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冲刺专用练习实验探究和设计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2153691 上传时间:2020-08-17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23.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冲刺专用练习实验探究和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考化学冲刺专用练习实验探究和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冲刺专用练习实验探究和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冲刺专用练习实验探究和设计(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探究和设计 一、选择题 1我们在打开饮料瓶时可看到瓶口冒出大量泡沫,哪冒出的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呢?有同 学提出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猜想假设B设计实验C收集证据D得出结论 2下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 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 B实验时红磷常常要过量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为了避免意外,在引燃红磷后应缓缓伸入集气瓶中 3李明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就 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建立假

2、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作出结论 4. 实验桌上有一包黑色粉末,为验证该粉末是否为铁粉,有同学提出将磁铁放在黑色粉末上 方。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猜想假设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D得出结论 5如图所示,等体积的甲、乙两集气瓶内充满空气,燃烧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红磷和硫粉, 点燃使它们充分反应,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出现的现象是() 来源:学科网ZXXK A甲瓶中有水流入,乙瓶没有水流入 B甲瓶没有水流入,乙瓶中有水流入 C甲、乙两瓶均有水流入 D甲、乙两瓶均无水流入 6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 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一下”,就

3、“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 于科学探究中的() A假设B实验C观察D做出结论 7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中,其中有一操作如下图,则该 操作说明该气体是() A极易溶于水B不易溶于水 C易溶于水D与气体是否溶于水无关 8实验桌上有一包黑色粉末,为验证该粉末是否为铁粉。小明将磁铁放在黑色粉末上方, 发现有黑色粉末被吸起来。就“将磁铁放在黑色粉末上方”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假设B实验C观察D做 出结论 9 根据维生素C能够使淀粉 - 碘溶液蓝色褪去的原理,应用下图实验可以测定果汁中维生 素 C含量的多少。要得出正确的结论,实验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控制的条件

4、是() A烧杯中溶液的体积B两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 C烧杯中淀粉 - 碘溶液的浓度D胶头滴管滴出果汁的滴数 10. 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 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引一下”。“拿磁铁来吸引一下”属于科学探究 中的() A 提出假设B交流评价C设计实验D作出结论 二、填空题 11我们通过对“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探究,可得出的结论是 (1)呼出气体中所含的氧气比人体吸入空气中的氧气_ ; (2)呼出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比人体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_ ; (3)人体吸入的空气比呼出的气体所含水蒸气_ ;

5、12. 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组成的 (1)石蜡放入水中, 浮在水面上, 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填“大”或“小”) (2)点燃蜡烛在其燃烧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3)取一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 1 秒后取出,可观察到两端变黑,中间无 明显变化说明火焰的(填“外焰”“内焰”或“焰心”)部分温度最高 13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兴趣小组的同学选用了40mL的 试管作反应容器(如图) 和量程体积足够大且润滑效果很好的针筒注射器,将足量的白磷(其化学性质与红磷相似, 40时就可以燃烧)放入试管后,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并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 燃烧结束后,等到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6、观察现象 (1)正式开始实验前,该兴趣小组同学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从20ml 刻度处推至15ml 处, 然后松开活塞, 观察到活塞返回至20ml 刻度处该操作的 主要目的是。 (2)实验中,在松开弹簧夹前,大试管中可以观察到白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并产 生。 (3)实验后,可以观察到针筒活塞会从原来的20mL刻度处慢慢向左移到约()处 A4mL刻度B8mL刻度C 12mL刻度D 16mL刻度 14. 同学们用下图所示仪器和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B的名称为。 (2)装配KClO3制备 O2的发生装置,上图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写名称);该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7、 (3)图中的微型装置F 可用于实验室制备O2,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该装置在操作上的优点是。G是医用输液观察滴液快慢的滴壶,若用它作微型的O2干燥 装置,则气体应从( 填选“ a”或“ b”) 进入,滴壶中装的试剂是。 (4)利用 H装置来验证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要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够发生反应, 加入试剂的顺序是先加再加,气球的变化是。 三、简答题 15在盐酸除铁锈的实验中,我们常会发现生锈的铁钉表面有一些气泡产生。气泡是怎么产 生的?针对这一问题,同学们提出了有关假设,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时, 观察到放有铁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而另一试管中没有,从而验证了自己的假

8、设是 成立的。 (1)分析上述实验,你认为同学们建立的假设是。 (2)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够严谨,溶液中的水可能会对实验产生影响。于是他们又进 行了对照实验,请你在答题卷的虚线框中用图示的形式将图乙的对照实验补充完整。 (3)还有同学想: 气体会不会是铁锈与水反应产生的?他认为还要补充一个铁锈与水反应 的实验,你觉得有没有必要?。 16. 下面图示为常见气体制备、干燥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根据题目要求, 回答下列问题: (1)欲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 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 。 仪器 A中,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欲用含少量 CO2杂质的一氧化碳气体,测

