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五单元铝、铁及其化合物训练卷A卷解析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1981920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30.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五单元铝、铁及其化合物训练卷A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五单元铝、铁及其化合物训练卷A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五单元铝、铁及其化合物训练卷A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五单元铝、铁及其化合物训练卷A卷解析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化学卷(A) 第五单元 铝、铁及其化合物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 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 14O 16Na 23S 32Cl 35.5K 39 一、选择题(每小题一、

2、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48 分)分) 1磁山(在今河北省邯郸市武安)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的发源地。据古矿录记载: 明 史地理志称:“磁州武安县西南有磁山,产磁铁石。”文中的磁铁石的主要化学成分应该是 AFe2O3BFeOCFe3O4DFe(OH)3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磁铁石应具有磁性,Fe2O3、FeO、Fe(OH)3都不具有磁性,Fe3O4俗 称磁铁,具有磁性,所以磁铁矿的主要成分主要为 Fe3O4,故答案为 C。 2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疫情期间,“网课”成了我们的主要学习方式,网络光缆的主要成分是晶体硅 B驰援武汉首次使

3、用我国自主研发大飞机“运 20”的机身材料采用了大量低密度、高强度的铝 锂合金 C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烟花”不是焰色 反应 D“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中的“红泥”是因其含有氧化铁 【答案】A 【解析】网络光缆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选 A。 3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自然界中铝以稳定化合态存在 B铝制品在空气中有很强的抗腐蚀性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C常温下,铝遇浓硝酸、浓硫酸时会在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膜而发生钝化 D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饱和 NaF 溶液,再滴加氨水,振荡后,没有观察到白色沉淀

4、【答案】B 【解析】铝化学性质活泼,铝表面容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对内部的金属起到了保 护作用,使得铝制品在空气中有很强的抗腐蚀性,Al3+更易与 F-结合成 AlF 3 6,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 饱和 NaF 溶液,再滴加氨水,AlF 3 6不与 NH3H2O 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选 B。 4高温下,Fe2O3和 H2反应可转化为 Fe3O4,方程式为 3Fe2O3+H2= 高温 2Fe3O4+H2O。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Fe2O3俗名磁性氧化铁 B该反应条件下 H2的还原性强于 Fe3O4的还原性 C每消耗 160g Fe2O3,反应中转移 26.021023个电子 DFe3O4可

5、由 Fe 与 H2O 在常温下反应制得 【答案】B 【解析】A磁性氧化铁是 Fe3O4的俗名,Fe2O3的俗名是铁红,A 项错误;B该反应中,H2 是还原剂, Fe3O4为还原产物, 因此该反应条件下, H2的还原性强于 Fe3O4的还原性, B 项正确; C 该 反应每消耗 3mol 的 Fe2O3,电子转移 2mol;那么每消耗 160g Fe2O3即 1mol,电子转移 2 3 mol,即 23 2 6.02 10 3 个电子,C 项错误;DFe 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才会生成 Fe3O4,D 项错误;选 B。 5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 H2SO4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NaHCO3

6、Al2O3Al(OH)3Al ABCD全部 【答案】D 【解析】NaHCO3属于弱酸弱碱盐,既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 CO2气体,又能与氢氧化钠反 应,生成盐,故正确;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既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 Al3+离子,又能与氢氧 化钠反应生成 AlO 2离子,故正确;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 Al3+ 离子,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 AlO 2离子,故正确;金属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 Al3+和氢气,与 氢氧化钠反应生成 AlO 2和氢气,故正确。选 D。 6用除去表面氧化膜的细铝条紧紧缠绕在温度计上(如图),将少许硝酸汞溶液滴到铝条表面, 置于空气中,很快

7、铝条表面产生“白毛”,且温度明显上升。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 2 AAl 和 O2化合放出热量B硝酸汞是催化剂 C涉及了:2Al+3Hg2+=2Al3+3HgD“白毛”是氧化铝 【答案】B 【解析】铝与硝酸汞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汞,形成铝汞合金(铝汞齐)。合金中的铝失去氧 化膜的保护,不断被氧化成氧化铝(白毛)。实验中,温度计示数上升,说明 Al 和 O2化合放出热 量 ; 硝 酸 汞 与 铝 反 应 生 成 汞 , 进 而 形 成 铝 汞 齐 ; 硝 酸 汞 与 铝 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为 2Al+3Hg2+=2Al3+3Hg;铝汞齐中的

8、铝失去氧化膜保护,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白毛)。本题选 B。 7下列各组物质之间的转化不是全部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 ANaNaOHNa2CO3NaClBFeFeCl2Fe(OH)2Fe(OH)3 CMgMgCl2Mg(OH)2MgSO4DAlAl2O3Al(OH)3AlCl3 【答案】D 【解析】铝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氧化铝不溶于水,不能一步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故选 D。 8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CuSO4稀溶液与 Na 反应析出 Cu BFe 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 Fe2O3 CSO2的水溶液与溴蒸气反应富集溴 D饱和食盐水与通入的 NH3、CO2反应析出 Na2CO3固体

9、【答案】C 【解析】ACuSO4稀溶液与 Na 反应,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发 生复分解反应产生氢氧化铜沉淀, A 错误; B Fe 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 Fe3O4, B 错误; C SO2 的水溶液与溴蒸气反应生成氢溴酸和硫酸,可富集溴,C 正确;D饱和食盐水与通入的 NH3、CO2 反应析出 NaHCO3固体,分离出的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才得到碳酸钠,D 错误;答案选 C。 9本草图经有“白矾多人药用”。白矾KAl(SO4)212H2O又称明矾、钾铝矾、钾明矾等,是 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白矾的药物不宜与胃药奧美拉唑碳酸氢钠胶囊同时服用 B

