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管理}园林布局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1025262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X 页数:98 大小:3.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工程管理}园林布局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园林工程管理}园林布局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园林工程管理}园林布局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园林工程管理}园林布局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园林工程管理}园林布局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林工程管理}园林布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工程管理}园林布局(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园林布局,第一节 园林艺术布局,园林空间艺术布局是在园林艺术理论指导下对所有空间进行巧妙、合理、协调、系统安排的艺术,目的在于构成一个既完整又开放的美好境界。而布局的关键在于设计蓝图规划布置。常从静态、动态两方面进行空间艺术布局(构图)。 静态空间艺术是指相对固定空间范围内的内外审美感受。,一、静态空间艺术的类型,一般按照活动内容,静态空间可分为生活居住空间、游览观光空间、安静休息空间、体育活动空间等。按照地域特征分为山岳空间、台地空间、谷地空间、平地空间等。按照开朗程度分为开朗空间、半开朗空间和闭锁空间等。按照构成要素分为绿色空间、建筑空间、山石空间、水域空间等。按照空间的大小分为超

2、人空间、自然空间和亲密空间。还有依其形式分为规则空间、半规则空间和自然空间。根据空间的多少分成单一空间和复合空间等。,二、静态空间艺术构图,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中,随着诸多因素的变化,使得人的审美感受各不相同。有意识地进行构图处理,就会产生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1风景界面与空间感 局部空间与大环境的交接面就是风景界面。,风景界面是由天地及四周景物构成的。以平地(或水面)和天空构成的空间特征,有旷达感,所谓心旷神怡。以峭壁或高树夹持,其高宽比大约6:18:1时的空间有峡谷或夹景感。由六面山石围合的空间,则有洞府感。以树丛和草坪构成的I:3空间,有明亮亲切感,以大片高乔木和矮地被组成的空间,给人以

3、荫浓景深的感觉。,峡谷,峡谷,风景界面,洞府感,1风景界面与空间感 局部空间与大环境的交接面就是风景界面。,一个山环水绕,泉瀑直下的围合空间则给人清凉世界之感。一组由山环树抱庙宇林立的复合空间,给人以人间仙境的神秘感。一处四面环山,中部低凹的山林空间,给人以深奥幽静感。以烟云水域为主体的洲岛空间,给人以仙山琼阁的联想。还有,中国古典园林的咫尺山林,给人以小中见大的空间感。大环境中的园中园,给人以大中见小(巧)的感受。,清凉世界,人间仙境,清凉世界,人间仙境,2静态空间的视觉规律,上述各种空间感,多半是由人的视觉、触觉或习惯感觉而产生的。经过科学分析,利用人的视觉规律,可以创造出预想的艺术效果。

4、,静态空间,静态空间,静态空间,静态空间,(1)最宜视距,正常人的清晰视距为2530cm,明确看到景物细部的视野为3050m,能识别景物类型的视距为250270m,能辨认景物轮廓的视距为500m,能明确发现物体的视距约为 12002000m,但这已经没有最佳的观赏效果。至于远观山峦、俯瞰大地、仰望太空等,则是畅观与联想的综合感受了。利用人的视距规律进行造景和借景,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清晰视距2530cm,明确看到景物细部3050m,识别景物类型250270m,识别景物类型250270m,辨认景物轮廓500m,明确发现物体12002000m,(2)最佳视域,人的正常静观视场、垂直视角为130

5、0。,水平视角为l600。但按照人的视网膜鉴别率,最佳垂直视角小于300,水平视角小于450,即人们静观景物的最佳视距为景物高度的2倍,宽度的1.2倍。以此定位设景则景观效果最佳。但是,即使在静态空间内,也要允许游人在不同部位赏景。建筑师认为,对景物观赏的最佳视点有三个位置,即垂直视角为180(景物高的3倍距离)、270(景物高的2倍距离)、450(景物高的3距离)。如果是纪念雕塑,则可以在上述三个视点距离位置为游人创造较开阔平坦的休息场地,最佳视域,仰视高远,一般认为视景仰角分别为大于450、600、800、900时,由于视线的消失程度可以产生高大感、宏伟感、崇高感和危严感。若 900 ,则

