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师大附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659683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师大附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2020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师大附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师大附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师大附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师大附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最近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高分子大规模储能二次电池,其示意图如下所示。这种电池具有寿命长、 安全可靠等优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硫酸水溶液主要作用是增强导电性 B充电时,电极b 接正极 Cd 膜是质子交换膜 D充放电时,a 极有 【答案】 C 【解析】 【分析】 根据图中电子移动方向可以判断a 极是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 极是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 应,为了形成闭合电路,以硫酸水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硫酸

2、水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可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增强导电性,A 选项正确; B根据上述分析可知,b 为正极,充电时就接正极,B选项正确; Cd 膜左右池都有硫酸水溶液,不需要质子交换膜,d 膜只是为了防止高分子穿越,所以为半透膜,C选 项错误; D放电时, a 极是负极,酚失去电子变成醌,充电时,a 极是阴极,醌得到电子生成酚,故充放电发生的 反应是,D 选项正确; 答案选 C。 2设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 环丙烷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共用电子对数为9NA B56g 铁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小于3NA C16g O2和 14C 2H4

3、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8NA D常温下, 1 L 0.5 mol/L CH3COONH4溶液的 pH 7,则溶液中CH3COO 与 NH 4 的数目均为0.5NA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 标准状况下,22.4 L 环丙烷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共用电子对数为 A 22.4L9N 22.4L / mol =9NA,故不选 A; B.铁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Fe3O4,56 克铁转移的电子数为 8NA/3,因此转移电子数小于3NA,故不选 B; C.1mol O2和 1mol 14C 2H4均含有 16 个中子,摩尔质量均为32g/mol ,故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 A 16g16N 32

4、g / mol =8NA,故不选C; D. CH3COONH4为弱酸弱碱盐,醋酸根离子和铵根离子均会水解,因此溶液中CH3COO 与 NH4 的数目均小 于 0.5NA; 答案: D 【点睛】 易错选项C,注意 O2和 14C 2H4摩尔质量相同,中子数相同。 3乙醇催化氧化制取乙醛(沸点为 20.8,能与水混溶 )的装置 (夹持装置已略)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中用胶管连接其作用是平衡气压,便于液体顺利流下 B实验过程中铜丝会出现红黑交替变化 C实验开始时需先加热,再通O2,然后加热 D实验结束时需先将中的导管移出,再停止加热。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装置中

5、若关闭K时向烧瓶中加入液体,会使烧瓶中压强增大,双氧水不能顺利流下,中用胶管连接, 打开 K 时,可以平衡气压,便于液体顺利流下,A 选项正确; B实验中Cu作催化剂,但在过渡反应中,红色的Cu 会被氧化成黑色的CuO, CuO又会被还原为红色的 Cu,故会出现红黑交替的现象,B 选项正确; C实验开始时应该先加热,防止乙醇通入时冷凝,C 选项错误; D为防止倒吸,实验结束时需先将中的导管移出,再停止加热,D 选项正确; 答案选 C。 4港珠澳大桥使用了大量的含钒高强抗震钢材。该钢材与生铁比较错误的是 A抗震性好B耐腐蚀强C含碳量高D都导电导热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 钢中的含

6、碳量低于生铁,含碳量越大,硬度越高,但是生铁的韧性较钢要差,钢材的抗震性更好,故A 正确; B. 该钢材改变了金属的组成和结构,比生铁的抗耐蚀性要好,故B正确; C. 根据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 0.03%-2%,可知含碳量:生铁钢,故C错误; D. 钢材和生铁都是合金都有金属,都导电导热,故D 正确; 题目要求选错的,故选C。 5稀溶液一般具有依数性,即在一定温度下,相同体积的溶液中溶质粒子数目越多,蒸气压下降数值越 大。浓度均为0.1mol?L -1 的下列稀溶液中,其蒸气压最小的是() A H2SO3溶液BNaCl溶液CC6H12O6溶液D NH3?H2O 溶液

7、【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在一定温度下,相同体积的溶液中溶质粒子数目越多,蒸气压下降数值越大,亚硫酸和一水合氨都是弱电 解质,电离程度很小,0.1mol?L -1 的溶液中,其阴离子和阳离子的浓度都远远小于0.1mol?L -1;葡萄糖是非 电解质,不电离;氯化钠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0.1mol?L -1 氯化钠溶液中,阴离子和阳离子浓度均为 0.1mol?L -1,所以上述稀溶液中,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粒子数目最多,其蒸气压最小,综上所述,答案为 B。 6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 NaCl(aq)NaHCO 3(s) Na2CO3(s) BC

8、uCl2 Cu(OH)2Cu CAl NaAlO 2(aq) NaAlO2(s) D MgO(s) Mg(NO3)2(aq) Mg(s)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NaCl 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不能反应生成碳酸氢钠,但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故不正确; B. CuCl2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氢氧化铜和葡萄糖反应生成氧化亚铜沉淀,不能得到铜,故 错误; C. Al 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偏铝酸钠溶液加热蒸干得到偏铝酸钠固体,故正确; D. MgO(s)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镁,硝酸镁溶液电解实际是电解水,不能到金属镁,故错误。 故选 C。 7下列说

