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一3课后巩固练分析综合题——了解十大命题设误点五大角度细比对(含解析)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637801 上传时间:2020-07-3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一3课后巩固练分析综合题——了解十大命题设误点五大角度细比对(含解析)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课标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一3课后巩固练分析综合题——了解十大命题设误点五大角度细比对(含解析)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标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一3课后巩固练分析综合题——了解十大命题设误点五大角度细比对(含解析)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一3课后巩固练分析综合题——了解十大命题设误点五大角度细比对(含解析) (1).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析综合题 了解十大命题设误点五大角度细比对题组一对点练1比对时间、地点,看有无时序颠倒、空间错位请比对下面的“原文片段”和“试题选项”,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原文片段先君讳镇,字某。居德清君(指柳镇之父)之丧,哀有过而礼不逾,为士者咸服。服既除,吏部命为太常博士。试题选项柳镇为父亲德清君守丧期间,悲哀得非常厉害行为却不失礼数,有见识的人都非常佩服他,吏部还任命他担任太常博士。()比对辨析答案:()时间有误。吏部任命他担任太常博士是在其守丧期满后,而不是“守丧期间”。我去世的父亲名字叫柳镇,字某。先父为德清君守丧,悲哀得非常厉害行为却不失礼数,有见识的人都非常佩服他。守丧期满,吏部任命他担任太常

2、博士。2比对人物,看是否张冠李戴或误解形象请比对下面的“原文片段”和“试题选项”,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原文片段琼性清慎,不发私书。毕义云为御史中丞,以猛暴任职,理官忌惮,莫敢有违。琼推察务在公平,得雪者甚众,寺署台案,始自于琼。迁三公郎中。赵州及清河、南中有人频告谋反,前后皆付琼推检,事多申雪。尚书崔昂谓琼曰:“若欲立功名,当更思余理,仍数雪反逆,身命何轻?”琼正色曰:“所雪者怨枉,不放反逆。”昂大惭。京师为之语曰:“断决无疑苏珍之。”试题选项苏琼清廉谨慎,审察案件务在公平。他从不接收私人信件,也不受人馈赠。他审案追求公正,解救了很多含冤的百姓,也洗脱了一些谋逆者的罪名。()比对辨析答案:()

3、张冠李戴。“也洗脱了一些谋逆者的罪名”错,从原文看苏琼洗脱罪名的是一些被冤枉的人。苏琼性格清廉谨慎,从不接收私人信件。毕义云为御史中丞,任职以凶猛暴虐著称,掌管司法的官员怕他,不敢有不同意见。苏琼审察案件务在公平,许多冤案得以昭雪,由廷尉寺来复查御台的案件,是从苏琼开始的。他又升任三公郎中。赵州及清河、南中郎府管区内不断有人来告发谋反的逆谋,前后都交付苏琼审理,事情多得到申雪。尚书崔昂对苏琼说:“你如果想要立功名,应当再从别的地方考虑一下了,若还是经常为反叛的逆贼洗清罪责,莫非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看得如此轻?”苏琼正言厉色地说:“我所昭雪的都是被冤枉的人,从来没有放过反逆(的人)。”崔昂十分惭愧。

4、京师的人流传说:“断决无疑苏珍之。”3比对关键词语,看是否曲解文意请比对下面的“原文片段”和“试题选项”,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原文片段元澹,字行冲,以字显,后魏常山王素连之后。少孤,养于外祖司农卿韦机。及长,博学,尤通故训。及进士第,累迁通事舍人。试题选项元行冲很有才学。他早年凭借书法闻名于世,长大后,学识渊博,通晓训诂之学,考中进士后,多次升迁为通事舍人。()比对辨析答案:()曲解文意。“他早年凭借书法闻名于世”错,文中“以字显”的意思是以他的字“行冲”显名于世,这里的“字”不是书法的意思。元澹,字行冲,以字“行冲”显名于世,是后魏常山王元素连的后代。元行冲小时候就失去父母,寄养在外祖父司农

