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制度}制度变迁理论讲义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0918397 上传时间:2020-08-02 格式:PPTX 页数:30 大小:7.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管理制度}制度变迁理论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企业管理制度}制度变迁理论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企业管理制度}制度变迁理论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企业管理制度}制度变迁理论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企业管理制度}制度变迁理论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管理制度}制度变迁理论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管理制度}制度变迁理论讲义(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制度变迁理论(新经济史学),20世纪70年代诺斯、拉坦(日本)、林毅夫张五常等 变迁的主体 变迁的动力 制度变迁理论变迁的形式 变迁的过程 路径依赖,(一)制度变迁及原因,1、概念界定 制度-是人创造的,决定人际互动结构的 规则或约束。 制度安排它是在特定领域内能够约束人们 行为的一组规则。或支配具体交易的规则 制度变迁指由一种效率更高的制 度来代替现存制度的过程 诺斯(1990):有效的制度变迁是一种取得经济 效益的变迁。,2、原因:外部利润 外部利润 -指在已有制度中经济主体 无法获取的利润(收益-成本)。,制度A,制度B,(1)土地相对价格变化 (2)技术变化,(二)制度变迁的形式,

2、1、诱致性制度变迁 (1)定义:由一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新的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的制度变迁形式。 (2)变迁主体个人或团体 (3)特点 盈利性 自发性 渐进性,2、强制性制度变迁指由政府通过法 律和命令引起的制度变迁。 (1)变迁主体国家 (2)快速和短时间推进制度变迁 (3)有较大的规模效应 (4)其效应与社会整体财富最大化可 能不一致。,(三)“路径依赖”理论 路径依赖指最有效率的解并不总是能够 胜出,偶然因素可能对一个过程 的早期 阶段造成干扰,改变其过程。 或一旦在外部性偶然事件的影响下被系统所采纳,便会沿着一定的路径发展演进,而很难为其他潜在的甚至更优的体系所取代。,1、技术

3、变迁与路径依赖 (1)“先发技术”的结果 规模效应 学习效应 协同效应 适应性预期 (2)“后发技术”的结果 可能出现的无效率 “锁定”,2、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 制度变迁一旦走上某一路径,就会在以后的发展中沿着既定的方向不断得到自我强化。 (1)路径依赖的类型 良性循环的轨道路径依赖1 沿着既定的变迁路径,经济或政治制 度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恶性循环的轨道路径依赖2 (2)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1)初始的制度选择会提供强化现有制度 的刺激和惯性 2)路径依赖形成的深层原因是利益因素。,五、制度与经济发展,实现经济起飞,要有10%以上的投资率 罗斯托 从短期看,经济增长率是由资本增长率、劳动增长

4、率和技术进步率三个因素决定的,但长期看,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索洛 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而不是自然资源的丰欠或资本存量的多少。 舒尔茨 经济增长是由技术进步等经济体系内部力量的产物 -罗默 一种能够提供个人激励的有效的制度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诺斯,案例1例在16001850年间,世界海洋运输业中没有发生诸如轮船替代帆船这样重大技术进步,但这期间海洋运输的效率却大大提高了。诺斯经过对海洋运输成本的多方面的统计分析发现,虽然海洋运输技术没有太大的变化,但航运制度和市场经济制度变得更加完善,导致运输成本降低,提高了海洋运输生产率。,(一)没有发生技术 变化通过制度 创新也

5、能够提 高生产率和实 现经济增长 1、航运制度和市 场制度的完善 2、降低海运成本 提高了海洋运 输的生产率。,(二)最早确定制度和所有权体系的国家最先实现现代经济增长,1、两种经济增 长的统一 17世纪晚期的 荷兰和英国 2、确立制度和 所有权体系 1642年 英国独占法 (The Statute of Monopolies),案例1就人类的工业文明来说,手工业工场制是近代工业的摇篮,而手工业工场制初始的发展并没有技术进步和生产工艺的改变,有决定意义的只是生产集中到工场,进行了分工和协作,而分工和协作又促进了机器的诞生,伟大的工业文明由此拉开序幕。正是由于生产组织的改变等制度创新,使人类从农

