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货币与货币流通教学提纲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2567533 上传时间:2020-08-20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3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章货币与货币流通教学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1章货币与货币流通教学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1章货币与货币流通教学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1章货币与货币流通教学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1章货币与货币流通教学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章货币与货币流通教学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货币与货币流通教学提纲(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货币银行学,中央财经大学教授 李健,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货币的出现 货币的出现与货币形式的演进 货 货币形式的演进 币 与 货币的基本功能 货 货币的功能与作用 币 货币的作用 流 通 当代信用货币的层次划分 当代信用货币的层次划分 与计量 货币的计量,若干基本概念的识记,一般等价物(Universal equivalent): 从商品界分离出来专门充当其他商品统一的价值表现材料的特殊商品. 一般等价物是交换发展的结果. 一般等价物只有固定在某一商品上时才转化为货币.,若干基本概念的识记,铸币(coins): 由国家准许铸造的合乎规定重量和成色并具有一定形状的金属货币. 世界最早的金属铸币

2、是中国春秋初期约公元前800年的布币,刀币,铜贝. 铸币的发展有一个从足值到不足值铸币的过程.,若干基本概念的识记,纸制货币(paper money): 流通中用纸制作的货币符号. 纸制货币产生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纸制货币的历史发展. 纸币流通规律:纸币发行量决定于流通中所必须的货币金属量. 单位纸币代表 流通中所必须的货币金属量 的货币金属量 =- 流通中的纸币总量,若干基本概念的识记,银行券(bank notes): 银行发行的信用工具. 银行券的作用. 银行券最早出现于12世纪,经历了由完全兑现 不完全兑现 完全不兑现的发展历程. 银行券的发行经历了一个由分散发行到由中央银行集中统一

3、发行的过程.,若干基本概念的识记,信用货币(credit money): 以信用活动为基础产生的,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信用工具.主要以银行券、汇票、支票、存款货币等形式存在. 信用货币以信用活动为基础,直接产生于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中. 信用货币的特点:货币本体几乎没有价值;是作为代表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是凭发行人的信用流通. 信用货币的意义:便利了商品交换;节约了流通费用;克服了币材供应与交换发展的矛盾,并成为利用银行创造购买力以推动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使货币与信用融为一体,促进了金融范畴的形成与发展.,若干基本概念的识记,现金(cash),亦称通货(currency): 指由政府授权发行的不兑

4、现的银行券和辅币,是一国的法偿货币. 存款货币(deposit money): 在存款货币银行帐户上可使用支票随时提取现金或支付的活期存款. 电子货币(electronic currency): 存储于银行电子计算机系统内可利用银行卡随时提取现金或支付的存款货币.,按币材划分的货币种类,实物货币 商品货币 货 金属货币(铜、银、金) 币 纸币、银行券(现金) 信用货币 存款货币 电子货币,若干基本概念的识记,货币供给层次(strata of money supply)-现代信用货币的供给按不同统计口径划分的若干层次. 各国一般以流动性为依据,以存款及其信用工具转化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为标准

5、,对货币供给进行层次划分.,若干基本概念的识记,准货币(quasi-money)-又叫亚货币或近似货币,是一种以货币计值,虽不能直接用于流通但可以随时转换成通货的资产. 准货币主要由银行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流通工具等构成. 准货币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但因可随时转化为现实的货币,故对货币流通有很大影响,是一种潜在货币.,需要重点把握和理解的几个问题,(一)怎样把握货币起源的各种学说? 古今中外有各种关于货币起源的学说.由于这些学说采用存在的考察法,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因停留在对现象的解释上,局限性较大. 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采用历史的和

6、逻辑的方法,创立了科学的货币起源说.,(二)为什么说货币是价值形态和商品生产、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逻辑的线索:商品及其价值二重性与货币产生的关系: 商品定义与产生的原因;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货币成为商品价值的外在表现. 历史的线索:交换发展过程浓缩为价值形态的演化过程: 简单价值形态扩大价值形态一般价值 形态货币形态. 思考:货币与商品交换的依存关系; 货币与商品世界的对应均衡关系.,(三)如何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理解货币形式的发展?,随着商品流通的扩大和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货币形式经历了从低级向高级不断演化的过程: 从一般等价物转化为货币形式后,出现一个漫长的实物货币占主导的

