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训练卷A卷解析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1981922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54.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训练卷A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训练卷A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训练卷A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训练卷A卷解析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历史卷(A)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 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第卷卷(选择题)(选择题) 本卷共本卷共 2424 个小题,每小题个小题,每小题 4 4 分,共分,共 4848 分。在

2、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柏拉图说“如果公民大会上讨论的是兴建一个工程或建造一条船,他们只听专家的意见;但 如果讨论的是国家事务,任何人包括木匠、铁匠等也能表达意见,没有人会因为他没有专业知识 而反对他”。公民大会体现了() A民主决策的非理性B民主程序的不完善 C公民意志的充分性D民主制度的健全性 【答案】C 【解析】根据“但如果讨论的是国家事务,任何人包括木匠、铁匠等也能表达意见,没有人会因 为他没有专业知识而反对他”可知,雅典公民不受职业限制,能够通过公民大会充分参政议政,这 表明公民大会体现了公民意志

3、的充分性,故选 C 项;题干反映了雅典公民能根据具体事务的不同听 取不同专业人士的意见,这表明公民大会体现了民主决策的理性原则,排除 A 项;题干没有具体反 映公民大会的民主程序,排除 B 项;题干仅提到了公民大会,不能说明民主制度的健全与否,排除 D 项。 2古代雅典,执政者在阵亡将士的葬礼演说时,往往通过一系列非历史的方法,运用有意的遗漏和 夸张虚构的手段,回顾祖先及父辈经历的辉煌战斗以及取得的赫赫战功,讲述阵亡战士们的英勇 事迹及对死者的哀悼和亲属的抚慰。该项活动旨在() A保护公民个人自由B扩大统治基础 C培育为政者的素养D塑造城邦认同 【答案】D 【解析】据材料“运用有意的遗漏和夸张

4、虚构的手段,回顾祖先及父辈经历的辉煌战斗以及取得 的赫赫战功,讲述阵亡战士们的英勇事迹及对死者的哀悼和亲属的抚慰”分析夸张的描述战士为城 邦做出的贡献有利于教育公民,塑造城邦认同,故选 D 项;据材料“讲述阵亡战士们的英勇事迹” 说明不是公民的人生自由,排除 A 项;据材料“对死者的哀悼和亲属的抚慰”结合所学可知阵亡将 士和亲属都是公民,本就是雅典的统治基础,排除 B 项;材料“运用有意的遗漏和夸张虚构的手段” 说明执政者已经具备为政的素养,排除 C 项。 3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到:“我这部历史著作很可能读起来不引 人入胜,因为书中缺少虚构的故事。但是如果那些想要清楚的

5、了解过去所发生的事件和将来也要 发生类似的事件的人,认为我的著述还有一点益处的话,那么,我就心满意足了”,他的这一理 想() A做到让历史能忠于客观现实B凸显历史探寻社会规律的特征 C避免了历史的悲剧一再重演D使历史著述缺少对读者的吸引 【答案】B 【解析】据材料“想要清楚的了解过去所发生的事件和将来也要发生类似的事件的人,认为我的 著述还有一点益处的话”可知,作者认为历史是要探寻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故选 B 项;材料凸显 历史探寻社会规律的特征,而不是做到让历史能忠于客观现实,排除 A 项;“避免”的说法过于绝 对,排除 C 项;修昔底德强调历史探寻社会规律的特征,“使历史著述缺少对读者的吸

6、引”不符合 材料主旨,排除 D 项。 4 公元前 4 世纪,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等人把雅典民主政治描写为穷人对富人的专政。 该“描写”实质上() A表明雅典公民权得以扩大B雅典社会矛盾日趋激烈 C是对伯利克里改革的批判D指出了直接民主制的弊端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公元前 4 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把雅典民主政治描写为 穷人对富人的专政”,可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认为雅典城邦公民直接参政、议政可能导致多 数人的暴政,故选 D 项;材料说的是古希腊哲学家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认识,并没有提到公民权,排 除 A 项;材料强调直接民主的弊端,并不是社会矛盾,排除 B

