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质路基无碴轨道基床动态特性的研究知识分享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0088118 上传时间:2020-07-26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8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质路基无碴轨道基床动态特性的研究知识分享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土质路基无碴轨道基床动态特性的研究知识分享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土质路基无碴轨道基床动态特性的研究知识分享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土质路基无碴轨道基床动态特性的研究知识分享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土质路基无碴轨道基床动态特性的研究知识分享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质路基无碴轨道基床动态特性的研究知识分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质路基无碴轨道基床动态特性的研究知识分享(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质路基无碴轨道基床动态特性的研究,Study on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Subgrade Bed for ballastless Track 蒋关鲁 西南交通大学,无碴轨道主要由直接支承列车荷重的钢轨、道床板、混凝土基础及路基基床等构成。 路基基床由基床表层和基床底层组成。 支承轨道结构及列车荷载的基床表层和基床底层必须具有以下几个功能:(1)适当的弹性,以保证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2)适当的强度,以防止下部路堤的劣化;(3)较好的荷载分散传递功能;(4)良好的排水性等。,开展了以30cm级配碎石为基床表层、以A、B组填料为基床底层的基床大比例动

2、态模型试验; 进行了遂渝线无碴轨道路基基床动态性能等现场行车试验; 对基床的动态特性进行了综合试验研究。,基床大比例动态模型试验,试验模型分两组: 组为0.3m基床表层1.9m基床底层 组为0.3m基床表层1.9m基床底层并降雨,级配碎石,AB组填料(灰岩风化层,属碎石类土),边界条件的模拟 : 按平面应变问题考虑,线路纵向采用固定钢板挡墙模拟其边界条件,模型土的分层厚度及压实标准控制 : 基床表层及底层的填筑分层厚度取10cm 级配碎石压实后的K为0.99,n为15 AB组填料压实后的K为0.96,n为15,混凝土基础及钢轨的模型设计 : 将轨道板一并折算到混凝土基础里;混凝土基础采用整体现

3、场浇筑,模型试验 动荷载加载方式,分级静载,循环加载,分级循环加载,共分5级,分别为10、20、30、40、46.5 kN,循环加载共分9级,加载频率为6Hz,每级循环加载次数为6000次,加载波形为正弦波。 各级激振力上、下值为:41.5-51.5、36.5-56.5、31.5-61.5、26.5-66.5、21.5-71.5、16.5-76.5、11.5-81.5、6.5-86.5、0-93 kN。,模型试验方法,动轮载力 :模型施加的最大单个动轮载为46.5KN FCS0118四通道电液伺服协调加载试验系统,降雨前、后附加静应力在路基横断面方向上呈马鞍形分布,钢轨下方值最大,中心处和基础

4、板边值较小,随着外加荷载的增加,附加静应力的马鞍形分布更趋明显。,图2 降雨前路基表面 附加静应力的横向分布,图3 降雨后路基表面 附加静应力的横向分布,路基基床静力学特性结果与分析,图4 降雨前附加静应力 在中线下沿路基深度的分布,图5 降雨后附加静应力 在中线下沿路基深度的分布,附加静应力随路基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基床表层范围内减小速率较快,在基床底层范围内减小较缓慢,这是由于基床表层土体比基床底层土体具有更好的荷载的分散传递功能; 与降雨前相比,降雨后对应级别的附加静应力值普遍增大,这是由于降雨后土体的荷载的分散传递功能变差,从而导致在相同外加荷载的条件下,降雨后轨下基床中的附加静应力值

5、变大。,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外加动荷载值的增大,动应力也相应增大。动应力在路基横断面方向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轨下动应力值最大,中线下次之,靠近混凝土基础板端部动应力值最小,总体上在横断面上呈马鞍形分布,且随着外加动荷载值的增大,动应力呈马鞍形分布的趋势更加明显。,图6 降雨前路基表面 动应力的横向分布,图7 降雨后路基表面 动应力的横向分布,降雨前、后动应力在基床内的分布规律,图8 降雨前动应力 轨下沿基床深度分布,图9 降雨后动应力 轨下沿基床深度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动应力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在基床表层内衰减较快,在基床底层内衰减较慢。降雨后与降雨前相比,不论是在横向还是沿深度方向,对