7、时期; 从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形式的转化(公元前1500年左右); 从金属货币向信用货币形式转化(20世纪30年代后).,1993-2002年中国货币形式结构图,(四)如何理解货币的本质?,对于货币本质的认识,东西方有各种学说,分歧较大. 从货币的起源和逻辑分析的角度来把握本质是最重要的: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理解: 货币首先是一种商品,具有商品的共性; 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一切商品价值的表现材料,具有与其他商品直接相交换的能力; 货币外在形式的变化不改变货币的本质,也不改变货币与商品的对立均衡关系.,(五)如何认识货币的职能?,货币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 货币职能有多种概

8、括,如交换媒介、核算单位、贮藏手段等三个;也有概括为交换媒介、延期支付的标准、核算单位、价值贮藏等四个.马克思将金属货币(金)的职能概括为: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五个.,(六)价值尺度职能有何特点与作用?,用以衡量和表现所有商品和劳务价值时,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特点:只需要观念或想象中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作用:为各种商品和劳务定价: 货币单位:以货币表示的价值计量单位. 价格:以货币单位表示的价值,即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格的内在决定因素是价值,而外在的决定因素为供求,市场上的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的倒数是货币购买力,价格指数与货币购买力成反比

9、.,(七)流通手段职能有何特点与作用?,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发挥流通手段职能. 特点: 必须使用现实的货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货币需求:流通中需要多少货币取决于3个要素:价格(P) 、 待出售的商品数量(Q) 、货币流通速度(V).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M=PQ/V;在信用货币制度下:PQMV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在交换中转瞬即逝。 人们注意的是货币的购买力,只要有购买力,符号票券也能作货币。纸币、信用货币因此而产生。 作用:两重性: 克服了物物交换的困难,促进商品流通与市场的扩大; 将交换过程分离为买卖两个环节,出现买卖脱节、供求失衡的可能性。,(八)如何看待贮藏手段职能的发展与作

10、用?,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时发挥贮藏手段职能. 原因: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贮藏货币等于贮藏社会财富; 货币具有与一切商品直接相交换的能力,可随时购买商品。 目的:贮藏财富,为购买或支付作准备;为投资积累资本;为预防 不测之需或其他目的。 发展:形态变化: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 方式变化:个人窖藏请人代管存入银行 用途变化:单纯致富积累资本,提高消费 作用:金属货币制度下可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 信用货币制度下形成部分储蓄,影响即期购买力。,(九)如何看待支付手段职能的发展与作用?,货币在偿还债务或作单方面支付时发挥支付手段职能。 特点:没有

11、商品(劳务)与之作相向运动,是在信用交易中补足交换过程的独立环节。 发展:扩展到商品流通以外的各个领域:纯粹的货币借贷、财政收支、信贷收支、工资和其他劳务收支等。 使货币收支在时间上、数量上不一致; 改变了一定时期的货币流通量。 作用积极的:支付抵消,节约流通费用;通过非现金结算, 加速资金周转;促进资金集中与有效利用。 消极的:使买卖环节进一步脱节,加大供求失衡的可能性; 形成经济主体的债务链条,出现债务危机的可能性; 出现财政超分配和信用膨胀的可能性。,(十)为什么要划分货币供给层次?,现实经济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货币,需要将它们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使货币供给的计量有科学的口径。 处于不同层次的货币,货币性不同。 由于不同层次的货币供给形成机制不同,特性不同,调控方式也不同,因此划分货币供给层次有利于有效地管理和调控货币供应量。,(十一)各国货币层次的划分有何异同?,各国划分货币层次的共同依据是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各国具体货币层次的划分均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进行。 我国货币层次3个口径的划分。 M0=流通中现金 M1=M0+活期存款 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其他存款),1994-2002年中国各层次货币供给统计单位:亿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