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选修3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982905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选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选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选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选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选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选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选修3(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爆发的历史背景(原因),一、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导致帝国主义之间矛盾激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表现有哪些? 为什么会出现不平衡?,想一想:,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走上了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但政治民主化的发展程度不一致,有两种类型:第一类是以英法美为代表,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较为健全;第二类是以俄德日为代表,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较为浓厚。,资本主义政治发展不平衡!,为什么政治发展程度不平衡?,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不同,资本主义发展充分的程度不同,各国人民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强弱不同,反映了 什么问题?,实

2、力和殖民地面积出现倒挂,出现了这 种情况又 会产生什么?,帝国主义 国家争夺殖民地矛盾 会激烈,材料二:英 德 法 美 比 较 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阅读思考:,在20世纪初的欧洲,“每个国家突然之间有了要使自己强大的感情,但都忘记了别的国家也会有同样的情绪;每个国家都想得到更多的财富,每个国家都想从别国得到点什么。”,结合课本思考1:当时欧洲有关国家有哪些利益要求?,阅读思考:,结合课本思考1:当时欧洲有关国家有哪些利益要求?,A 德:,B 法:,C 英:,D 俄:,E 奥匈:,F巴尔干国家:,阅读思考:,结合课本思考:当时欧洲国家有哪些利益要求?,a压制法国,防止复仇,维护欧陆霸主

3、地位。,反对外来奴役,争取独立。,A 德:,B 法:,C 英:,D 俄:,E 奥匈:,F巴尔干国家:,b 重新瓜分世界,夺取世界殖民地。,复仇,夺回欧洲霸权。,维护霸权、殖民地,维持欧陆均势。,争夺巴尔干地区。,视巴尔干地区为其势力范围。,世界市场 、殖民地问题,协约国,同盟国,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2、主要矛盾:英德矛盾(为什么?),英德矛盾激化导致英国外交政策怎样变化?,-矛盾是全方位的,是新老帝国主义国家殖民霸权和海上霸权的争夺,英国放弃“光荣孤立”(势力均衡)政策转为同法、俄结盟,1、什么是“光荣孤立”政策? 指英国不同其它国家订立长期盟约,无需履行固定军事义务束缚自己。,政策转变根本原

4、因:,1904、1907与法、俄两国签订协约,2、英国为什么实行这一外交政策?,1)经济实力雄厚,军事实力强大,是海上霸主; 2)英国是岛国,为免受战争威胁,保证自己安全; 3)英国与欧洲大陆法俄德等国都有矛盾。不愿加入任何一方,3、本质相同:,维护自己的霸主地位和切身利益。,国家利益决定对外政策。,英德矛盾 法德矛盾 俄奥矛盾,从三大矛盾的对立 到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三大矛盾,发展,同盟国: 德意奥 协约国: 英法俄,两大集团,视角二,思考2:列强为共同利益而勾结,又为各自利益而斗争。当时欧洲列强如何为自己谋取最大利益呢?,扩军,结盟,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备战, 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

5、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帕默斯顿(英国首相1784-1865),2、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相互疯狂扩军备战,(1)三国同盟:核心德,(2)三国协约:核心英国,法俄(1892)-对德奥意-开始形成两大集团 英法(1904)-决定性步骤 英俄(1907)- -最终形成,二、具体原因:,问题:20世纪初,欧洲随时可能爆炸的火药桶是哪里?为什么会成为欧洲的火药桶?欧洲列强为什么要向巴尔干扩张势力?又为什么能在巴尔干扩张自己的势力?在巴尔干的争夺最为激烈的是哪些国家?,火药桶:巴尔干半岛。 火药桶原因:欧洲列强列强争夺和插手 扩张原因:战略地位重要;奥斯曼帝国的衰落;民族关系复杂。 国家:俄国和奥匈

6、帝国。,巴尔干火药桶,三、直接原因: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偕夫人到新被奥国吞并的波斯尼亚检阅军事演习,并访问其首府萨拉热窝。这次演习是以塞尔维亚做为假想敌人的,引起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的极大愤怒,他们组织暗杀小组。6月28日皇储车队经过萨拉热窝街头时,19岁的青年普林西普冲出人群射杀了斐迪南夫妇,这就是震惊世界的“萨拉热窝事件”,它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矛盾的根源和实质,结论二,帝国主义国家矛盾实质是争夺殖民地和霸权。,结论一,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发展不平衡 是帝国主义之间矛盾的根源。,事件的偶然,战争的必然,结论三,有人说,一战是一次偶然的灾难,假

7、如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不刺杀奥匈帝国皇储夫妇,一战就不会爆发。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谈谈你的看法。,战争自古有之,人类社会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问题探究:,思考: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 军事领域会 对战争产生怎样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应用于军事领域里,问世的新式武器有:,潜艇、飞机、坦克、远程大炮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应用于军事领域里,新式武器能使战争突破了以往以陆地为主的限制,扩大到海底和空中。新的交通手段和新的通讯工具的出现,扩大了战争的规模。,思考: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 军事领域会 对战争产生怎样的影响 ?,危害:预示战争更残酷,危险,规

8、模可能更大。,传统武器性能提高 新式武器扩展海空 新的交通手段 新的通讯工具,突破战争地域,范围扩大,突破战争方式,手段先进,思考: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2.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形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1.可能条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3.现实条件: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一战爆发的历史背景(含根本原因、具体和直接原因),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相互扩军备战,萨拉热窝事件