9、法中正确的是() A 60-70的甲醛水溶液称为福尔马林具有防腐杀菌的效果 B液溴可以加少量水保存在棕色的试剂瓶中 C苯酚溅到皮肤上,立即用水冲洗,然后涂上稀硼酸溶液 D油脂不能使溴水褪色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 35- 40的甲醛水溶液称为福尔马林具有防腐杀菌的效果,故A 错误; B. 液溴见光、受热易挥发,可以加少量水保存在棕色的试剂瓶中,故B 正确; C. 苯酚溶液的腐蚀性很强,如果不马上清洗掉,皮肤很快就会起泡,应马上用有机溶剂清洗,常用的有 机溶剂就是酒精(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故 C错误; D. 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从化学成分上来讲油脂都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

10、的酯。油脂是烃的衍生物。 其中,油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脂肪是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所以油脂中的油含有不饱和键,可 以使溴水褪色,而脂肪不能使溴水褪色。故D 错误。 答案选 B。 8下列叙述中指定粒子数目一定大于NA的是 A 1L1mol/LCH3COOH溶液中所含分子总数 B1molCl2参加化学反应获得的电子数 C常温常压下,11.2LN2和 NO 的混合气体所含的原子数 D 28g 铁在反应中作还原剂时,失去电子的数目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水溶液中含醋酸分子和水分子,1L1mol/LCH3COOH溶液中所含分子总数大于NA,故 A 正确; B 1molCl2发生氧化还

11、原反应,若是自身发生歧化反应,获得电子1mol, 也可以只做氧化剂得到电子2mol , 故 B 错误; C标准状况11.2L 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为 0.5mol,常温常压下,11.2LN2和 NO 的混合气体所含的原子数小 于 NA,故 C错误; D28g 铁物质的量为0.5mol,在反应中作还原剂时,与强氧化剂生成铁盐,与弱氧化剂反应生成亚铁盐; 失去电子的数目可以是1mol ,也可以是1.5mol,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 A。 【点睛】 考查与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关计算时,要正确运用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同时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 件;另外还要谨防题中陷阱,如讨论溶液里的离子微粒的数目时,

12、要考虑:溶液的体积,离子是否水 解,对应的电解质是否完全电离;涉及化学反应时要考虑是否是可逆反应,反应的限度达不到100%; 其它如微粒的结构、反应原理等,总之要认真审题,切忌凭感觉答题。 9将下列物质按电解质、非电解质、弱电解质分类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硫酸烧碱醋酸 B硫酸铜醋酸 C高锰酸钾乙醇醋酸 D磷酸二氧化碳硫酸钡 【答案】 C 【解析】 【分析】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完全电离的是强电解质,部分电离的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不导 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 【详解】 A、烧碱是NaOH,属于强碱,是强电解质,选项A 错误; B、铜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选项B

13、错误; C、高锰酸钾是盐,属于电解质,乙醇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醋酸溶于水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 选项 C正确; D、硫酸钡是盐,属于强电解质,选项D 错误。 答案选 C。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强弱电解质的判断, 明确电解质是化合物及电解质与物质的溶解性没有必然的联系, 如碳酸钙不溶于水,但属于强电解质是学生解答的难点。 10温度为T 时,向 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PCl5, 反应: PCl5(g) PCl3(g)Cl2(g)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t/s 0 50 150 250 250 n(PCl3)/mol 0 0.16

14、 0.19 0.20 0.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前50 s 内的平均速率 v(PCl3)=0.0032mol/(Ls)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0.11mol/L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 mol PCl5、0.20 mol PCl3和 0.20 mol Cl2,达到平衡前的 v正 v 逆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 mol PCl3、2.0 mol Cl2,达到平衡时, PCl3的转化率小于80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 反应在前50 s内 PCl3的物质的量增加0.16mol, 所以前 50

15、s内的平均速率v(PCl3)= 0.16mol 2.0L50s =0.0016mol (Ls),故 A 错误; B、 原平衡时PCl3的物质的量浓度c(PCl3)= 0.20mol 2.0L=0.10mol/L , 若升高温度, 平衡时 c(PCl3)=0.11mol/L , PCl3的浓度比原平衡时增大了,说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向是吸热反应,故B 错误; C、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平衡时Cl2的浓度是0.1mol/L ,PCl5的浓度是0.4mol/L ,则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K= 0.1mol / L0.1mol / L 0.4mol / L =0.025, 相同温度下, 起始时向容器

16、中充入1.0 mol PCl5、 0.20 mol PCl3和 0.20 mo1 Cl2,Qc= 0.1mol / L0.1mol / L 0.5mol / L =0.02ZR ;简单离子半径:ZXY D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的Y 与 R 形成的化合物的方法制取Y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考古时利用W 的一种同位素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则 W 为 C;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 X 为 O;Y、 Z的质子数分别是W、X 的质子数的2 倍,则 Y的质子数为6 2=12 ,Y为 Mg,Z 的质子数为8 2=16 ,Z 为 S,R的原子序数最大,R 为 Cl,以此来解答。 【详解】 由上述分析可知,W 为 C、X 为 O、Y为 Mg、Z为 S、R为 Cl; A Mg 与 CO2点燃下发生置换反应生成MgO、C,故 A 正确; B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均使石灰水变浑浊,则澄清的石灰水不能鉴别,故B 错误; C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原子半径:YZ R;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且具有相同电子排 布的离子中原子序数大的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