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5教学教案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2568529 上传时间:2020-08-21 格式:PPT 页数:134 大小:3.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章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5教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第3章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5教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第3章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5教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4页
第3章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5教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4页
第3章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5教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章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5教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5教学教案(1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区域经济学,第三章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第三章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第一节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关系 第二节 经济增长理论 第三节 经济发展理论 第四节 经济增长与发展阶段 第五节 经济增长与发展模式 第六节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波动,第一节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关系,区域经济增长 定义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总量的不断增加,即以货币形式表示的国民生产总值的不断增加的过程。,区域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发展 定义 指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不断优化和高度化的演进过程。,第一节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关系,区域经济增长 区域经

2、济发展 定义 特性 多重含义 区域经济发展在强调经济规模扩大的工程中,更强调科学技术进步和组织管理水平提高带来的经济效率提高 发展是一个多层次的变动过程 发展是一个长期变动过程。 发展不仅代表人类的进步过程,还包括了人类采取的行动和行动结果,第一节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关系,区域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发展 增长与发展的关系,第一节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关系,互动关系,包容关系,第二节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一、哈罗德多马模型,即:经济增长是边际储蓄 倾向和资本-产出比的函数,gw表示均衡经济增长率, gw=Y/Y S表示储蓄倾向(平均储蓄率S/Y) K表示资本-产出比率(I/ Y) 为资本生产率( Y/I

3、),第二节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一、哈罗德多马模型 哈罗德多马模型说明:投资具有双重性 国民收入增加是投资增量的函数 经济是在长期的、动态的过程中增长的 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 G=S/k 经济中短期波动的原因 GGW 经济中长期波动的原因 GWGN 长期实现最理想均衡增长的充分条件是: G=GW=GN,第二节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二、索洛米德模型,强调了资本和劳动具有相互替代性 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通过提高资本劳动比,降低资本的收入,以刺激劳动增加,实现充分就业 提出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观点 新古典理论在区域经济应用中的局限性,三、新剑桥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模型,在上式中,G是产出的增长率

4、,C是资本-产出比率,S是储蓄率,P/Y是利润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S(p)是利润收入者的储蓄倾向,W/Y是工资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S(w)是工资收入者的储蓄倾向 由于国民收入分为利润和工资两部分,所以P/Y+W/Y=1。 一般假设利润收入者的储蓄倾向大于工资收入者的储蓄倾向,即S(p)S(w),而且S(p)和S(w)这二者都是既定的。,第二节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G=S/C=(P/Y*S(p)+W/Y*S(w))/C,三、新剑桥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模型,1、经济增长率取决于资本产出比率和收入分配的差异 2、当gw gn,增加利润份额,减少工资份额可以提高储蓄率,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3、当gw

5、 gn,减少利润份额,增加工资份额可以减少储蓄率,减缓区域经济衰退,第二节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四、区域输出基础模型 杜森伯利和诺斯 区域总收入:YR=Yx+Yl 其中:Yl=Yx1/(1-C+q)-1 YR=Yx+Yx1/(1-C+q)-1=Yx /(1-C+q) Yl本地部门的收入 Yx输出收入 c边际消费率 q边际进口率 即边际消费率越大和边际进口率越小,乘数效应就越大,第二节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五、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模型 第一部分:总量增长等于各区域增长之和 Q=qi Gv=(ai*Gvi) ai=qi/Q 对于qi和Gvi较大的区域要重点扶持。 第二部分:区域经济增长是由要素投入增长和

6、全要素生产率决定的 Gvi=Gai+kiGki+liGli 考虑规模收益时 Gvi=Ga+(kGk+lGl) 区域经济增长就表现在产业部门的发展和聚集上。,第二节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一、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 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循环积累因果关系”和“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核心区”与“边缘区”理论 赫希曼(A.Hirschman)的观点 约翰.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n)的观点 增长极理论 倒U型学说,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一、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 概念:均衡发展是指在整个工业或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同时大规模投资,使工业或国民经济各部门按同一比

7、率或不同比率全面发展,以此摆脱贫困落后面貌,实现工业化或经济发展。,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一、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 概念 基本理论 贫困的恶性循环,人均收入水平低,资本供给角度,资本短缺,储蓄(积累)不足,劳动生产率低,经济增长慢,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一、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 概念 基本理论 贫困的恶性循环,市场狭小,资本需求角度,资本的有效需求不足,劳动生产率低,经济增长缓慢,市场购买力低,人均收入低,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一、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 概念 基本理论 贫困的恶性循环 工业化是摆脱落后的关键 供给和需求具有不可分性 数量有限的个人投资无法打破该循环 依据需求弹性和收

8、入弹性确定投资比例 均衡发展理论的基本依据投资外部正效应的存在,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一、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 工业化方案(三种) 对消费品工业进行大规模全面投资 对消费品工业和基础设施部门进行大规模全面投资 大推进方案 均衡发展理论的不足 资金来源 外部正效应下降 市场机制强化非均衡发展 该理论的优点 中国的应用,一、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 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循环积累因果关系”和“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核心区”与“边缘区”理论 赫希曼(A.Hirschman)的观点 约翰.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n)的观点 增长极理论 倒U型学说,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第三节

