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安徽省蚌埠两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658694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47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安徽省蚌埠两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2020学年安徽省蚌埠两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安徽省蚌埠两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安徽省蚌埠两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安徽省蚌埠两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用字母x 等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 价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见离子半径:ghde B上述元素组成的ZX4f(gd4)2溶液中,离子浓度:c( f3+) c( zx4+) C由 d、 e、g 三种元素组成的盐溶液和稀硫酸反应可能生成沉淀 D f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以分别与e 和 h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发生反应 【答案】 B 【解析】 【分析】 根据八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

2、的相对大小可知:x 属于第一周期,y、z、d 属于第二周期,e、f 、 g、h 属 于第三周期元素;根据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可知:x 为 H, y 为 C、z 为 N、d 为 O、e 为 Na、f 为 Al 、g 为 S、h 为 Cl。 【详解】 A.g 为 S,h 为 Cl,属于第三周期,离子半径gh ;d 为 O,e 为 Na ,同为第二周期,离子半径de,故离 子半径: ghde,A正确; B.根据上述分析可知,ZX4f(gd 4)2组成为 NH4Al(SO4)2,溶液中Al 3+和 NH 4 +水解 均显酸性,属于相互抑制的水解,由于氢氧化铝的电离常数大于一水合氨,则铝离子水解程度大于铵

3、根, 即离子浓度: c(Al 3+) c (NH 4 +), 故 B错误;C.d 为 O 、e 为 Na、 g 为 S,由 d、e、g 三种元素组成的盐 Na2S2O3 溶液和稀硫酸反应可能生成S沉淀 , 故 C正确; D.f 为 Al ,f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Al (OH )3, 为两 性氢氧化物,e和 h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 、 HClO4,可以与Al(OH)3发生反应 , 故 D正确; 答案: B。 【点睛】 突破口是根据原子半径的大小判断元素的周期数;根据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的数值大小判断元素 所在的主族;由此判断出元素的种类,再根据元素周期律解答即可。

4、2amolFeS 与 bmolFe3O4投入到 VL cmol/L 的硝酸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假设只产生NO 气体。所得澄清 溶液的成分是Fe(NO3)3和 H2SO4的混合液,则反应中未被 还原的硝酸为 A 3cV-9a-b mol 3 B (a+3b) mol C 9a+b mol 3 D (cV3a9b)mol 【答案】 A 【解析】 【分析】 反应中硝酸起氧化、酸性作用, 未被还原的硝酸将转化为Fe (NO3)3中,由 Fe 元素守恒计算未被还原的硝 酸的物质的量;起氧化剂作用的硝酸生成NO,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以用a、b 表示计算NO 的物质的 量,根据氮元素守恒可知,未被还原的硝酸

5、物质的量=原硝酸总物质的量-NO 的物质的量 【详解】 根据元素守恒可知,nFe (NO3)3=n (Fe)=amol+3bmol= (a+3b) mol , 所以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 =3(a+3b) mol ;起氧化剂作用的硝酸生成NO,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铁和硫元素失电子数等于硝酸得 电子数,铁元素失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8 a32a62b 339ab mol 3 ;NO 的 物质的量为 9ab mol 3 ,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3cV-9a-b mol 3 。 答案选 A。 3如图是模拟“ 侯氏制碱法 ” 制取 NaHCO 3的部分装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a 通入

6、CO2,然后 b 通入 NH3,c 中放碱石灰 Bb 通入 NH3,然后 a 通入 CO2,c 中放碱石灰 Ca 通入 NH3,然后 b 通入 CO2,c 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 D b 通入 CO2,然后 a 通入 NH3,c 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 【答案】 C 【解析】 【详解】 由于 CO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较小,而 NH3极易溶于水,所以在实验中要先通入溶解度较大的NH3,再通入 CO2;由于 NH3极易溶于水,在溶于水时极易发生倒吸现象,所以通入NH3的导气管的末端不能伸入到溶 液中,即a 先通入 NH3,然后 b 通入 CO2,A、B、D 选项均错误;因为NH3是碱性气体,所以过量的N

7、H3 要用稀硫酸来吸收,选项C 合理;故合理答案是 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题型以选择题(性质、应用判断)。 注意对钠及化合物的性质在综合实验及工艺流程类题目的应用加以关注。 4已知铍( Be)与铝的性质相似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铍遇冷水剧烈反应 B氧化铍的化学式为Be2O3 C氢氧化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氯化铍水溶液显中性 【答案】 C 【解析】 【分析】 既然铍与铝的性质相似,我们就可把铍看成是铝,铝具有的性质,铍也有,铝没有的性质,铍也没有。 【详解】 A. 铝遇冷水不反应,则铍遇冷水也不反应,错误; B. 铍的最外层有2

8、个电子,显 +2 价,则氧化铍的化学式为BeO,错误; C. 氢氧化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则氢氧化铍也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正确; D. 氯化铝水溶液显酸性,则氯化铍水溶液也显酸性,错误。 故选 C。 5某同学探究温度对溶液pH 值影响,加热一组试液并测量 pH 后得到如下数据(溶液浓度均为 0.1mol/L) : 温度()10 20 30 40 纯水7.30 7.10 6.95 6.74 NaOH 溶液13.50 13.11 12.87 12.50 CH3COOH溶液2.90 2.89 2.87 2.85 CH3COONa溶液9.19 9.00 8.76 8.6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温度升

