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榆林实验中学学高二上学期期末测验考试试题地理测验考试试题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1786798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榆林实验中学学高二上学期期末测验考试试题地理测验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陕西榆林实验中学学高二上学期期末测验考试试题地理测验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陕西榆林实验中学学高二上学期期末测验考试试题地理测验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陕西榆林实验中学学高二上学期期末测验考试试题地理测验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陕西榆林实验中学学高二上学期期末测验考试试题地理测验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榆林实验中学学高二上学期期末测验考试试题地理测验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榆林实验中学学高二上学期期末测验考试试题地理测验考试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榆林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文科地理期末试题(卷)说明:1、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为90分,满分100分。2、将第卷答案图写在第卷答题卡上,第卷答案用0.5毫米黑色笔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3、涉及的主要范围:高中地理必修3和选修6。第卷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2011年5月中旬,我国南方大部分省份遭受暴雨侵袭,在抗洪救灾中,3S技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据此完成12题。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1国家气象台工作人员通过卫星云图等技术手段对本次暴雨天气进行了准确预报。卫星云图主要依靠什么技术获取的()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AGPS B

2、GIS CRS DPTS2在暴风雨中,救援司机要准确判断自己的所处位置和前进方向,主要借助于()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不同地物在同一光谱波段上的反射率差异越大,越容易区分。图反映了甲、乙两类植物在生长期内两个波段上的反射率。在遥感影像上区分这两类植物,应选择生长期内哪一天的影像最合适 (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A.第100天B.第75天 C.第30天 D.第130天农牧交错带是指以草地和农田大面积交错分布为特点的生态系统,我国农牧交错带面积达81万平方千米,分布范围如图所示,据此回答题。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关于农牧交错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3、)A a地带植被是防风固沙的天然屏障Bb地带植被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C a地带属于农业生产潜力大的地区 Db地带是多民族聚居区农牧交错带是生态系统脆弱的地区,造成其环境破坏的人为原因主要有()人口增长速度快压缩农业用地轮作套种盲目开荒、粗放耕作ABCD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煤作为一种常规能源,随时代的进步,其利用方式已变得多种多样。读图回答题。对消费地而言,最清洁且已大规模使用的方式是()ABCD 用煤来发电与水力发电的主要不同是()A火电站建设周期短,运转时投资少B火电站污染空气,水电站不会破坏生态环境C 水电站建设周期短,投资少D水电站综合效益高,运转成本低读“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成

4、因与危害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题。8图示所示的环境问题是()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臭氧层空洞 D全球变暖9图示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A塔里木盆地B黄土高原 C东北平原D长江三角洲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读图回答1011题。10P地与Q地相比,P地()年大风日数少 年降水量多年降雪日数少 沙尘暴日数多A B C D11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截留水分 改变气候类型 削弱风力改变植被类型A B C D读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1213题12与2005年相比,在我国2010年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增幅最大的是()A煤

5、炭 B天然气 C水电 D石油13下列关于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电所占比重有所增加 B核电的消费总量与2005年基本持平C天然气将取代煤炭,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消费能源D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量大幅下降读下图,回答14-15题。14、该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壤酸化 C土地荒漠化D水资源遭受污染15、我国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 A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 B. 深居内陆,地形阻挡 C. 植被稀少,河流短小 D. 常年受亚洲高压控制16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B

6、环境问题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问题C各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是相同的D解决酸雨、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生态足迹是人们所消耗的每种消费品的生物生产面积的总和。有效生态承载力是自然能够对人类提供的生态服务。分析表一中的数据,回答1719题。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表一 世界上部分国家的人均生态赤字资料(单位:公顷/人)国 家生态足迹有效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国 家生态足迹有效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比利时5.01.23.8新西兰7.620.412.8美 国10.36.73.6秘鲁1.67.76.117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1.2公顷/人,人均有效生态承载力为0.8公顷/人,则中国的人均生态赤字为 ( )茕桢

