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 第四节 练习题(豆浆机)

上传人:大*** 文档编号:141660706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65.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六 第四节 练习题(豆浆机)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专题六 第四节 练习题(豆浆机)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专题六 第四节 练习题(豆浆机)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六 第四节 练习题(豆浆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六 第四节 练习题(豆浆机)(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1:客户提供的交底材料:【001】客户发明了一种电机上置式食品料理机10(参见图1),包括机头101,其内设置有电机102;刀轴104从机头101的下盖伸出,其前端固定安装刀片105;U型管状的电热器106,从机头101下盖伸出;以及杯体107。此外,食品料理机10还包括一个上下开口中空筒状的引流罩108,其上部卡合固定在机头101的下盖上,下部不接触杯体107内侧底部。引流罩108上设置有多个供水和制浆物料通过的引流孔109,引流孔109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或者矩形,位置为交错分布。刀片105深入到引流罩内。使用时,制浆物料被旋转的刀片105打碎,在引流罩108内形成不规则的涡流和负

2、压。制浆物料和水被从杯体107的底部吸入、提升到引流罩108内充分混合,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不断地甩出,从引流孔109射出后回流到杯体107内。回流到杯体107内的制浆物料和水再次被从底部吸入、提升到引流罩108内,从而在杯体107和引流罩108之间反复循环(参见图2),并不断被刀片105打碎,浆液中颗粒的细度逐渐提高。【002】该食品料理机可以处理大豆、花生、核桃、玉米等五谷杂粮原材料,用以自制豆浆、花生浆、核桃浆、玉米浆,甚至混合五谷浆等。【003】由于食品料理机10中采用引流罩108代替传统的过滤网罩,克服了过滤网罩死角难以清洗的缺陷。此外,由于制浆物料是在杯体107和引流罩108内随水在

3、大范围内循环粉碎制浆,不是在过滤网罩内被粉碎制浆,因而粉碎制浆效果更好,营养更好地溶解在浆液中。【004】作为引流孔109的变形,还可以在引流孔109的上方增设外凸的引流帽110(参见图2),当制浆物料经刀片105打碎后,继续高速旋转,沿引流孔109射出,由于受到外凸引流帽110的阻挡,降低出浆高度并有效回流,缩短了打浆循环时间。c客户提供的交底材料的附图图1 带有引流罩的食品料理机 图2 设有外凸引流帽的引流罩的示意图附件2具有特殊制浆装置的豆浆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特殊制浆装置的豆浆机。通常豆浆机是在常压下加热豆浆,加热过程中不断产生热蒸汽和气泡,豆浆体积迅速热膨胀,为避免煮沸时溢锅,需

4、要暂停加热,待液面下降后再通电加热,如此反复加热、停止几次才能制熟豆浆。这样制备的豆浆加热温度限于100之内,品质和口味受到影响。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豆浆机,能在高于沸点时对豆浆持续加热,如图5所示,该豆浆机包括电机1、刀片2、滤罩3、电热盘4、制浆装置5及电路控制器件。该制浆装置5由外桶51、内桶52和桶盖53组成,内桶52上端卡装在桶盖53内面上,桶盖53扣装在外桶51上端,内桶52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孔54、内桶52的底部设置有循环孔55,外桶51置于电热盘4上。刀片2伸入内桶52,滤罩3上端卡装在桶盖53内面上。使用时,将豆子装入滤罩3内,水放入到制浆装置5中,电热盘4加热,电机1启动刀

5、片2打豆制浆,经滤罩3过滤,豆渣残留在滤罩3内,而豆浆液流入制浆装置5的内桶52和外桶51内。豆浆液加热煮沸时,内桶52上部形成高于大气压10-20千帕的微压,内桶52内豆浆液面升高到内桶52侧壁上的连通孔54处,从连通孔54流入外桶51,再经内桶52底部设置的循环孔55回流到内桶52中。豆浆液在制浆装置内循环流动,持续加热4-10分钟,加热温度保持在100-105,豆浆煮沸制熟。 图5 具有特殊制浆装置的豆浆机结构图附件3推进式搅拌机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用推进式搅拌机,具体涉及一种含有导流筒的推进式搅拌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效率高、效果好的推进式搅拌机。 该搅拌机1包括叶片2、传动杆

6、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导流筒4,导流筒4侧壁的上、下部分别均匀开有上孔51、下孔52,导流筒4下端是开口的,上端与传动杆3活动连接,叶片2位于导流筒4下孔52的下方(参见图6)。 将本实用新型安装于反应器10中,导流筒4的上端与反应器10的传动杆3活动连接,当反应器10中充满液体时,启动搅拌机1,导流筒4内的液体在叶片2的作用下向下运动,液体流出导流筒4后在反应器10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当到达下孔52时,一部分液体通过下孔52进入导流筒4,其余的液体通过上孔51进入导流筒4,然后向下运动,如此反复循环,达到搅拌、混合的目的。 用于搅拌含固体颗粒悬浮液时,在一部分液体通过下层孔52进入导流筒4后,上面液体的流速明显变慢,反应器10内液体流速不同,从而使其中的固体颗粒按颗粒大小分为两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搅拌效率高、搅拌效果好、节约能源,以及当用于固体颗粒悬浮液体时,可实现分层效果的优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