6、产生下压的危机感。这种视景法又叫虫视法。在中国皇家宫苑和宗教园林中常用此法突出皇权神威,或在山水园中创造群峰万壑、小中见大的意境。如北京颐和园中的中心建筑群,在山下德辉殿后看佛香阁,则仰角为620 ,产生宏伟感,同时,也产生自我渺小感。,仰视高远,在山下德辉殿后看佛香阁,则仰角为620 ,产生宏伟感,同时,也产生自我渺小感。,仰视高远,俯视深远,居高临下,俯看大地,为人们的一大游兴。园林中也常利用地形或人工造景,创造至高点以供人俯视。绘画中称之为鸟瞰。俯视也有远视、中视和近视的不同效果。一般俯视角450、300 、 200时,则分别产生深远、深渊、凌空感。当900时,则产生欲缀危机感。登泰山而

7、一览众山小,居天都而有升仙神游之感。也产生人定胜天感。,俯视深远,俯视深远,俯视深远,中视平远,以视平线为中心的30。夹角视场,可向远方平视。利用或创造平视观景的机会,将给人以广阔宁静的感受,坦荡开朗的胸怀。因此园林中常要创造宽阔的水面。平缓的草坪、开敞的视野和远望的条件,这就把天边的水色云光,远方的山廓塔影借来身边,一饱眼福。,中视平远,中视平远,第二节 园林动态布局,园林对于游人来说是一个流动的空间,一方面表现为自然风景的时空转换,另一方面表现在游人步移景异的过程中。前面提到园林空间的风景界面构成了不同的空间类型,那么不同的空间类型组成有机整体,并对游人构成丰富的连续景观,这就是园林景观的

8、动态序列。如同写文章一样,有起有结,有开有合,有低潮有高潮,有发展也有转折。,一、园林空间的展示程序,中国古典园林多半有规定的出人口及行进路线,明确的空间分隔和构图中心,主次分明的建筑类型和游想范围,就像桃花源记中描述的樵夫寻幽的过程那样,形成了一种景观的展示程序,1一般序列,一般简单的展示程序有所谓两段式或三段式之分。所谓两段式就是从起景逐步过渡到高潮而结束。如一般纪念陵园从入口到纪念碑的程序,苏军反法西斯纪念碑就是从母亲雕像开始,经过碑林甫道,旗门的过渡转折,最后达到苏军战士雕塑的高潮而结束。但是多数园林具有较复杂的展出程序,大体上分为起景一高潮一结景三个段落。,1一般序列,在此期间还有多

9、次转折,由低潮发展为高潮景序,接着又经过转折、分散、收缩以至结束。,一般序列-两段式,1一般序列,在此期间还有多次转折,由低潮发展为高潮景序,接着又经过转折、分散、收缩以至结束。,一般序列-三段式,2循环序列,为了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需要,多数综合性园林或风景区采用了多向入口、循环道路系统,多景区景点划分(也分主次景区),分散式游览线路的布局方法,以容纳成千上万游人的活动需求。因此现代综合性园林或风景区系采用主景区领衔,次景区辅佐,多条展示序列。各序列环状沟通,以各自入口为起景,以主景区主景物为构图中心。以综合循环游览景观为主线以方便游人,满足园林功能需求为主要目的来组织空间序列,这已成为现代综

10、合性园林的特点。,循环序列,循环序列,3.专类序列,以专类活动内容为主的专类园林有着他们各自特点。 如植物园多以植物演化系统组织园景序列。如从低等到高等,从裸子植物到被子植物,从单子叶植物到双子叶植物或按照哈钦森或恩格勒系统,或克朗奎斯特系统等。还有不少植物园因地制宜创造自然生态群落景观形成其特色。,专类序列,专类序列,3.专类序列,又如动物园一般从低等动物到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到鸟类、食草、食肉及哺乳动物,国内外珍奇动物乃至灵长类高级动物等等,形成完整的景观序列,并创造出以珍奇动物为主的全园构图中心。某些盆景园也有专门的展示序列,如盆栽花卉与树桩盆景、树石盆景、山水盆景、水石盆景、微型盆景和

