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制度}中央银行制度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1321984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PPTX 页数:38 大小:270.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管理制度}中央银行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企业管理制度}中央银行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企业管理制度}中央银行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企业管理制度}中央银行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企业管理制度}中央银行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管理制度}中央银行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管理制度}中央银行制度(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中央银行制度,一、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与组织形式 三、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一、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一)自由银行体系的缺陷 (二)中央银行的产生 (三)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一)自由银行体系的缺陷,早期银行产生于 13、14 世纪经济贸易发达的欧洲 最早的中央银行产生于 17 世纪的中后期 在中央银行产生之前的时代,被称为自由银行体系时代 自由银行体系蕴含的种种矛盾,客观上推动了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1、商品流通的扩大与私人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在流通区域上的局限性的矛盾,客观上要求有一个资力雄厚,并具有权威的银行,统一发行一种能在全国流通的货币 早期的商业银行均有

2、发行银行券的权力 银行数量的增加使市场上流通的银行券的种类不断增加,导致纸币过剩 各种银行券在流通区域上的局限性,不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2、分散的、独立的票据清算不能适应金融发展的需要,客观上要求建立全国统一的、有权威的、公正的票据清算中心 信用经济的发展,票据成为主要的清算工具,银行业务的扩大使各银行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更加复杂化 分散的、独立的票据清算使同城结算和异地结算都很困难 伦敦 1770 年成立了票据交换所,但权威性不够,参加清算的银行十分有限,3、单个银行支付能力的有限性与经济发展对资金需求的膨胀,以及金融业间的激烈竞争,客观上要求有一个“最后贷款人”,在银行面临困难时给予资金支持

3、商业银行以存养贷的经营模式不能适应经济快速发展中的资金需求 因支付能力不足发生挤兑而破产的银行不断出现,4、政府利益与私人银行业间的矛盾,客观上要求有一个专门的机构代表政府对社会的货币财富和银行实施控制,并对金融业进行必要的监管 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相应的货币制度与信用制度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需要有巨大的货币财富作后盾,而政府利益与高利贷者之间的冲突,说明政府控制货币财富和银行的必要性,(二)中央银行的产生,1、瑞典国家银行的建立 1656 年由私人创建的发行银行券的银行 1668 年由瑞典政府出资,将其改组为国家银行,对国会负责 1897 年后,独占货币发行权,并开始履行中央银行的职责,成为

4、瑞典的中央银行,2、现代中央银行英国英格兰银行的产生 1694 年 7 月 27 日,英国国会制定法案核准英格兰银行成立 目的:为政府筹募经费,政府授予英格兰银行代理国库,以政府债券作抵押发行货币的权力,1833 年,英国国会通过法案,规定英格兰银行的纸币为全国唯一的法偿币 1844 年的比尔条例扩大了英格兰银行货币发行的规模;规定英格兰银行内部分为银行部和发行部,从组织模式与货币发行上奠定了英格兰银行的中央银行地位 1928年英格兰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3、美国中央银行的建立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体系 1791 年由政府批准成立具有中央银行性质的第一国民银行,1811 年经

5、营期满后宣告解散 1816 年为了治理当时流通领域中黄金白银奇缺、纸币贬值问题,联邦政府成立第二国民银行,执行中央银行职能,但未能代理国库和集中货币发行权,1836 年经营期满后改为一家州银行 1913 年国会通过联邦储备银行法,正式建立了中央银行制度联邦储备体系,(三)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1、中央银行制度的普遍建立 1920 年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的国际经济会议上,提出了在世界各国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必要性 会议决议的主要精神是稳定币值,要求: 一是要使各国财政收支平衡,割断通货膨胀的根源 二是货币的发行应脱离政府的控制,执行稳健的金融政策,1922 年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经济会议,再次建议

6、尚未建立中央银行的国家尽快建立中央银行,以共同维持国际货币体系的安全 19211942 年,世界各国改组或新建立的中央银行有 43 家,2、中央银行制度的强化 (1)中央银行的国有化和一般货币发行向国家垄断发行的转化 (2)中央银行政府机构性质的确立和由一般代理国库款项收支向政府的银行转化 (3)中央银行业务的独立性和由集中保管准备金向银行的银行转化,(4)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由一般运用向综合运用转化 (5)各国中央银行间的密切合作不断加强 如 1998 年 7 月 1 日正式成立的欧洲中央银行,以发行欧元取代欧共体各国的货币 实施统一的货币政策,推动欧洲国家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发展 中央银行制度进

7、入新的发展阶段,二、中央银行的职能与组织形式,(一)中央银行的职能 (二)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一)中央银行的职能,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指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使之成为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 垄断货币发行权的责任: 一是保持货币流通顺畅 二是有效控制货币发行量,稳定币值,2、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为政府提供金融服务 具体包括: (1)代理国库,经办政府的财政预算收支,执行国库的出纳职能 (2)向政府提供信用,支持财政,以解决政府对资金的临时需要 如提供贷款、购买政府债券、向财政透支等,(3)作为政府的金融代理人,代办各类金融事务 如保管并经营黄金外汇储备;代表政府参加国

