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福建省南安市柳城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659168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727.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福建省南安市柳城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2020学年福建省南安市柳城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福建省南安市柳城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福建省南安市柳城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福建省南安市柳城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52g 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mL 密度为 1.40g/mL 、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2和 N2O4的 混合气体1120mL (换算为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mol/LNaOH 溶液 ,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 得到 2.54g 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 1 B该浓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4.0mol/L CNO2和 N2O4的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是80% D得

2、到 2.54 沉淀时,加入NaOH 溶液的体积是 600mL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设铜、镁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y, 则 64x+24y=1.5264x+24y+34x+34y=2.54 ,解得 x=0.02mol , y=0.01 mol , 设 N2O4、 N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a、b,则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2x+2y=2a+b,a+b=0.05,则 a=0.01mol , b=0.04mol 。 【详解】 A、有上述分析可知,Cu和 Mg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02mol 、0.01mol ,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2 1,A 正 确; B、c(HNO3)= 10001.463%

3、 63 mol/L=14.0molL 1,B正确; C、由上述分析可知,N2O4、N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01mol 、0.04mol ,则 NO2的体积分数是 0.04mol 0.05mol 100%=80% ,C 正确; D、 沉淀达最大时, 溶液中只有硝酸钠,根据原子守恒: n(NaOH)=n(HNO3)- (2a+b) =0.7mol-0.06mol=0.64mol , 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640mL, D 错误; 答案选 D。 2利用图示实验装置可完成多种实验,其中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试剂 1、试剂 2 实验目的 A 过量锌粒、食醋溶液测定食醋中醋酸浓度 B 粗锌、过量稀硫

4、酸测定粗锌(含有不参与反应的杂质)纯度 C 碳酸钠固体、水证明碳酸钠水解吸热 D 过氧化钠固体、水证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产生气体 A A BB CC D D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将甲中左侧过量锌粒转移到右侧盛有的一定体积食醋溶液中,测定乙中产生气体体积,可测定酷酸浓 度,故 A 项正确; B将甲中右侧过量稀硫酸转移到左侧一定质量的粗锌中,测定己中产生气体体积,可测定粗锌的纯度,B 项正确; C碳酸钠溶于水的过程中包含溶解和水解,水解微弱、吸收热量少,溶解放热,且放出热量大于吸收的 热量,故C项错误; 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热并产生氧气,恢复至室温后,可根据己中两侧液面高低判断是否有

5、气体产生, 故 D 项正确; 故答案为 C。 【点睛】 利用该法测量气体体积时要注意使水准管和量气筒里液面高度保持一致。 3常温下, 向 20mL 0.2mol / L 2 H A溶液中滴加0.2mol / L NaOH 溶液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加过程中当溶液呈中性时,V NaOH20mL B当V NaOH30mL时,则有: 2 2c Na3c A3c HA CH 2A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 H 2AHHA; 2 HAHA? D当V NaOH20mL时,则有: 2 c Nac HAc Hc Ac OH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当V NaOH20mL

6、时,此时溶质为NaHA,根据图象可知溶液中离子浓度 2 2 c Ac H A ,说明 HA 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溶液为酸性,如果溶液为中性,则 40mLV NaOH20mL,故 A 错误; B. 当V NaOH30mL时,此时溶质为NaHA 和2 Na A,根据物料守恒,则有: 2 2 2c Na3c A3c HA3c H A,故 B 错误; C. 2 H A是二元弱酸,在水中的电离是分步电离的,电离方程式是: 2 H AHHA?、 2 HAHA?,故 C错误; D. 根据图象知, 当V NaOH 20 mL时, 发生反应为 22 NaOHH ANaHAH O, 溶质主要为NaHA, H

7、A 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水和 HA 都电离出氢离子,只有 HA 电离出 2 A ,所以离 子浓度大小顺序是 +-+2- c Nac HAc Hc Ac OH,故 D 正确; 答案选 D。 【点睛】 本题考查酸碱混合溶液定性判断,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明确图象中酸碱混合 时溶液中的溶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抓住图象进行分析即可,题目难度中等。 4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1 mol NH4NO3溶于适量稀氨水中,所得溶液呈中性,则溶液中NH4 的数目为 NA B1.7 g 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7NA C标准状况下,2.24 L

8、戊烷所含分子数为0.1NA D 1 mol Na 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 和 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2NA个电子 【答案】 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根据溶液的电中性原理,n(H +)+n(NH4+)=n(OH-)+n(NO3-),溶液呈中性,即 n(H+)=n(OH-),即有 n(NH4 +)=n(NO3-)=1mol,即铵根离子为 NA个,故 A 正确; B. 1.7g 双氧水的物质的量为0.05mol ,而双氧水分子中含18 个电子,故0.05mol 双氧水中含有的电子为 0.9NA个,故 B错误; C. 标况下戊烷为液体,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

9、故C错误; D. 由于钠反应后变为+1 价,故 1mol 钠反应后转移电子为 NA个,与产物无关,故D 错误。 故选: A。 5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棉布和丝绸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B肥皂水显碱性可做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 C“ 84”消毒液与75%的酒精消杀新冠病毒的机理相同 D青铜器发生析氢腐蚀可在表面形成铜绿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棉布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 错误; B.蚊虫叮咬时会释放出甲酸,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钠,高级脂肪酸根水解使肥皂水显碱性,肥皂 水可消耗甲酸,故肥皂水可做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B 正