9、,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之间矛盾激化 。,一、根本原因:,二、具体原因:,三、直接原因:(导火线),本课小结,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20世纪初世界已经基本上成为一个整体,四、客观条件),大战的爆发: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三条战线,欧战的三条战线是什么?对手分别是谁?,为什么东线、西线是主战线?为什么西线更具有决定意义?,西线交战双方分别是两大集团的核心,实力相对较强。,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分别为英法俄和德奥为主构成,因此英法比与德军作战的西线,俄军与德奥军作战的东线是主战线,1、德国“速战速决”战略的主要制订者是谁?这一战略失败的标志是什么?,施里芬,马恩河战役,

10、2、西线为什么会形成持久战和阵地战局面?,(1)交战双方没有一方具有绝对优势,(2)大杀伤力的武器更有利于防守,(3)军队机动性不强,后勤保障能力不高,3、这种转变更有利于协约国和同盟国的哪一方?为什么?,协约国在面积、人口、资源等方面都远胜于同盟国还占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但兵源分散,装备较差,利于长期作战,1916年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战役?,为什么“凡尔登战役”被称为“绞肉机”?,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交战双方伤亡惨重,凡尔登战役对第一次世界的进程有何影响?为什么具有决定意义?,1917年协约国阵营发生了怎样变化?,美国和中国参战,俄国退出战争,大战初期美国为什么推行中立政策?

11、,1914年8月4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威尔逊总统当天就声明中立。8月19日他又号召美国人民“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同样做到不偏不倚”。其实威尔逊的真正目的是在等待时机,捞取实利。美国驻英大使佩奇在同年10月11日致总统顾问豪斯的信中即预见到,战后“差不多所有欧洲国家都快要破产了。海上将不再有德国。而十年以后,整个世界前途就将会落在我们手中,这是非常难得的机会。”,中立使美国获得实利,那美国为什么要参战呢?,、一战爆发前,美德关系紧张。,(2)美与协约国接近,经济联系加强,(3)直接原因:德实施“无限制潜艇战”,(4)保证借给协约国的巨额贷款能够归还,(5)捞取战利品、夺取霸权,美国参战会给世界大战

12、带来什么变化?,(1)增加了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力量,(2)影响了许多其他“中立”国家加入协约国集团。,(3)使战局朝着有利于协约国方向发展,中国参战(参战前发生过什么事件?),俄国退出战争?,府院之争,标志:布列斯特和约的签定,原因:,(1)腐朽落后的俄国,各种矛盾更为突出,(2)俄国的工业发展落后于西欧,在对德战争中损失惨重,(3)战争的失败激化了人民的不满情绪,引起了革命,同盟国集团怎样崩溃?,原因,战场失利加剧国内危机,概况:,1918.11.11签署停战协定,德国西线进攻 没有成效,协约国军的反攻,德国求和、停战,水兵兵变,柏林工人起义,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1经济实力对比:同盟

13、国的经济实力处于劣势。,2.军事:,3、国内:同盟国内部矛盾尖锐,社会矛盾 不断激化,4、国际: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低估了对手实力 军事战略失误,德国爆发 “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帝制 ,奥匈解体,美、中、日等中立国参战,一战的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依据?),两大集团中的主要列强都是为争夺霸权和奴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权利参战,虽然就局部而言,塞尔维亚、比利时等一些国家所从事的战争具有民族解放和抵御外族侵略的意义,但它们并不能改变战争的总的性质。,一战对人类历史的影响:,1、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零三个月,把世界上30个国家15亿人口都卷入战争中,占当时世界人口

14、的3/4。各国参战士兵达到7350万。战争造成1000万人阵亡,2000万人伤残,其中350万人成为终身残废,经济损失达到了3400多亿美元。 战争引起的饥饿和灾荒,夺走了 2000多万人的生命;战火将村庄化为灰烬,使城镇变成废墟,导致千百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严重的后果!,被摧毁的城市,一战中的小镇,全欧洲的灯火都要灭了,我们这一辈子是看不到它再亮起来了。 1914年英国外交大臣格雷,2、帝国主义列强力量的消长,(1)欧洲的相对衰落,思考:一战后,欧洲相对衰落表现在哪些方面?,经济衰落:交战国经济受到重创,生产力水平远远低于战前。欧洲工业倒退了8年,失去大量

15、海外投资,在世界上的财政金融地位下降,对世界经济控制力不断减弱。,政治危机:一战摧毁了四大帝国;战争后期及战后,欧洲发生一系列革命运动;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对民主、自由、平等观念产生怀疑,充满了幻灭感和危机感。,国际关系: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动摇,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问题:一战后,美国和日本为什么会迅速崛起?,美国: 原因:远离战场,本土未遭战火;参战前利用中立身份向双方提供军火、物质渔利;美国后期参战,(2)美日的迅速崛起,表现:战后美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转向纽约;战后美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原因: 利用欧美列强无

16、暇东顾之际向中国和太平洋地区扩展势力 协约国的大量军事定货。,日本:,表现: 日本在亚太地区的势力范围扩大; 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3、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战争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革命,特别是俄国的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增强了维护和平和正义的力量,鼓舞了人们斗争的勇气和决心,让人们看见了黎明的曙光,并且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思考:为什么呢?,原因:,A、一战期间,列强驱使亚非人民充当炮灰,从事劳役,掠夺财富,激化列强与亚非人民之间的矛盾。,B、帝国主义忙于战争,一定程度上放松了控制,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工业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C、俄国十月革命的鼓舞,、大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1)新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以及生产管理革新。 (2)妇女地位的提高。 (3)促使政府机构改变职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4)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A、社会主义思想影响的扩大 B、和平主义思潮盛极一时 其他,如法西斯势力抬头;军事理论变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