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与律诗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41468641 上传时间:2020-08-08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9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仄与律诗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平仄与律诗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平仄与律诗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平仄与律诗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平仄与律诗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仄与律诗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仄与律诗PPT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平仄与诗律,.,2,我国古代韵文包括诗、词、曲、辞赋等多种形式,其中诗、词的格律要求较为严格,这是每一个学习古典诗词的人都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下面作些简略介绍。 唐代以前的诗,都属自由体古诗范畴,没有严格的格律。到了唐代,出现了近体诗,它要求按一定的格律来写作。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它在句数、平仄、对仗、押韵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3,首联,颔联对仗,山居秋暝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尾联,颈联对仗,1、旧体诗歌分“古诗”(古体诗)、“近体诗”、“词曲” 三类,近体诗又有 “律诗” 、“绝句”之分。 2、律

2、诗每首四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3、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4、凡双数句都必须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不可换韵。如本诗的“秋”、“流”、“舟”、“留”。 5、每句各字的平仄有严格要求,特别是2、4、6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4,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唐韩愈 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仇名?,对仗,对仗,对仗,对仗,超过八句的律诗称排律或长律,它的句数必须是双数,而且,除首尾联外,其余

3、各联必须全用对仗。例如:,.,5,讲究平仄是近体诗的一个本质特征。古代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平,指古汉语中的平声;仄,指古汉语中的上声、去声、入声。古四声与今普通话四声的关系如图所示: 古汉语四声 例字 普通话四声 平 高专 阴平 (桌接) 唐文 阳平 (食杂) 上 古纸 上声 (百笔) 近是 去 正大 去声 (纳麦) 入 桌接食杂百笔纳麦,.,6,近体诗按一定规则交替使用平声字和仄声字,因而音律抑扬顿挫,富于音乐美。其平仄规律可以概括为: 一、 本句交替 以平仄相间的原理调配每句诗中各个字的声调,即每句诗中间隔两个字或三个字更替平仄。五言句的平仄有四种格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

4、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7,七言句实际是五言句的扩张,按平仄相间的规律在五言句上加两字即可(仄前加平,平前加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8,二、对句对立 偶数句的平仄格式必须与上一句对立。如第一句为“平平平仄仄”,第二句须是“仄仄仄平平”;第七句为“平平仄仄平平仄”,第八句须是“仄仄平平仄仄平”。但当第一句末字为平声(即首句入韵)时,第二句须用另一种末字为平声的基本格式。如第一句为“平平仄仄平”,第二句则为“仄仄仄平平”;如第一句为“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二句则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是为了保证偶数句能入韵。,.,9,二、对句对立 仄仄平平仄

5、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10,三、 两联相粘 绝句第三句的第二字的平仄要与其上一句的第二字的平仄相同或律诗第三、五、七句的第二、第四字的平仄要与其上一句的第二、第四字的平仄相同,而全句的平仄格式不能与上一句相重复。如: 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11,(1)仄起式 首句不入韵的 首句入韵的 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2)平起

6、式 首句不入韵的 首句入韵的 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由这四个句型的错综变化,可以构成五言绝句的四种平仄格式。,.,12,各种类型的律诗或绝句都是根据粘对规则由上述八种基本格式组合而成的。不过,近体诗的平仄格式也有可以通融的地方,这就是格律诗中广为流行的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五言近体诗为“一、三不论,二、四分明”),即七言近体诗的第三、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第四、第六字(偶数音节为节奏点所在位置,系平仄句型的关键)的平仄格式必须严格,不能随意变动。,.,13,这个口诀大体上反映了格律诗对平仄的基本要

7、求,但不够完善。要较准确掌握平仄规律,还得加上两句:“仄(脚)避三仄、仄平仄,平脚避开孤、三平。”上句指仄声收尾的句子要避开句末连用三个仄声字(如:平平仄仄仄)或两仄夹一平(如:平平仄平仄),因为这两种平仄格式是古体诗常用的格式,一般不能用于近体诗中;下句指平脚收尾的句子要避开孤平(除韵脚字外,全句只有一个平声字,称作“孤平”,如:仄平仄仄平或仄仄仄平仄仄平 “孤平”是近体诗写作的大忌)或句末连用三个平声字(如:平平仄仄平平平。三平调为古体诗专用的平仄格式)。下面举些实例,以供理解、掌握。,.,14,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

8、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15,伊 川 独 游 宋欧阳修 绿树绕伊川, 人行乱石间。 寒云依晚日, 白鸟向青山。 路转香林出, 僧归野渡闲。 岩阿谁可访, 兴尽复空还。,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17,书 愤 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9、 千载谁堪伯仲间。,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注:那,集韵有平声一读:“囊何切,何也。”,.,18,【斑竹祠】卷602_39汪 遵,九处烟霞九处昏, 一回延首一销魂。 因凭直节流红泪, 图得千秋见血痕。,.,19,【奉酬袭美苦雨四声重寄】卷630_10陆龟蒙,幽栖眠疏窗, 豪居凭高楼。 浮沤惊跳丸, 寒声思重裘。 床前垂文竿, 巢边登轻舟。 虽无东皋田, 还生鱼乎忧。,.,20,【同诸公会太府韩卿宅】卷500_35姚 合,九寺名卿才思雄, 邀欢笔下与杯中。 六街鼓绝尘埃息, 四座筵开语笑同。

10、焰焰兰缸明狭室, 丁丁玉漏发深宫。 即听鸡唱天门晓, 吏事相牵西复东。,.,21,词 律,.,22,词 律,词,又称曲、曲子、曲子词或乐府、长短句、诗馀,形成于唐五代,成熟于宋。词的起源与唐代流行音乐有密切的关系词最初是合乐歌唱的。,.,23,词 律,词调本来是指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在唐宋时代,词调有好几来源。有的是来自民间音乐,有的来自西域音乐,有的是乐工歌妓或词人创制的,有的是国家音乐机关创制的。,.,24,词 律,词调很多,每种词调都有特定的名称,叫做“词牌”。有些调名本来是乐曲的名称如菩萨蛮、西江月等;有些调名本来是词的题目,例如张志和的渔歌子是咏渔父生活的,温庭筠的更漏子是咏春夜闺情

11、的。,.,25,词 律,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26,词 律,更漏子 温庭筠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遞。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帘幙,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27,词 律,但是绝大多数的调名和题目没有关系,所以宋人常在一首词的调名下写出词题或小序。如苏轼念奴娇下写明“赤壁怀古”。,.,28,词 律,词调在早期是表示该词所从属的曲调名称,后来词音乐逐渐脱离,词调就仅仅作为字句、格律的固定格式的一种标志了。,.,29,词 律,每个词牌都有规定的词谱,限定句数、字数、韵数、句式、韵位等,所谓“调

12、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我们必须依照词谱规定的字数、平仄等格式填词。,.,30,词可按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类: 五十八字以内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者为中调,九十一字以上者为长调。 如如梦令为小令,江城子为中调,沁园春为长调。,.,31,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32,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33,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

13、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34,词的一段称阕或片。按段的多少,词又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分别。,.,35,一字逗,词中的五字句,其句法往往与近体诗的五言不同,具有“上一下四”的结构特点。 如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其中的“望”字,从阅读节奏上讲,古人称为“一字逗”;从词义上讲,古人称为“领字”,它对下文的“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有统领作用。,/10/29,.,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