10、0.1molL1白矾溶液完全水解生成 Al(OH)3胶粒数小于 6.021022 C向含 0.1mol 白矾的溶液中滴入 Ba(OH)2溶液,若 SO 2 4和 Al3+全部转化为 BaSO4和 Al(OH)3 沉淀,则此时生成沉淀的质量最大 D室温下,0.1molL1白矾溶液中水电离出 c(H+)小于 107molL1 【答案】A 【解析】A含白矾的药物中含铝离子,会与胃药奧美拉唑碳酸氢钠胶囊中的碳酸氢根离子在 水中发生双水解,A 正确;B0.1molL1白矾溶液体积未知,铝离子的物质的量未知,B 错误;C 根 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2-2+- 434 2Al +3SO +3Ba+6OH

11、=2Al(OH)+3BaSO知, Al3+完全沉淀时 SO 2 4还 未完全沉淀,据 3+2-2+- 4242 Al +2SO +2Ba+4OH =AlO +BaSO +2H O知,SO 2 4完全沉淀时,Al(OH)3已溶 解,SO 2 4和 Al3+全部转化为 BaSO4和 Al(OH)3沉淀是不可能的,C 错误;D白矾电离出的 Al3+水 解,促进水的电离,室温下,0.1molL1白矾溶液中水电离出 c(H+)107molL1,D 错误;选 A。 10下列常见实验的现象或表述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加入 2 滴 KSCN 溶液,溶液不显血红色,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 液变为血红色

12、,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Fe 2+ B为检验红砖中铁的价态,向红砖粉末中加入盐酸,充分反应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 KSCN 溶液 23 滴,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红砖中只有三氧化二铁 C制备氢氧化亚铁时,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边加边搅拌,即可制得白色的氢 氧化亚铁 D将(NH4)2Fe(SO4)26H2O 试样溶于稀硝酸中,滴加 KSCN 溶液,出现血红色,说明检验前该 试样已变质 【答案】A 【解析】AFe2+与 KSCN 不反应,氯气可氧化 Fe2+生成 Fe3+,所以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Fe2+,故 A 正确;B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溶液和水,三价铁遇 KSCN 溶液,会变红

13、色,说明红砖 中含有氧化铁,但不能说明红砖中只有三氧化二铁,故 B 错误;C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 钠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搅拌后,氢氧化亚铁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为氢氧化铁,得不到白色沉淀物质,故 C 错误 D(NH4)2Fe(SO4)26H2O 溶于稀硝酸,容易把二价铁 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所以滴加 KSCN 溶液出现血红色,不能说明变质,故 D 错误;答案为 A。 11在 10mL 浓度均为 0.1mol/L 的 AlCl3与 MgCl2混合溶液中,加入 60mL、0.1mol/L 的 NaOH 溶液后,铝元素的存在形式是 AAl3+、Al(OH)3BAl(

14、OH)3CAlO2、Al(OH)3DAlO2 【答案】D 【解析】氯化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Cl2+2NaOH=2NaCl+Mg(OH)2,10mL 0.1mol/L 氯化镁溶液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 0.01L0.1mol/L2=2103mol,氯化铝与少量氢氧 化钠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 AlCl3+3NaOH=3NaCl+Al(OH)3, 10mL 0.1mol/L 氯化铝溶液消耗氢氧化钠 3 的物质的量为 0.01L0.1mol/L3=3103mol,生成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为 1103mol,由题意可知过 量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6103mol-5103mol)=11

15、03mol,过量的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铝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Al(OH)3+NaOH=NaAlO2+2H2O,由方程式可知,完全反应后铝元素的存在形式是 AlO2,故选 D。 12下列关于 Fe3+、Fe2+性质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如图装置不可以制备沉淀 Fe(OH)2 B向 FeCl2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是为了防止 Fe2+被氧化 C向某溶液中先滴加氯水,再滴加 KSCN 溶液,溶液显红色,此现象确定溶液中含有 Fe2+ D配制 FeCl3溶液时,直接将 FeCl3晶体溶于水即可 【答案】B 【解析】Fe3+与铁反应可生成 Fe2+,则向 FeCl2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是为了防止 Fe2+被氧

16、化,故 答案为 B。 1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 A 向某溶液中滴加 K3Fe(CN)6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 Fe2+,无 Fe3+ B 向 CuSO4溶液中加入铁粉, 有红色固体析出 Fe2+的氧化性强于 Cu2+的氧化性 C 向碘水中加入等体积的 CCl4,振荡后静置, 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显紫红色 I2在 CCl4中的溶解度 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D 向某溶液中先加入 Ba(NO3)2溶液,有白色沉 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盐酸,白色沉淀不消失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SO24 【答案】C 【解析】A滴加 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 Fe2+,但是不能确定是否 有 Fe3+,A 错误;B向 CuSO4溶液中加入铁粉,有红色固体铜析出,说明 Fe 的还原性强于 Cu 的 还原性,Cu2+的氧化性强于 Fe2+的氧化性,B 错误;C向碘水中加入等体积的 CCl4,振荡后静置, 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显紫红色,CCl4将 I2萃取,说明 I2在 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C 正确;D向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