7、 项;材料所述现象并非伯利克里改革 导致的,排除 C 项。 5在古代雅典,遴选出的官员在上任之前要由“500 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对其进行资格审查;官 员(包括“500 人议事会”成员)在卸任之时,还要经过述职检查,这时如有公民就其任职行为提 出指控,陪审法庭会依法进行审理。这反映了雅典() A以陪审法庭为政治的核心B实现了对公共权力的监督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 2 C注重维护官员的合法权益D通过分权制衡来防止专制 【答案】B 【解析】材料中“资格审查” “述职检查”可知对于官员及五百人议事会成员是有着监督机制的, 故选 B 项;材料中涉及的公权力机关不仅陪审法庭,排

8、除 A 项;材料中主要述及的是对官员的监督 和监察,强调义务而非权益,排除 C 项;材料中体现的不仅是不同机构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公 民对官员的监督,这不属于分权制衡,排除 D 项。 6伯利克里当政后,废除了雅典执政官诸如财产资格限制等一些限制性因素,通过抽签形式将所有 官职(十将军除外)向所有公民开放,选民中签即视为当选。这一举措() A不利于提高国家管理效能B增加了雅典公民的数量 C导致了雅典官员队伍臃肿D为贫民参政提供了机会 【答案】A 【解析】材料“所有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公民的个人素质影响民主政治,不利于提高国家管 理效能,故选 A 项;材料规定增加城邦公职人员的来源,并未增加公

9、民的数量,排除 B 项;材料规 定增加城邦公职人员的来源,但并没有体现出队伍的臃肿,排除 C 项;伯利克里改革前,贫民只要 属于公民,也可直接参政,材料规定增加了成为雅典执政官的机会,排除 D 项。 7公元前 4 世纪下半叶,有雅典学者说: “每个城邦,不管它是如何的小,都分成了两个敌对部分, 一个是穷人的城邦,一个是富人的城邦。”由此可知,当时雅典() A政治等级正在形成B城邦民主范围扩大 C公民政治面临挑战D阶级斗争不可调和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每个城邦,不管它是如何的小,都分成了两个敌对部分,一个是穷人的城邦, 一个是富人的城邦”可知,该学者认为当时城邦都分裂为穷人和富人,这使

10、得公民难以协调一致, 进而使公民政治面临挑战,故选 C 项;雅典城邦公民等级制从公元前 6 世纪初梭伦改革实行的财产 等级制就已形成,排除 A 项;材料没有体现出城邦民主范围扩大,排除 B 项;材料中的“穷人”和 “富人”都属于公民,是平民与贵族之间的斗争,不是阶级斗争,排除 D 项。 8梭伦规定:除军事职务外,其他的职位通过抽签给予。但又规定:只能从白(自)荐的人们中进行 挑选;中选的人还将接受评判官的审查;而且每个人都有权对不合资格的候选人提出指控。这说 明当时雅典() A限制了公民民主参政权利B意识到抽签选举存在弊端 C保证了职务面前人人平等D努力提高公民的参政素质 【答案】B 【解析】

11、据材料“只能从自荐的人们中进行挑选;中选的人还将接受评判官的审查;而且每个人 都有权对不合资格的候选人提出指控”,可知梭伦意识到了抽签选举的弊端,从而进行了纠正,故 选 B 项;材料“其他职位通过抽签给予”说明几乎所有官职都对公民开放,保证了公民的参政权利, 而不是限制,排除 A 项;据材料“除军事职务外”来看,并非所有的职务人人平等,排除 C 项;材 料涉及的是参政的条件,而没有涉及到公民的素养,排除 D 项。 9伯利克里时期,15%至 20%的公民会有规律地出席公民大会,但在没有现代扩音装置的会场,待 表决的发言实际上不可能被数千人都听见。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雅典民主政治的实施有其特定

