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水平,这促使他对党提出的在20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进行了慎重的再认识。 随后,在3月21?23日中央 _召开

13、的讨论1979年计划和国民经济调整问题的会议上,他对中央决策者们说:“我同外国人谈话,用了一个新名词:中国式的现代化。到本世纪末,我们大概只能达到发达国家70年代的水平,人均收入不可能很高。”经过决策者们讨论,邓小平决定向全党全国人民正式公布这一新构想。 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出席了 _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议。就在这个会议上,他宣布:“要在本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把我国建成一个社会主义强国,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为什么要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呢?他认

14、为,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是必须看到的:一个是底子薄;第二条是人口多,耕地少。他强调:“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比方说,现代化的生产只需要较少的人就够了,而我们人口这样多,怎样两方面兼顾?不统筹兼顾,我们就会长期面对着一个就业不充分的 _。” 那么,什么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呢?1979年10月4日,在中共省、市、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座谈会上,邓小平说:“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特别是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来说不会很高。”“我们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能不能达到人均上千美元?前一时期我讲了一个意见

15、,等到人均达到1000美元的时候,我们的日子可能就比较好过了。”到年底,即12月6日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邓小平用“小康”、“小康之家”这样的提法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他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只是一个小康的国家。” 邓小平的设想是,以1980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50美元为基数,用10年时间翻一番,到1990年达到500美元;再用10年时间再翻一番,到20世纪末达到1000美元。这就是他提出的“分两步走”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入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后来他又把人均1000美元的指标调整到人均800美元。这一设想用通常的话来说,叫做“翻两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