6、应动应力值都增大,这是由于降雨后路基土体的有效内摩擦角变小,从而导致土体的应力扩散角变小,在加载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承担受力的土体的体积减小,因此导致轨下动应力值增大。所以在实际工程中,应充分重视路基的防排水。,图12 降雨前路基表面加速度横向分布,图13 降雨后路基表面加速度横向分布,降雨前、后加速度、动位移在基床内的分布规律,图12图13为加速度在基床横断面方向和深度方向的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加速度在横断面方向上都呈马鞍形分布趋势,其值都随外加动荷载值的增大而增大。,图14 降雨前加速度轨下沿路基深度方向分布,图15 降雨后加速度轨下沿路基深度方向分布,图14图15为加速度在轨下沿路基深度

7、方向的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加速度都随外加动荷载值的增大而增大,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与降雨前相比,降雨后动态响应增强,对应的加速度值增大。也就是说加速度的分布规律与动应力的分布规律是相似的。,图16 降雨前基础板动位移横向分布,图17 降雨后基础板动位移横向分布,图18 降雨前动位移轨下沿路基深度方向分布,图19 降雨后动位移轨下沿路基深度方向分布,图16图19为动位移在基床横断面方向和深度方向的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动位移在横断面方向上也呈马鞍形分布趋势,其值都随外加动荷载值的增大而增大,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与降雨前相比,降雨后动态响应增强,对应的动位移值增大。也就是说动位移的分布规律与动应

8、力及加速度的分布规律也是相似的。,图20为降雨前、后轨下方路基面下0.3m处的动应力、动位移和加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图21为降雨前、后轨下方路基面下0.7m处的动应力、动位移和加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从图中可以看出,动位移和加速度的值随动应力的增大而增加,且三者之间基本呈线性关系。与降雨前相比,降雨后对应的动应力、动位移和加速度的值也增大,这于前面的分析结果是一致的。,图20 降雨前、后轨下方路基面下0.3m处 加速度、动位移与动应力的关系曲线,图21 降雨前、后轨下方路基面下0.7m处加速度、动位移与动应力的关系曲线,降雨前、后基床中动应力、动位移、加速度的关系,遂渝线无碴轨道路基实车试验结

9、果与分析,图22 动车组(长枕埋入式)路基面动应力沿横向分布规律,图23 货车(长枕埋入式)路基面应力沿横向分布规律,由图可知,动车组与货车通过时,路基面动应力沿横向分布均呈马鞍形;动车组通过时,路基面动应力幅值范围为1.373.35kPa,速度影响系数范围为-0.007910.03599,货车通过时,路基面动应力幅值范围为3.185.91kPa,速度影响系数范围为-0.010680.02045,由此可知,动应力受车速影响较小,受轴重影响较大。,图24 动车组(双块式)基床动应力沿深度分布规律,图25 货车(双块式)基床动应力沿深度分布规律,对于双块式无碴轨道,基床动应力随行车速度变化不大,受

10、轴重影响较大;动车组和货车通过时基床动应力随深度衰减规律如图24、25所示。 由模型试验与现场实车测试的结果对比可知,两者在基床中动态响应分布规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动态响应值因模型试验尺寸效应、加载荷载值的大小等原因有所差异。,7 结论 基床的附加静应力随外加静载的增加而增大。附加静应力在路基横断面方向上呈马鞍形分布,钢轨下方值最大,中线处和基础板边值较小。附加应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基床表层范围内衰减较快,在基床底层范围内衰减较缓慢。降雨后对应附加静应力值都增大。 基床的动应力随着外加动荷载的增加而增大。动应力在路基横断面方向上呈马鞍形分布、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动应力衰减速率在基床表层深度内较快、在基床底层内衰减较慢。与降雨前相比,降雨后对应动应力值普遍增大。 动位移和加速度在横断面方向上也呈马鞍形分布趋势,沿深度方向逐渐减小。与降雨前相比,降雨后对应的值增大,这与动应力的分布规律是一致的。 基床中某一点的动位移和加速度随该点动应力的增加而增大,且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现场实车试验表明,基床动态响应受列车轴重影响较大,车速的影响相对来讲不很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