6、业文明跨进了工业文明。 案例2日本是从1868年“明治维新”后逐步走向强国之路的,即 “明治维新”后建立了明治政府,才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明治维新”不是技术维新,而是制度维新。,(三)有效率的制度是保证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要素发挥作用的前提,1.使个人收益率不断接近于社会收益率,提供有效的个人激励机制 2.使每一个社员从事生产性活动,社会收益率-是社会从同一种活动中获得的纯收益总量,它是个人收益加上这种活动对社会其他成员所造成的最终影响。 10%的社会收益率= 8%的个人收益率+2% 被别人得到的收益率,案例1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业开始的。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仅仅一项家庭联产承包制

7、的实施,在当时并没有什么技术进步的情况下,甚至在科技退步的情况下,农业生产获得飞速发展。19791985年间中国农村和农业经济高速增长。在短短六年的时间就初步解决了长期使政府焦虑的人民的吃饭问题,1984年还破天荒地出现了农民“卖粮难”的丰收现象,而且还释放了上亿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进军非农产业。,实行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家庭承包责任制取代了集体耕作制; 分配制度上把农户的劳动投入与劳动收益联系起来(产权制度的变化); 择业自由;,案例2中国餐馆的一名洗碗工与美国餐馆的一名洗碗工进行比较,前者月薪约500人民币,后者约800美元合人民币约5000元。新制度经济学家把这种同工不同酬的现象解释为

8、是“制度”不同造成的。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制度”把人们的努力与报酬联系起来的程度还很低,缺乏一种公平竞争、真正体现自己才能的“制度环境”。,六、产权制度(理论),(一)定义与结构 1、产权(property rights)指在 资源稀缺条件下,人们使用资源 的权利。它体现了人与人的相互关系。 (1)稀缺性 (2)双主利益发生冲突 (3)一组权利 2、结构 使用权 所有权收益权 让渡权,3、性质 (1)可分解性一项产权可有多个产权主体。 (2)限制性- (二)产权的起源 1、产权的演变 公有产权排他性公有产权排他性私有产权,案例张五常将美国华盛顿州与香港游浮山的蚝场进行比较,发现华盛顿州尽管气

9、候较冷,不适应养蚝,却成了养蚝的胜地。香港海滩气候条件适宜却污染严重,养蚝资源耗竭。其原因在于前者确立了对海滩的私有产权,而在香港,海滩是公有的,“公地的悲剧”使过度养蚝不可避免。,案例在北美西南部,不存在像海狸那样具有商业价值的动物,而且生活在平原上的食草动物易于游动,且游动范围很大,使得界定成本过高,难以确立私有产权制度。一些“公共品”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建立排它性私有产权成本太高。,案例“圈地运动”实质上是把排他性公有产权转变成排他性私有产权。当时羊毛价格上涨使建立排他性私有产权的收益大于其成本。而牧场上的过渡放牧使人们得不到市场带来的好处。要想得到市场带来的好处,就必须建立排他性私有

10、产权。,案例德姆塞茨以加拿大东部的印第安猎人在18世纪初建立土地私有制为例子。当印第安人猎取的海狸仅用于满足他们自己的需要时,排他性私有产权是不存在的。因为印第安人的有限需求并不会导致过度狩猎的问题。随着海狸皮毛商业贸易的发展,一方面由于对海狸的需求急剧上升而使皮毛价值大增,,2、产权的起源 (1)资源的稀缺 (2)相对价格的变化 (3)建立排它性私有产权的收益大于成本 3、产权不可能充分界定 (1)条件:收益大于成本 (2)“公共品” 的存在 4、产权制度的功能 (1)能提供激励机制; (2)有利于外部性内部化;,新制度经济学家及其理论,1、科斯-开创者 (1)经济学研究方法 第一,在真实世

11、界里找学问。 第二,重点调查现实的约束条件。 第三,把实例一般化。 (2)主要著作 科斯企业的性质 科斯社会成本问题 科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2、诺思的制度理论,(1)从个案分析到一般理论 (2)主要著作: 1790-1960美国经济增长模型 西方世界的兴起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制度、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进一步的阅读,康芒斯制度经济学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 吴敬琏著:制度重于技术 林毅夫著: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 卢现祥著:新制度经济学 张军著现代产权经济学 张维迎著企业的企业家、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盛洪著为什么制度重要 赵放:论技术和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关系 刘学良等: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区域经济发展,论文选题: 7、比较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的特点。(制度变迁角度) 8、我国中部地区崛起的路径选择 9、制度创新与农民收入的增加 10、建国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轨迹 11、中国土地制度的变迁及启示 12、论我国当前农地产权制度的及改革思路 13、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制度的缺陷及制度创新 14、我国城乡二元经济转换的路径选择 15、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