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03 细胞膜与细胞核-2020年衔接教材新高三一轮复习生物(解析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41024329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点03 细胞膜与细胞核-2020年衔接教材新高三一轮复习生物(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考点03 细胞膜与细胞核-2020年衔接教材新高三一轮复习生物(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考点03 细胞膜与细胞核-2020年衔接教材新高三一轮复习生物(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考点03 细胞膜与细胞核-2020年衔接教材新高三一轮复习生物(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考点03 细胞膜与细胞核-2020年衔接教材新高三一轮复习生物(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点03 细胞膜与细胞核-2020年衔接教材新高三一轮复习生物(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03 细胞膜与细胞核-2020年衔接教材新高三一轮复习生物(解析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03 细胞膜与细胞核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是糖蛋白和糖脂B不同的细胞膜上可能存在相同的蛋白质C变形虫的运动主要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D病毒识别宿主细胞依赖细胞膜表面受体【答案】A【解析】【分析】1、细胞膜的成分及其含量和作用:成分所占比例在细胞膜构成中作用脂质约50%其中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蛋白质约40%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膜的功能主要由其上的蛋白质来行使糖类约2%10%与膜蛋白或膜脂结合成糖蛋白或糖脂,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2、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详解】细胞膜的组成成

2、分主要是蛋白质和脂质,A错误;不同的细胞可能吸收相同的无机盐、有机物等,可能存在相同的蛋白质,如几乎所有细胞膜上都有运输葡萄糖的载体蛋白,B正确;变形虫的运动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C正确;病毒的寄生具有专一性,病毒识别宿主细胞依赖细胞膜表面受体蛋白,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属于基础题。2.下列有关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均匀地分布在膜的两侧B向细胞内注射物质后,细胞膜上会留下一个空洞C细胞膜内部是亲水的,因此水分子可以通过细胞膜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载体蛋白空间结构的多样性有关【答案】D【解析】【分析】1、

3、细胞膜的结构:(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2)细胞膜上的磷脂和绝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流动的,因此膜的结构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具有流动性。(3)细胞膜的外表面分布有糖被,具有识别功能。2、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具有选择透过性。【详解】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在膜上的分布是不均匀,不对称的,A错误;由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因此向细胞内注射物质后,细胞膜上不会留下一个空洞,B错误;细胞膜上有水通道蛋白,因此水分子可以通过细胞膜,C错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载

4、体蛋白空间结构的多样性有关,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物膜系统的组成,掌握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3.如图所示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表示不同化合物,下列关于各物质的主要功能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物质-进行细胞识别B物质-构成膜的基“骨架”C物质-调节细胞膜的流动性D物质-作为能量供机体利用【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该图是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是糖蛋白,是磷脂双分子层,是胆固醇,是蛋白质。【详解】物质糖蛋白能进行细胞识别,A正确;物质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膜的基“骨架”,B正确;物质胆固醇调节细胞膜的流动性,C正确;物质蛋白

5、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越多其功能越复杂,蛋白质不作为能量供机体利用,D错误。【点睛】本题结合图示,考查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膜的功能,识记细胞膜的主要成分,理解细胞膜的流动性,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个选项,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4.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细胞代谢活动的正常进行与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及细胞间信息交流密切相关。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磷脂单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B变形虫摄食过程中的变形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D物质跨膜运输都需要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答案】C【解析】【分析】1、细胞膜是单

6、层膜,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2、变形虫属于真核生物,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3、在细胞膜的外表,少数糖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除糖蛋白外,细胞膜表面还有糖类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详解】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A错误;变形虫的变形运动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错误;糖蛋白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C正确;自由扩散不需要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物质的跨膜运输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5.甲丙图列举了人体的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几种方式,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图甲可以表示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B图乙可以表示

7、红细胞中的O2作用于其他体细胞传递信息C图丙表示的信息交流方式中的信号分子可以是神经递质D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一定需要信号分子和受体的参与【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可归纳为三种主要方式:1、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即细胞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2、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即细胞通道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3、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如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进入体液体液运输靶细胞受体信息靶细胞,即激素靶细胞。【详解】图甲可以表示精子和卵细胞