5、卿韦机门下。等长大后,学识渊博,尤其通晓训诂之学。考中进士,多次升迁为通事舍人。4比对添加内容,看是否无中生有请比对下面的“原文片段”和“试题选项”,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原文片段六年,诏睿领山东兵数万监筑长城。于时盛夏六月,睿在途中,屏除盖扇,亲与军人同其劳苦。而定州先有冰室,每岁藏冰,长史宋钦道以睿冒犯暑热,遂遣舆冰,倍道追送。正值日中停车,炎赫尤甚,人皆不堪,而送冰者至,咸谓得冰一时之要。睿乃对之叹息云:“三军之人,皆饮温水,吾以何义,独进寒冰?非追名古将,实情所不忍。”遂至消液,竟不一尝。兵人感悦,遐迩称叹。试题选项高睿与士卒同甘共苦。监修长城的途中,定州长史宋钦道派人用车子送来冰块,尽

6、管酷热难当,高睿仍拒绝独自享用,而与士兵们分享,全军感动,远近称颂。()比对辨析答案:()无中生有。“与士兵们分享”于文无据。天保六年,朝廷命令高睿率领数万太行山以东的士兵监修长城。当时正是盛夏六月,高睿在途中撤了伞盖和扇子,亲自与士卒同劳苦。定州原本就有冰窖,每年贮藏冰块,定州长史宋钦道见他这样冒着暑热(工作),便派人用车子载上冰块快马加鞭地追送过来。正当中午停止行军,酷热难当,人们都热得受不了,送冰块的人正好赶到,大家都说得到一块冰正是这时候最需要的。高睿却对着冰块叹息说:“三军将士都喝温水,我凭什么单独享用寒冰呢?倒不是追求古代名将的风范,实在是在情理上不忍心。”于是直到冰块都融化了,最

7、终也没有尝一口。全军感动,远近称颂。5比对因果,看是否因果不当或强加因果请比对下面的“原文片段”和“试题选项”,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原文片段揆在相位,决事献替,虽甚博辨,性锐于名利,深为物议所非。又其兄自有时名,滞于冗官,竟不引进。同列吕,地望虽悬,政事在揆之右,罢相,自宾客为荆南节度,声问甚美。惧其重入,遂密令直省至管内构求过失。密疏自陈,乃贬揆莱州长史同正员。试题选项李揆汲汲于名利,深受人们非议。他在相位时,论及大事头头是道,却热衷追名逐利。他嫉妒吕地位超过自己,密令捏造吕的过失,最后反而自食其果。()比对辨析答案:()因果失当。“密令捏造吕的过失”,并不是因为“嫉妒吕地位超过自己”。原文

8、中“密令捏造吕的过失”的原因是“惧其重入”。李揆担任丞相的时候,决断事务、进献策略、更替人事,虽然广博明辨,但因生性热衷于名利,深受众人的非议。并且他的哥哥当时本有声望,却停留在闲散官吏位置上,李揆竟然不加推荐。跟李揆一起做官的吕,虽然地位名望与李揆差很多,但在政务管理方面在李揆之上,(吕)被罢免相位,以太子宾客的身份任荆南节度使,名声很好。李揆害怕他再一次进入朝廷,于是暗中让主管部门到吕管辖的区域内捏造吕的过失。吕暗中上疏为自己辩白,于是皇上把李揆贬为莱州长史同正员。题组二综合练(2019广东广州八校联盟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林光朝,字谦之,兴化军莆田人。再试礼部不第,闻吴

9、中陆子正尝从尹焞学,因往从之游。自是专心圣贤践履之学,通六经,贯百氏,言动必以礼,四方来学者亡虑数百人。然未尝著书,惟口授学者,使之心通理解。尝曰:“道之全体,全乎太虚。六经既发明之,后世注解固已支离,若复增加,道愈远矣。”孝宗隆兴元年,光朝年五十,以进士及第调袁州司户参军。乾道三年,龙大渊、曾觌以潜邸恩幸进,台谏、给舍论驳不行。张阐自外召为执政,锐欲去之,觉其不可摇,遂以老疾力辞不拜。而光朝及刘朔方以名儒荐对,颇及二人罪,由是光朝改左承奉郎、知永福县。而大臣论荐不已,召试馆职,为秘书省正字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官,历著作佐郎兼礼部郎官。八年,进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史职如故。是时,张说再除签书枢