7、广鳓鯡选块网羈泪。A0.4B2.0 C0.4 D2.018根据计算,1993年全球的人均生态赤字为0.7公顷/人,1997年全球的人均生态赤字为0.8公顷/人。下列叙述中,与这两个数据说明的问题相吻合的是( )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A地球的生态环境处在不断改善之中 B地球上的交通和通信越来越发达C人类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越来越近 D生物的多样性不断减少19当生态赤字为负值时,从国家和地区的角度看是使用了别国的资源,从全球的角度看是盗用了下一代的资源。这句话中体现出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有( )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A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B共同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C经济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D公平性原则和持

8、续性原则20、西欧某国家要将城市垃圾进行填埋处理,垃圾填埋场应选择在城市的( ) A、 西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南方向“煤”变“油”这一技术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煤炭变成的汽油和柴油不含硫、氮等污染物,是高质量的洁净油品。据悉,我国也已启动“煤”变“油”项目。据此完成2123题。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21、硫、氮污染物进入大气后,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A、放射性污染 B、酸雨、酸雾 C、臭氧层空洞 D、重金属污染 22、我国之所以要启动“煤”变“油”项目,是因为( )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 我国燃油需求量增长迅速 可以优化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 我国煤炭资源过剩 A

9、、 B、 C、 D、23、我国“煤”变“油”项目应布局在( ) A、新疆、青海、西藏 B、北京、天津、上海、广州C、湖南、四川、贵州 D、山西、内蒙古、陕西TSP是指大气中粒径小于100的固体颗粒物,它本身是一种污染物,同时又是其他污染物的载体。读某地两日“TSP浓度和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其中有一天是雨天),回答24-25题。渗釤呛俨匀谔鱉调硯錦。24关于TSP浓度日变化曲线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 )ATSP浓度日变化规律与气温的日变化规律相一致BTSP浓度日变化规律与气温的日变化规律完全相反CTSP浓度的日变化呈“双峰型”,有两个高峰值D气温越高,TSP的浓度值也越高25关于TSP浓度的

10、影响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午时TSP浓度较低的原因是此时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大大减少B天气对TSP浓度的日变化规律影响不是很大 C雨天时TSP浓度较晴天高D当近地面形成逆温时,大气颗粒物的浓度值就较低26、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 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以发展航运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27、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质量 消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 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铙誅卧泻噦圣骋贶頂廡。A、 B、 C、 D、28读图1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1、( )A从的方向是:向西南 B从的方向是:先东北后东南C的方向同的方向正好相反D的方向同的方向相同下图是“地球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完成2930题。29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A B C D 30图中点位于点的( )A 东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南方向第II卷 非选择题(共40分)31.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增长图”,回答问题(13分,每空1分)(l)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以_年为界限,明显呈现出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第一发展阶段的优势一是丰富_资源优势、二是_优势、三是_优势。擁締凤袜备訊顎轮烂蔷。(2)珠江三角洲在第二个发展阶段中,其主导产

12、业是_, 其特点是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相对较_(慢或快),原因:贓熱俣阃歲匱阊邺镓騷。一是_;坛摶乡囂忏蒌鍥铃氈淚。二是_。蜡變黲癟報伥铉锚鈰赘。(3)20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接受港澳产业转移对本区域发展的影响: 促进_的调整,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区域产业_;改变区域_,同时伴随着_的转移和扩散;提供了_机会,缓解就业压力。買鲷鴯譖昙膚遙闫撷凄。32读下列材料及“中国沿海地区耕地、水资源对比图”(图甲)和“中国沿海地区水土协调度面积图”(图乙),分析完成下列问题。(12分)綾镝鯛駕櫬鹕踪韦辚糴。材料一:近十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动表。年份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城镇居民点及工矿(%)交通(%)水域(%)未利用土地(%)198528.92.632.46.15.51.87.315.4199028.33.232.96.56.01.97.413.8199628.14.237.21.6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