9、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一、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 二、非均衡发展理论 非均衡发展是指在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依据各地区发展条件和动力差异,充分发挥重点部门和地区作用,使之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的核心。以此摆脱贫困落后面貌,实现工业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一、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 二、非均衡发展理论 1、“循环积累因果关系”和“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缪尔达尔(G.Mydral) 循环积累过程:初始变化次级强化上升或下降 发展中国家的循环积累,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发展中国家的循环积累,人均收入低,低产出,增长停滞、衰退,劳动生产率低,贫困和营养不良,文化和教育

10、落后,人口质量下降,劳动力素质低,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一、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 二、非均衡发展理论 1、“循环积累因果关系”和“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缪尔达尔(G.Mydral) 循环积累过程:初始变化次级强化上升或下降 发展中国家的循环积累 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集聚经济效应 发达地区持续增长,Backwash effect,资本、劳动、贸易、资源进一步向发达地区聚集 (发达地区较高收益率),Spread effect,资本、技术 流向落后地区 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一、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 二、非均衡发展理论 1、

11、“循环积累因果关系”和“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卡尔多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模型,产出增长率上升,生产率上升,效率工资下降,区域竞争优势上升,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一、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 二、非均衡发展理论 1、“循环积累因果关系”和“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卡尔多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模型,区域出口 需求增长,区域价格 水平下降,区域产出增加,区域生产率提高,区域竞争力上升,世界收入增长率上升,世界收入增长率上升诱发累积增长过程,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二、非均衡发展理论 2、“核心区”与“边缘区”理论 赫希曼(A.Hirschman)的观点 经济发展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部门和地方 投资一旦出现在某区

12、,形成较高水平的核心区,其他区域成为边缘区 核心区与边缘区存在着两种不同方向的作用:,极化效应作用,涓滴效应作用,结论:所以核心区与边缘区差距扩大,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二、非均衡发展理论 2、“核心区”与“边缘区”理论 赫希曼(A.Hirschman)的观点 约翰.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n)的观点 发展起源于创新 核心区是创新变革的主要中心 6种效应强化核心区的地位: 支配效应、信息效应、心理效应、现代化效应、连锁效应、生产效应 核心区在空间系统中呈网络分布 核心区的作用,产生 革新,类型,类型,类型,类型,核心,核心,核心,核心,类型,类型,类型,类型,革新扩散二,投资一

13、,经济,活动,扩散、决策、移民、投资,经济,经济,边缘,边缘,边缘,边缘,社会,社会,活动,聚落,文化,权利,权利,关系,关系,聚落,革新扩散一,投资二,移民二,移民一,决策一,决策二,扩散、决策、移民、投资,经济空间组织,现代化空间组织,佛里德曼结节区域的核心-边缘模式,上海的棚户区,民工房,二、非均衡发展理论 3、增长极理论 理论的提出:配鲁( Francois Perroux ,1950) 基本观点 增长极是指经济空间中在一定时期内起支配和推动作用的经济部门。 三种效应: 支配效应支配产业(活动单元active unit)对其他产业的支配作用和地位。 连锁效应支配产业发展(创新)对相关产

14、业的带动作用(通过前后向关联关系)。 乘数效应连锁产生的更广泛地带动、推动作用。,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二、非均衡发展理论 3、增长极理论 理论的提出:配鲁( Francois Perroux ,1950) 基本观点 增长极理论的发展与完善 JR布德维尔(Boudeville)的贡献:增长极是主导产业、推动型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聚集体以及该聚集体所在的地理空间。 三种类型: 增长极是相互关联的主导产业的空间集聚 增长极是推动型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空间集聚 增长极是一个带动周边腹地经济增长的城市中心,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二、非均衡发展理论 3、增长极理论 理论的提出:配鲁( Francois

15、 Perroux ,1950) 增长极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布德维尔 三种类型 两种作用 极化效应指伴随主导产业或推动型产业在一定地域形成,从而使其它产业在周围地域集中的现象,也是各种生产要素向增长极集中的过程。 扩散效应表现为经济要素从核心区向外围扩散、延伸,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扩散的原因 A:极化中心的带动和促进作用 B:极化中心的经济外溢作用 C:政府的调节,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二、非均衡发展理论 3、增长极理论 理论的提出:配鲁( Francois Perroux ,1950) 增长极理论的发展与完善 增长极理论有着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增长极理论有着广泛的适应性 有利于发挥

16、政府的作用,弥补市场的不足 增长极理论在实践中的成功事例很多 “都市圈”模式也是该理论的应用 增长极发展模式也有其局限性,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二、非均衡发展理论 3、增长极理论 理论的提出:配鲁( Francois Perroux ,1950) 增长极理论的发展与完善 增长极理论有着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增长极发展模式也有其局限性 在增长极上配置的产业与当地原有产业之间的关联关系,要具有一定的根植性; 当地市场的有效需求和潜在需求,以及市场的开发能力; 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区域基础设施水平、产业链、城镇体系等水平要高,较完善; 增长极发展理论的运用不可能解决就业问题。,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二、非均衡发展理论 4、区域经济发展的长期规律倒U型学说 JG威廉姆逊(Williamson)的理论,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二、非均衡发展理论 4、区域经济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