11、根雕艺术等,这些都为空间展示提出了规定性序列要求,故称其为专类序列。,专类序列,专类序列,二、园林道路系统布局的序列类型,园林空间序列的展示,主要依靠道路系统的导游职能,因此道路类型就显得十分重要。一般道路系统组织类型。 多种类型的道路体系为游人提供了动态游览的条件,因地制宜地园景布局又为动态序列的展示打下了基础。,园路布局,园路布局,三、风景园林景观序列的创作手法,景观序列的形成要运用各种艺术手法,而这些手法又多半离不开形式美法则的范围。同时,对园林的整体来说固然存在着风景序列,然而在园林的各项具体造型艺术上,也还存在着序列布局的影子,如林荫道、花坛组、建筑群组、植物群落的季相配植等。,1风

12、景序列的主调、基调、配调和转调,风景序列是由多种风景要素有机组合,逐步展现出来的,在统一基础上求变化,又在变化之中见统一,这是创造风景序列的重要手法。以植物景观要素为例,作为整体背景或低色的树林可谓基调,作为某序列前景和主景的树种为主调,配合主景的植物为配调,处于空间序列转折区段的过渡树种为转调。,主调、基调、配调和转调,主调、基调、配调和转调,2、风景序列的起结开合,作为风景序列的构成,可以是地形起伏,水系环绕,也可以是植物群落或建筑空间,无论是单一的还是复合的,总应有头有尾,有放有收,这也是创造风景序列常用的手法。以水体为例,水之来源为起,水之去脉为结,水面扩大或分支为开,水之溪流又为合。

13、这和写文章相似,用来龙去脉表现水体空间之活跃,以收放变换而创造水之情趣,这种传统的手法,普遍见之于古典园林之中。例如北京颐和园的后湖,承德避暑山庄的分合水系。,3.风景序列的断续起伏,这时利用地形地市变化而创造风景序列的手法之一。多用于风景区或郊野公园。 一般风景区山水起伏,游程较远,将多种景区景点拉开距离,分区段布置,在游步道的引导下,景序断续发展,游程起伏高下,从而取得引人入胜、渐入佳境的效果。,风景序列的断续起伏,风景序列的断续起伏,风景序列的断续起伏,4园林植物景观序列的季相与色彩布局,园林植物是风景园林景观的主体,然而植物又有其独特的生态规律,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利用植物个体与群落在

14、不同季节的外形与色彩变化,再配以山石水景,建筑道路等,必将出现绚丽多姿的景观效果和展示序列。,季相与色彩布局,季相与色彩布局,季相与色彩布局,季相与色彩布局,季相与色彩布局,季相与色彩布局,季相与色彩布局,季相与色彩布局,季相与色彩布局,4园林植物景观序列的季相与色彩布局,如扬州个园内 春植青竹,配以石笋 夏种槐树、广玉兰,配以槐树太湖石 秋种枫树、梧桐,配以黄石 冬植腊梅、天竹,配以白色英石 把四景分别布置在游览线的四个角落里,则在咫尺庭院中创造了四时季相、景序。,春植青竹,配以石笋,春山淡冶如笑,夏种槐树、广玉兰,配以槐树太湖石,夏山苍翠如滴,秋种枫树、梧桐,配以黄石,秋山明净如妆,冬植腊

15、梅、天竹,配以白色英石,冬山惨淡如睡,4园林植物景观序列的季相与色彩布局,一般园林中,常以桃红柳绿表春,浓荫白花主夏,黄叶红果属秋,松竹梅花为冬。 在更大的风景区或城市郊区的总风貌序列中,更可以创造春游梅花山,夏渡竹溪湾,秋去红叶谷,冬踏雪莲山的景相布局。,春,夏,秋,秋-香山红叶,5园林建筑群组的动态序列布局,园林建筑在风景园林中只能占有12的面积,但却是某景区的构图中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由于使用功能和建筑艺术的需要,对建筑群体组合的本身以及对整个园林中的建筑布置,均应有动态序列的安排。,园林建筑群组的动态序列布局,游览路线一:大门、轿厅、万卷堂、撷秀楼、云窟、梯云室、五峰书屋、竹外一枝轩、集虚斋、看松读画轩、殿春簃、月到风来亭、濯缨水阁、云岗、引静桥、小山丛桂轩、蹈和馆、琴室 游览路线二:大门、轿厅、小山丛桂轩、蹈和馆、琴室、濯缨水阁、月到风来亭、殿春簃、看松读画轩、竹外一枝轩、集虚斋、五峰书屋、射鸭廊、引静桥、云岗、五峰书屋、梯云室、云窟、撷秀楼、万卷堂、轿厅,苏州网狮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