12、局限性 B公民大会不是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 C公共职务的开放度在公民中差别明显 D津贴制未能刺激更多的公民参与政治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待表决的发言实际上不可能被数千人都听见”可知,因场地设备等条件的限制, 参加公民大会的表决并不能准确无误地反映所有参会公民的意愿, 说明民主的实施具有特定局限性, 故选 A 项;据所学雅典民主政治的知识可知,公民大会是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排除 B 项;材料 强调的是雅典民主政治实施中的条件限制,并未提及公共职务的开放,无法看出其在公民中的差别, 排除 C 项;津贴制指的是伯利克里执政时期,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不符合 题意,排除 D

13、 项。 10下列资料是古代雅典关于“村社”的有关规定,这些规定() A为雅典民主制奠定基础B反映了小国寡民的特征 C体现了轮番而治的原则D保护了所有人的公民权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凡父母双方均为雅典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在十八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簿中 登记。当他们登记之时,村社成员对他们进行投票”,可知古代雅典村社具有确定公民身份的权力, 公民是城邦的主人,是民主制度的基础,故选 A 项;材料体现的雅典村社对于公民的规定,不符合 城邦小国寡民的特征,排除 B 项;轮番而治是指所有雅典公民都有机会成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与 3 材料中村社确定公民身份无关,排除 C 项;从材料“凡父母双方均为

14、雅典公民者有公民权”,还需 要村社人员投票确定,可知村社规定的公民权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享有的,排除 D 项。 11阿提卡遭入侵后,雅典人责怪伯利克里。伯利克里说,“你们攻击我,因为我曾主张战争;而 你们表决赞成战争,也是在攻击自己”。远征西西里失败后,雅典人攻击赞成远征的人,“好像 自己没有表决赞成似的”。这说明() A伯利克里反思直接民主制的弊端B雅典直接民主易产生多数人暴政 C雅典民主缺乏群众决策约束机制D雅典对外军事行动由执政官负责 【答案】C 【解析】材料中两次战争后雅典民众都表现出“好像自己没有表决赞成似的”状态,说明雅典民 主缺乏理性判断,群众做出表决后也没有相应的约束机制,故选 C

15、 项;材料中伯利克里并没有反思 直接民主存在的弊端,如无法保证民主参与者的素质、民主的范围仅限于成年公民等,而只是对直 接民主状态的一个描述,排除 A 项;材料中主要叙述的是雅典民众对自己的决策没有“负责”意识, 而非投票结果属于“暴政”,排除 B 项;材料中“你们表决赞成战争”可知雅典的对外军事行动需 要公民表决,排除 D 项。 12有学者指出,公元前 5 世纪中期,一个雅典公民担任议事会主席的机会,比一个人掷出骰子的 某个点数的概率都要大,雅典的公民中,每年大概有四分之一以上有过听审经历。这说明() A民主选举具有很大随意性B公民广泛参与国家管理 C直接民主的弊端逐渐显现D雅典民主政治正式

16、确立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公元前 5 世纪中期,雅典公民担任议事会主席的概率比较大,并 且“雅典的公民中,每年大概有四分之一以上有过听审经历。”据此可知随着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机会非常多,故选 B 项;题干中所述及的“一个雅典公民担任议事会主席的 机会,比一个人掷出骰子的某个点数的概率都要大。”仅是说明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机会较多,与 民主选举的随意性无关,排除 A 项;题干现象主要反映雅典公民具有较多的机会去参与国家管理, 没有涉及其弊端,排除 C 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 5 世纪中期处于伯利克里统治时期,是雅 典民主政治的顶峰时期,而不是雅典民主政治的正式确立,排除 D 项。 13罗马从共和体制向帝国体制转变的主要特征是() A公民法与万民法逐渐统一起来B最高决策权从元老院转入元首手中 C平民获得了担任各种公职的权利D版图从意大利半岛扩展至地中海沿岸 【答案】B 【解析】随着罗马帝国的建立,共和政体逐步被帝国体制所代替,实质是最高决策权从元老院转 入元首手中, 故?B?项是最佳选项; 罗马共和国时期实行的是公民法, 罗马帝国时期实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