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高三复习知识课件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0636804 上传时间:2020-07-31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高三复习知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高三复习知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高三复习知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高三复习知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高三复习知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高三复习知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高三复习知识课件(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4,2,3,5,请将风景照片与实地一一对应。,对比照片,说明了什么问题。,A,B,C,D,地理 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气候,热量,水分,植被,土壤,动物,地域分异,自然带,一、划分依据,1、纬度地带性(热量条件), 自 然 带 与 纬 线 平 行, 沿 南 北 方 向 更 替,2、经度地带性(水分条件), 自 然 带 与 经 线 平 行, 沿 东 西 方 向 更 替, 中 纬 度 地 区 最 明 显,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三)垂直分异规律 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随着海拔的增加,水热状况、自然景观也随 着发生变化,这就是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以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为例:,1)从山麓到山顶的

2、热量差异很大 (“站立的水平地带”),-纬度越低,山地自然带数越多 -比高越大,自然带类型越多,(三)垂直分异规律 2)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差异明显 降水量一般表现为“少多少”的变化 3)同一自然带内水热状况相似 纬度越高,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越低; 同一自然带在阳坡海拔高、阴 坡海拔低; -山地垂直自然带带数的多少、分布高度与山地相对高差、所在的纬度位置、坡向等因素紧密相关。,【练习1】读珠穆朗玛峰自然带垂直分布简图,回答: 1)、自然带名称。 高山针叶林 针阔叶混交林 常绿阔叶林 2)珠峰南坡比北坡自然带种 类多的原因是什么? 南坡从山麓到山顶的相对高度 大于北坡,水热垂直变化更大。 3)“

3、积雪冰川带”分布的海拔 高度在珠峰南坡高还是北坡高?为什么? 北坡高于南坡(南坡分布于5500米左右,北坡约在6000米处) 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于北坡; 南坡较北坡起伏缓,便于保存冰雪。,雪线及影响因素,(三)垂直分异规律 4)雪线高度不同,在高纬度和雪山地区,永久积雪区的下部界线,称为雪线。在 雪线以上,气温较低,全年冰雪的补给量大于消融量,形成了常年 积雪区;在雪线以下,气温较高,全年冰雪的补给量小于消融量, 不能积累多年积雪,只能是季节性积雪区;在雪线附近,年降雪量 等于年消融量,达到动态平衡。因此,雪线亦称为固态降水的零平 衡线。 一个地方的雪线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季节变化引起雪线的

4、升 降-夏季雪线上升,冬季雪线下降。这种临时界线叫做季节雪线。 只有夏季雪线位置比较固定,每年都回复到比较固定的高度。由于 这个缘故,雪线高度都是在夏季最热月进行测定的。,地球上各个地区雪线的分布高度起伏多变,主要取决于气候与地貌因素的综合作用。 气温和降水都与雪线分布的高低有关 雪线的分布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由于地表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 减,使雪线分布高度的总趋势也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降水量与雪线高度关系密切。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 少,雪线越高。 地貌因素对雪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山势和坡向上 从山势看,陡峻的山地,积雪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 高;坡度较小的山地,有利于积雪

5、沉积,雪线偏低。 在海拔相同的山坡两侧,雪线位置阳坡较高,阴坡较低。就北半 球而言,南坡、西坡日照多,雪线偏高;北坡和东坡雪线较低。,具体到某一山区,主要看气候与地貌两方面对其影响的强弱 珠峰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 条件的影响。南坡年降水在2000mm以上,在同等气温(低于0) 情况下,南坡空气易达到过饱和,产生降雪,雪线高度在4500米左 右;北坡受山脉阻挡,年降水仅600mm左右,空气要达到过饱和, 必须海拔升高,气温继续降低,才可能产生降雪,雪线多在6000米 左右,个别地区达6200米。 青藏高原境内雪线海拔高低相差很大,大体有从边缘向内部、自 东南向西北