10、密院事,光朝不往贺,遂出为广西提点刑狱,移广东。茶寇自荆、湘剽江西,薄岭南,其锋锐甚。光朝自将郡兵,檄摧锋统制路海、本路钤辖黄进,各以军分控要害。会有诏徙光朝转运副使,光朝谓贼势方张,留屯不去,督二将遮击,连败之,贼惊惧宵遁。帝闻之,喜曰:“林光朝儒生,乃知兵耶。”加直宝谟阁,召拜国子祭酒兼太子左谕德。四年,帝幸国子监,命讲中庸,帝大称善,面赐金紫。不数日,除中书舍人。是时,吏部郎谢廓然由曾觌荐,赐出身,除殿中侍御史,命从中出。光朝愕曰:“是轻台谏、羞科目也。”立封还词头。天子度光朝决不奉诏,改授工部侍郎,不拜,遂以集英殿修撰出知婺州。光朝老儒素有士望在后省未有建明或疑之及闻缴驳廓然士论始服光

11、朝因引疾提举兴国宫卒年六十五。(节选自宋史林光朝传)【注】茶寇:南宋时贩茶的商人为抵抗政府过度的盘剥、压榨而组成的武装队伍。封还词头:驳回皇帝在人事决策方面不恰当的诏命。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光朝老儒/素有士望/在后省未有建明/或疑之/及闻缴驳廓然/士论始服光朝/因引疾提举兴国宫/卒年六十五B光朝老儒/素有士望/在后省未有建明/或疑之/及闻缴驳廓然/士论始服/光朝因引疾提举兴国宫/卒/年六十五C光朝老儒/素有士望/在后省未有建明/或疑之/及闻缴驳/廓然士论始服/光朝因引疾提举兴国宫/卒/年六十五D光朝老儒/素有士望/在后省未有建明/或疑之/及闻缴驳/廓然士论始服光朝

12、/因引疾提举兴国宫/卒年六十五解析:选B。“廓然”指上文的“谢廓然”,为“缴驳”的宾语,“士论”为“始服”的主语,“士论”前应断开,排除C、D两项。“光朝”是“因引疾提举兴国宫”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故选择B项。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军,唐代时称军镇,至宋代演变为地方行政区划单位,与府、州、监同属于路。B执政,原意为掌管国家政事,宋、金时是参知政事、枢密使等高级官员的通称。C出,出仕,即出来做官,古代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或他人举荐就可以成为仕宦。D出身,科举考试考中者的身份资格,赐出身指赐给未考中者以相应的身份资格。解析:选C。出,指由京官调任地方官

13、。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林光朝学问精深,教授生徒众多。他与尹焞交游,专心研究圣贤之学;他精通六经和诸子百家学说,使得四方学者慕名前来求教。B林光朝出仕很晚,仕途一直不顺。他五十岁才中进士,先后因议论皇帝恩宠的臣子龙大渊、曾觌和张说等人的罪行而被朝廷降职任用。C林光朝平定寇乱,立下显赫军功。茶寇迫近岭南时,林光朝一边率兵抵御,一边传书其他将领,督促他们拦击贼兵,最终使贼兵败退。D林光朝为官正直,敢于驳回上议。皇帝准备重用吏部侍郎谢廓然,林光朝认为这是对台谏的轻视,会让科举蒙羞,于是立刻驳回了诏命。解析:选B。林光朝的仕途并非“一直不顺”,他曾担任过国子司业兼太子侍

14、读、宝谟阁直学士以及国子祭酒兼太子左谕德等要职,还曾受到皇帝金鱼袋和紫色官服的赏赐。他也没有议论张说的罪行,只是因为没有祝贺张说任职签书枢密院事而被外放任职。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六经既发明之,后世注解固已支离,若复增加,道愈远矣。译文:(2)天子度光朝决不奉诏,改授工部侍郎,不拜,遂以集英殿修撰出知婺州。译文:解析:(1)关键词:发明、固。(2)关键词:度、以、出。答案:(1)六经已经阐发清楚,后世的注解本来就已经支离破碎了,如果再增加,距离道的本义就越来越远了。(2)皇帝估计林光朝决不会接受诏命,就改任他为工部侍郎,林光朝不就任,于是就让他以集英殿修撰的身份外出担任婺州知州。林光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