8、之间的识别和结合,A正确;图乙可以表示红细胞中的O2作用于其他体细胞传递信息,B正确;图丙表示的信息交流方式中的信号分子可以是神经递质,C正确;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不一定需要信号分子和受体的参与,如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信息交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动物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途径有两种:激素、神经递质、淋巴因子等信息分子通过体液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通过细胞间的接触实现信息交流。6.下列关于胰岛B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B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其中磷酸基团具有

9、疏水性C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与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密切相关D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功能上密切联系,依赖具膜小泡实现相互转化和成分更新【答案】C【解析】【分析】1、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细胞器膜和核膜、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2、细胞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与细胞膜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功能越复杂,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越多。3、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详解】电子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膜淸晰的暗一亮一暗三层结构,A错误;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其中磷酸基团具有亲水性,B错误;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与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

10、密切相关,C正确;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功能上密切联系,有的依赖具膜小泡实现相互转化和成分更新,有的是直接联系,不需要依赖具膜小泡,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如图为某细胞膜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常用鸡、猪的成熟红细胞,放在清水中涨破后,可通过差速离心的方法收集到较为纯净的细胞膜B细胞间的识别与有关,细胞癌变后含量增加C电子显微镜下,细胞膜呈现亮-暗-亮三层,说明细胞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组成D如果图示为红细胞膜,则O2的运输方向是AB或BA;如果图示为肝细胞膜,则

11、CO2的运输方向只有BA【答案】D【解析】【分析】1.分析图形是糖蛋白、是载体蛋白、是磷脂双分子层;A面是膜外侧,因为膜外侧有糖蛋白,B面是膜内测。2.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是制备细胞膜的实验材料。3.细胞间的识别与糖蛋白有关,细胞癌变后糖蛋白含量会减少导致粘连性降低。4.电子显微镜下,细胞膜呈现暗-亮-暗三层,说明细胞膜的结构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组成。5.在氧气浓度高的地方血红蛋白会与氧气结合,在氧气浓度低的地方又会释放氧气。【详解】鸡的红细胞内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同时也不能采用差速离心法,A错误;细胞癌变后膜蛋白含量减少,B错误;电子显微镜下,细胞膜

12、呈暗-亮-暗,对应的膜结构层是蛋白质-脂质-蛋白质,C错误; O2在血红细胞膜的运输方向可以有膜外向膜内也可由膜内向膜外,CO2在肝细胞中的运输方向是膜内向膜外运输,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构和功能、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8.最早被发现的细胞器是1769年科学家在草履虫细胞内观察到的颗粒样结构-刺丝泡。当草履虫受到外界刺激时,刺丝泡尖端的膜与细胞膜发生融合,随后刺丝泡发射至体外抵御捕食者。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刺丝泡膜与细胞膜、线粒体膜的成分基本一致B刺

13、丝泡中的蛋白质由核糖体合成C草履虫是原生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D刺丝泡膜与细胞膜的融合与膜的流动性有关【答案】C【解析】【分析】1、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组成,主要成分都是磷脂和蛋白质。2、核糖体:蛋白质的合成场所。3、一些常考生物的类别: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水绵、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此外,病毒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详解】刺丝泡膜与细胞膜、线粒体膜的成分基本一致,都是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的,A正确

14、;刺丝泡中的蛋白质由核糖体合成,B正确;草履虫是真生生物,有成形的细胞核,C错误;刺丝泡膜与细胞膜的融合与膜的流动性有关,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膜系统、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物膜系统的组成成分;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9.IL-6R基因编码的IL-6R是细胞膜上的一种受体蛋白,研究发现,IL-6R基因的过度表达会激活胞内信号分子STAT3蛋白,形成二聚体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异常表达,引发恶性肿瘤。下列叙述的错误的是()AIL-6R的作用说明细胞膜有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BIL-6R

15、基因过度表达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C二聚体通过核孔转移到核内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D二聚体诱导的靶基因属于原癌基因,该基因只在肿瘤细胞中表达【答案】D【解析】【分析】癌细胞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特征为:能无限增殖;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癌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细胞间黏着性降低,易于在体内扩散转移。【详解】IL-6R的作用说明细胞膜有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A正确; IL-6R基因过度表达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B正确;二聚体通过核孔转移到核内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C正确;二聚体诱导的靶基因属于原癌基因,该基因不仅仅是在肿瘤细胞中表达,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细胞膜的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分化、细胞癌变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0.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A核仁是产生核糖体、rRNA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