8、际金融会议与活动等 (4)充当政府金融政策的顾问与参谋,为政府制定经济、金融政策提供信息,3、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指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并成为其最后贷款人 具体如下: (1)集中保管全国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以保持商业银行的清偿能力,调节并控制商业银行信用扩张能力,(2)充当全国金融机构的票据清算中心,为清算金融机构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提供最终服务 (3)是全国商业银行的资金供给者,执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能,4、中央银行是管理金融的银行 主要职责是: 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制定或执行金融法规与银行业务基本规章 监督和管理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 管理境内金融市场等,(二)中央银行的组织

9、形式,1、单一中央银行制 一种占主导地位的中央银行制度 指国家单独设立具有高度集权的中央银行机构,全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领导全部金融事业的制度 特点:全国只设一家中央银行,可根据需要设若干分支机构 典型代表:英格兰银行、日本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等,2、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 指政府在中央和地方两级设立中央银行机构,按规定分别行使金融管理权 特点:权力和职能相对分散,分支机构不多 典型代表:美国中央银行制度,由中央级联邦储备银行和地方级联邦储备银行共同组成 美国将全国 50 个州划分为 12 个联邦储备区,每个区设立一家联邦储备银行为该地区的中央银行,12 个地方级中央银行是: 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纽

10、约联邦储备银行 费城联邦储备银行、 克利夫兰联邦储备银行 里士满联邦储备银行、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 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 明尼阿波利斯联邦储备银行、 堪萨斯城联邦储备银行、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 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3、跨国中央银行制度 是指两个以上主权独立的国家共同拥有的中央银行,跨国中央银行制度通常以货币联盟为依托 主要职责:发行货币;为成员国政府服务;执行共同的货币政策及有关成员国政府一致决定授权事项 如:西非货币联盟六国成立的跨国中央银行 中非货币联盟设立的中非国家中央银行 欧洲货币联盟成立的欧洲中央银行等,4、准中央银行制度 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没有建立通常意义上的中央

11、银行制度,只设置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或由政府授权一个或几个商业银行行使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体系 特点:一般只有发行货币权;为政府提供服务;提供最后贷款援助和资金清算的职能,例如: 新加坡没有中央银行,中央银行的职能主要由金融管理局和货币委员会两个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共同行使 香港中央银行的职能分别由几个公、私金融机构共同执行: 在货币发行方面,港府授权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中国银行( 1997 年后)共同发行法偿币,辅币由港府自己发行 在货币政策方面,由港府金融司管理外汇基金、负责币值与汇率的重大决策 1981 年成立的“香港银行公会”参与协调银行的货币与信贷政策,三、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一)中央银

12、行的性质 (二)中央银行保持独立性的原因 (三)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主要内容,(一)中央银行的性质,对中央银行性质的表述: 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作为一个特殊的金融机构,其“特殊性”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地位的特殊性。中央银行是国家制度的组成部分,是凌架于商业银行与金融机构之上的最高权力机构 二是业务的特殊性。中央银行的金融业务与一般商业银行的业务相比,在经营目标、经营对象与经营内容上均有本质的区别 三是管理的特殊性。中央银行在行使管理职能时,通常是以“银行”的身份,在办理金融业务中,实施管理职能,(二)中央银行保持独立性

13、的原因,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实质: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问题,即中央银行在多大程度上受制于政府 核心是中央银行与财政部的资金关系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理解:相对独立性,不是指凌架于政府之上、完全独立于政府之外、不受政府控制的独立性 独立性的含义:指中央银行在政府或国家权力机构的指导下,根据国家总体经济发展目标,独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1、避免政治性经济波动的出现 即避免由于某些政治压力,使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偏离既定目标,导致经济波动 2、避免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出现 财政赤字货币化是指当政府财政出现赤字时,中央银行用直接对政府贷款或透支的办法来弥补,或者是想办法调低市场利率,降低财政弥补赤字的成本,3、

14、为了适应中央银行特殊地位的需要 中央银行是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执行调节信用、调节货币供应量的职能的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很高的技术性 要保证中央银行调控的有效性,必须保证中央银行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三)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主要内容,1、建立独立的货币发行制度,以维持货币的稳定 独立的货币发行制度包括: 中央银行对货币发行权的高度垄断不能允许多头发行 货币发行中坚持经济发行的原则,以保证货币发行权真正集中于中央银行,2、独立地制定或执行货币政策 在货币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必须保持高度的独立性,不受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干预 如果中央银行在制定或执行货币政策时与政府发生分歧,政府应充分尊重中央银行的意见 各级政府和部门应积极配合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不可从自身利益出发,直接或间接地抵消货币政策作用,3、独立管理和控制整个金融体系和市场 具体表现为:中央银行独立地行使对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管理权、控制权和制裁权 目标:使中央银行能完整地执行监督管理职能,思考题,1、试述中央银行产生的必要性。 2、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3、中央银行与一般的金融机构有何区别? 4、如何理解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为什么要保持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如何实现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