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浙江省杭州市2016级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及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2403778 上传时间:2020-08-19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665.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浙江省杭州市2016级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9届浙江省杭州市2016级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届浙江省杭州市2016级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及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浙江省杭州市2016级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及解析(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 届杭州市 2016 级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生物试卷 祝考试顺利 一、选择题 1. 下列化合物中不含N元素的是 A. 胞嘧啶 B. ATP C. RuBP D. DNA 【答案】 C 【解析】 【分析】 糖类的组成元素是C 、H、O ,脂质的组成元素为C、H、O ,有的含有 N、P,蛋白质 的组成元素为 C、H、O 、N,有的含有 S、P,核酸、 ATP 、磷脂的组成元素均为C 、 H 、O 、N 、P。 【详解】胞嘧啶是含氮的碱基,含有N元素,A不符合题意; ATP的组成元素为 C、 H 、O 、N 、P,含有 N元素,B 不符合题意; RuBP是核酮糖二磷酸,由C 、H 、

2、O 、P 构成,不含 N元素, C符合题意; DNA的元素组成为 C、H、O 、N、P,D不符合题 意。 故选 C 。 2. 下列物质中,在饥饿情况下不会出现在人体的内环境中的是 A. 氧气 B. 胰岛素 C. 胆固醇 D. 肝糖元 【答案】 D 【解析】 【分析】 1、血浆、淋巴、组织液构成人体内环境,也叫细胞外液。 2、内环境的成分: 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 白、甘油、脂肪酸等。 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 细胞代谢产物: CO2、水分、尿素等。 【详解】氧气由血红蛋白运输,在氧分压低的地方释放,经由血浆、组织液进入 组织细

3、胞,可存在于内环境中,A 不符合题意 ; 胰岛素是胰岛 B 细胞分泌的能发挥 调节作用的激素,随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能存在于内环境中,B不符合题意;胆 固醇可存在于血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C不符合题意;糖原在骨骼肌细胞及 肝脏细胞中合成并储存,一般不会出现在内环境,D符合题意。 故选 D 。 3. 有关 ATP和 ADP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体内的 ATP含量很多,从而保证了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 B. ADP 分子中戊糖是脱氧核糖 C. 反应释放能量可以用于吸能反应 D. 反应所需能量只能来自细胞呼吸 【答案】 C 【解析】 【分析】 ATP既是贮能物质,又是供能物质,因其中

4、的高能磷酸键中储存有大量能量,水解 时又释放出大量能量; ATP在活细胞中的含量很少, 因 ATP与 ADP可迅速相互转化; 细胞内 ATP与 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普遍存在于生物界中,是生物界的 共性;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分解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详解】生物体内的ATP含量很少,可通过 ATP与 ADP的相互转化迅速形成, A错 误;ADP分子中五碳糖是核糖, B错误; ATP为直接能源物质,水解释放的能量可 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 C正确;反应所需能量可来自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 D错误。 故选 C 。 【点睛】本题考查了ATP的作用和意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5、掌握吸能反应一般与 ATP的分解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4. 下列关于人体厌氧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氢和氧反应生成水 B. 两个阶段都在细胞溶胶中进行 C. 只有第二阶段可以生成ATP D. 葡萄糖分解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答案】 B 【解析】 【分析】 人体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 (1)有氧呼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 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2C3H4O3(丙酮酸) +4H+ 少量能量 (2ATP ) 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反应式: 2C3H4O3(丙酮酸) +6H2O20H+6CO2+少量能量(2ATP ) 第三

6、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 的。 反应式: 24H+6O212H2O+ 大量能量( 34ATP ) (2)无氧呼吸的二阶段: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 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2C3H4O3(丙酮酸) +4H+ 少量能量 (2ATP ) 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 反应式: 2C3H4O3(丙酮酸) +4H2C3H6O3(乳酸) 【详解】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不产生水,A错误;根据分析内容可知,无氧呼吸的两 个阶段均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B正确;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还原氢,C错 误;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只有乳酸,D错误。 故选 B。 5. 遗传信

7、息表达的过程中, mRNA 的三个碱基是 UAC ,则 DNA 编码链上对应的三个 碱基是 A. ATG B. TAC C. TUC D. AUG 【答案】 B 【解析】 【分析】 DNA 的模板链能与 mRNA 上的碱基互补配对。 遗传密码:又称密码子,是指mRNA 上能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反密码子:是指 tRNA的一端的三个相邻的碱基,能专一地与mRNA 上的特定的 3 个碱基(即密码子)配对。 【详解】信使 RNA 的三个碱基是 UAC ,而 mRNA 是以 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 形成的,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转录该信使RNA 的一条 DNA 模板链上对应的三 个碱

8、基是 ATG ,其编码链与 RNA的模板链之间互补配对,故编码链的碱基为TAC , 综上分析, B正确, ACD 错误。 故选 B。 6. 关于右图所示的生理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图涉及的碱基配对方式是A-U、G-C 、T-A、C-G 、U-A B. 该图表示的生理过程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C. 该图表示原核生物中边解旋边转录的特点 D. 该图所示的生理过程还需要解旋酶、合成蛋白质的酶、DNA 聚合酶等 【答案】 A 【解析】 由转录碱基互补配对可知,A-U、G-C 、T-A、C-G ,但 DNA 没有 U,A错误;图示为 原核细胞中的生理过程,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B错误;该图