10、确; C. “ 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O,NaClO 具有强氧化性用于杀菌消毒,75%的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用于杀 菌消毒, “84”消毒液与75%的酒精消杀新冠病毒的机理不同,C 错误; D.C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H 的后面, Cu不能与 H+自发反应放出 H2,青铜器不能发生析氢腐蚀,青 铜器发生吸氧腐蚀形成铜绿,D 错误; 答案选 B。 6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g46%甲酸 ( HCOOH) 水溶液所含的氧原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18g 冰水中共价键的数目为 NA C5.6g 铁与 7.1gCl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3NA D

11、7.8gNa2O2与足量的水 ( H218O) 反应生成的氧气所含的中子数为0.5NA 【答案】 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20g46%的甲酸溶液中甲酸的质量为20g 46%=9.2g , 物质的量为 9.2g =0.2mol 46g/mol , 0.2mol 甲酸含 0.4NA 个氧原子,水的质量为10.8g,水的物质的量为 10.8g =0.6mol 18g/mol ,0.6mol 水含 0.6NA个氧原子,故溶液 中共含 0.4NA+0.6NA=NA个氧原子,故 A正确; B. 18g 冰水的物质的量为1mol ,而水分子中含 2 条共价键,故1mol 水中含 2NA条共价

12、键,故 B 错误; C. 5.6g铁和 7.1g 氯气的物质的量均为0.1mol,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3 2Fe+3Cl2FeCl点燃,由比例 关系知, 0.1mol 铁完全反应需要0.15mol 氯气,故氯气不足,Fe过量,则0.1mol 氯气反应后转移0.2NA 个,故 C错误; D. 7.8g 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过氧化钠和水反应时生成的氧气全部来自于过氧化钠, 故生成的 氧气为 16O2,且物质的量为 0.05mol ,故含中子数为0.05mol 16N A=0.8NA个,故 D 错误; 故选 A。 【点睛】 氯气与铁单质反应,无论氯气是不足量还是过量,只生成Fe

13、Cl3,而不生成 FeCl2,这是学生们的易错点。 1mol 氯气与足量铁反应,转移2mol 电子;足量氯气与1mol 铁反应,转移3mol 电子,这是常考点。 7干冰气化时,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间作用力 B分子内共价键 C分子的大小 D分子的化学性质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干冰气化时,分子间距离增大,所以分子间作用力减弱,故A 正确; B.干冰气化时二氧化碳分子没变,所以分子内共价键没变,故B错误; C.干冰气化时二氧化碳分子没变,分子的大小没变,故C错误; D.干冰气化时二氧化碳分子没变,所以化学性质没变,故D 错误; 答案选 A。 82018 年 11 月 16 日,国际

14、计量大会通过最新决议,将1摩尔定义为“精确包含 6.022140761023个原 子或分子等基本单元,这一常数称作阿伏伽德罗常数(NA),单位为 mol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 SO3含有 NA个分子 B4.6g 乙醇中含有的C- H 键为 0.6NA C0.1mol Na2O2与水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D 0.1 molL 1 的醋酸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小于0.1NA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标准状况下,SO3为固态, 22.4L SO3含有分子不等于NA,选项 A 错误; B4.6g 乙醇的物质的量是0.1mol ,含有的 C-H键的个数

15、为0.5NA,选项 B 错误; C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则0.1molNa2O2与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 NA,选项 C正确; D、没有给定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氢离子的数目,选项D 错误。 答案选 C。 9 “太阳能燃料”国际会议于2019 年 10 月在我国武汉举行, 旨在交流和探讨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 太阳能光催化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等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能燃料属于一次能源 B直接电催化CO2制取燃料时,燃料是阴极产物 C用光催化分解水产生的H2是理想的绿色能源 D研发和利用太阳能燃料,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 A 【解析】 【详解

16、】 A 选项,太阳能燃料属于二次能源,故A 错误; B 选项,直接电催化CO2制取燃料时,化合价降低,在阴极反应,因此燃料是阴极产物,故 B 正确; C 选项,用光催化分解水产生的H2,氢气燃烧放出热量多,无污染,是理想的绿色能源,故 C正确; D 选项,研发和利用太阳能燃料,消耗能量最低,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故D 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然气、水煤气、液化石油气均是生活中常用的燃料,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化合物 B“ 中国天眼 ” 的“ 眼眶 ” 是钢铁结成的圈梁,属于金属材料 C制玻璃和水泥都要用到石灰石原料 D 1996 年人工合成了第112 号元素鎶 (Cn),盛放鎶的容器上应该贴的标签是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水煤气主要成分是CO、H2,是混合物,其中 H2是单质,不是化合物,A 错误; B. “中国天眼 ” 的 “ 眼眶 ” 是钢铁结成的圈梁,钢铁属于金属材料,B 正确; C.制玻璃的原料是石灰石、纯碱、石英,制水泥的原料是黏土、石灰石,因此二者都要用到原料石灰石,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