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课外阅读专项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41251835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课外阅读专项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课外阅读专项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课外阅读专项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课外阅读专项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课外阅读专项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课外阅读专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课外阅读专项(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课外阅读专项第一单元 一花一鸟总关情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夹竹桃季羡林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来说,她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我们家大门内也有两盆,一盆是红色的,一盆是白色的。我小的时候,天天都要从这下面走出走进。红色的花朵让我想到火,白色的花朵让我想到雪。火与雪是不相容的;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我顾而乐之,小小的心灵里觉得十分奇妙,十分有趣。我们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虽然没有什么非常名贵的花,但是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开出黄色的小花,报告春的消息。以后接着来的是桃花、杏花、海棠、榆叶梅、丁香

2、等等,院子里开得花团锦簇。到了夏天,更是满院葳蕤。凤仙花、石竹花、鸡冠花、五色梅、江西腊等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夜来香的香气熏透了整个的夏夜的庭院,是我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的。一到秋天,玉簪花带来凄清的寒意,菊花则在秋风中怒放。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静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但是

3、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这样的韧性,能这样引起我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我离开了家,过了许多年,走过许多地方。我曾在不同的地方看到过夹竹桃

4、,但是都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1.作者家有两盆夹竹桃,让他想到火的一盆是_颜色的,一盆让他想到雪的是_颜色的。2.文章第三自然段分别从花的品种、_、_、开花的动态变化等诸方面表现了院子里花多。除了夹竹桃,作者还描写了其他14种花,这样写的好处是_。3.下面哪几个自然段是直接描写夹竹桃的?( )A. B. C.4.第自然段的构段方式分别是( )。A.分总 总分 总分总 B.总分 B分总 C总分 C.总分总 分总 总分5.根据下面关于修辞方法的描述判断对错。(1)“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静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运用夸张手法。( )(2

5、)“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是反问句。( )(3)“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句话是拟人句。( )(4)“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这句话运用的是排比手法。( )6. 作者在文章开头说“对我来说,她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结合全文谈谈作者这样说的原因。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失去声音的鸟哑樵一群鸟在天上飞。它们的队伍包括十八只麻雀、三只乌鸦、两只喜鹊。它们飞着。没有方向,没有目的。飞,只是因为它们还能飞。只有飞着,它们才知道自己

6、还活着,生命还没有像遗落的阴影一样弃它们而去。这里是死亡之海罗布泊无人区。没有人知道这群鸟是什么时候飞进来的,只知道,它们从飞进来,就没有吃过一点食物,喝过一点水。因为罗布泊无人区根本没有食物和水。在鸟儿们的字典里,“天高任鸟飞”这句话永远是正确的,它包含了人类的经验和它们自己的体会。哪儿有鸟不能飞的地方呢?直到自由的翅膀将它们带进罗布泊。这是个陌生的世界,没有它们所熟悉的任何东西。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因为树,也只不过是死了若干年的枯桩而已。它们飞着,互相安慰着,喊着,直到完全发不出声音,只是依赖生命的本能,机械地飞。直到一群探险者来到罗布泊,它们才看到一线生机,跟着探险者的车队一路飞着。一位

7、有经验的探险者喊:停车。他知道,鸟儿们对自己将要飞往哪里已经不关心,它们最需要的是水和食物。探险者们停下来,拿出随身带的水和食物放到地上,鸟儿们迅速覆盖过来。鸟儿们温顺极了。喝着水,吃着东西。探险者把它们一个个抓住,放入纸箱内,他们明白必须用这种办法才能把它们带出无人区。有四只麻雀在他们的手中死了。它们已飞到了生命的极限。如果没有遇上探险者,它们可能会在飞翔途中掉落下来,同自己的影子一起在黑沉沉的大地消失。探险者给我讲这段故事的时候,我问他:“在罗布泊无人区,水是最珍贵的东西,你们为什么要拿出有限的水给鸟儿们喝呢?”探险者回答:进入罗布泊无人区之后,人和鸟的命运是一样的,面对未知的恐惧和各种可

8、能的危险,我们也已暂时失语。那时,鸟已成了我们的同伴,救助它们,就救助了二十三条性命。也似乎是在救我们自己。后来,探险者和鸟儿们一起出了罗布泊无人区。在库尔勒,探险者们还举办隆重的放飞仪式。据说,现在也常有一些小鸟,如同探险者的闯入一样来到罗布泊,而探险者也无一例外地想办法把它们带离无人区。只有在罗布泊,人才学会了珍视生命。因为人和鸟在彼时已并无区别。1.这只鸟的队伍指的是_。2.“天高任鸟飞”这句话的前半句是_。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因为罗布泊现存的树,也只不过是死了若干年的枯桩而已。( )(2)只有在罗布泊,人才学会了珍视生命。因为人和鸟在彼时