6、增高的趋势。 阿尔卑斯山北坡背阳迎风,雪线北坡低南坡高。 天山南坡向阳少雨,雪线也是南坡高北坡低。,注意:阳坡不等于迎风坡,阴坡不等于背风坡,雪线的升降变化还受大气环境改变的制约 全球变暖、臭氧层的破坏、沙尘暴等因素均可对雪线高度产生影 响。进而影响当地生态环境的变化。 【练习2】读右侧我国西部雪线高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沿图中AB线雪线高度的变化 规律及其主要成因是什么? 北段(青藏高原以北): 由南向北降低。 主要因为纬度向北增高。 (降水量大致向北增多)。 南段(青藏高原向南): 由北向南降低。 主要因为降水量大致由北向南增加。 2)近几十年来,我国西部雪线高度有不同程度升高的趋

7、势,主要人 为原因是什么? 人类生产、生活排放大量CO2,产生温室效应,全球变暖所致。,雪,【练习3】读下图“北半球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示意图,回答:,1自然带是_带,它在40N的高山上的分布高度是_;,苔原,4 0005 000米,雪,2自然带在南半球是否有分布?_,判断理由是_,没有,亚寒带针叶林带分布纬度范围是50N70N,而南半球同纬度地区是海洋,雪,3.自然带所属的气候类型一般是_ 和_ ;,4自然带在大陆东岸的典型土壤是_,在大陆西岸的典型植被是_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红壤,亚热带常绿硬叶林,雪,(5)所在纬度的自然带在全球最大分布区是_,该自然带典型动物

8、有_等;,(6)从高、中、低纬度地带来看,垂直地带性表现最明显的纬度地带是_,南美亚马孙平原,河马、猩猩,低纬度高山地区,【练习4】甲、乙、丙、丁四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已知甲地位于南半球,乙、丙、丁三地均位于我国,回答下列问题。,(1)甲地西坡山麓植被一片枯黄时,由长到短列出甲、乙、丙、丁四地昼长时间排序,并写出甲地东西两坡和丙地南北两坡垂直自然带基带气候类型。,丁乙丙甲,甲地东坡:热带雨林气候 西坡:热带草原气候 丙地北坡:温带季风气候 南坡:亚热带季风气候,(2)甲地东西两坡垂直自然带基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乙地雪线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是什么?,甲地东坡为迎风坡, 东南信风从海洋上 带来水

9、汽,在东坡 形成了地形雨, 东坡受暖流影响, 增温加湿,故东坡 基带形成雨林带; 西坡为背风坡, 受焚风效应影响, 降水偏少形成稀 树草原带。,乙地位于北半球 温带地区,南坡 为阳坡,北坡为 阴坡,南坡气温 较北坡高,故雪 线高于北坡。乙 地北坡为迎风坡, 降水量大,南坡 为背风坡,降水 量小,故雪线低 于南坡。,(2)甲地东西两坡垂直自然带基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乙地雪线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是什么?,(3)近年来,雪线海拔逐年升高的原因是什么?针对这一问题应采取哪些对策?,全球变暖,对策:减少温 室气体排放量; 提高能源利用率, 节约能源,寻找 新能源。增加 温室气体吸收量, 植树造林,保护 植被,加强国 际合作。,(4)丙地山脉为我国两大自然区分界线,则丙地可能是哪座山脉?比较丙地南北两大水系干流的水文特征异同。,秦岭。北方水系:黄河, 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 夏汛,年际变化大, 含沙量大,结冰期较短, 有凌汛现象。,南方水系:长江,流量最大, 季节变化较小,夏汛, 汛期长,年际变化比北方小, 含沙量小,无结冰期。,(5)丁山地所处地区最大水系的最大支流的秋末冬初易出现洪水泛滥现象,试分析其形成原因。,丁山地所处地区最大 水系的最大支流是松 花江。松花江自低纬 流向高纬,秋末冬初, 气温降低,松花江下 游冰封时间早于上游, 造成河道阻塞,出现 凌汛,易发生洪水泛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