9、表示边解旋边转录的 特点, C正确;图示为转录和翻译过程,不是DNA 复制过程,不需要DNA 聚合酶, D错误。 7. 下列关于艾滋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艾滋病毒侵入细胞后,主要依靠体液免疫清除 B. 艾滋病毒主要攻击辅助性T细胞,降低机体免疫能力 C. 艾滋病毒一般不会通过一般的身体接触或空气传播 D.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 【答案】 A 【解析】 【分析】 1、关于“艾滋病”,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艾滋病的中文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 缺陷病毒( HIV) 。 (2)艾滋病的致病原理: HI

10、V 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 淋巴细胞结合,破坏 T 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 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 (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2、侵入到人体内的病毒往往先通过体液免疫过程阻止病毒的散播,再通过细胞免 疫过程予以消灭。 【详解】艾滋病毒侵入细胞后,主要依靠细胞免疫清除,体液免疫只能清除内环 境中的抗原, A错误;艾滋病毒主要攻击辅助性T细胞, T细胞既可以参与体液免 疫又可以参与细胞免疫,故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会降低机体免疫能力,B正确;艾滋 病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一般不会通过一般的

11、身 体接触或空气传播, C 正确;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一种 严重的传染性疾病, D正确。 故选 A。 8. 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细胞的衰老和细胞的凋亡都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 B. 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细胞的全能性越强 C. 癌细胞容易转移是因为细胞表面的粘连蛋白很少或缺失 D. 同一个体细胞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细胞中的mRNA 的多样性 【答案】 B 【解析】 细胞的衰老和细胞凋亡都与相关的蛋白质有关,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相关, A正确; 细胞分化程度越高,细胞的全能性越低。B错误;癌细胞容易转移是因为糖蛋白减 少。C正确;同一个体细

12、胞中的DNA 都相同,不同的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也 就是 mRNA 不同。 D正确。 【名师点睛】细胞凋亡、衰老、癌变、坏死的区别 项目细胞凋亡细胞衰老细胞癌变细胞坏死 与基因的关系受基因控制可能有关基因突变不受基因控制 细胞膜的变化内陷皱缩 糖蛋白 减少 破裂 形态变化破裂细胞萎缩呈球形 外形不规则变 化 影响因素 受基因严格 的控制 内、 外因共同 作用 物理、化学、 病毒等致癌 因子 电、热、冷、机 械等各种不利 因素 对机体的 影响 对机体 有利 对机体 有利 对机体 有害 对机体 有害 9. 以抗螟非糯性水稻( GGHH)与不抗螟糯性水稻( gghh)为亲本杂交得 F1,F1自

13、交得 F2,F2 的性状分离比为9 : 3 : 3 : 1。则 F1 中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关系是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图中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 律,自交后代不会出现9:3:3:1 的性状分离比, A 错误;图中等位基因位于同 一条染色体上,不存在该种情况,B错误;图中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 上,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自交后代会出现9:3:3:1 的性状分离 比,C正确;图中 G和 H、g 和 h 为非等位基因,不会出现在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 上,D错误。 10. 甲、乙、丙分别表示真核细胞核基因传

14、递与表达的相关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A. 甲、乙、丙过程需要的原料不同 B. 乙、丙过程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 C. 丙过程涉及到三种RNA D. 丙过程进行的方向是从左向右 【答案】 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其中甲以DNA分子的 两条链为模板分别合成子链,应为DNA分子的复制过程,乙以基因的一条链为模 板合成子链,应为转录过程;丙以mRNA 为模板合成肽链,应为翻译过程。 【详解】甲是DNA复制,原料是脱氧核苷酸;乙是转录,原料是核糖核苷酸;丙 是翻译,原料是氨基酸, A正确;乙转录是 DNA 和 RNA 之间的碱基配对( A与 U配

15、 对,T与 A配对, G与 C配对) ,丙翻译过程是 RNA 和 RNA 之间的碱基配对( A与 U 配对,G与 C配对) ,B错误;丙过程合成物质是多肽,该过程需要3 种 RNA (信使 RNA 、核糖体 RNA 、转运 RNA )参与, C正确;观察图丙中合成的多肽链,可推知翻 译是沿 mRNA 从左向右进行的, D正确。 故选 B。 11. 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A. 此实验证明了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 可分别用含 32P和35S标记的完全培养基培养 T2噬菌体 C. 用同位素 32P标记的一组实验中,放射性主要分布

16、在试管的上清液中 D. 细菌裂解释放的噬菌体中,可检测到 32P标记的 DNA ,但检测不到35S标记的蛋 白质 【答案】 D 【解析】 【分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 )合成(控制者:噬菌体 的 DNA ;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 分别用 35S 或32P 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 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结 论: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由于噬菌体的成分只有DNA 和蛋白质,没有 RNA ,所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 实验能说明 DNA 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A错误;噬菌体是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完全培养基中直接培养,所以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 用含 32P和35S的培养基分别培养细菌,然后再分别用含32P和35S细菌的培养基培 养噬菌体,B错误;由于检测放射性时无法检测是 32P还是35S发出的,所以如用32P、 35S 共同标记一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