9、已并无区别。( )(3)探险者们随身带的水和食物很多,所以拿出来放到地上喂鸟,鸟儿们迅速覆盖过来。 ( )4. 走出罗布泊,探险者举行隆重的放飞仪式。这样做蕴含了什么意义?_5.这篇文章讲述了什么道理?_第二单元 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军礼离军区司令部门岗只有几步远了,她仍骑在车上,旁若无人地朝门岗驶去。“喂,同志,请下车。”下车?她不屑地瞥了哨兵一眼,脚一蹬“站住!”随着喊声,车后架被人拉住了。她急忙用脚撑在地上。扭头一看,不由气恼地问:“你干什么?”“请你下车!”哨兵不动声色地回答。“真新鲜,我在司令部进进出出快一年了,第一次听说下车二字。”“第一次听说,就请你第一次执

10、行吧。”“得了吧,你看你的门,我走我的路,何必这么啰嗦。”说着,脚一蹬,又要上车。不防哨兵抢前一步,迅速地将车锁住,拔出钥匙。“你!”她傲气的脸顿时沉下来,气冲冲地走进岗亭,拿起话筒,拔了个号码:“喂,爸爸!爸爸!我进大门没下车,被岗哨拦住,他还锁了我的车,你快来,我等你。”不一会儿,朝门岗走来了一个年过半百的军人,他,魁梧的身材,背略有点驼,脚步分外沉重。“爸爸!”她迎上前去,好不神气地瞟了哨兵一眼。陈司令员并不理睬她,径自向哨兵走来。他深沉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哨兵那涨红的脸上,然后,他缓缓地举起右手,向哨兵庄重地行了一个军礼。霎时,热血在战士的心中沸腾了,他强忍着就要涌出的泪花,一个挺胸立正

11、,向司令员回答了一个军礼。一老一少两代军人的心在庄严的军礼中紧紧地贴在一起了。她呆呆地望着,好像明白了什么,羞愧地低下了头1.这篇故事的人物有_、_和_,发生的地点是在_。2.写出下面句子的描写手法。(1)“站住!”随着喊声,车后架被人拉住了。她急忙用脚撑在地上。扭头一看,不由气恼地问:“你干什么?”( )( )( )(2)“你!”她傲气的脸顿时沉下来,气冲冲地走进岗亭,拿起话筒,拔了个号码。( )( )( )(3)他深沉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哨兵那涨红的脸上,然后,他缓缓地举起右手,向哨兵庄重地行了一个军礼。( )( )3.“得了吧,你看你的门,我走我的路,何必这么啰嗦。”表现了司令员女儿对哨兵

12、怎样的态度?_4.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司令觉得自己没有把女儿教育好,他举起手表示了他对战士工作的肯定和支持,所以他们的心紧紧贴在一起。B小战士一个挺胸立正,向司令员回答了一个军礼,表达自己的歉意。司令的军礼表示他对小战士做法的支持。所以两颗心在庄严的军礼中紧紧贴在一起。C 哨兵小战士知道自己做错了,不该拦住司令员的女儿,他连忙敬礼道歉,司令员回礼表示谅解他。5.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赞扬了什么?_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_1921年,57岁的齐白石开始对中国传统画风实施大胆突破,期望通过这种“变法”式的创新画法,赋予中国画新的活力。 但他的这一做法,遭到了北平画坛保守派们的一致反对和攻击,他们合起伙来极力贬低齐白石,称他的画是“野狐之禅”,“俗不可耐”“根本上不了台面”。齐白石的作品也因此备受冷落,甚至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他也只能在这样一片谩骂和否定声中,独自苦苦支撑着。 在几年后的一次国画展览会上,齐白石的一幅虾趣图,被挂在一个很不显眼的角落里,而且标价仅为8元,为全场最低价。这让他无比失落。 展会第二天,现场来了一位画坛上的重量级人物,他便是刚刚走马上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的徐悲鸿。他一眼便看到了齐白石的那幅画,并当即让画展负责人将其移到展厅的最中央,与自己的奔马图并挂在一起。 接着,他还亲自提笔将虾趣图的标价从8元改为80元,并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