9、定某氧化铁样品的纯度( 杂质不反应 ) ,所选 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DBC。 给装置 D加热前应该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气体,这样做的原因是: 。 装置 C的作用是。 装置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充分反应后,若D装置减少 2.4 克,则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克。 若通过测量反应前、后B装置的质量变化,来计算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则计算结果 将。( 填“偏小”“偏大”“基本不影响”其中之一) 1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中发现:不仅碱溶液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Na 2CO3溶液也能使 酚酞溶液变红。碱溶液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是因为碱在水溶液中解离出OH ,那么 Na2CO3溶 液中究竟是哪种粒子可以

10、使酚酞溶液变红呢?为此他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3 个实验,请你 和他们一起探究。 (1)实验可以证明 _ 。 (2)实验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_ ;小组内有同学认为实验 没必要做,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_ 。 (3)实验滴入Na2CO3溶液,振荡,酚酞溶液变红,向变红后的溶液中再逐渐滴入过量的 CaCl2溶液,红色逐渐消失,同时还观察到_ 。 由实验、得出结论:CO3 2- 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 (4)小组同学在与老师交流上述结论时,老师说:“其实Na2CO3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也 是由于溶液中存在OH ”。你认为 Na2CO3溶液中存在OH 的原因是 _ 。 六、推断题(题型注释) 18.A 为含三种

11、元素的钠盐,C为相对分子质量为100 的白色不溶物,请填空: A B 无色溶液D C H2O 高温 (1)A_ 、B_ 、C_ 。(填写化学式) (2)D 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_ 。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 (3)D 还可能含有溶质是 _ 。 19某化学小组为测定一瓶失去标签的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分成甲、乙两组,分别用不同 的方法进行测定。 实验设计: 甲组:取纯净碳酸钙粉末5g 于烧杯中,加入20g 该盐酸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 干燥,称量得剩余固体3g。 乙组:取纯净碳酸钙粉末5g 于锥形瓶中,将20g 该盐酸溶液加入分液漏斗,利用测定产生 二氧化碳的体积( 20、标准大气

12、压)计算盐酸浓度。装置示意图如下: 数据处理: (1)请利用甲组数据计算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乙组计算结果略小于甲组。经过多次实验仍得到相同结果(忽略量筒引起的误差), 可能的原因是 _ 20. 同学们对实验“煅烧石灰石”展开深入探究。 资料:石灰石中的杂质高温不分解且不与稀盐酸反应 (1)为证明石灰石已分解,三位同学设计方案如下: 甲同学按图一所示进行实验(煤气灯亦能达到石灰石分解的温度),观察到烧杯内壁 石灰水变浑浊,写出石灰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II 乙同学按图二所示进行试验,观察到B中液体变色,A实验的作用。 III 丙同学取一块质量为12g 的石灰石煅烧,

13、一段时间后发现固体质量减轻22g,证明 石灰石已分解。 IV大家认为甲同学的方案不合理,请分析原因。 (2)为测定石灰石的纯度,丙同学将他刚才煅烧后的固体放入足量稀盐酸中,又产生 22g 气体,结合上述数据计算:丙所取的这块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有同学提出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很明显是设计实验,故选B 考点:科学探究的方法 2D 【解析】 试题分析: A、结合课本相关知识可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 积的 1/5 ,所以 A正确;B、红磷足量,能把氧气全部耗尽,使实验结论精确,所以B正确; C、若装置漏气时,氧气耗尽,空气及时

14、补充,达不到实验的目的,故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 置的气密性所以C正确 D、红磷燃烧的现象应是大量的白烟,燃烧结束后立刻打开弹簧 夹,由于剩余气体膨胀,测量的结果会大于1/5 ,所以D不正确;故选D 考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3C 【解析】 试题分析: 李明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有二氧化 碳,是一个设计实验的过程,在建立假设、收集证据、设计实验、作出结论等基本环节中应 属设计实验的环节A、“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有二氧化碳”这一过 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不是建立假设,故选项错误;B、“可用澄清石灰水 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有二氧化

15、碳”这一过程, 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不是 收集证据,故选项错误;C、“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有二氧化碳”这 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故选项正确;D、“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 出的气体是否含有二氧化碳”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不是作出出论, 故选项错误故选: C 考点:科学探究的环节 4C 【解析】 试题分析: 实验桌上有一包黑色粉末,为验证该粉末是否为铁粉,有同学提出将磁铁放在黑 色粉末上方。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设计实验故选择 C 考点:科学探究的环节 5C 【解析】 试题分析:等体积的甲、乙两集气瓶内充满空气,燃烧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红磷和硫粉,点 燃使它们充分反应,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由于红磷生成的是固体,能造成明显的压强 差,而硫粉生成的是二氧化硫气体,但二氧化硫能溶于水,也会造成明显的压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