9、高,纯水中的kw逐渐减小 B随温度升高,NaOH 溶液 pH 变化主要受水电离平衡变化影响 C随温度升高,CH3COOH的电离促进了水的电离 D随温度升高,CH3COONa溶液的 pH 减小,说明水解程度减小, c(CH3COO )增大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水的电离为吸热过程,随温度的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w增大, A 项错误; B. 随温度的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w增大,则NaOH 溶液 pH 会减小, B项正确; C. 随温度升高,促进CH3COOH的电离,提高氢离子浓度,氢离子会抑制水的电离,C项错误; D. 盐类的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温度升高,促进

10、盐类的水解,即水解平衡向右移动,D 项错误; 答案选 B。 6铁的氧化物可用于脱除煤气中的H2S ,有一步反应为: Fe3O4(s)+3H2S(g)+H2(g)3 FeS(s)+4 H2O(g),其 温度与平衡常数的关系如图所示。对此反应原理的理解正确的是 A H2S是还原剂 B脱除 H2S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C温度越高H2S的脱除率越大 D压强越小H2S的脱除率越高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H2S为反应物, FeS为生成物,反应前后S的化合价 均为 -2,故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A 错误; B由图可以得出,温度越高,K 值

11、越小,说明此反应为放热反应,故 B正确; C此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左移,不利于脱硫,即温度越高H2S的脱除率越小,故 C错误; D此反应特点为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故硫化氢的转化率不会提高, D 错误; 故选 B。 7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CH3OH(g)+H2O(g) CO 2(g)+3H2(g) -49.0kJ CH3OH(g)+ 1 2 O2(g) CO2(g)+2H2(g)+192.9kJ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molCH3OH完全燃烧放热192.9kJ B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CCH3OH 转

12、变成 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D根据推知反应:CH3OH(l)+ 1 2 O2(g) CO2(g)+2H2(g)+Q 的 Q192.9kJ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燃烧热是1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即H 元素要转化为液态水而不是 转化为氢气,故1molCH3OH 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是 192.9kJ,故 A 错误; B因为 CH3OH(g)+H2O(g)=CO2(g)+3H2(g)的 Q 小于 0,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应该小于 生成物的总能量,故B 错误; C中的热化学方程式表明,CH3OH 转变成 H2的过程不一定要吸收能量,故C

13、 错误; D因为 CH3OH(l)变成 CH3OH(g)需要吸收能量,根据推知反应:CH3OH(l)+ 1 2 O2(g) CO2(g)+2H2(g)+Q 的 Q192.9kJ,故 D 正确; 故选 D。 【点睛】 8某研究小组以AgZSM 为催化剂, 在容积为 1 L的容器中, 相同时间下测得0.1 mol NO 转化为 N2的转化 率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无 CO时反应为2NO(g)垐 ? 噲 ? N2(g)O2(g);有 CO时反应为 2CO(g) 2NO(g) 垐 ? 噲 ? 2CO2(g)N2(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 2NO垐 ?噲 ?N2 O 2的 H0 B达平衡后,其他

14、条件不变,使n(CO)/n(NO) 1,CO转化率下降 CX点可以通过更换高效催化剂提高NO 转化率 D Y点再通入CO、N2各 0.01 mol ,此时 v(CO,正 ) v(CO,逆 ) 【答案】 B 【解析】 【分析】 A. 升高温度, NO 的转化率降低; B. 达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使n(CO)/n(NO) 1,增大反应物浓度; C. X点更换高效催化剂,能使反应速率加快; D. Y点再通入CO、N2各 0.01 mol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 【详解】 A. 升高温度, NO 的转化率降低,因此反应2NO垐 ?噲 ? N2 O 2为放热反应, Hv(CO,逆 ), D

15、 项错误; 答案选 B。 9化学是现代生产、生活与科技的中心学科之一,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2022 年冬奥会聚氨酯速滑服,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石墨烯是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平面结构新型碳材料,属于烯烃 C顾名思义,苏打水就是苏打的水溶液,也叫弱碱性水,是带有弱碱性的饮料 D人们洗发时使用的护发素,其主要功能是调节头发的pH 使之达到适宜的酸碱度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聚氨酯全名为聚氨基甲酸酯,属于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是有机合成材料,故A 错误; B烯烃中含有C、H 元素,而石墨烯是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单质,没有H 原子,不属于烯烃,故B 错误; C苏打水为碳

16、酸氢钠的水溶液,也叫弱碱性水,是带有弱碱性的饮料,故C错误; D洗发水的pH 大于 7、护发素的pH 小于 7,人们洗发时使用护发素,可调节头发的pH 达到适宜的酸碱 度,使头发在弱酸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故D 正确; 故选 D。 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氯化铁溶液腐蚀铜板:Cu+2Fe 3=Cu2+2Fe2+ B向 AgCl悬浊液中滴加KI 溶液: Ag+I-=AgI C向明矾溶液中滴加硫化钠溶液:2Al 3+3S2-=Al2S 3 D向 NaHCO3溶液中滴加少量Ca(OH)2溶液: Ca 2OH-HCO 3-=CaCO3H2O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 用氯化铁溶液腐蚀铜板:Cu2Fe 3=Cu2+ 2Fe2+,故 A 正确; B. 向 AgCl悬浊液中滴加KI 溶液: AgCl(s) I (aq) AgI(s) Cl (aq),故 B错误; C. 向明矾溶液中滴加硫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硫化氢:2Al 3+ 3S26H2O =2Al(OH)33H2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